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志 :曹新志

更新时间:2024-09-21 00:06

曹新志,1956年4月21日出生于河南省,是一位教授。他于1978年2月考入原武汉地质学院勘探系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勘探专业(本科)学习,并于1982年元月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86年,他考入该校研究生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

人物履历

1978年2月考入原武汉地质学院勘探系金属及非金属矿产地质及勘探专业(本科)学习,1982年元月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其中1986年考入该校研究生院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1989年毕业获工学硕士学位。1994年任找矿勘探教研室副主任、1996年任找矿勘探教研室主任、1998年-2005年任资源系主任。现任《黄金 》杂志编委,中国黄金协会理事。

主讲课程

教学工作

1985年以来,给本科生主讲过“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找矿”、“矿山地质学”、“矿床勘查与评价”、“资源勘查理论与方法”等五门课程。

给研究生讲授“矿产勘查进展”,成矿预测、找矿案例等课程

1998~2001年参与编写了国土资源部重点教材“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2001~2005参与编写了教育部十五规划教材“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

学术成就

担任资源勘查专业品牌专业建设负责人的工作,对专业建设从领导机构建立、建设目标拟订、建设任务的制定与分解落实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筹划、进行了项目验收、评审等工作。目前,该品牌专业的建设已通过学校及湖北省验收挂牌。

长期致力于成矿预测、矿产勘查与评价和金矿床地质学的科学研究工作,在成矿预测、矿产勘查与评价、金矿床地质学的理论研究及实践方面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显著业绩。

曾参与和主持过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作为第一负责人主持完成的山东招远界河金矿深部成矿预测项目获得了较大的成功,目前在预测靶区内已探明10.5吨的黄金储量,受到甲方的高度赞扬。以第一作者出版专著一部、与他人合作出版专著、译著各一本,以第一作者正式发表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多项

出版专著

曹新志、高秋斌、徐伯骏等,矿区深部矿体定位预测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研究,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4,12

张均,曹新志等,“鸡肋型”矿化勘查区的诊断性评价,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承担项目

自1982年以来以第一负责人及骨干成员的身份主持及参加与成矿预测为主的有关科研项目30余项,项目类别涉及国家攻关、省部级及横向协作等,部分主要项目如下:

西藏自治区藏南金、锑多金属成矿带及主要超基性岩带铬、铂资源潜力调查评价,2000—2002,第一负责人;

山东招远市界河金矿区找矿靶区及已知矿体深部预测研究,1997—1998,第一负责人;

廉江市庞西垌断裂带银金矿体定位规律及牛时历矿段成矿预测研究,2002—2003,第一负责人;

新疆萨尔布拉克金矿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2004,第一负责人;

枣阳市王家大山—随州市吴山金、银多金属成矿预测及找金靶区优选,1993—1996,第二负责人;

新疆卡拉麦里一带金矿成矿条件与靶区综合评价,1992—1995,骨干成员

江南台背斜浅变质岩系中金矿床成矿系列及找矿方向研究,1986—1990,骨干成员;

湖南长平断裂带铜多金属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研究,2003,第二负责人

疆吐哈地区铁矿资源评价及开发研究,2004,第二负责人

广西大瑶山及其西侧成矿区金银铅锌找矿区划研究,2002—2003,骨干成员;

新疆阿舍勒铜矿区成矿规律与找矿研究,2005-2006,第一负责人

大冶铁矿成矿规律及矿体定位预测研究,2005-2006,第二负责人;

云南东川地区因民铜矿山铜(金)矿成矿规律及深部找矿预测,2006,第一负责人;

安徽铜陵蕉冲金硫矿床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2006-2007,第一负责人;

西藏念青唐古拉山地区成矿规律及成矿预测,2007-2008,第一负责人;

获奖记录

作为课程建设负责人在1995年组织申报的《矿产勘查与评价》获校一类课程,1998、2002年二次获批湖北省优质课程。

作为课程建设负责人在2006年申报的《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建设获湖北省精品课程称号,2007年荣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1)“矿产资源评价”CAI研究项目,国土资源部项目,1998-2001,第一负责人

2)“课程结构与教学过程的系统优化—以矿产勘查与评价为例”的教学研究项目,地质矿产部项目,1993-1995,骨干成员

??3)“矿床勘查与评价”CAI研究项目,国土资源部项目,1998-2001,骨干成员。

2004被评为校周口店教学实习先进教师。

2005年评为校优秀班主任,

2006年被评为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作为骨干成员参加的“课程结构与教学过程的系统优化—以矿产勘查与评价为例”的教学研究项目,1995年获校教学优秀成果一等奖,1996年获地矿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原地矿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

西藏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一项、

中国黄金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一项、

湖北省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二等奖一项,

湖北省地质学会优秀学术论文一等奖一项。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