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鳠 :鲿科鳠属的一种鱼

更新时间:2024-09-21 10:07

斑(学名:Hemibagrus guttatus)又名芝麻剑,鲿科[cháng kē]鳠属[hù shǔ]鱼类。活体斑鳠为灰褐色,腹部黄色,体表侧面有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蓝色斑点,体表光滑,没有鳞片。斑鳠体长,平均为(63.3±31.6)厘米,前端较纵扁,后部侧扁。常见个体体重为1~2千克。头部宽而略平扁、光滑且被有薄膜,口下位,有四对须,其中上颌须最长。背鳍、脂鳍和尾鳍为灰褐色,其上有褐色的斑点,而胸鳍、腹鳍和臀鳍颜色略浅、几乎没有斑点。尾鳍叉形,上长下短。

斑鳠仅在亚洲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老挝越南、中国东南部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内陆河流。斑鳠栖息于淡水河流的底层,喜欢在礁石周围水域生活,是一种温和的肉食性鱼类。

斑鳠在2021年被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仅限野外种群)。人工养殖的斑鳠有食用和经济价值,因其肉质细嫩、刺少、味道鲜美,故有“淡水之王”的美誉。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斑鳠为灰褐色,腹部黄色,体表侧面有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蓝色斑点,体表光滑,没有鳞片。斑鳠体长,前端较纵扁,后部侧扁,形似剑。成体斑鳠平均体长为(63.3±31.6)厘米,为体高的4.8~6.9倍,为头长的3.7~4.4倍。常见个体体重为1~2千克,也有个体可达10千克,雄鱼略大于雌鱼。

斑鳠的头部宽而平扁、光滑且被有薄膜,吻宽且圆,略突出,口下位,唇肥厚。有四对须,其中上颌须最长,可长到腹鳍基部处,颐须有2对,中等长,鼻须最短,长于后鼻孔前端。眼睛侧上位,中等大,眼前方左右各有一个鼻腔,其间有膜相隔,分为前后两鼻孔,前鼻孔为管状。鳃盖膜不与峡部相连。

斑鳠背鳍短且硬,后缘具锯齿。脂鳍发达,起点约在背鳍末端,长而略高,长度约为背鳍的三倍。胸鳍具有强大的硬刺,外缘锯齿较为细小且埋于皮下,內缘的锯齿更为粗大坚硬。腹鳍和臀鳍都很短。尾鳍叉形,上长下短。背鳍、脂鳍和尾鳍为灰褐色,其上有褐色的斑点,而胸鳍、腹鳍和臀鳍颜色略浅、几乎没有斑点。肛门位于腹鳍基部后。从头部到尾鳍具有完整侧线。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斑鳠仅在亚洲有分布,分布于老挝越南、中国东南部及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内陆河流。

在中国,斑鳠主要分布于珠江汀江、九龙江、钱塘江水系海南岛淡水中。在浙江省江西省福建省广东省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云南省均有分布。

栖息环境

斑鳠生活在亚热带淡水河流域中,栖息于江河底层,喜穴居,通常在礁石周围水域生活。其对水质要求较高,pH值适应范围6.8~7.8。斑鳠不耐寒,水温18~30℃时适宜生长,5℃就会因冻伤或感染肤霉病而死亡。

生活习性

节律行为

斑鳠常在黄昏、夜间觅食。有区域性洄游的习性,每到繁殖季节斑鳠会返回上游产卵

食性

斑鳠是肉食性鱼类,食谱较广,摄食的种类包括甲壳亚门、昆虫纲桡脚类[ráo jiǎo lèi]、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鲤科鱼类幼鱼。随着斑鳠的生长,其食物组成也有所变化。长至20厘米前,斑鳠以水生无脊椎动物为主食。20厘米后开始捕食鱼类,直到约40厘米长时,鱼类开始成为斑鳠的主食。斑鳠觅食时,其须的感觉和味觉功能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生长繁殖

生长发育

斑鳠6~8龄性成熟,最大年龄可达24.5龄。斑鳠的生长是先慢后快再变慢的过程。在2龄以前,斑鳠的生长速度不及其他一些鱼类,但由于生长加速度的变大,斑鳠的生长速度将明显加快,直到3龄时生长加速度达到最大。0~3龄是斑鳠的生长旺盛阶段,3龄以后生长加速度下降。在9.2龄左右时,斑鳠的生长速度不再增长转而下降,是斑鳠的生长拐点。9.2龄以后,其生长会越来越慢。

斑鳠的早期发育可以分为稚鱼阶段和幼鱼阶段。稚鱼阶段的斑鳠会在受精卵后8天左右将卵黄囊吸收完全,尾椎上翘,头尖,只有颌须和鼻须,称为尾椎上翘期;在受精26天左右,形成背鳍、胸鳍尾鳍、臀鳍、腹鳍,四对须均长出,称为胸鳍形成期。幼鱼阶段的斑鳠在受精70天时体长、头尖、眼大。

繁殖

野生斑鳠6~8龄时性成熟,也有少数是5~6龄性成熟,而人工养殖的斑鳠2龄时就会性成熟。野生的斑鳠在每年的4~8月,养殖的斑鳠在每年的6~8月进入繁殖期。进入繁殖期后,雌鱼体色变深呈深褐色,腹部因卵巢的成熟变得膨大松软,而雄鱼体色较淡,腹部无明显膨大。此外,性成熟的雄性泄殖孔微红,雌性生殖孔鼓胀且为紫红色。

