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戡戡乱记 :李戡戡乱记

更新时间:2024-09-21 03:41

《李戡乱记》是李戡的著作。

李戡的新书《李戡戡乱记》,内容痛骂台湾省教育制度的黑暗面,辛辣程度颇有其父之风。李戡称自己这本书的内容就是揭露台湾教科书内容的残破不堪。为了写这本书,他详细地比对了各种教科书的内容,寻找它们在知识上的缺陷和盲点,例如,在中国五四之后的文化部分,台湾教科书忽视闻一多和毛泽东等重要的诗人。

内容简介

李戡7月出版新书《李戡戡乱记》,内容痛骂台湾教育制度的黑暗面,辛辣程度颇有其父之风。自认受台湾教育荼毒的李戡,在该书中,展现企图平定教育乱象的决心,他为推翻教科书中的内容,多次进出编译馆希望能找出理想的诠释,例如“二·二八事件”在他的笔下,即衍生出有别现有史家的观点。作者李戡今年从高中毕业,是亲自经历教育失败的受害者。本书讨论的不是繁杂的升学体制,或是恼人的考试模式,而是学生究竟在学些什么。全书分为三个大方向探讨--教科书、联考与学校。教科书分为历史、语文、公民三科,探讨其内容的荒谬。联考的内容变化,也颇值得探究。最后在学校部分,则反映了学校为外界所不知的教学情况。

作者简介

李戡,1992年8月3日生,台湾省作家李敖与妻子王小屯之子。先被台湾大学录取,后弃台湾大学而择北京大学,以优异成绩被北大经济学院录取。7月底出版处女作《李戡戡乱记》,痛批台湾历史教科书。

目录

陈文茜 序

李 敖 导读

李戡 自序

一、台湾史的虚伪扭曲

● 概述

教科书制度的演变与课程纲要

● “二·二八事件”之解释

● “台湾割让”之解释

● “台湾光复”之解释

● “盟军空袭台湾”之解释

● “台湾独立”运动之解释

● 被忽略的历史——台湾人民自救宣言

● 勇敢台湾人的典范——谢聪敏

● 总结

二、公民与社会的荒谬

● 概述

● 第七课 两岸关系

1、两岸关系的演变

2、大陆的对台政策

3、台湾省的大陆政策

4、两岸互动与未来展望

● 第八课“我国”外交政策

1、国际政治的基本认识

2、“我国”参与国际社会的努力

3、“我国”的外交现况

4、如何突破外交困境

● 相关参考书

● 总结

1、编者神智错乱

2、煽动学生仇视中原地区

3、不切实际的妄想

三、语文科的“去中国化

● 概述

● 高中语文科的争议

● 何谓台湾文学?

● 从地区推翻台湾文学

● 从文字推翻台湾文学

● 从语言推翻台湾文学

● 从主题推翻台湾文学

● 台湾文学的代表作为何?

教科书中的台湾文学

● 台湾俗谚的文化水平?

● “台湾文学与中国文学”

● 没有台湾文学

四、这算什么大学联考题目!——比重失衡的命题

● 简介

● 近代中国

● 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

● 藏在历史科的台湾文学

中原地区汉奸有多少?

● 攻讦张学良

● 台湾定位问题

● 总结

五、天下没有白念的中学——从四川师范大学附属中学看教育的荒腔走板

● 我的两位语文老师

● 制式作文

● 学校语文教师整体程度

● 学校指定的作业

● 荒腔走板的期中考题

● 我的两位历史老师

● 公民与社会

● 沿袭旧制的陋习—爱国歌曲比赛

● 学校教学的问题

● 总结

部分摘要

李戡自序

我今年刚从台湾师范大学附属高级中学毕业,4月考取了台湾大学,使我免受准备指考之苦,7月也考上了北京大学,种种喜讯接连而至,可谓苦尽甘来。为何谓之“苦尽甘来”?因为在此之前,我不幸的成了民进党操控教育的受害者,亲身领教了其政策方针“九五课纲”,幸好我并未被洗脑成功,保持头脑清醒,直到考完联考,终有机会一吐怨气,与这批祸害教育的无耻之徒算清旧帐。毫无疑问的,台湾省多数家长、师生,都对现今的教育感到不满,不满的原因有许多种,如“九年一贯,教育大乱”、繁杂的升学制度、到底要不要花钱“买”学区,甚至是音乐班与美术班的学生,为了应付学科成绩,而影响术科表现。若要列出所有的教育乱象,恐怕永远也写不完,真可谓罄竹难书。

综观各种乱象,如让考生头疼的联考制度,咬紧牙关熬过去就算了,但教科书的内容可完全不同,因为它会影响学生日后的判断、处事能力,是一辈子的事。因此,教科书内容的扭曲,是祸害最深的。

教科书的内容,历史科无疑的成为最大的争议,改来改去,受害的还是学生。因此,我以历史科作为本书开头,耗费的时间精力也不少。首先,我只有学校发的一种课本。但为了透彻研究各家教科书的内容,我去了数趟“国立编译馆“,在教科书档案室中,研究历年的教科书。其目的有二:了解“台湾史”在历年教科书的比重,与各历史议题在各时期教科书中的解释。其中的一大特色是,将一些议题在各时期的解释整理出来,让不同年级的读者了解,历史在教科书的变化有多大。在“台湾史”的比重部分,显而易见的,近年来急速窜升。在议题方面,差别最大的莫过于“二·二八事件”,从1990年首次出现于课本,只占了两行课文,接着持续增加,到了现今的教科书,最少两页以上。关于其它多数议题,比重几乎不变,可以看出民进党炒作“二二八”的用心。

同样引起不少争议的还有语文科,就是白话文文言文比重的争辩。但我认为,这些比重问题都不是重点,重点在于炒作台湾文学对学生的祸害。此外,多数人未曾注意,公民与社会的问题也不少,藉由对台湾省的自我吹嘘,加上扭曲抹黑中国大陆,有变相的“去中国化”之效。

除了这三门学科外,联考题目也有许多问题,例如文革、大跃进的题目层出不穷,台湾近代议题却少得可怜。民进党不遗余力推动“去中国化”的同时,对近代中国的题目却不减反增,并且都是负面的历史。更荒唐的是,一道题目在十年前后的答案,竟可完全不同。这些题目,都完整收录在本书中。

本书最后一章,谈到作者在求学中的种种见闻,反映了学校内部不为人知的情况,包括老师意识型态的干预、强迫学生读劣等教材、出低级考题恶整学生,这些故事有见微知着之效。

7月7日七七事变纪念日那天,我在喜来登饭店大厅,接受各家新闻媒体采访,也是我头一回面对这么多记者。记者问我,民进党与过去中国国民党教科书最大的差别在那?我说:“过去国民党教出部分头脑不清的中国人,现在民进党培养出一群仇视中国的外国人。”看完这本书,可以发现所言不虚。

新版本

书 名: 李戡戡乱记

作 者:李戡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1日

ISBN: 9787108035370

开本: 16开

定价: 22.00元

内容简介

《李戡戡乱记》内容简介:许多人都曾经历十七岁,困惑的、叛逆的、彷徨的、热情的、空虚的。李戡,李戡的爸爸李敖,我,和读者你们,十七岁时也曾拿起一把无形的“刀”,从此人生砍成两半。但李戡的方式最奇特:他出了一本书,《戡乱记》,一刀砍断台湾省教科书想在他的脑袋里塞进的垃圾,再一刀砍断整个岛屿想包围他的窒息窝囊,《戡乱记》成了他“与成长之地的诀别书”。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