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洛文尼亚语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更新时间:2023-05-03 13:42

斯洛文尼亚语是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专业类别为外国语言文学类,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

主要研究斯洛文尼亚语语言、语法、口语以及斯洛文尼亚的文化与历史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接受斯洛文尼亚语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技能训练,进行斯洛文尼亚语的翻译、教学与研究等,斯洛文尼亚语是斯洛文尼亚的官方语言,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主要分布于斯洛文尼亚以及匈牙利奥地利意大利等国家与斯洛文尼亚接壤的地区。毕业生可从事外事、外贸类企事业、斯洛文尼亚语翻译等方向的工作。

专业发展

斯洛文尼亚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南支,分布于斯洛文尼亚,以及匈牙利、奥地利和意大利等国与斯接壤的地区,使用人口约200万。曾是前南斯拉夫的3种官方语言之一(另两种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和马其顿语),现为欧盟24种官方语言的一种,2023年4月4日,教育部发布《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斯洛文尼亚语被归于外国语言文学类。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扎实的斯洛文尼亚语听、说、读、写、译基本技能,掌握对象国和地区语言、文学、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等相关知识,能从事外交、外经贸、文化交流、新闻出版、教育、科研等工作的德才兼备、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要求学生扎实掌握斯洛文尼亚语语言和文学知识,了解斯洛文尼亚的历史、社会、文化、宗教知识,以及政治、经济、外交状况,鼓励学生学习英语和相近专业语言、辅修第二学位,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斯洛文尼亚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技能,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了解文献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

课程体系

斯洛文尼亚语专业的课程设置可分为主干学科和核心课程两大类,主干学科主要包括外国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核心课程主要包括斯洛文尼亚文学、斯洛文尼亚历史、斯洛文尼亚社会与文化、东南欧文化等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环节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专业实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各专业应根据培养方案制订实习计划,确保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详细的内容和步骤、专业的指导和考查,创新创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应制订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实践计划,开展学科竞赛、学习兴趣小组、学术社团、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各专业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制订社会实践计划,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国际交流活动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各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自身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国际夏令营、短期留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

毕业写作

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写作应符合学术规范,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除翻译作品外,一般应使用所学外语撰写,各专业应制定毕业论文选题、开题、写作、指导和答辩等相关规定,明确指导教师职责、毕业论文写作过程和质量规范,指导过程应以适当形式记录。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该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选择农业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专业继续深造。

就业方向

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外事、外贸类企事业、斯洛文尼亚语翻译、国际商贸等相关的工作。

师资队伍

师资结构

外语类专业应有一支合格的专任教师队伍,形成教研团队。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应合理,有条件的高校应聘请外籍教师,应用型专业应聘请行业指导教师,各专业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非通用语种专业专任教师不少于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不低于30%,各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

教师素质

专任教师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的资格和条件,履行相关义务;具有外国语言文学类学科或相关学科研究生学历;具有丰厚的专业知识,熟悉外语教学与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对教育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有一定了解;具有扎实的外语基本功、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课堂组织与管理能力、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手段的应用能力,以及教学反思和改革能力;具有明确的学术研究方向和研究能力。外籍教师的聘任应根据岗位需要,达到上述条款中所有适用标准。

教师发展

各高校应制定科学的教师发展规划与制度,通过学历教育、在岗培养、国内外进修与学术交流、行业实践等方式,使教师不断更新教育理念,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教学和研究能力。教师应树立终身发展的观念,制订切实可行的发展计划,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

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

教学场地和实践场所在数量和功能上应满足教学需要,并配备专职人员对教学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平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于9平方米,平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3000元,每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10台,且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

信息资源

图书资料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所需,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平均图书不少于10册,并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图书和报刊,平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拥有本专业相关的电子资源;拥有覆盖学习及生活场所的网络系统;具备开发和运行网络课程的基础条件。

实践教学

各高校应具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条件;应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建设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等;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设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平台。

教学经费

教学和科研经费有保障,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根据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平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000元,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教学经费的投入。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学校共有2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3中国大学斯洛文尼亚语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1所,A+档次的学校1所,学校排名依次为: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