鲸鲨 :鲸鲨科鲸鲨属下的唯一物种

更新时间:2023-11-24 16:47

鲸鲨(学名:Rhincodon typus)是软骨鱼纲鲸鲨科鲸鲨属的唯一物种,因其体型与鲸鱼一样庞大,故而得名。它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大西洋热带温带海域,通常活动在北纬30°至南纬35°之间。

鲸鲨是地球上最大的鱼类,体长一般在10米左右。其最大长度可达20米,重量最大可达34吨。鲸鲨的身体延长而粗大,整体呈纺锤形,体表呈灰色、蓝色或褐色,并附有苍白、垂直和水平条纹以及乳白色斑点,腹部则是白色的。

鲸鲨是独居动物,但世界上有多个已被发现的鲸鲨聚集群,如12月~1月的印度洋圣诞岛。它的游泳效率并不高,平均速度只有每小时3千米,可以达到1928米的深度。鲸鲨为杂食性滤食动物,以浮游甲壳类、软体动物、小鱼类为食。其脾性温驯,对人类而言一般是无害的。

鲸鲨的寿命可能超过100年,拥有生长期长、性成熟较晚的特性,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沿海水域可能是它重要的繁殖区。它的繁殖方式为卵胎生,产仔数超过300只。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将鲸鲨列为濒危(EN)。2021年,中国将鲸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截至2023年,在全球鲸鲨数据库中,已确定了7700条鲸鲨个体。

命名与分类

鲸鲨(Whale Shark),因其体型与鲸目一样庞大,故而得名,最早由英国的安祖鲁·史密斯博士(Dr Andrew Smith)于1828年定名。其拉丁学名“Rhincodon typus”源自希腊语“rhyngchos”和“odous”。其中,“rhyngchos”为“rasp”(即刀),“odous”为“tooth”(即牙齿)。

地区不同,对鲸鲨的称呼也有所不同。在马达加斯加语中,鲸鲨被称为“marokintana”,意思是“许多星星”,因为其背上有斑纹。在菲律宾,它被称为“butanding”和“balilan”。在日本,鲸鲨被称为“jinbei-zame”,因为它的斑纹类似于“jinbei”。在越南,它则被称为“sir fish”。

鲸鲨是人类海洋及其居民记录中相对较新的物种,其祖先可以追溯到2.45亿~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白垩纪时期。经科学研究划分,鲸鲨为软骨鱼纲须鲨目鲸鲨科鲸鲨属的唯一物种。

形态特征

体型

鲸鲨是地球上最大的鱼类,体长一般在10米左右。据报道,其最大长度可达20米,重量最大可达34吨。鲸鲨的身体延长而粗大,整体呈纺锤形,中段最宽,头部和尾部呈锥形,背侧有三个突出的纵向脊(隆突),腹面平坦,全身共有两个背鳍、两个长胸鳍、两条骨盆鳍、一个臀鳍和一个半月形尾鳍。其头宽扁,约为全长的1/5;尾细小,比头和躯干短,尾基上方有一凹洼。

头部

鲸鲨拥有相对较小的眼睛,圆形,无瞬膜,横向位于头部。其鼻孔位于上唇的两侧,出现于口内,鼻孔上有基本的触须,但周围没有褶皱和凹槽,与其他鲨鱼物种不同。鲸鲨的嘴宽而短,圆钝带截状,直径可达1.5米。其牙多而细小,圆锥形,齿头向后,排列整齐,形成一宽带,有18~20纵行,横行约346颗牙齿。鲸鲨的喷水孔为椭圆形,比眼睛小,位于眼后角上方。鲸鲨共有5个鳃孔,都很宽大,数第二和第三个最宽,第五个最狭,其余二个位于基底上方。其鳃缝非常大,鳃弓附有角质鳃耙,分成许多小枝,交叉结成海绵状过滤器,用于留住小型猎物,1小时之内可以过滤大约600立方米的海水。

