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 :黄河的最大支流

更新时间:2023-04-27 21:52

渭河(英文名:Weihe River)古名渭水,为黄河第一大支流。位于中国西北黄土高原的东南部,经纬范围为104°00′E~110°20′E、33°50′N~37°18′N。渭河全长818千米,流域面积134766平方千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鸟鼠山(西源)和壑壑山(南源),流域涉及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陕西省三省(区),由甘肃流入陕西后,经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等陕西关中,最终在陕西省潼关县汇入黄河。

渭河发源于黄土高原边缘与秦岭西端——两大地质构造的交接带,经过燕山运动末期和喜马拉雅运动时期的地壳运动打下流域地貌基础,后又经过气候变化,流水侵蚀以及人为影响后,形成黄河最大支流。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75.7亿立方米,分为上中下游三段,宝鸡峡以上为上游;宝鸡峡至咸阳间为中游;咸阳段至入黄河口间为下游。且支流众多,属不对称水系,中南岸数量较多,但较大支流集中在北岸,水系呈扇状分布。流域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处于干旱和湿润地区过渡地带。整体地势西高东低,西部最高处高程3495米,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变缓,河谷变宽,入黄口高程与最高处高程相差3000米以上。

渭河上游流域人类活动历史悠久,是华族的发祥地之一,以伏羲文化、大地湾遗址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被誉为陕甘两省的“母亲河”,2017年度获得全国“最美家乡河”荣誉称号。

名称由来

渭河,(Weihe River)古名渭水。《尚书·禹贡》载:“禹导渭自鸟鼠同穴山,禹河出焉。”《水经注》云:“渭水出陇西首阳县渭谷亭南鸟鼠山。”

位置境域

甘肃境内

渭河流域甘肃段地处甘肃省中东部,经纬范围为104°00'~106°43'E,34°12'~34°43'N,为渭河干流上游部分,干流由西向东,河长365千米,流域面积2.59万平方千米,占渭河流域面积的44%。渭

河流域甘肃段处于渭河源头至甘肃和陕西交界之间的区域,涉及的市县主要包括3市15县,为定西市(渭源县、漳县、通渭县、陇西县、岷县)、天水市(清水县、张家川县、秦安县、麦积区、秦川区、甘谷县、武山县)、平凉市(涉及静宁县、庄浪县)以及白银市(会宁县)。

陕西境内

渭河在天水市麦积区东岔乡牛背里村流入陕西省境内,经宝鸡市的宝鸡、渭滨区金台区岐山县眉县扶风县咸阳市杨陵区、武功、兴平市秦都区、渭城,西安市周至县鄠邑区长安区未央区灞桥区高陵区临潼区渭南市的临渭、大荔、华县、华阴等22个县(市、区),最后在潼关的港口入黄河。渭河入陕境至林家村为上游,河长123.4千米,落差791米,林家村至咸阳为中游,河长171千米,流域面积46856平方千米,落差224.4米,水流缓慢散乱,沙洲浅滩较多,河宽1500米~2000米,计入滩地可达4000米~5000米。咸阳至港口为下游,河长208千米,落差56米,咸阳至泾河口段属游荡分性河道,主槽相对较稳定;泾河口至北洛河口段,右岸较固定,左岸崩塌严重。

宁夏境内

宁夏境内渭河主要流经中南部半干旱半湿润的固原地区,流域面积最小,仅0.78万平方千米,占总流域面积的5.8%。河系较为发达,主要河流有:清水河、祖厉河、葫芦河、泾河、祖厉河等。

历史变迁

渭河,是由燕山运动末期和喜马拉雅山脉运动时期的地壳运动打下基础,后又经过气候变化,流水侵蚀以及人为影响后,所形成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流域大部分属关中地区。该盆地地处板块系统相辐合地带,北临鄂尔多斯台地,南部为东秦岭造山带,西部与鄂尔多斯西南断裂系相连。发生在中生代侏罗纪时期的燕山运动,让渭河平原断陷并向西部拓展。之后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时期,渭河盆地向东进一步延伸至汾河盆地。在后几百万年的时间推移中,地质运动间歇性进行。当地壳上升时,水流侵蚀作用加剧,河流下切;在地壳相对稳定时,河流又常进行侧蚀和堆积,不断发育。

流域水系与特征

干流情况

渭河水系发育,受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和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影响,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两岸支流呈不对称分布。渭河干流偏于流域南部,沿秦岭北麓东流,河道长818千米,其中河源至宝鸡峡流经山区,河谷川峡相间;宝鸡峡以下,流经地堑断陷盆地,称关中平原,河谷宽阔,比降平缓,水流弯曲。

按照全国三级水资源分区,渭河主要分为三段:宝鸡峡以上为上段,全长430千米,流域面积2.91万平方千米;宝鸡峡至咸阳为中段,全长180千米,流域面积1.72万平方千米;咸阳至潼关河口为下段,全长208千米,流域面积8.84平方千米。

径流量

渭河多年平均径流量103.7亿立方米,总的趋势是自南向北减小。南占黄河流域天然径流量的17.3%,其中,渭河流域干流地区林家村以上25.25亿立方米,咸阳市以上54.05亿立方米,华州区以上88.09亿立方米;支流泾河张家山以上为17.23亿立方米,北洛河源头以上9.96亿立方米。渭河流域径流地区分布不均匀,渭河南岸来水量占渭河流域来水量的48%以上,而集水面积仅占渭河流域面积的20%,南岸径流系数平均0.26,是北岸的3倍左右。渭河径流具有极强的季节性,暴雨集中的汛期,洪水暴涨暴落。6月至10月的汛期径流量占年径流量的57.9%,冬季12月至次年2月枯水期径流量占全年的8.6%。渭河径流量的年变化与降水量的年变化基本一致。年径流量6.5亿立方米,平均径流深度10590毫米,年平均流量每秒20.7立方米。

泥沙

渭河流域绝大部分地区属陇中黄土高原区,受渭河及其支流的冲刷、切割,沟壑纵横,水土流失严重,河水含沙量大。渭河每年输入黄河泥沙达5.8亿多吨,约占黄河泥沙总量的1/3,是向黄河输送水、沙最多的支流。

渭河流域多年平均天然来沙量6.09亿吨,其中泾河3.06亿吨,北洛河1.06亿吨,干流咸阳站1.97亿吨。由于水土保持作用以及降雨条件的变化,1970年~2000年系列渭河流域多年平均来沙量是4.57亿吨,其中泾河减少到2.46亿吨,北洛河0.85亿吨,干流咸阳站1.26亿吨。渭河流域泥沙的主要特点有:输沙量大、含沙量高、水沙异源、来沙量地区分布相对集中、来沙量年内分配相对集中,其中,汛期沙量占年沙量的75%~94%。

