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新 :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传人

更新时间:2024-09-21 10:05

朱炳新中华老字号“朱府铜艺”传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中国铜装饰艺术大师、工艺美术大师,杭州金星铜世界装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金星铜世界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

“奋斗从每一天开始,严谨从每一件事做起”的事业观,倾注一生心血致力于铜文化领域的挖掘和铜装饰事业的发展,与铜结下深厚情缘,铸就了精彩绝伦的铜世界。

简介

谈到企业家、职业经理人,很多人最先想到的是他们的“成功”和他们的业绩。而在这里,我们希望讲述的不仅仅是他们的辉煌,更要讲述的是他们的生活,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爱好,甚至于他们的口头禅,因为正是这些看似与做生意毫不相关的因素影响着一个企业的走向。“倩倩有约”,希望给你一个全新的视野,看不一样的财富人物。———蒋倩倩

详解

第一次听人提起金星铜世界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星铜世界)的名字的时候,我有些茫然:铜装饰,这种古老的工艺在现代社会还有用武之地吗?

金星铜世界的老总朱炳新给了我这样一张“清单”:杭州雷峰塔、首都博物馆新馆青铜幕墙、公安部大楼、峨眉山金顶、钓鱼台国宾馆、人民大会堂……

在他这儿,传统的工艺化成了一门生意,而生意又让工艺越来越精细。

专利“都是我自己琢磨出来的”

朱炳新的话不多,语言也很质朴,但是只要讲到铜,他的声音里就有些隐约的兴奋和自豪。不过,他确实有自豪的理由———金星铜世界是目前中国最大的铜装饰企业,拥有20多项国家专利,而这些专利,都是朱炳新自己“琢磨”出来的。

金星铜世界有今天,跟朱炳新的善于“琢磨”关系密切。北京人民大会堂香港厅大门因为意义特殊,被誉为“世纪之门”。“当时,很多单位想承接,但是我们先有了技术突破。”也正是这扇“世纪之门”,让金星铜世界一炮打响。

朱炳新还给我讲了不少“故事”,可听得出来,他最得意的还是首都博物馆新馆的青铜幕墙项目。“很多人想接这个项目,去竞争的时候,我们带了一个铜雕头。我带的这个头像,他们拿在手里,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可是我一拉开,他们都有点傻了,他们都没看出来是两块拼的,根本就看不到拼缝。”这么高的工艺是不是有特别高的技术含量呢?对于我这个问题,朱炳新哑然失笑:“其实一点都不奇怪的,只要根据脸部轮廓拼就好了。”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可是那么多个竞标公司,只有朱炳新拿出了这么一个“宝贝”。

盈利“差不多都投进工厂了”

从创立到现在,金星铜世界从未跟银行贷过款,这一点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可仔细观察,就发现这其实非常符合朱炳新本人的个性。

骨子里,朱炳新是个非常“传统”的商人。他非常节俭,虽然赚的钱不少,可他花在自己身上的却很少。“我穿过的最贵的衣服,是一套杉杉集团西装。打完折,620元。”惟一让他花了不少钱的,是家里的房子,可房子本身其实也算得上一种固定资产投入。在他的观念里,借贷是件非常有负担的事情。因此,他宁愿自己逐渐积累资金,几乎把所有赚来的钱都用在了扩大再生产上。

也许你并不认可这种资金运作方法,可是金星铜世界良好的资金流情况却不得不让人佩服。不过,他自己也感叹,这一点得益于自己起步早,比别人多了点积累。

除了钱,朱炳新把自己的精力和时间也差不多都投进了公司。他坦言自己的睡眠不好,因为经常要劳心公司的事情。按他儿子的说法,“连做梦也在想。”

经营“我们还是有超前意识的”

说朱炳新“传统”,可在有些方面,他的意识又有些超前。且不说当年果断地下海,在经商方面,他也经常有让人意外的“超前”之举。

1986年,朱炳新和兄弟几个刚成立金星铜字装饰有限公司的时候,为了吸引消费者,他们推出了“免费”业务:“凡是我们做的招牌,如果铜字被偷,我们一律免费赔偿。”就是这项“听听就亏”的服务,为他们招来不少生意。“其实,铜字被偷毕竟是少数,一年下来,也就几单。可有了这个承诺,信誉就越来越好了。赔的时候,影响还真好。”这种营销手法在今天并不算什么,可在当时,还真的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除了经营上下功夫,朱炳新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在行业里也是“超前”的。传统的铜手艺,被视为一级手工艺品,只停留在“小铜器”、“小生意”上,朱炳新不仅研究和开发了多项新技术,还为技术申请了专利。“专利是很重要的。我起步早,在几个重点领域都已经有了专利。现在,如果别人要用,就要先经过我的授权。”

展会“搭不搭界都要去看”

采访惟一的一次“跑题”来得有些突然。前一句我还听朱炳新在讲“我最近在浙江大学读EMBA”,可下一句就变成了“现在的学校只有就业培训,可是没有创业培训,应该给那些没考上大学,却有专长,家里条件也还不错的学生搞创业培训。”

也许这个问题朱炳新已经考虑了很久,打开话匣子之后,竟然有些收不住了。“让他们五个人一组,按不同专长组合在一起。指导老师除了做专业指导以外,尽可能带他们参观工厂和展会。一定要参观展会,展会上的信息太多了。”

朱炳新的这个建议完全来自于自己的经验。他的学历并不高,但是却非常善于学习。他参加他能参加的任何展会,尽可能地去发现新技术,学习新技术。“搭不搭界都要去看。展会上有很多新的东西,其实都是一种机会。”

参考资料

冬奥会火炬手浙江工匠朱炳新:让铜回到日常生活.百家号.2024-06-27

铜艺大师成冬奥火炬手:要把火炬带回铜陵永久收藏.百家号.2024-06-27

访2022年北京冬奥会火炬手:让“铜”飞入寻常百姓家.澎湃新闻.2024-06-2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