斑纹须鲨 :板鳃亚纲须鲨目海鱼

更新时间:2024-09-21 02:39

斑纹须鲨(Orectolobus Maculatus),俗称花须鲨、鲸鲨、虎沙,是板鳃亚纲须鲨目须鲨科须鲨属的一种海水鱼类。分布于新几利亚及澳洲、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区的珊瑚地带。该物种以其独特的O形斑点和夜行性捕食习性而闻名,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地毯鲨。

斑纹须鲨最初由皮埃尔·约瑟夫·博纳泰尔于1778年描述,并命名为Squalus maculatus。1788年,博纳泰尔将其重新分类为Orectolobus属,成为Orectolobus maculatus。该物种的属名源自希腊语“orektos”和“lobos”,意为“伸展的叶片”,种名maculatus在拉丁语中意为“有斑点的”。

形态特点

体长最长约320厘米,大多为150-180 厘米,刚产仔鲨长21厘米。体延长,前部宽扁,后部亚圆筒形。头平扁宽大,吻宽短。眼小,椭圆形,上侧位,无瞬膜,上缘显著隆起,具2乳头状突起。鼻孔前位,具鼻口沟;前鼻瓣具一长的鼻须,在上半部分分出1分枝,其末端分叉;后鼻瓣形成1扁环形皮褶,沿着鼻口沟外侧与上唇褶连接,后端细尖游离,伸向口隅。口宽,几端位,上下唇褶发达。齿中大,前面齿较大,具一狭长齿头和宽的基底,后面齿细小,具1中齿头和2侧齿头。头侧具一系列皮瓣,在上唇上方2个,每个分成2或3枝;在口隅后方3个,前后2个各分为2枝,中间1个简单;在头侧后部2个,宽而前端凹入。下颌后方有时具一横行细小皮瓣。喷水孔大而延长,斜位,靠近眼后下方。鳃孔5个,狭小,第四鳃孔最宽,靠近第五鳃孔,最后3个位于胸鳍基底上方。

背鳍2个,第一背鳍起点与腹鳍基底后部相对,后缘平直,下角钝尖,基底长等于或大于背鳍间隔;第二背鳍与第一背鳍同形而稍小,位于臀鳍前上方。尾鳍短小,尾椎轴低平,上叶颇发达,下叶前部不突出,与中部连接呈广圆形,与后部相隔处有一缺刻,后部圆形,与上叶相隔处也有一缺刻。臀鳍小,恰在尾鳍前方,起点几与第二背鳍下角相对或稍后。腹鳍比背鳍大。胸鳍中大,前缘微圆凸,后缘广圆,外角和里角圆钝。

体棕褐色,体上及鳍上具许多白色斑点和圆形或不规则花纹;背上和尾上具不规则暗褐色横纹;腹面白色。

生活习性

斑纹须鲨属温带热带沿海底栖鲨类,栖息于大陆架上,从潮间带到218米深,常见于珊瑚礁上或周围、桥墩下和沙质底部。行动滞缓,经常被发现躺在海底,夜间游动觅食,白天休息,食底栖无脊椎动物,如螃蟹、龙虾、章鱼,以及骨性鱼类甚至其他小鲨鱼。

斑纹须鲨可以将嘴巴从最前点延伸到胸鳍的前边缘多达其鼻距离的30%来捕捉猎物。这相当于头部和鳃弓的组合长度。它们常常等待猎物在它的嘴附近游荡,然后攻击。人们甚至知道猎物在被吃掉之前会啃食鲨鱼的真皮。有人观察到,个体会在很长的距离内缓慢地向猎物偷袭。

分布范围

斑纹须鲨分布于西太平洋区,包括日本南部、南中国海至澳洲沿海均有分布。台湾于西南部及东北部海域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深度不超过218米的热带水域,包括昆士兰州、维多利亚、南澳大利亚州和西澳大利亚的海域。

繁殖

卵胎生,每产可达37仔。在繁殖季节,雄性雌性释放到水中的化学信息素所吸引。雄性通过咬住雌性的鳃,然后与雌性交配。雌性有三年的生殖周期,排卵前卵泡需要两年才能成熟。妊娠期持续10-11个月,幼鲨于9-10月出生。

主要价值

斑纹须鲨可食用,可腌制成沙鱼烟,制成鱼浆鱼丸。皮肤可制成皮革。在澳大利亚有商业捕捞,但并未受到严重威胁。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5年 ver 3.1)——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