水质

渭河流域天然水质主要受气候、降雨径流、土壤植被、地质地貌等自然环境影响,流域大部分地区天然水质良好。渭河干流矿化度从上游至下游呈递减趋势,泾河入渭后,矿化度又升高,矿化度在500~700mg/L之间,属软水和中等硬度水。部分山区、干旱区有微咸水、高水。微咸水区主要分布在石川河一带,含有较高的氟化物硫酸盐,水质咸涩;氟水主要分布在礼泉县蒲城县大荔县部分地区。

重要支流

渭河南北两岸支流众多,水系呈不对称扇形分布。北岸支流主要发源于黄土高原丘陵地区,河流较长,流域面积较大,但水量较少,含沙量较大,例如散渡河、葫芦河、牛头河千河等;渭河南岸支流则发源于西秦岭山区,森林密布,雨量充沛,河流较短,是渭河干流主要水源涵养区,如榜沙河耤河等。

甘肃境内

渭河在境内有一级支流58条,二级支流109条,三级支流85条,四级支流17条。流域面积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支流为榜沙河、散渡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较大一级支流为山丹河、大南河、聂河、永川河、东柯河、交川河、东岔河、通关河。二级支流中,漳河注入榜沙河,清溪河注入散渡河,清水河、显亲河、西小河、南小河注入葫芦河,汤浴河、樊河、后川河注入牛头河

榜沙河 

古名新兴川水、闾井水,发源于甘肃省岷县南部的岷峨山北坡。其有两源,一为闾井河,一为申都河,在岷县砖塔寨汇合后,向北流入武山县境内,在榜沙里村以下称榜沙河,在武山县鸳鸯镇附近的邱家峡注入渭河。全长102.6千米,流域面积3597平方千米。榜沙河在与龙川河、漳河汇合后水量大增,河床变宽,形成马力河谷盆地。榜沙河流域是高雨值区之一,径流季节变化大。多年平均径流量5.5亿立方米,正常流量每秒17.43立方米。多年平均输沙量348万吨,侵蚀模数每平方千米979吨,较其他渭河支流较小。结冰期一般是60~80天。

散渡河

古名温溪、牛谷河、华川水,又名苦水河。发源于通渭县牛营大山南麓,由北向南流,经过连家川流入甘谷县境内,于新兴镇大王村注入渭河。全长140.5千米,流域面积2484平方千米。甘谷县境内流长43.8千米,流域面积96.4平方千米。散渡河径流的年内变化和年际变化大。枯水期流量每秒0.006立方米,汛期最大流量可达每秒1880立方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34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7390万立方米。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314公斤,年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1000公斤,年平均输沙量2640万吨,侵蚀模数每平方千米9190吨。

葫芦河 

古名金牛河、长离水、瓦亭水,因其流经六川六峡形似葫芦而得名。发源于西吉县月亮山的西南麓,向南流经宁夏西吉、隆德县甘肃省静宁、庄浪县秦安县,在麦积区三阳川石佛乡峪口村汇入渭河,全长296.3千米,流域面积1.07万平方千米。境内流长63.2千米,流域面积597.34平方千米。葫芦河是渭河最大的一级支流,其主要支流有清水河、南小河、显亲河、西小河等13条,形成树枝状水系。葫芦河多年平均流量为每秒13.3立方米,年径流量4.2亿立方米。洪水出现在6月至9月汛期,也可能发生在4月至5月。结冰期约70天。葫芦河流域水土流失严重,侵蚀模数平均每平方千米7410吨,河水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162公斤,年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1210公斤。

清水河 

又名清水河,古名略阳川水,发源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石庙梁北麓,由东向西流经张家川县的张棉驿乡、川王乡、龙山镇秦安县陇城镇、五营乡、莲花镇等乡镇,在静宁县高家沟汇入葫芦河,是葫芦河的主要支流。河道全长81.5千米,流域面积为881.6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每秒2.12立方米,年径流量6700万立方米。冰期约75天。

藉河 

古名耤河,又名乌油江,全长85千米,流域面积1276.73平方千米,发源于甘谷县古坡镇瘦驴岭,在秦州区郑集寨与南支金家河汇合,东流穿过秦州区城区,在麦积区城区以西峡口注入渭河。主要支流有南沟河、罗玉河、横峪河等。年平均径流量1.04亿立方米,正常流量每秒3.3立方米,年输沙量473万吨。冰期约60天。

牛头河 

古称桥水、又名西江,发源于清水县东南山门镇牛头山芦子滩,在麦积区社棠镇西南注入渭河。全长84.6千米,流域面积1846平方千米。主要支流有樊河、汤浴河、后川河等14条。牛头河汛期较短,洪水期一般是7月至8月,正常流量每秒4.67立方米,枯水期流量仅每秒0.3立方米,多年平均径流量1.85亿立方米。河水上游植被良好,含沙量小。多年平均含沙量每立方米32.8公斤,年最大含沙量每立方米726公斤。年输沙量614万吨,冰期约60天。

陕西境内

陕境渭河流域右岸秦岭支流较多,从西到东有清姜河、清水河伐鱼河石头河汤峪镇黑河涝河、新河、沣河、皂河、灞河零河湭河、赤水河、遇仙河、罗纹河、罗敷河等,大都水清、源短、流急,较长的黑河125千米,河104千米,其余都不足百千米。左岸为黄土阶地原区,支流稀少,从西向东有通关河、小水河、金陵河千河漆水河泾河石川河北洛河等,大多水量相对较小而含沙量很大,流长达百千米以上。

泾河

泾河是渭河最大支流,是黄河流域十大水系之一,位于黄土高原中部(东经106°14′—108°42′、北纬34°46′—37°19′),发源于宁夏泾源县,流经甘肃省陕西省,在高陵县注入渭河。泾河干流全长455.1千米,流域面积45421平方千米,流域内年降水量350~600毫米,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泾河干流甘肃段流经平凉市崆峒区崇信县泾川县,主要支流有颉河芮河、洪河、蒲河马莲河、黑河等,其中马莲河为最大的一级支流。泾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短缺和水资源分配利用的区域差异大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北洛河

北洛河即陕西省北部的洛河,渭河支流。发源于定边县白于山南麓,在大荔县境汇入黄河,河长680千米,自西北流向东南,北洛河水系分布呈乔木树枝状,支流众多,流域面积26905平方千米,其中大于1000平方千米的较大支流有三条,为葫芦河沮水和周水河。据(氵状)头水文站资料统计,北洛河年径流量为9.24亿立方米,年输沙量为0.98亿吨,流域的上游地区属黄土丘陵沟壑区,沟深坡陡,地形破碎,植被稀少,水土流失严重,是流域的主要产沙地区。北洛河尾闾段离黄河很近,历史上由于黄河摆动西侵,曾一度直接入黄。