斑鳠繁殖的过程中需要水流的刺激,在经过洄游后,雌鱼会寻找适合的产卵地,一般为岩洞中或礁石堆中,产下粘性卵。雄鱼会在旁边同时排精,精卵在水中体外受精。亲鱼产卵后不会离开,而是会在旁保护受精卵,直到受精卵孵化成幼鱼。斑鳠卵呈黄色,受精卵粘度会略有下降,胚胎盘状卵裂,约55小时即可孵出仔鱼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野生斑鳠种群数量少,呈零散状分布。斑鳠可人工养殖。

致危因素

水电站等涉水工程的兴建、水体的污染、人为的过度捕捞,都是威胁野生斑鳠种群的因素。

因斑鳠繁殖时对水质、流速等环境因素要求极高,不合规的水电站筑坝拦水未设置过鱼设施,斑鳠迁移、洄游通道被完全阻隔,栖息繁衍空间遭到严重破坏。环境污染使得斑鳠栖息地的面积和质量持续下降。又因斑鳠味美,有极大的市场需求,被过度捕捞,使得野生斑鳠资源日渐枯竭。

保护措施

中国为保护野生斑鳠建立了多处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包括广东省梅州市蕉岭县石窟河斑鳠保护区,和蒙江坝王河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等。2018年,贵州罗缅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斑鳠仿生态保种场,占地180亩,内含索饵区、产卵区、越冬区和洄游通道。

中国同时也在大力开发斑鳠的人工繁殖技术。广西来宾市桥巩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和贵州省均实现了斑鳠的批量人工繁殖。人工繁殖的斑鳠会在长到一定大小后放流到自然水域,以扩大野生斑鳠种群数量。

保护级别

2007年,斑鳠在《Vietnam Red Data Book》(越南濒危物种数据红色名录)中列为易危(VU)等级。

2021年,斑鳠被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级(仅限野外种群)。

主要价值

斑鳠肉质细嫩,刺少,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可人工养殖,有食用和经济价值,是产区的重要名贵经济鱼类。斑鳠的平均含肉率比绝大多数同目的鱼类高。斑鳠共含有17种氨基酸,氨基酸种类齐全、比例均衡,其中谷氨酸含量最多。

人工养殖

养殖方法

斑鳠对水质要求较高,应定期冲水、换水。斑鳠溶氧要求高且不耐低氧,池塘要配备增氧机。斑鳠畏强光,可在池塘中种植一些植物,或放置其他遮阳的物品,注意不要完全遮盖池塘。

斑鳠为底栖鱼类,为充分利用池塘,提高经济效益,可同时养殖一些其他中上层鱼类。但注意避免养殖与斑鳠食性相似的鱼类,食性相似的鱼类会与斑鳠形成竞争关系,影响斑鳠的生长。

斑鳠的饲料随着其生长而变化。刚孵出的鱼苗可用卤虫和萼花臂尾轮虫作为饲料,后期可改为喂食水蚯蚓,长到4厘米以上改投红线虫和配合饲料的混合物。成体用杂鱼和配合饲料的混合物喂养即可。

病害防治

斑鳠的主要病害有肤霉病白点病细菌性败血症等。

水霉病常见于鱼卵、鱼苗阶段。鱼卵染病呈白色绒球状,会传染与其接触的好卵。水霉的黏附会使鱼苗活力减弱,进而死亡。小瓜虫病常见于鱼种和20厘米前的幼鱼阶段。染病的鱼会出现摩擦池壁,漂浮水面,聚集在池塘上层等行为。锚头病常见于苗种阶段,春秋季易发。鱼种表现为瘦弱、体色变深、皮肤有红斑。出血病常见于2.5~5厘米的鱼种。症状为头顶中央有红点,严重时头部充血发红,不进食,活力下降。

防治方法:孵化池应彻底消杀,清洗干净。及时剔除坏卵和已染病的卵。培育鱼苗时,水体最好为弱碱性。定时巡视,注意鱼种是否有异常行为。养殖斑鳠数量合理,保证水质优良、清洁。可用药物治疗。

相似物种

斑鳠形态与斑点叉尾鮰[bān diǎn chā wěi huí](学名:Ictalurus punctatus)相似。这两个物种在尾鳍、须色、脂鳍和斑点上有所区别。斑鳠的尾鳍不对称而斑点叉尾的尾鳍对称,斑鳠的须为白色而斑点叉尾鮰的须为灰色,斑点叉尾鮰的斑点较斑鳠稀疏且脂鳍较斑鳠短。

相关知识

珠江四大名鱼:斑鳠(Hemibagrus guttatus)、白花鲈 (Lateolabrax japonicus) 、卷口鱼 (Ptychidio jordani)、鳜鱼 (Siniperca chuatsi)。斑鳠为四大名鱼之冠。

参考资料

Hemibagrus guttatus (Lacépède,1803).物种2000.2024-08-19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生态环境部.2024-08-19

斑鳠.中国动物主题数据库.2022-11-17

..2022-11-17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2021年第3号).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2-11-17

斑鳠.鱼类网.2022-11-17

韩江局:构建健康水生态体系 让韩江焕发勃勃生机.广东省水利厅.2022-11-17

斑鳠实现人工繁殖.中国知网.2022-11-17

广西来宾市桥巩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传捷报——斑鱯人工繁殖成功.中国知网.2022-11-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