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昌 :唐朝宗室大臣

更新时间:2023-11-10 14:29

李元昌(618-643年4月29日),唐朝宗室大臣和书画家,出生于甘肃天水,李渊第七子,母为孙嫔。

高祖武德三年六月(620年7月)封鲁王,贞观十年(636年)改封汉王。

贞观十七年(643年),李元昌与杜荷、赵节、李安俨建议太子李承乾兵变。纥干承基告发太子谋反,阴谋败露。唐李世民欲将李元昌特敕免死,受到大臣高士廉李勣阻止。后李元昌被唐太宗赐自尽于家,年二十五。

人物生平

李元昌,他是李渊的第七子,李世民李世民的异母弟,母亲是孙嫔。在唐高祖封他为鲁王后,太宗即位后任命他为散骑常侍,并负责管理西韩州、华州汉中市陇县。后来,他被改封为汉王,并担任梁州都督。李元昌年轻时热爱学习,擅长隶书和画马。他与太子李承乾关系密切,常一起游玩,在贞观十七年,共同谋划夺取帝位。然而,他们的阴谋最终失败,李元昌被赐死,时年25岁,他的妻子也被没收。他的葬礼按照国公的规格在凉州的高阳原举行。

主要成就

书画

书法受之史陵,祖述羲、献,虽在童年已精笔意。善行书,又善画马,笔迹妙绝。画鹰鹘雉兔,当时佳手叹服。间作人物,有汉贤王图。遗迹罕见,在上品二阎之上。《唐书本传》《唐书艺文志》《唐朝名画录》《历代名画记》《画后品》《宣和画谱》都有记载。

裴孝源在他的《贞观公私画史序》中记载有:唐朝汉王元昌,天植其材,心专物表;含运覃思,六法俱全,随物成形,万类无失。每燕时暇日,多与其流商精奥,以余耿尚,常赐讨论。遂命魏晋以来前贤遗迹所存及品格高下,列为先后。起于高贵乡公,终于大唐贞观十三年,秘府及佛寺并私家所蓄,共二百九十八卷,屋壁四十七所,目为贞观公私画录。又集新录官库画,总二百九十八卷。二百三十卷是隋室官库,十三卷是左仆射萧瑀进。二十卷杨素家得,三卷许善心进,十卷高平县行书佐张姓所献,四卷褚安福进,近十八卷先在秘府,亦无所得人名,并有天和年月;其间有二十三卷恐非晋宋人真迹,多当时工人所作,后强题名氏。时贞观十三年八月望日序。

史籍记载

《旧唐书·卷六十四·列传第十四》:

汉王元昌,高祖第七子也。少好学,善隶书。武德三年,封为鲁王。贞观五年,授华州刺史,转梁州都督。十年,改封汉王。元昌在州,颇违宪法,李世民手敕责之。初不自咎,更怀怨望。知太子李承乾嫉魏王泰之宠,乃相附托,图为不轨。十六年,元昌来朝京师,承乾频召入东宫夜宿,因谓承乾曰:“愿皇帝早为天子。近见御侧,有一宫人,善弹琵琶,事平之后,当望垂赐。”承乾许诺。又刻臂出血,以帛拭之,烧作灰,和酒同饮,共为信誓,潜伺间隙。十七年,事发,太宗弗忍加诛,特敕免死。大臣高士廉李勣等奏言:“王者以四海为家,以万姓为子,公行天下,情无独亲。元昌苞藏凶恶,图谋逆乱,观其指趣,察其心府,罪深燕旦,衅甚楚英。天地之所不容,人臣之所切齿,五刑不足申其罚,九死无以当其。而陛下情屈至公,恩加枭,欲开疏网,漏此鲸。臣等有司,期不奉制,伏愿敦师宪典,诛此凶慝。顺群臣之愿,夺鹰之心,则吴、楚七君,不幽叹于往汉;管、蔡二叔,不沉恨于有周。”李世民事不获已,乃赐元昌自尽于家,妻子籍没,国除。

新唐书·卷七十九·列传第四》:

汉王元昌,初王鲁,累迁梁州都督,后徙封汉。有勇力,善骑射。数触轨宪,太宗手诏诲督,乃怨望,附太子承乾,通馈谢。来朝京师,宿东宫,尝有丑语;又见帝侧有宫人善琵琶,乃曰:“事成幸赐我。”承乾许之,割臂血盟。事败,帝弗忍诛,欲免死,高士廉、李勣等固争不奉诏,乃赐死,国除。

人物评价

历代评价

张怀瓘书断》:“皇朝汉王元昌,神尧之子也。尤善行书,金玉其姿,挺生天骨,襟怀宣畅,洒落可观。艺业未精,过于奔放,若吕布之飞将,或轻于去就也。”

裴孝源《贞观公私画史》:唐朝汉王元昌,天植其材,心专物表;含运覃思,六法俱全,随物成形,万类无失。每燕时暇日,多与其流商榷精奥,以余耿尚,常赐讨论。

刘昫旧唐书》:少好学,善隶书

欧阳修新唐书》:有勇力,善骑射。

墓志录文

唐故元昌墓志铭

元昌,皇帝异母之弟也。若乃震基峻极,灵源长远,悬诸日月,可得言焉。公流派天潢,霄形紫极,姿容端丽,体貌淹华,渔猎典坟,颇好音乐。至于啼援落雁之巧,命中如入神;垂露象形之工,转注穷众妙。以武德三年封鲁王,启祚龟蒙,开基曲阜市。朱轮绀憾,出上路而光生;绿绶桓硅,入象阙而辉映。贞观二年授散骑常侍;五年除西韩州刺史,俄迁华州刺史;八年除汉中市刺史。十年正月改封汉王、梁州都督;七年陇县刺史,余封如故。历职内外,善政蔑闻,祸贼流声,朝经以黩。皇上爱深同气,情敦在原,选择明贤,用为师傅。仍自室忘设醴,门尽荆轲,内溺胜(滕)诡之言,外拒邹枝(枚)之谏。是以牛夭告裢,鼠舞表祥,有益狂心,曾无悛志,爨彰玉鹤,祸发金龟。主上犹县屈法从恩,未付甸人之职;迫于众请,方就至公之议。贞观十七年四月六日赐死于私第,春秋廿有五。诏以国公礼葬焉。粤以其年岁次癸卯十月丁未朔十五日辛酉窆于武威郡之高阳原。

史臣述行,乃为铭曰:

分枝弱木,流润琼田。辩彰业岁,藻绚龆年。鸾翔青简,凤舞红腱。日乌随箭,云雁惊缄。书祚龟蒙,锡硅腴壤。平台是习,短衣攸仰。管蔡齐声,燕吴接响。牛夭示罚,身缨疏网。皇德被洽,有鼻垂恩。荣加窀穸,惠渐幽魂。郭墟霜净,闵墓云昏。一扃泉户,万古何传。

艺术形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