千河  

渭河左岸支流,位于渭河平原西部,因流经千山脚下而得名。源出于甘肃六盘山南坡石嘴梁南侧,东南流至唐家河入陕境,斜穿陇县中部,经过千阳县凤翔区,于宝鸡县冯家嘴注入渭河。河流全长152.6千米,流域面积3493平方千米,其中省内分别为129千米与3272平方千米,平均年径流量4.85亿立方米,陇县以上流经陇山山地,植被较好,为山货林产区;陇县、千阳间为黄土原梁浅山丘陵区,千阳以下流经黄土台原区,冯家山附近两千米长一段呈峡谷状,以下则河谷展宽,水流分散,主岔不明。主要支流有石罐沟、咸宜河、捕鱼河、峡口河、普洛河等。 

黑河  

渭河右岸支流,流域全在周至县境内。古称芒水,以其出秦岭芒谷而得名;又因水色黑,故称黑河。源头位于太白山东南坡二爷海(海拔3650米),南偏东流经厚子,过骆驼脖子直至峪口,长91千米,纳大小支流34条,集水面积约1500平方千米,大部分被茂密森林所覆盖,已有675平方千米划为国家自然保护区,水源充沛,水质清纯,为西安市重要水源地。

沣河  

渭河右岸支流,位于关中中部西安西南,正源峪河源出长安区西南秦岭北坡南研子沟,流经喂子坪,出沣峪口,先后纳高冠瀑布、太平、潏河,北行经沣惠、灵沼至高桥入咸阳市境,与渭河平行东流,在草滩农场西入渭。全河长78千米流域面积1386平方千米,平均径流量4.8亿立方米。沣峪口以上32千米流经石质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峡谷、宽谷相间,水流清澈湍激,山势奇伟,景色秀丽。出山为山前台原带,河床砂砾淤积,河水入渗地下,两岸滩地土层薄,地下水源丰富,地热水蕴藏较广。

灞河  

渭河右岸支流,位于西安市东南部,源出蓝田县东北隅,渭南、华县交界处的箭峪岭南侧九道沟,南流至灞源镇急转西北,经九间房镇至玉山村折向西南,隔岸即公王岭蓝田猿人遗址,再经马楼、普化到蓝田县城,纳峪河又转西北,过三里镇、泄湖、华胥进入西安市区,穿灞桥、纳浐河北流,于贾家滩北入渭。灞河古名滋水,秦穆公时改滋水为霸水,以显霸功。后霸水又衍为灞河。远于上新世,由于骊山断块的隆起和秦岭的抬升,河水不断向左岸偏移,使左岸支流少而长,右岸支流多而短。全河共有支流60条,较大的有蓝桥河、辋川河、浐河,皆在左岸。灞河全长104千米,流域面积2581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7.43亿立方米,年输沙量278万吨。

石川河  

古称沮水,一名宜君水、石川水、堰头河。渭河左岸支流。上源二支,东支漆水河,又称铜官水,西支沮河为石川河正源。  

石川河右岸支流清河,由清峪河与冶峪河汇流而成。清峪河又名清浊河,源于耀县照金镇西北的野虎沟,向南过白村为淳化、耀县界河,过岳村为三原、泾阳界河;冶峪河一名冶峪水,源出淳化县北安子哇乡老城湾,两源相隔不远,一在石门山东南,一在石门山之南。冶峪河出谷口有临江潭,峡谷飞瀑,景秀迷人,正南行绕淳化城转东南,过黑松林、石桥,入泾阳口镇、云阳,在三原安全滩汇清峪河,向南又急转东偏北行,河床深切百余米,由三原城北经大程入临潼,转东南流注入石川河。清河长147千米,长于石川河干流,集水面积1550平方千米,年径流量0.63亿立方米。 

石川河全长137千米,集水面积4478平方千米,年径流量2.15亿立方米。流域西宽东窄,呈不对称的巴掌形,东面石川、南洛河之间古为金氏陂及卤泊滩,没有支流入渭;连同西面清河流域北原下之地,皆属郑国渠灌区。流域内已建有桃曲坡、冯村、黑松林、小道口等中小水库数十座。

漆水河  

渭河左岸支流,位于关中西部宝鸡市咸阳市两市之间,古时曾叫漆沮水、武亭水、杜阳水,源出麟游县招贤乡石嘴子村西南山沟中,名招贤河;东南流过良舍乡转向东流,名杜水河;到麟游城,纳永安河、澄水河后始名漆水河。漆水再东南流与扶风县乾县永寿县飞地搭界,本段又名好河;更南偏西行入武功境漠西河、水至大庄乡南立节村注渭。全河长151千米,集水面积3824平方千米,年均径流量约2亿立方米。桃树坡以上90千米为上段,属黄土梁状的土石山区,河谷窄深,基岩裸露,植被较好;桃树坡至北郑村为中段,长20千米,穿流于黄土原间,中部形成原间盆地,谷坡破碎陡直,库容1.2亿立方米的羊毛湾水库即建于此;北郑村以下40余千米为下段,河流进入关中盆地,地势平坦,农田水利开发较早。  

地理特征

气候

渭河流域位于西秦岭山地和黄土高原交会区,四周被关山、秦岭、六盘山等山脉环绕,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主要受东南季风控制,偶尔也受西南季风影响,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处于干旱和湿润地区过渡地带。流域多年年均气温在5.5~13.7℃,降雨量400~800毫米,水面蒸发量660~1600毫米,陆地蒸发量500毫米左右。

渭河流域季节性降水区分明显,流域地处干旱地区和湿润地区的过渡地带,降水地理性差异明显,总体分布上陕南\u003e陕北地区\u003e关中地区\u003e山区\u003e平原,由北向南递增。渭河以北平原区降雨量550—730毫米,由东向西递增。降雨量低值区位于泾河上游,多年平均降水量320-480毫米;高值区在渭河以南的秦岭北麓山区,年降雨量基本保持在500毫米以上。受东亚季风环流及地形的控制影响,降水时空分配不均,降水季节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占年降水量的70—80%,春冬季较少,仅占年降水量的20—30%。

渭河流域年均最高气温在9.8~19.4℃,年均气温在5.5~13.7℃,年均最低气温在-0.1~9.2℃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春季气温不稳定且多风沙,秋季凉爽较湿润,多阴雨天气,早晚温差较大;干湿季节分明,夏季初秋多雨,秋末冬春少雨,降水变率较大,常有干旱出现。