躯干

鲸鲨的第一背鳍较大,起点距吻端比距尾端为近,基底后部与腹鳍基底相对,上角圆钝,后缘凹入,下角尖突。其第二背鳍很小,距尾基比距第一背鳍为近,起点稍前于臀鳍起点,形状与第一背鳍相同。它的呈叉状,尾椎轴显著上翘。鲸鲨上尾叉比下尾叉几长2倍,由尾鳍上叶与下叶之中、后部联合组成;下叶中、后部间有缺刻,下尾叉由下叶前部的三角形突出部分组成。它的臀鳍比第二背鳍稍小,基底与第二背鳍基底的后半部相对。其腹鳍与臀鳍同大同形,起点对着第一背基底中间。鲸鲨的宽大,稍呈镰形,外角尖突,后缘四入,里角钝尖。鲸鲨的背面和上侧面、胸鳍背面和第一背鳍为灰褐至赤褐或茶褐色,散布着许多黄斑,在头上者小而密;体侧自头后至尾柄具白色或黄色横纹约30条,这些横纹被皮嵴所隔断,横纹间各有一行斑点;上下边缘也各有一至数行斑点。

颜色

鲸鲨的体表呈灰色、蓝色或褐色,并附有苍白、垂直和水平条纹以及乳白色斑点,腹部则是白色的。它们身上的线条和斑点的图案,使其能够与周围环境相融合。因此,处于海洋环境中的鲸鲨并不显眼。它们身上的独特图案似乎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可用于识别个体。

皮肤及骨骼肌肉

鲸鲨皮肤上布满了真皮小齿。这是一种牙齿状的鳞片结构,可以减少游动阻力,并起到一种驱虫剂的作用。鲸鲨骨骼由厚而柔韧的软骨组成,没有胸腔,这大大减轻了体重。在胶原蛋白纤维的真皮下,复合物是其身体刚性的决定因素。运动肌肉从脊椎连接到胶原纤维上,为鲸鲨构成一个轻便且机械高效的身体系统。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鲸鲨广泛分布于印度洋大西洋热带温带海域,通常活动在北纬30°至南纬35°之间,在北纬41°及北纬36.5°海域也偶有发现。它的足迹遍布全球,包括印度马尔代夫南非、伯利兹、墨西哥等。在中国,鲸鲨分布于南海台湾海峡东海黄海与潮海交汇处。

鲸鲨主要分为两大支,第一支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印度洋海域,第二支分布在大西洋海域。其中,第一大支又分为两小支,第一小支鲸鲨分布在印度洋、西太平洋等海域,彼此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第二小支鲸鲨主要分布于印度洋和东大西洋。鲸鲨有可能进行长距离的游泳,但全球各地的鲸鲨并不存在明显的地理隔离。

栖息环境

鲸鲨栖息在亚热带深部和浅部沿海水域以及珊瑚环礁和珊瑚礁潟湖中,经常出现在澳大利亚、伯利兹、厄瓜多尔墨西哥菲律宾南非的近海水域。该物种的活动范围为地表水温度在18°C~30°C的海域,被认为更喜欢21°C~25°C之间的表层海水温度,水温约为27°C的澳大利亚宁加洛海洋公园也是其生活之地。鲸鲨经常出现在已知会出现季节性食物“脉冲”的地方。宁加洛海洋公园每年预测的鲸鲨聚集区与该地区生产力的提高密切相关,这还与每年3月~4月左右发生的大规模珊瑚产卵有关。

生活习性

社群行为

鲸鲨是独居动物,但有研究发现它们会在全球20多处海岸附近进行季节性聚集,这可能与鲸鲨偏好在高生产力的海域觅食有关。世界上有多个已被发现的鲸鲨聚集群,如1月~5月的菲律宾索索贡浅海区,5月~9月的加勒比海墨西哥湾霍尔博克斯岛,9月~12月的墨西哥加利福尼亚湾,11月~3月的坦桑尼亚马菲亚岛马来西亚天鹅岛,在塞舌尔波多黎各也有发现鲸鲨群。在菲律宾董索的附近海域里,平均每天有20~30头鲸鲨现身。2009年的阿富拉事件是有史以来最大的鲸鲨聚集事件,据调查观察到多达420条鲸鲨均聚集在一片椭圆形的海洋中。

