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苦拉咖啡 :云南省大理宾川县特产

更新时间:2023-09-25 13:01

朱苦拉咖啡,云南省宾川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云南省宾川县朱苦拉村种植咖啡历史悠久,已有100多年历史。村民们除了种植咖啡,还形成了煮咖啡、喝咖啡的传统。朱苦拉现存古咖啡林13亩1134株,其中100年以上的古咖啡树有24株,其余树龄均在60年以上。

2016年02月0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朱苦拉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朱苦拉咖啡具有浓而不苦、香而不腻、略带果酸味等特点。朱苦拉村古咖啡林是中原地区乃至世界唯一在干热河谷最贫瘠地区咖啡树引种并在原地传承一百多年,延续至今的农业形态,是世界咖啡业最为鲜活而完整的范例,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1981年,云南省热作专家马锡晋教授深入朱苦拉村13亩古咖啡林进行考证研究,认定朱苦拉咖啡属于云南小粒咖啡最古老,最纯正的波邦铁皮卡品种,在种性上,为铁皮卡变种(红顶株占31%)和波邦变种(绿顶株占69%)的群体。

产地环境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位于滇中高原同滇西横断山脉的过渡区,地处大理州东北部金沙江南岸的干热河谷地区。介于北纬25°32′—26°12′,东经100°16′—100°59′之间,东与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接壤,南祥云县相连,西与大理市、洱源县交界,北与鹤庆县丽江市永胜县毗邻,国土面积2562.67平方千米,其中:山区面积2135.6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3.34%,坝区面积427.04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16.66%。境内地貌可分为东部中山峡谷区;西部中山丘陵区;南部中低山谷区,中部(宾川坝子)为低丘盆地区。主要河流有纳溪河、平川河、朵背箐河、清水河,均属金沙江流域,干支流总长304.6千米,流域面积2518.56平方千米,占全县总面积的99.1%。四条河流均由南向北平行穿越崇山峻岭注入金沙江。

宾川县在全国和云南省的气候区划中,属于亚热带冬干夏湿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高原季风对宾川的气候有显著的影响。全年平均气温17.9℃,极端最高温为38℃,极端最低温为零下6.2℃,干旱、炎热、少雨,多年平均降雨量为559.4毫米。全县气候有如下特点:

(一)光热充足,量多质好,潜力很大。全年日照市时数平均为2719.4小时,是全省日照时数较多的地区之一,仅次于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全年平均日照时数2833小时),同我国日照最多的西藏自治区、新疆、内蒙古自治区相近。由于日照时数多,加上晴天多(271天),空气清新、稀薄、阳光透射率强,光质较好,有利于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光能利用率,可以获得较高的光合生产率。

(二)气候温热,四季分明,条件优越。其气候特征:冬暖、夏热、春温高、秋冷迟。

(三)温热兼备,垂直多层,各具优势。县内从海拔1104米的金沙江谷底皮厂到鸡足山3248.4米的天柱峰相对高差2144.4米,峡谷中山、亚高山盆地、低山丘陵状地形均具备,地形地貌复杂,构成了立体气候。海拔高差悬殊大,温热兼备,雨热同季,干凉同季,作物多种多样,种类分布高低有别,且干雨季分明,冬春多晴日,夏秋多阴雨,雨季与高温期基本一致,能适应大春作物对水温的要求。气候资源得天独厚,素有“天然温室”之称,不但适宜于发展粮食作物,尤其适宜于大力发展以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为主的种植业、林果业和畜牧养殖业。

(四)雨量少,湿度小,蒸发大。宾川县为全省雨量最少,日照最长,蒸发量最大的地区,十年几乎有五、六年干旱,尤其是春旱,几乎年年有之,秋旱较少,仅发生在个别年份。由于受地形因素影响,河谷气温高,雨量少,湿度小,因此称干热河谷

宾川光照充足,热量丰沛,素有“天然温室”、“热区宝地”的美称,是中国小粒咖啡发源地。优越的地貌、土壤、气候条件造就了朱苦拉咖啡独特的品质。

历史渊源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法国天主教传教士田能到朱苦拉村传教,引进种植了越南咖啡苗。从那时起,朱苦拉村便开始了咖啡种植。朱苦拉有1134株古咖啡树,平均树龄90年左右,其中100年以上的老咖啡树有24株。朱苦拉这片古老的咖啡林也便成为中国咖啡的发源地。当地村民养成了种咖啡、日日饮咖啡的百年习惯,并传承了手工采摘、杵臼脱壳、太阳日晒、碾压去壳、土锅炒豆杵磨成粉的古法制作咖啡的方法。

朱苦拉村至今保留着一整套完整的咖啡土法加工、制作和饮用工艺,据专家考证,该工艺是中原地区保存最完整、最全面的咖啡制作、饮用系统,朱苦拉成为中国百年咖啡文化的传承地。

生产情况

2012年,朱苦拉咖啡已在当地六个村小组进行种植,年产量近14吨,人均收入达7千多元。

2017年,宾川县咖啡种植面积达8000余亩。

产品荣誉

2016年02月01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朱苦拉咖啡”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朱苦拉咖啡产地范围为云南省宾川县现辖行政区域。

质量技术要求

一、种源

当地“小粒咖啡”种。

二、立地条件

海拔1100米至1700米。土壤类型为燥红土及褐红土,质地为沙壤土,土层厚≥60厘米,地下水位≤1米,有机质含量≥2%,pH值5.5至6.5。排水良好的土壤。

三、栽培管理

1.育苗与定植:3月至7月播种育苗,当苗高15厘米至30厘米时定植,定植密度每公顷≤6000株。

2.施肥:每年每公顷施有机肥≥30吨。

3.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收及加工

1.采收:10月至翌年4月底,果实呈鲜红色(黄果品种以黄色果实为准)及时采收,随熟随采。

2.加工:

(1)工艺流程

鲜果→脱皮→脱胶→清洗→干燥→脱壳→分级包装→入库。

(2)加工要求:

①脱皮。脱皮过程要有足够的流动清洁水,采摘的咖啡鲜果要求当天加工完毕,未能加工完的鲜果应浸泡在水中保鲜,次日再加工。

②脱胶。发酵脱胶或机械脱胶:发酵脱胶温度15至25℃,发酵时间不超过72小时。

③干燥。晒干或烘干。在24小时内应使水分含量降到45%以下,最终咖啡豆水分降到≤12%。烘干机干燥时温度控制在45至50℃。

④脱壳。经干燥好的咖啡豆,用脱壳机械脱去种壳。脱壳过程应尽量减少破碎豆。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朱苦拉咖啡豆颗粒均匀饱满,油脂光泽,浅蓝色或浅绿色,气味清新,香气浓郁,口感醇厚,浓而不烈,略带果酸味。

2.物理化学指标:咖啡豆重量100至130克/1000粒。水分含量≤12%,水浸出物含量≥22.0%,咖啡因含量≥0.8%,粗脂肪含量≥5.5%。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朱苦拉咖啡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云南省宾川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朱苦拉咖啡的检测机构由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地标保护

2020年7月20日,欧盟理事会决定,授权正式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根据约定,朱苦拉咖啡列入第二批175个中国地理标志将在其后的四年内受到中欧地标协定的保护。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