渭河流域内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在660毫米~1600毫米,其中渭北地区一般是1000毫米~1600毫米,西部660毫米~900毫米,东部1000毫米~1200毫米,南部700毫米~900毫米;年内最小蒸发量发生在12月,最大蒸发量发生在6、7月,7月~10月蒸发量可占年蒸发量的46%—58%。

地质

地层特征

渭河流域地层可依据四条主要断裂带:八渡-虢镇断裂、眉县-鄠邑区隐伏断裂、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天水-宝鸡市断裂,将渭河流域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分区,分别是陕甘宁盆缘地层分区、汾渭地层分区、祁连县地层分区、北秦岭地层分区。

构造特征

渭河流域的构造特征主要以断层为主,包括东西向的秦岭北缘断裂带和北西向南华山-六盘山断裂带。秦岭北缘断裂带是由秦岭北麓断裂、宝鸡-天水市断裂、天水-武山县断裂、漳县断裂等组成;南华山-六盘山断裂带则主要由六盘山的东麓断裂、陇县-岐山县断裂、八渡-虢镇断裂、固关-宝鸡断裂等组成。此外,渭河流域的东北部、西北部还分别发育有北东东向和北西西向断裂,其中规模较大的有黄堆断裂、麟游断裂、通渭县断裂、清水断裂以及新阳-元龙韧性剪切带等。

地形地貌

渭河流域处于第三级地形阶梯,西起陇西高原(平均海拔是1200-2500米),东至关中地区(海拔低于500米),地形特点为西高东低,西部最高处高程3495米,自西向东,地势逐渐变缓,河谷变宽,入黄口高程与最高处高程相差3000米以上。流域北部为黄士高原,南部为秦岭山区,地貌主要有黄土丘陵区、黄土区、土石山区、黄土阶地区、河谷冲积平原区等。

全流域大致可以分为三大地貌单元—秦岭山地、陕北黄土高原、渭河谷底。渭河上游主要为黄土丘陵区,面积占该区面积的70%以上,海拔1200米~2400米;河谷川地区面积约占10%,海拔900米~1700米,渭河中下游北部为陕北黄土高原,海拔900米~2000米;中部为经黄土沉积和渭河干支流冲积而成的河谷冲积平原区。南部为秦岭土石山区,为海拔2000米以上高山。其间北岸加入泾河北洛河两大支流,其中,泾河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部为黄土高塬沟壑区,东部桥山为泾河、北洛河的分水岭,有茂密的次生天然林,西部和西南部为六盘山、关山地区,植被良好;北洛河上游为黄土丘陵沟壑区,中游两侧分水岭为子午岭林区和黄龙山林区,中部为黄土塬区,下游进入关中地区,为黄土阶地与冲积平原区。

土壤

渭河流域的土壤大多由广泛分布的黄土母质发育而来,主要类型包括黄绵土、黑垆土、山地棕壤、山地褐土、灰褐土、山地草甸土、褐土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为耕地,其次是林地和草地、园地。土壤质地为黏黄土。

生物

植物

渭河流域分布木本植物511种(含种下等级),隶属67科168属,以阔叶落叶树种为主。灌木树种在数量上占优,乔木树种次之,藤本和竹类种类较少,群落类型主要为栎类和油松、华山松为主要树种组成的针阔混交林,灌木林和人工纯林面积较小。

其中,浮游植物7门189种及变种,以硅藻门物种数最多,主要的优势种是小席藻和梅尼小环藻。

动物

于渭河干流与典型支流采集到的大型底栖动物约210种,隶属于5门8纲75科187属,其中节肢动物门192种(昆虫纲187种,蛛形纲1种,甲壳亚门4种),环节动物门11种(寡毛类9种,环带纲2种),软体动物门5种,扁形动物门1种,线虫动物1种。且物种数表现为支流多于干流,且以水生昆虫为绝对优势的类群。渭河干流底栖动物物种数为68种,水生昆虫占84.1%;石头河的物种数为107种,水生昆虫占89.7%;黑河的物种数为109种,水生昆虫占91.7%;灞河的物种数为80种,水生昆虫占88.8%;石堤河的物种数为70种,水生昆虫占88.6%;罗敷河的物种数为63种,水生昆虫占87.3%。

渭河流域浮游动物共采集到4大类79种,以轮虫物种数最多,主要优势种为普通表壳虫、萼花臂尾轮虫和角突臂尾轮虫。

渭河流域内鱼类区系组成较为复杂,其中厚唇裸重唇鱼和拟高原鳅为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黄河裸裂尻鱼、嘉陵裸裂尻鱼黄河高原鳅甘肃省省级重点保护的水生野生动物。经济价值较高土著鱼类有黄河裸裂尻鱼、嘉陵裸裂尻鱼、厚唇裸重唇鱼、鲤鱼、鲫鱼、黄河高原鳅、拟鲇高原鳅7种。引进种草鱼、白鲢、花鲢等为主要经济鱼类。

鸟类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黑鹳、大鸨白肩雕金雕等;Ⅱ级保护鸟类有小天鹅大天鹅红脚隼等;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4种,包括绿头鸭、斑嘴鸭、白鹭苍鹭等;属于《国家保护的有益或有经济、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的鸟类有大山雀绿翅鸭黑水鸡白骨顶环颈雉等。

自然灾害

洪涝灾害

渭河洪水灾害问题显著,渭河小水大灾仍然出现,防汛形势不容乐观。2003年8月渭河下游的大洪水,损失惨重。渭河洪水事件发生有多重因素:其一,气候变化很可能将显著增加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强度和频率,使洪水成为严重的威胁。其二,在变化的气候潜在影响下,泛洪平原区工业化、城市化加速开发,可能使本世纪渭河流域遭遇洪水的风险持续存在(洪泛平原是指可能会周期性被淹没的土地),当洪泛区被开垦和开发后,人与水之间的空间竞争就成了基本的困境;在洪泛区内,人类活动的加剧以及人口和财富空间集中的转移,将显著增加渭河在未来几十年遭受洪水的风险;同时渭河的洪水问题会从农业问题转变为城市问题和粮食安全威胁问题;另一严峻的因素,三门峡水库泥沙不断淤积使渭河河口逐渐上移,河流行洪能力逐渐降低,易在泛洪平原等低洼地区形成灾害。

干旱灾害

根据各气象站记录、历史文献记载及各种实验模拟重建,渭河流域关中先后发生过数次连年无透雨情况,井泉枯竭、渭河断流、地区河流干涸见底。发展进入新时期,对水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多,同时气候不断变化导致降水量减少,河流径流量锐减,渭河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2000到2021年以来渭河干流径流量比1950-1986年径流量减少,并且河流干流径流量年内相差极大,5-10月为雨季,径流量约占年内总径流量的75%左右。