游泳与潜水

因为身形巨大,鲸鲨的游泳效率并不高,游动起来比其它鱼类较慢,平均速度只有每小时3千米。鲸鲨大部分时间都待在表层地带,但有研究表明其可以达到1928米的深度。它们的潜水模式被认为受昼夜节律调节,昼夜节律则可能受到日常明暗周期的影响,会在黑暗时段潜水。

攻击行为

鲸鲨被称为是不会“吃人”的鲨鱼代表,脾性善良温驯,不会主动攻击人类。人们可以和它们在海水中共游,它们经常与潜水员互动。对人类而言,一般是无害的。虽然也有一些鲸鲨撞击运动钓鱼船的案例,但可能是处于被激怒状态。

觅食与捕食

鲸鲨为杂食性滤食动物,食量很大,以浮游甲壳亚门软体动物门、小鱼类为食,其所食的浮游性动植物包括海藻、鲷鱼卵、水母磷虾、小乌贼以及鲲鱼等。因为鲸鲨与北方蓝鳍金枪鱼以及生存在食物链底层的饵料鱼紧密相连,所以经常被用来作为海洋生态系统是否健康的指示器。

鲸鲨平均每天在水面上以密集的浮游生物为食约7.5小时。在平均浮游生物生物量为4.5克/立方米的觅食地,鲸鲨平均每小时最多摄入2763克浮游生物,它们的最大日摄入量约为28121千焦,数值与水族馆中圈养、生长的鲸鲨独立得出的进食量一致。

鲸鲨会通过自身鳃耙的细网筛出小至1毫米的猎物,并能够将嘴巴张开到大于1米的宽度以优化进食。它们具有多种进食方式,常见的为表面过滤吸入和表面活性吸入两种。当以表面活性吸入方式进食时,鲸鲨以0.3~1.5米/秒的速度在水面游动,通常露出背鳍和尾鳍上叶,身体向上倾斜,张开的嘴部分露出水面,通过其过滤系统撞击水和食物。它们偶尔会“咳嗽”,在恢复进食前将水和颗粒从嘴里冲出来。在静止或垂直抽吸进食过程中,鲸鲨要么保持相对水平,要么占据几乎垂直的位置,停止或几乎停止游泳,并通过反复张开和闭合嘴巴主动吸入浮游生物或小型鱼类。当处于垂直位置时,鲨鱼的嘴位于水面正下方。在水面下被动进食过程中,鲸鲨以0.2~0.5米/秒的速度在水面下缓慢游动,张大嘴巴过滤水中的食物,它们的嘴每隔几分钟就会闭合,看起来像在吞咽,实则并未展开吞咽或吸食行为。在这种进食行为中,鲸鲨也会“咳嗽”。

鲸鲨偏好在高生产力的近岸海域聚集以获取充足的食物,被圈养的鲸鲨还会表现出其他行为。当饲养员带着食物出现时,它们会在喂食点附近绕圈游动。

沟通与感知

鲸鲨的视野广阔,头部形状和眼睛位置表明他们可能具有双眼视力。其眼睛能够在3~5米外的距离内跟随游泳者,这表明它们可以近距离挑选物体和运动。鲸鲨作为鲨鱼物种,拥有洛伦齐尼壶腹,这是聚集在头部周围的凹坑状器官,可以检测微弱的电场磁场,并能有助于导航。该物种的内耳是动物界已知最大的,由于有如此大的听觉结构,鲸鲨很可能最容易接受长波长和低频的声音,这表明同种动物之间可能存在某种听觉交流。鲸鲨的嗅觉囊是球形的,而且相当大,因此它们很可能具有与其他直肠双形物种相似的化学感觉检测能力,例如铰口鲨(Ginglymostoma cirratum)。此外,鲸鲨还拥有机械感觉侧线系统,侧线能使它们对水流做出反应,并有助于他们进行猎物检测、喂食和猎物捕获。

