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询 :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

更新时间:2023-11-08 12:44

李询(540年-588年),字孝询,原州平高(今宁夏固原)人,自称陇西郡成纪县人,中国北周、隋朝军人、政治人物,李贤之子。李询沉深有大略,对点几所知甚多。在北周担任纳言上士,不久转任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干练闻名。建德三年(574年),周武帝到云阳宫,拜他为司卫上士,委任为留府事。卫王宇文直作乱,焚烧肃章门,李询在门内点火,所以乱军不能进入。周武帝听说后赞许他,拜为仪同三司,转任长安令。升迁为英果中大夫。多次以军功,加位大将军,赐爵平高郡公。杨坚为丞相,尉迟迥作乱,派遣韦孝宽进攻,以李询为元帅长史,委任为心腹。大军到达永桥,诸将不服调度,李询密告杨坚,请重臣监护。杨坚于是令高颎监军,与高颎同心协力,只有李询。平定尉迟迥,进位上柱国,改封陇西郡公,赐帛一千匹,加以相应的人口马匹。开皇元年(581年),引杜阳水灌溉三趾原,李询主持工程,百姓因此获利。于是检校襄州总管事。一年后,拜显州总管。几年后,因为征还京师,宫中派使慰问不断。开皇八年三月辛未(588年4月3日),在家中去世,时年四十九岁,隋文帝哀悼痛惜很久。谥号襄。有子李元方嗣爵。

个人简介

李询是李穆之兄李贤的儿子。李贤仕周、官至大将军。李询为人,深沉而有大略,颇涉书史,识见宏远,饶有父叔之风。周世曾任纳言上士、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干济闻世。宇文邕建德三年,武帝巡视云阳宫,拜司卫上士,委以京师守卫之责。周卫剌王承武帝不在宫的机会作乱,城门已闭,并焚肃章门,以阻宫中外援。李询时在宫中,益其火势,使贼不得入宫,这真是急中生智,也足以说明李询临危不乱的镇定。事平,刘彻亦返京,知其经过,深加器重,拜仪同三司,任长安令,屡以军功,加位大将军,爵封平高郡公,当时已崭露头角了。

北周的官职

李询是北周到隋朝时期大臣,大将军李贤之子。他在北周担任过纳言上士、内史上士兼掌吏部,以干济闻世。建德三年,武帝巡视云阳宫,李询被拜授为司卫上士,委以京师守卫之责。后来,他又阻止卫王宇文直作乱,拜仪同三司、长安令、英果中大夫。因颇有军功,拜大将军,赐爵平高县公。李询在北周的官职经历丰富,从最初的上士职位逐步晋升,展现出了他的才能和实力。在担任内史上士兼掌吏部期间,他以干练的工作作风闻名于世,充分体现了他的管理才能和政治智慧。司卫上士这一职位则赋予了他守卫京师的重任,可见他在北周朝廷中的信任度之高。而随着他在平乱等事件中的出色表现,不断获得晋升,成为大将军,更是彰显了他在军事和政治方面的卓越能力。

功绩

尉迟迥反抗杨坚李穆既决定亲杨坚,以太原市兵参加攻迥之战,其统兵大将即为李询,而由李崇以怀州兵会之。杨坚并任李询为韦孝宽元帅府的军中长史,与高颎协力同心,赞襄军事,卒获胜利,杨坚自此即以心腹视李询。迥乱既平,进位上柱国,改封陇西郡公,赐帛千匹,并赠口马。

文帝开皇元年,引杜阳水(在陕西省境内,为渭河支流)灌溉三趾原,即由李询督办其事,事成,民受其利,足证他还是一位水利家。以功拜检校襄阳市总管,在职年余,任隰县总管,职在防胡。在任数年,忽患病,征还京师,文帝非常关切他的健康,屡遣中使温慰,终告不起,卒于家,年仅四十九岁。询为李姓贤子,而寿命不长,不仅为李氏之不幸,亦当时国家之不幸也。文帝闻其卒,至深悼惜,以“襄”谥之。

亲属成员

父亲:李贤北周柱国大将军、都督原秦渭河兰瓜凉七州诸军事、原州区总管、河西桓公。

妻妾:冯小怜高纬高纬宠妃。

妹妹:李氏,嫁给代王宇文达

儿子:李方元,隋朝成州刺史陇西郡公。

孙子:李亨(586年~642年),李方元之子,唐朝邛州别驾、陇西公。

曾孙:李栖桐,李绍之子,名见于《李绍墓志》。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