地质灾害

渭河水系发育,受秦岭纬向构造体系和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的影响,地质构造比较复杂。渭河裂谷地质灾害的多样性、显著性和复杂性举世闻名,地震、地裂缝、滑坡、泥石流水土流失构成该区地质灾害系列。渭河裂谷的地质灾害在空间上都是受活断层控制的。而在时间进程上,三千年来地震、地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相伴而生。虽然滑坡、泥石流有一定的随机性,但四者还是具有大体统一的活动周期(长700一800年),活动高潮期基本同步,多是在渭河裂谷活跃期即裂谷急剧下降期发生并迅速发展的。

人类活动

关中渭河形成于早更新世,约200万年前,流域内人类活动踪迹达80~100万年以上,有80万年前的蓝田人,15万年前的大荔人遗址,六七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群落半坡遗址,以及大量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等。渭河平原又是华族实现国家大统一的奠基地,人文初祖炎黄二帝在此统领先民,征战耕织;周秦汉唐等10多个朝代凭借渭、泾、、灞、沣、、涝、潏八水之利,在此建都达千余年之久,使中原地区名列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古代文明

渭河流域中、下游段基本上属于陕西关中平原。渭河关中平原以其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人类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成为中华民族孕育发展的重要地区之一,是中华民族文明历史的摇篮。关中渭河形成于早更新世,约200万年前,流域内人类活动踪迹达80~100万年以上,有80万年前的蓝田猿人遗址,15万年前的大荔人遗址,六七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群落半坡遗址,以及大量的仰韶文化、龙山文化遗址等。远古时期,炎帝首领炎帝曾在姜水(岐山)一代,“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教民农作。”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氏族人,已能制作石铲、木锄、骨刀等农具,从事耕织。3000年前的周人始祖后稷,曾被尧舜先后举为农师,教民稼穑,在杨陵区存有后稷祠”“稼穑台”等遗迹。

航运

渭河航运与黄河航运起始时间相同,始于舜帝时期。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亦是《尚书·禹贡》。《禹贡》除记述由积石山装运贡物的船只顺黄河航行到河津市、西河,与从渭河逆流而上的船只会合的史实外,还记述了当时以黄河为中心,全国主要天然河道水运交通线路。指出由长江到黄河陆路转运的路线有两条。其中一条是长江溯嘉陵江,跨过汉江,然后翻过秦岭,与渭水相接,即“浮于潜(嘉陵江),逾于(汉水),入于渭,乱于河。”

古时的渭河,水量大,河道宽,是渭河平原重要的水路运输线。官民航运及军事都受益匪浅。《左传·僖公十三年》(前647)载,晋国遭灾,到秦国购买粮食。秦国曾由首都雍装船运粮顺渭河而下入黄河逆流而上,再入汾河抵晋国都城,支援晋国救济灾民,渭河、黄河、汾河上的船只络绎不绝,史称“泛舟之役”。此后,渭河一直成为由关东运粮到长安的重要运输线和军事航道。

西汉建都选择都城时曾有所争议。张良力主建都长安。他说:“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饶,北有胡苑之利。阻三面而守,独以一面东制诸侯。诸侯安定,河渭漕挽天下,西给京师;诸侯有变,顺流而下,足以委输。此所谓金城千里,天府之国也。”(《史记·留侯世家》)说明除渭河平原有较好的自然资源之外,主要是靠渭河和黄河沟通全国,可以补给京师的供应和控制诸侯。

公元前970年周文王迁都渭河支流沣河下游,建立沣京。姬发在沣水下游建成沣京和镐京,开创了世界历史跨河建城的先河。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发生大旱秦国曾用渭河向晋国支援大批粮食。《史记·秦本记第五》中记载,秦援晋粮食是以“船漕车转,自雍相望至绛”。这充分说明秦朝渭河水运之发达。秦国从雍城(陕西省凤翔县)迁都咸阳后曾将关东(函谷关以东地区)的粮食集中在敖仓(荥阳东北)然后通过水路运送到咸阳。其后的汉、唐王朝均建都长安,都城每年所需的数百万石粮食也大都是靠渭河运输,上粮船络绎不绝。史料记载唐朝渭河上运粮船的承载能力约在六七百石(30吨左右),足见渭河航运盛况和规模。在唐初,渭河水质良好,白居易称渭河为“百里之清流”,冷朝阳有“晚来清渭上,一似楚江边,鱼网依河岸,人家傍水田”的诗句。

唐以后,渭河累经五代十国、宋、金、元、明诸朝737年的泥沙淤积,河道变迁,流量锐减,航运日渐衰落。《朝邑县志》载:“按金史渭河渡、洛河渡各有5艘船棹,卒20人。”“清时,渭河水夫20名,工食银43两5钱5分6厘。”清代时期,韩城市山西省的河船从河津市装煤航行到三河口转入渭河,上溯到临渭区白杨寨或西安草滩、咸阳码头卸煤,然后车载转运到周边各地。境内渭河渡口有张义、白杨寨、穆家、沙王、下涨、上涨、陈家滩、仓渡、青龙、侯坊、秦家滩、周家庄、拾家、刘渡、冯庄、滩里、杨村、安早、八早、三河口。

民国初年,韩城和山西的河船仍继续运煤上溯渭河,以后逐渐减少。根据民国19年(1930)陕西省黄、渭、洛三河航运总表记载,这一年渭河航运19种货物总量为5260吨。民国30年(1941),渭河计有行船250只,圆船200只。每行船载重量为15吨,每圆船载重量为5~10吨。来往地点,一由河津市经三河口至咸阳市,一由河南陕县经潼关吊桥、三河口至咸阳。以后渭河航运逐渐被铁路运输所代替,到民国34年(1945),渭河木船航运遂绝,只留各渡口摆渡运输。由于设备落后,客货运输极为不便。特别是通往渭北各县的上涨渡,是南来北往的旅客与货物的必经要冲,行人、车辆混杂,摆渡繁紧。如遇汛期,河水突涨,河岸崩陷,摆渡停止,行人望河兴叹,甚至风餐露宿河滩。河水回落后,渡船无法靠岸,行人只得涉水踩泥而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省、地、县在渭河干流及其支流修建了一批大、中型引水渠、抽水站和水库,渭河来水量大大减少。据华县水文站观测资料,多年平均流量295.8立方米每秒。最大年平均流量615.0立方米每秒(1964),最小年平均流量149.3立方米每秒(1972),最枯流量0.9立方米每秒(1972年8月21日)。所以,摆运渡口大量减少。1955年,上涨渡增设拖轮摆渡,非汛期则用木船拼搭浮桥。1958年,三门峡治理黄河工程拟开通渭河航运,建立了造船厂,同时成立关中航运公司。1964年治黄方案调整后,在渭河干流上陆续建成了上涨渡渭河大桥、大(荔)华(阴)公路渭河大桥、沙王渭河大桥,许多渡口相继废渡,关中航运公司撤消,造船厂亦改为建筑机械厂。临渭区、华县、大荔县华阴市4县(市、区)仅存少量渡口,一人一船,以渡本村人过河种地为主,兼渡两岸过往行人。