迁徙

鲸鲨在海洋里四处迁徙,行踪十分神秘,科学研究至今还不能确定其固定的迁徙路线。鲸鲨的长途迁徙随着洋流展开,每年要迁徙10000~20000千米,甚至有超过20000千米的远距离跨洋迁徙。这一物种还具有高度的洄游特性,经常在北纬31.0°和南纬36.5°之间进行大规模的洄游。

生长繁殖

鲸鲨拥有生长期长、性成熟较晚的特性,中国台湾、菲律宾印度沿海水域可能是它重要的繁殖区。鲸鲨的交配系统为一夫多妻制,即杂交。雄性鲸鲨的腹鳍附近生有交配器官,像两只鳍脚,雌性则没有。该物种的繁殖能力较强,产仔数超过300只。

鲸鲨的繁殖方式为卵胎生,怀孕间隔时间较长,于体内受精,并产下活的幼鲨。为了提高幼鲨的存活率,成年雌性鲸鲨会返回出生地繁殖育幼。一般情况下,繁殖地的鲸鲨亲缘关系最为接近,遗传距离较短。鲸鲨种群的基因交流也是围绕着各个繁殖地向外辐射扩散的。据统计,刚出生的幼鲨长度为55厘米~64厘米。和所有鲨鱼一样,雌性鲸鲨在幼鲨出生后对幼鲨并未表现出照顾之情。

鲸鲨寿命较长,可能超过100年。据推测,它们在30岁以后才达到性成熟。其性成熟体长达14米左右,而在达到8~9米左右的长度之前,雄性鲸鲨通常不会成熟。在生命的年轻阶段,鲸鲨的生长速度更快,成熟后逐渐放缓。此外,经过测量,雌性鲸鲨比雄性鲸鲨生长得更快、甚至更大。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全球鲸鲨种群规模及趋势

根据特征斑点模式,可对鲸鲨进行个体识别。截至2016年2月,全球鲸鲨目击数据库中共有7011条鲸鲨个体。其中,70%的性别个体是雄性,大多数个体可能是不成熟的。经使用线粒体脱氧核糖核酸估算,鲸鲨的遗传有效种群规模为119000~238000条;根据微卫星分析估计,鲸鲨遗传有效种群规模为103572条,标准误差为27401~179794条。而依据计数、模拟种群估计和栖息地可用性这三个因素,已推断出全球约75%的鲸鲨种群分布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区,25%分布在大西洋地区。截至2023年,在全球鲸鲨数据库中,已确定了7700条鲸鲨个体,约有2/3为雄性

在1947年至2021年这75年间,全球鲸鲨种群数量可能下降了一半以上。但鲸鲨的种群数量恢复潜力很高。从2021年起,在减少有针对性的捕捞以及减少刺网和围网捕鱼的情况下,预计它们种群数量可在10年内稳定下来,并可在100年内完全恢复。同时,鲸鲨栖息地的可用性预计不受气候变化以及对浮游生物生产力的潜在影响所限制。

大西洋亚种群规模及趋势

在1947年至2021年这75年间,大西洋鲸鲨亚种群数量下降了30%以上。从绝对值来看,西非海域的鲸鲨目击事件从20世纪90年代的约500起减少到21世纪初的约150起。在1980年至2010年间的金枪鱼围网渔船航海日志中,共有2297条鲸鲨记录,主要来自东大西洋。而在亚速尔群岛,1998年至2013年间共记录了1449次鲸鲨目击事件。2008年之后,亚速尔群岛的鲸鲨目击事件显著增加,这与22°C等温线的位置密切相关。截至2016年2月,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岛的鲸鲨数量超过1100条。

印度洋—太平洋鲸鲨亚种群规模及趋势

在1947年至2021年这75年间,印度—太平洋鲸鲨亚种群数量约下降了63%,鲸鲨的渔获量和目击量呈减少趋势,上岸鲸鲨的平均总长度也有所下降。1991年至2007年间,金枪鱼围网渔船航海日志共记录了印度洋1184起鲸鲨目击事件,这些记录基本来自于西印度洋。截至2013年,来自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北方蓝鳍金枪鱼围网船队观察员的数据显示,共有1073条鲸鲨目击事件,其中大部分记录来自俾斯麦海和所罗门海。在东太平洋,鲸鲨季节性地少量出现在加拉帕戈斯群岛𫛭北部,2011年至2013年间已确定了82个鲸鲨个体。在沙特阿拉伯海岸附近的红海,则聚集了大量幼年鲸鲨,截至2013年已确定122条鲸鲨。菲律宾曾对820多条鲸鲨进行了照片鉴定,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地也已拍照识别了326条鲸鲨。

