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马石窟 :位于甘肃酒泉玉门市的石窟

更新时间:2024-09-21 20:46

昌马石窟,位于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是莫高窟的重要组成部分,类型为石窟寺及石刻。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十国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现仅存四座洞窟。

1981年,昌马石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昌马石窟是敦煌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敦煌石窟包括敦煌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和玉门昌马石窟等),是莫高窟和榆林窟的姊妹窟。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宋初,后历元明又有续凿和修复。

原有石窟共计24座,分为上窖石窟和下窖石窟。窟群包括大坝莫高窟和下窖两处。窟内原有早期塑像五代十国宋初之壁画,现大坝石窟残存窟皇,塑像和壁画已毁。

位置

玉门市昌马乡水峡村西面紧靠村庄的地方,坐落着一座南北走向的约50米的山崖,山体南北长约500米。昌马石窟,就坐落在这高高的山壁的最中央,离地面约25米。从石窟向南到昌马乡政府约5公里,从石窟向北到玉门镇及上海—霍尔果斯公路约70公里。

历史

昌马石窟属白垩纪泥岩层,石质松软,状如泥块。大坝石窟早年已,现存下窖窟11个,凿于峭壁之上。洞窟距地面约4.5米,自南向北排列。分南、北、中三段,南北两端数窟遗物早已无存。中段第2、第4窟保存比较完整。洞窟形制为中心柱窟。中心柱每面开双层完造像,大多已毁,留有残迹。壁面原画 已毁,现存为西夏重绘。壁画内容有坐佛、菩萨、骑狮文殊菩萨、骑象普贤、经变故事、供养织女、飞天、缠枝莲花团花图案 等。因四大石窟毁坏严重,又无确凿资料可据,其年代仅依形制 和造像风格推断,最早当为十六国时期的北凉,最晚为西夏所改绘的壁画。

2012年12月,敦煌研究院在对昌马石窟调查过程中发现了一幅北魏壁画,按照此前昌马石窟开凿于五代十国宋初的历史记载,此次发现将昌马石窟历史提前了数百年。

损毁

自然破坏

1932年12月25日8时45分,昌马盆地发生了一起震级为7.7级的强烈地震,就在这次大地震中,昌马上窖石窟的12座洞窟全部被震塌,石窟中的壁画、彩塑等各种文物被全部损毁。而昌马下窟石窟的大多数洞窟也被这次大地震损毁,只有4座洞窟幸存。

人为破坏

石窟内壁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人为破坏,乱刻乱画。甚至有人在石窟内居住,烟熏火燎。加之岩体渗水,引起的壁画剥落等病害。

艺术价值

昌马石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从洞窟开凿形成上看,莫高窟、安西榆林窟及新疆的石窟寺相似之处很多;从艺术价值上说,其彩绘和彩塑的手法新颖,形象逼真,风格色丽,大多数壁画入选《河西石窟图谱》,从洞窟的壁画和雕塑内容看,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状况,当然在其中也渗透了较为浓厚的佛教思想。其艺术手法,与敦煌市及新疆等古丝绸之路的石窟艺术手法极为相似。有些已经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也许是同时代或同类型的工匠所绘。

保护

20世纪80时代开始,当地政府相继投入资金对昌马石窟进行了“封闭保护”。对石窟岩体进行加固,将山下的十亩耕地都征回进行平整,将沙石小道修成了柏油路,并在路旁刻了些石碑。同时,还雇佣石窟周边农户对石窟进行日夜看护。

1981年,昌马石窟被甘肃省人民政府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9月,玉门市投资120万多元对省级保护文物昌马石窟进行维修加固。

开放

20世纪80年代开始,为了对仅存的4座洞窟进行保护,当地实施了“封闭保护”,对外“谢绝参观”,这里也被封藏“深闺”,鲜有人问津。

玉门市文体在对昌马石窟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待安防工程建设后才能考虑接待游客。

参考资料

强烈地震中幸存的昌马石窟.凤凰网华人佛教综合.2012-12-25

莫高窟姊妹窟封藏“深闺”无人知 或对外开放.中国新闻网.2012-12-27

玉门紧急抢救昌马石窟.兰州晨报.2012-12-2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