堤防工程

渭河由西而东横穿渭河平原腹地,其中宝鸡峡以上123千米为上游深山峡谷无堤段;宝鸡林家村至咸阳铁路桥171千米为中游段,河宽一般2千米~5千米,属游荡河型并且以向北岸移动为主;咸阳铁路桥以下至潼关县入黄口208千米为下游段,属弯曲性河型。中下游干流及南北两岸支流多有洪水灾害,堤防工程古今屡有修建。

历代堤防

渭河堤防工程初始于唐朝咸阳柳堤。据《重修咸阳县志·古迹》载:唐时咸阳筑堤防渭水溃决,植柳逾万,故名柳堤。清代华州区宝鸡市等地筑堤防水。《续修陕西通志稿》载: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八月,渭水溢岸,危及田舍,华州牧席绍葆劝民于沿河低洼处筑堤捍水,居然无恙。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夏,淫雨多,渭河涨,水从无堤段漫出,州牧闻讯后亲赴华县侯坊、吴家桥和大荔胡村等处,与各村耆老共谋接筑渭堤,数千人费工一月,增新补旧,接筑赤水以东、方山以西渭河大堤50余里,民俗音乐安堵。    

宣统年间(1909-1911年),宝鸡县曾请准拨款在阳平镇修筑河堤。民国24年(1935年)陕西省水利局会同宝鸡县在阳平镇南修建丁坝5座,全长1145米,坝体由直径约0.2米、长约6米的木桩排成两行,插于河内,排距2米,桩跨0.7米,排桩之间纵横平铺梢料,上压石子。5坝成后,河泓流势已见南迁,北岸各坝间河床逐渐淤高,阳平镇得到保护。

民国25年(1936年)渭惠渠拦河大坝建成后,先后在大坝上下游两岸修建丁坝34座,并建起了护岸防护林带,用以稳定河势,防止塌岸,保证引水。  

现代堤防

1963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成立由水利、农业、林业、畜牧、交通等部门和沿河各专区、市、县(区)领导组成的渭河治理领导小组,1972年在领导小组下专设治渭办公室。1973年,周至县、武功、兴平市咸阳市西安市高陵区等县市成立渭河管理站。截至1995年,渭河共有管理机构15个,管理人员169名。    

1954年渭河洪水(简称“54型”洪水)以后,对渭河进行全面规划治理,并采取统一目标,分段设防,县(市)包干,逐步实施,集中会战与经常维修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治理。至1995年,中游段的堤防基本建成,下游包括南山支流的治理逐渐得到加强,并初步建成防洪抢险通讯预警系统。    

中游段治理

1954年陕西省水利局提出整治河道、利用滩地为目的的防洪工程规划,由国家投资,组织沿河社队开展重点治理。到1963年,共建成砌石护岸、坝垛、丁坝等重点工程44处,总长50千米。由于工程标准和质量较低,建成不久大都被洪水冲毁。   

1965年,省治渭领导小组制定《渭河中游河道治理规划报告》,提出近期以防御5年~10年一遇洪水为主,远期稳定中水河床,以防御“54型”洪水为目标,布设生产堤和防护堤两道防线。生产堤以防御3年~5年一遇洪水为标准,堤内河床宽500米~1500米,堤外布设固滩生物带,以保护、改良滩地;防护堤以防御“54型”洪水为标准,堤内河宽1000米~1500米。1965年~1972年新建堤防45处,总长190千米,初步稳定了中游河道,改变了“三十年河南,三十年河北”的局面。

下游段治理  

1958年,陕西省人民委员会为减少陕西三门峡市库区移民搬迁,降低淹没损失,决定按渭河两岸地面335米至338米高程和三门峡水库坝前340米水位修筑防护堤。防护堤由黄委会西北黄河工程局设计,陕西省水利厅、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和沿渭各县分期组织实施。到1978年,在渭河北岸建成大荔拜家至渭南姜郭60千米、临潼三王至高陵吴村杨10千米堤防,在南岸建成方山至渭南田家90千米(其中包括支流50千米)和渭南孟家至白杨寨20千米堤防,总长180千米,堤顶宽6米,初步形成库区渭河堤防,可防御渭河7000立方米每秒~8000立方米每秒洪水。    

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蓄水后,渭河下游发生了显著变化,至1964年黄河淤积,潼关卡口抬高4.6米,形成拦门沙,渭河入黄口上移5千米,渭河变成地上悬河,致使12条秦岭支流入渭不畅,洪涝灾害频发。1964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主持召开陕、晋、豫、鲁4省治黄会议,提出“确保西安市、确保下游”治理原则。1965年、1969年,国家对三门峡水库枢纽进行了两次改建,并改变运用方式,但三门峡库区泥沙淤积仍在发展,至1991年已达51.41亿吨,其中渭河下游15亿吨。    

1967年8月、9月,黄河龙门至潼关间丰水丰沙,形成对渭河涌水倒灌,渭河尾闾仓西至西杨8.8千米河道全部淤积,水流分股,农田受淹面积达70多万亩,威胁10多万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年12月,由黄委会和陕西省水电厅组织西北水科所、三管局、地质部地质5大队、渭南地区水电局和陕西农建师等单位进行勘测规划后,提出了开挖深1.5米、宽20米~30米的引河,堵复西杨村土堤的疏流方案。经国务院批准,工程于1968年4月开工,由渭南市临潼区华阴市华州区大荔县、潼关6县和省农建师组织6400人施工,至7月底完成引水归流河道工程,总计投资30万元,开挖土方16万立方米。   

渭河仁义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形成,河湾平面呈环形,曲线总长12千米,直线距离仅2.5千米,弯曲系数4.8,严重淤积阻水。1969年由省三管局设计裁弯工程,引河长3.05千米,底宽30米,平均深5.5米。1973年由省农建师施工,1974年8月挖成小断面引河,经4次洪水扩冲,在1975年形成宽380米的新河道。工程总用工12万个,机械台班5000个,开挖土方48万立方米。裁弯后河道缩短9千米,泄洪畅通,扩大耕地6000亩。    