致危因素

在海洋中,鲸鲨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为渔业捕捞、渔网围困和船只撞击。此外,海洋污染及气候变化等因素也为它们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在某些情况下,不适当的旅游也可能会对鲸鲨构成间接威胁,例如人为干扰、拥挤观赏或随意投喂等。

由于生长期长、迁移迟缓,鲸鲨极易被猎杀。在中国、阿曼、印度菲律宾等地,人们对鲸鲨实施物种级保护之前,均开展有大小规模的鲸鲨定向捕捞渔业。在其他鲸鲨栖息分布区域,也都有鲸鲨被定向捕获或副捕获的记录,数普遍使用大网、刺网的地方记录为多。人类所实施的渔业定向捕捞行为影响颇大,导致了鲸鲨亚种群大规模地减少。而在频繁的海上渔业活动中,也常常伴随着对鲸鲨的误捕。不少渔民缺乏保护意识,将捕获到的鲸鲨进行肢解、贩卖,从中获利。

鲸鲨被渔网围困致死的机率普遍较低,2010年中西太平洋海域的数值为5%,2014年大西洋印度洋两片海域的数值分别为0.91%和2.56%。在2010年至2014年间,受网围困的鲸鲨有50%~60%被活着释放,5%~10%死亡,30%~40%的状态未知。在鲸鲨被释放的过程中,人类抬起或拖曳其尾柄等做法,也可能会对它们造成压力、伤害甚至导致它们死亡。

鲸鲨经常在水面觅食,它们与船只撞击的风险并不算低。由于它们通常会在死亡后沉没,因此鲸鲨被船只撞击死亡事件的记录较少。但在特别危险的地区,如西加勒比海中美洲珊瑚礁国家和海湾国家,鲸鲨被螺旋桨击伤的频率很高。在未经任何救治的情况下,大部分受伤的鲸鲨或被卖给工厂,或就地掩埋。

海洋是鲸鲨的生存及栖息之地,当海洋遭遇污染,鲸鲨的栖息环境和生存环境自然也受到了严重破坏。一方面,鲸鲨误食各种海洋垃圾,会导致死亡;另一方面,生活在受到化学污染的海水之中,也会对它们的身体健康状况产生不良影响。此外,因鲸鲨栖息地的过度开发和旅游人数大幅度上升所产生出的噪音以及海洋垃圾,已严重阻碍了鲸鲨的洄游活动。

2010年,墨西哥湾发生漏油事件,导致约4万桶石油流入密西西比河三角洲以南地区,墨西哥湾北部三分之一的鲸鲨目击事件都发生在该地区。虽然没有发现死亡鲸鲨,但经目击证实,浮油位于鲸鲨觅食的海面之上,它们无法避开。因为海上的浮油,鲸鲨可能会堵塞鱼鳃从而窒息,它们的猎物也有可能受到了污染。

海洋气候失衡,导致鲸鲨的栖息地环境产生变化,从而迫使鲸鲨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在迁徙途中,鲸鲨被行船撞击、被误捕、搁浅的概率大大增加。此外,海水温度的波动则会增加鲸鲨产生疾病的概率,并致使其生存状况受到影响。

保护级别

自2002年起,鲸鲨已被列入CITES附录Ⅱ。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正式将鲸鲨列为濒危(EN)。2021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绿色名录》对鲸鲨自然保护地进行评估,将其列为大部分枯竭(LD)。同年,中国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鲸鲨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