1969年三门峡水库枢纽完成一期改建以后,临潼区渭南市等地群众按“54型”洪水标准于耿镇桥上下正常水位335米以上修建生产堤130千米,其中桥以上长20千米,以下110千米,可保护耕地19.9万亩。同年,陕西农建师和驻军在三门峡库区335米高程以下沿渭河北岸仁义村至果园、南岸方山村至潼关龚庄渡口分别修建20多千米生产堤,保护耕地30万亩。1972年,在耿镇桥至咸阳铁路桥间又按防御7220立方米每秒洪水修建生产堤30千米,生产堤增至160千米。    

198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发出《关于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安置问题的会议纪要》,近10万名移民返库安家落户,库区防洪形势更为严峻,成为陕西心腹之患。1986年国家拨专款1.2亿元安置返库移民,至1994年规划工程基本完成,其中建有防洪设施村台67个,加固朝邑围堤35千米,避水台63座,防汛撤退道路60.73千米。    

1964年至80年代末,渭河下游干、支流上共建堤防178千米。1990年,陕西省人民政府制定了《渭洛河下游治理规划》,1991年由水利部、黄委会审查通过并报国家计委待批。1992年至1993年加高培厚渭河围堤工程55千米,后又对柳叶河罗敷河、长涧河等南山支流堤防进行加高培厚和拓宽疏浚

灌区建设

渭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兴修了郑国渠引泾河水灌溉农田。新中国成立前,已建成引泾、洛、渭、梅、黑、涝、沣、泔等灌溉工程,被称为“渭河平原八惠”,初步形成200万亩的灌溉规模。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不仅改造扩建了原来的老灌区,而且兴建了宝鸡峡、冯家山、石头河、交口抽渭、羊毛湾、石堡川、桃曲坡等一批大中型水利工程。20世纪90年代以后又先后建成了一批城镇供水工程,地下水也得到大规模的开发利用。流域内形成了以自流引水和井灌为主、地表水和地下水相结合的灌溉供水网络。

郑国渠  

郑国渠是战国时期秦国兴建的一项大型灌溉工程,与四川都江堰、广西灵渠齐名,为中国古代三大水利工程之一。郑国渠渠首位于泾阳县西北约30千米处的泾河左岸二级阶地,中山西瓠口。70年代~80年代,对引水口、引水渠、挡水土堤等基本理清,发现引水口遗迹2处,相距100米,均在瓠口泾河弯道左岸二级阶地的陡岸上,U形断面,渠口上宽19米,底宽4.5米,渠深7米,两断面渠底高于泾河河床约14米~15米。引水渠遗迹长约500米,与两引水口相接,渠堤高7米左右,渠宽20米~22米,白渠故道接此渠下端。引水渠右侧有挡水土堤,东西方向,长400余米,高5米~6米,顶宽20米,为人工堆积,无夯压迹象。郑国渠的渠首枢纽由引水口、引水渠和挡水土堤构成较为完整的无坝引洪灌溉布局。  

白渠  

《汉书·沟洫志》载:“太始二年(前95),赵中大夫白公复奏穿渠,引泾河,首起谷口,尾入栎阳,注渭中,袤二百里,灌田四千五百余顷,因名曰白渠。民得其饶,歌之曰:‘田于何所?池阳谷口,郑国在前,白渠起后。举为云,决渠为雨,泾水一石,其泥数斗,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言此两渠饶也。”说明白渠是郑国渠的继续和发展。白渠的引水口及上段干渠与郑国渠的关系,史料记载和理解尚有差异。如渠道的“谷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为“瓠口即谷口”,而杨守敬则解释为“谷口县”,均与《水泾注·渭水注》中的“池阳谷口”相悖。又如“出于郑渠南”,也有不同解释:一曰在郑渠南另开有渠道,二曰从郑渠引水而南。 

丰利渠  

北宋大观元年(1107),由秦风路经略史穆京派常平使者赵负责修建,即在郑国渠口以上3794米处开新口,修新渠。经过3年施工,修土渠长3978尺与郑白渠相接,开石渠长3141尺与土渠相接,渠口、石渠遗迹以及石渠左侧壁所刻水则(量水尺)、闸板槽等仍清晰可见。

东庄水利枢纽工程

作为目前中原地区唯一在建的具有调水调沙功能的大型水利工程,其采用“泄大拦小、适时排沙”的减淤运用方式,实现水库和河道减淤,确保西安市咸阳市渭南市3市9县区近150万人和80万亩耕地的防洪安全,将有效解决渭河淤积和洪水灾害问题,渭河下游“小水大灾”现象将不复存在。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水涵养功能差,水资源量短缺

渭河上游地处黄土高原地区,气候干旱,降量水少。黄土高原沟壑纵横,谷坡陡峭,植被稀疏,天然抗侵蚀能力弱。地理环境有利于热对流生成暴雨,单次降水强度大,降水集中,加之黄土土质疏松,遇水易崩解受侵蚀,水土流失严重。水资源不仅不能得到有效利用,而且形成了土壤贫瘠化。

水环境较脆弱,局部污染突出

渭河流域内,大量的农村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溪水河流,流域内耕地面积较大,农民大量喷洒农药、化肥,存在潜在的面源污染物,尤其是有机化合物随流进入地表水或下渗进入地下水,造成水污染。同时,在干旱季节,由于渭河水流量剧减,使河道彻底丧失自净能力,成为一条纳污河,也变成了地下水的污染源。

水资源利用低,无调蓄水工程

渭河流域农业灌溉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65%,但由于约50%的灌溉工程老化失修、田间配套差,群众习惯大水漫灌,灌溉渠系水利用系数只有0.4~0.6左右,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高于全国水平。工业水循环利用率仅为40%,生活节水型器具起步较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需求,生活用水快速增长,浪费水的现象仍然存在。

环境保护

渭河综合治理

201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启动实施了渭河陕西段综合治理。渭河陕西段全线630千米堤防主体工程已经建成,建成支流入渭口堤防交通桥54座,建成生态湿地及水面景观15万亩。渭河下游103千米秦岭支流堤防退建加固工程全面完成,5条南山支流蓄滞洪区和3条支流防倒灌工程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通过渭河综合治理一期统筹实施加高培厚堤防、滩面治理、水量调度、绿化治污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基本实现了“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目标。

渭河生态区建设

2016年1月,陕西省政府设立了渭河生态区,从渭河甘陕交界到潼关县入黄口,沿渭河堤防两侧向外按城市核心区200米、城区段1000米、农村段1500米进行控制,对渭河进行全面、系统保护。同时,建设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基地、滨水休闲及体育健身休憩区、滨水综合产业中心、综合集散服务区,建成渭河沿岸生态环境优美、历史文化相连、产业集群发展、基础设施完备的特色生态区。西安渭河水利风景区、眉县霸渭关中文化水利风景区等3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和沿渭河55座生态公园已经建成。