保护措施

许多国家和地区均已宣布或出台一些相关规定禁止捕获鲸鲨或者进行鲸鲨贸易。1998年,菲律宾禁止了所有关于鲸鲨的贸易活动,包括捕获、贩卖、加工、出口、进口。2001年,印度禁止开展与鲸鲨相关的渔业活动。2008年,中国台湾全面禁止鲸鲨贸易。在鲸鲨仍被捕捞的国家,包括中国、莫桑比克、阿曼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物种层面的立法保护属于一项重要的保护举措。如,中原地区在2000年颁布的“关于野生动物法律在刑事案件中具体应用的解释”及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不允许随便捕杀鲸鲨。

2013年,澳大利亚、伯利兹、厄瓜多尔墨西哥(英国)等地相继通过立法管理鲸鲨旅游业,鲸鲨的主要栖息地以沿海觅食地点或移动走廊的形式受到保护。而在卡塔尔,在鲸鲨聚集地旅游是非法的。因为当船只和鲸鲨离得过近时,有可能与它们产生撞击。针对鲸鲨保护,其他旅游地点也大多设有行为守则。

2014年,区域性渔业管理组织(RFMO)禁止在东、中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鲸鲨周围故意设置围网。2015年,西太平洋和中太平洋渔业委员会成员批准了相关指导方针,所有区域渔管组织都应禁止在鲸鲨周围故意设置渔网,并要求在意外捕获鲸鲨时安全释放鲸鲨。中国、莫桑比克、阿曼等国家也对渔民的渔网大小、渔网长度和捕鱼地点作出了限制,以避免渔民捕获鲸鲨。

2010年,《保护野生动物迁徙物种波恩公约》(CMS)中列出的迁徙鲨鱼物种(包括鲸鲨)谅解备忘录正式通过,为制定更直接的保护方法提供了一个论坛。2014年,美洲热带鲔鱼委员会和印度洋金枪鱼委员会提出要求,“当鲸鲨意外被包围时,应遵循安全放生的最佳做法”。截至2016年2月,迁徙鲨鱼物种谅解备忘录已有40个签署方,为保护鲸鲨的栖息地和生命等继续提供了保障。此外,组织安全放生鲸鲨的相关培训,实施减少副渔获物的技术(故意在网中设置薄弱环节或以其他方式避免纠缠),同样属于保护鲸鲨的举措,有利于降低鲸鲨在相互作用时受伤或死亡的可能性。

与人类的关系

捕杀

鲸鲨很容易受到人类捕杀。在大西洋的古巴圣克鲁斯,人们每年捕获8~9条鲸鲨,此行为直到1991年才被禁止。1990年至1997年,菲律宾的四个主要捕鱼地点共捕获了624~627条鲸鲨。而根据来自鲨鱼制品加工厂海南省自然资源和规划厅的信息,每年被误捕或意外受伤致死的鲸鲨超过一千头。2001年至2008年间,中国台湾共捕获了693条鲸鲨。在伊朗马尔代夫巴基斯坦等其他国家也曾对鲸鲨展开捕猎活动。

观赏

多个国家或地区均已发展了观赏鲸鲨的旅游业,包括澳大利亚、伯利兹、古巴等。2006年,在西澳大利亚州宁格鲁地区,游客们于鲸鲨观赏上共花费了大约600万澳元。在此之后,来此地观赏鲸鲨的游客人数还翻了一番,从大约10000人到每年20000人。在菲律宾董索的鲸鲨生态保育区,为游客提供了与鲸鲨同游、于水底或岸上观赏鲸鲨的服务。

圈养

鲸鲨的圈养历史不算太长,世界上饲养它的公共水族馆也并不多。最初之际,鲸鲨的圈养存活率很低。在维持该物种生命的困难得到解决后,才得以在圈养中长期存活下来。它的大尺寸意味着需要一个非常大的水箱,而且它有专门的喂养要求,但鲸鲨在公共水族馆很受欢迎。1980年,冲绳县美丽海水族馆(旧称为“海洋博公园”) 发起了在水族馆中饲养鲸鲨的第一次尝试。自此后,冲绳养殖了多条鲸鲨,主要是渔民在沿海渔网中偶然捕获的渔获物,唯有两条是搁浅的。日本冲绳圈养鲸鲨的记录截至2017年,个体生活超过了18年。