风景名胜

渭河是中国黄河的最大支流,两岸分布宝鸡市咸阳市西安市铜川市渭南市等众多大中城市,借助人文历史与区位地理优势,沿渭河城市呈现了丰富且精彩的历史遗迹与渭河沿岸综合治理成果,旅游资源十分丰富。

大地湾遗址

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安县五营镇邵店村,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河上游支流清水河谷地,这是一处发现最早的“前仰韶文化”遗存的遗址,也是目前中原地区北方位置最靠西的早期旱作农业栽培驯化中心,对揭示中国北方原始农业起源具有重大意义。经20世纪80年代和本世纪初两次发掘,发现人类活动的大型遗址,为认识人类由原始采集狩猎经济、先进采集狩猎经济向早期栽培经济和到成熟农业经济发展的全过程,提供了代表性的活标本。

灞陵桥

灞陵桥,是千里渭河上的第一座桥梁,称其为“渭河第一桥”,距渭河发源地鸟鼠山品字泉约10千米处。灞陵桥南北而卧,全长约40米,它的设计、建筑结构、式样和彩绘等,都具有中国古典民族建筑特色。左宗棠于右任杨虎城等为灞陵桥题有匾、联语、碑文、诗文。清代诗人杨景熙有《渭水东注》:“闲眺城边渭水流,长虹一道卧桥头。源探鸟鼠关山月,窟隐蛟龙秦地秋。远岸斜阳光射雁,平沙激石浪惊鸥。一帆风顺达千里,东走长安轻荡舟。”

大雁塔

大慈恩寺塔位于唐长安城晋昌坊的大慈恩寺内,始建于李治永徽三年(625年),是玄奘法师为供奉经典而修建,又名“慈恩寺塔”,塔高约65米,是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2014年作为“丝绸之路”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是西安的标志性建筑物,塔内保存着天竺取回的贝多罗树叶梵文经以及万余颗舍利。

岐渭水利风景区

岐渭水利风景区位于渭河岐山段北岸,是一项集护岸固堤、生态景观、生物净水、亲水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特色景观惠民工程。该景区于2012年6月开工建设,已建成景区面积160万平方米,建设景观大道9.26千米,建造景观水面40万平方米,建成湖面16处,节点景观4处,小岛19处,栽植芦苇千余亩,种植草皮300余亩,水生植物繁育苗木基地238亩,种植各类乔、灌木43.7万株,引进金叶芦、卡开芦、莲花、水葱千屈菜等水生植物24种11.2万株,为白鹭灰鹤、水鸭、燕鸥等水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其中投资3500万元的渭河岐山段十里芦苇生态景观长廊工程被树立为陕西省渭河治理样板工程,2014年9月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相关文化

渭河流域内人类活动历史悠久,以伏羲文化、大地湾遗址文化、秦早期文化、麦积山石窟文化和三国古战场文化为代表,历史文化资源丰富。

渭河水文化

渭河水文化是指渭河流域所孕育的水文化,是人们在渭河流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所产生的与水相关联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渭河是华族最早的发祥地之一,从远古的女娲炼石补天捏土造人,伏羲受渭河之水启发在卦台山八卦的传说;到有据可考的史前文明大地湾文化4500年前~8000年前),半坡遗址文化(6000年前);从蓝田人、大荔猿人的发现,到公认的中华民族始祖炎黄二帝;从后稷教人稼穑到中原地区农耕文明形成,从结绳记事到仓颉造字等等,都充分说明了渭河流域的文明史迹。

文物古迹

渭河流域的彩陶、青铜遗存就极为典型。甘、青一带出土了丰富、精彩、数量最多的彩陶,可以称为中国彩陶博物馆,如大地湾遗址出土的陶鼓,被誉为“天下第一鼓”;极具代表性的人面彩陶瓶,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理想。由已知资料推断,国内出土的最早彩陶就在大地湾,彩陶起源于渭河流域。

一般认为,中国青铜器始于商代,但宝鸡市关中一带出土的青铜器,数量之大、种类之多、影响之巨,不亚于商代青铜器,宝鸡甚至被称“青铜器之乡”,著名如毛公鼎、大盂鼎、散盘、何尊、秦公钟等,都出土于宝鸡。马家窑出土的一把青铜刀,为国内出土青铜之最早者。

渭河流域出土了丰富的玉器,有人称之为“渭水玉光”,代表了中国玉文化的第一个时代——玄玉时代。1984年,在甘肃静宁县治平镇出土了有名的“齐家七玉”,是目前出土的体型最大、最富代表性的齐家玉礼器。

神话传说

渭河流域还是古代神话传说的主要产生地之一。夸父伏羲女娲、尧、舜、禹、炎帝黄帝等都在这一带留下了清晰的印记,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神话传说,蕴藏着民族和文明的密码。夸父逐日,“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山海经·海外北经》),这则神话出于禹河流域大致可定。赵逵夫先生认为,夸父逐日神话中,反映出商奄人和秦人西迁的历史印迹(《“夸父逐日”神话的历史文化内涵》)。炎帝居于姜水,故姓姜;黄帝居于姬水,故姓姬。姜水即西汉水,为西汉水之别名,发源于天水市;姬水即岐山县扶风县一带的漆水河黄帝曾“西至于空桐,登鸡头”,死后“葬桥山”(《史记·五帝本纪》),“空桐”即崆峒山,“鸡头”即峒山西四十里之头山。“桥山”,司马贞史记索隐》云:“桥山在上郡阳周县,山有黄帝冢也。”阳周县的具体位置尚有争议,但大体不出上郡范围,其在陕甘一带当无疑问。据《尚书·禹贡》载,大禹治水,曾“导渭自鸟鼠同穴”,鸟鼠同穴,即渭河发源之鸟鼠山。这是大禹在渭河流域的行踪。白话文有“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姜子牙钓处,即在渭水之滨;而天水市宝鸡市一带,自古即为姜姓发源地。

泾渭分明

渭河还贡献了一个极有名的成语:“泾渭分明”,产生了一个延续几近两千年的争议:泾渭孰清孰浊?《诗经·风·谷风》:“泾以渭浊,湜其。”这是泾渭分明的出处,但究竟孰清孰浊,《毛传》解释含混,郑玄则解释为“泾以有渭,故见渭浊”,意思是泾清渭浊。从此,泾渭分明确凿无疑,但孰清孰浊却一直争议不断。晋朝潘岳《西征赋》有“清渭浊泾”之语,杜甫诗有“浊泾清渭何当分”(《秋雨叹》),白居易诗有“旧居清渭曲”(《重到渭上旧居》),他们的“清渭”与郑玄的“浊渭”正好相反。宋苏辙诗“滚滚河渭浊”,元曹伯启诗“泾清渭浊源何异”,则又与郑玄相同。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