在中国,也有圈养着鲸鲨的水族馆,如烟台海昌鲸鲨海洋公园、台湾台湾海洋生物博物馆。其中,烟台海昌鲸鲨海洋公园是一家以鲸鲨为主题的海洋世界,下设鲸鲨展区,鲸鲨与双髻鲨、燕鳐圆犁头鳐等珍稀鱼类在内一同遨游;台湾国立海洋生物博物馆从2005年6月起展出其饲养的三条鲸鲨,名为“恰恰”(Cha-cha)的鲸鲨于2007年3月放生。

印度,Vizhinjam(中译:维津贾姆)海洋水族馆饲养的一条鲸鲨已于2002年12月死亡。在韩国,Aqua planet(中译:水族星球) 水族馆曾饲养过两只幼年鲸鲨,但饲养时间不长,一条死于水族馆中,一条被放归大海。美国佐治亚州水族馆属于亚洲以外唯一展示鲸鲨的水族馆,是4条鲸鲨生活的家园。这4条鲸鲨分别被命名为拉尔夫、诺顿、爱丽丝和特里克西,其中爱丽丝和特里克西为雌性,拉尔夫已于2007年死亡。2008年,棕榈岛迪拜亚特兰蒂斯的鲸鲨从浅水区获救。在它的鳍部大面积擦伤康复后,于2010年被释放,回归至大海。

人类文化

相关节日

菲律宾小镇董索是“世界鲸鲨之都”。自2000年3月起,当地社区开始举办全新的鲸鲨节。这个节日最初被命名为“阿里巴达”(Arribada),用以庆祝鲸鲨的到来。现已被重新命名为布坦丁节(Butanding),这个节日也是菲律宾国内第一个不带任何宗教色彩的节日,共举办三天的庆祝活动。在庆祝活动中,整个小镇的十多岁少男少女皆会参与壁画涂绘比赛,于旅游办公室的墙壁上乱涂乱画;成年男子将参加海湾游泳比赛,妇女们则会加入到晚上的盛装游行队伍。

布坦丁节的最大看点在于鲸鲨游行。董索居民会花费数个星期的时间,用竹子和布口袋制作出与真实鲸鲨一样大小的模型,再把模型漆成灰色,在上面点缀上白色的斑点,使鲸鲨模型显得尽量逼真。最后,他们将这些模型被放置在竹筏上,由桨叉架船拖曳着加入到水上游行的队列中。水上游行从大清早就开始了,起点位于董索当地最偏远的沿岸社区。所有参加竞赛的鲸鲨排成一条直线,沿着海岸缓慢前行。在抵达董索市区后,当地人们把自己的模型从水面搬到陆地上,为下午即将开始的街道游行做好准备。当地小学生们会把自己打扮成鲸鲨的样子,其他孩子则变装成小虾米,一起参与到游行中。

其他

马尔代夫2015-2017年版面值1000元的拉菲亚钞票上,鲸鲨与绿海龟一同出现。

主要价值

鲸鲨在渔业中受到大小规模兼捕的影响,曾一度被狩猎、贩卖,被许多国家视为食物,并将其做成商品。鲸鲨肉质鲜美,其肝可制机油或做肥皂原料,皮可制革,肉、骨、内脏则可制成,兼具药用价值。同时,鲸鲨也是海洋旅游业的重点物种,在它的旅游价值被发掘后,墨西哥澳大利亚菲律宾等地已发展起了观赏鲸鲨的生态旅游业。

世界纪录

体形最大的鱼

吉尼斯世界纪录里,鲸鲨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鱼。科学记载的最大鲸鲨于1949年11月11日在巴巴岛(巴基斯坦卡拉奇附近)被捕获,其身长12.65米(相当于3.5辆迷你库珀汽车的长度),重约12吨,身体最粗处周长为7米。

最厚的皮肤

在吉尼斯世界纪录里,鲸鲨拥有最厚的皮肤。其背部鳞片以下的皮肤厚度最高可达10厘米,具备了一种橡胶的质感,可以抵御虎鲸等捕食者的攻击。此外,它们还可以通过缩紧背部肌肉使皮肤更加坚韧。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