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圩镇 :中国华东江西高安市

更新时间:2024-09-20 13:53

杨圩镇,隶属于江西省宜春市高安市,位于高安市西部,地跨潦河两岸。东邻本市龙潭镇,西接上高县泗溪镇,北连宜丰县,南隔锦河与本市灰埠镇相望。距市区23公里,武吉高速33公里,省会南昌市82公里。320国道穿境而过,杨宜、杨灰公路南北贯通,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锦河、辽河流经境内。全镇面积145.8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户籍人口为46065人。共195个自然村,常住人口39394人(2017年),通用赣语,均为汉族江右民系。

历史沿革

杨圩因驻地杨公圩而得名,相传明正德年间(1506—1521)朝廷官员杨洄平乱有功封为将军,致仕返乡后,乡民捐建“杨公庙”,以示纪念。后商贾云集成圩,取名杨公圩,镇名由此而来。该镇位于高安市市域西部,潦河两岸,东接龙潭镇,南连灰埠镇,西南与西交汇上高县泗溪镇,北靠村前镇。集镇距高安城区24千米。民国时期属4区永安市、下塘2个乡。新中国成立初期属7区永安乡。合作化时期属杨圩区。人民公社化时期属红卫公社。1961年分成红卫、湖背、梨塘3个公社。1964年并为杨圩公社。1984年撤销杨圩公社,设立杨圩乡。1999年3月撤销杨圩乡,设立杨圩镇至今。截至2020年6月,杨圩镇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杨公圩社区。

行政区划

1949年前夕,杨圩镇辖永安、下塘2乡。

截至2011年末,辖有新建、雷丰、谢家、爱国、四美、梨塘、鲁家、下塘、和平、周家、寨里、路口、杨圩、况家、仙游县、塘头、汉塘、涌溪、湖背、锦秀20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下设196个自然村,25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杨圩镇辖1个社区、21个行政村:杨公圩社区、况家村、仙游村、杨圩村、寨里村、四美村、塘头村、谢家村、爱国村、雷丰村、和平村、下塘村、周家村、路口村、汉塘村、湖背村、锦秀村、溪村、梨塘村、鲁家村、新建村、横塘村;镇人民政府驻杨公圩社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杨圩镇地处高安市市域西部,潦河两岸,东与龙潭镇相邻,南与灰埠镇接壤,西与上高县泗溪镇毗邻,北与村前镇镇相连,镇人民政府距高安市城区24千米,行政区域面积145.8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杨圩镇境内丘陵、河台与平原相间,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东部和西部丘陵起伏。最高点北部牛子岭,海拔90.4米;最低点南部周家村,海拔33.1米。

气候

杨圩镇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多年平均气温17.7℃,极端最低气温-13℃(1991年12月29日),无霜期248天,年平均降水量164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1987毫米,易出现伏旱和秋旱。

水文

杨圩镇锦河自西向东流经涌溪、锦秀、周家、下塘等村,境内长15千米。潦河为境内最大溪流,自北向南流经7个村民委员会,注入锦河,全长11千米,锦河与潦河汇合形成冲击平原,面积占全境的1/5,为杨圩主要产粮区。

人口

截至2011年末,杨圩镇辖区户籍人口4304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37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91人。

截至2017年末,杨圩镇常住人口为39394人。

截至2019年末,杨圩镇户籍人口为46065人。

经济

综述

杨圩镇是江南最大板栗基地和全省畜牧产业百强镇,2012年财政收入532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658元。境内丘陵、河谷与平原相间,农业特色明显,先后实施赣中南农业开发重点工程、国土整治示范工程、西龙陂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有江南最大板栗基地,板栗园面积133.33公顷,年产板栗50吨;也是全省畜牧产业百强镇,年均出栏生猪10万头,出栏肉牛1万头。杨圩是汽运大镇,有汽运公司63家,货运汽车3300多辆。2019年,杨圩镇有工业企业35个,其中规模以上1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3个。

第一产业

杨圩为典型的农业大乡,盛产粮食、棉花、油菜、花生、油茶、打籽瓜等。围绕农业产业化,已形成了乡有主业,村有基地的区域特色。初步建成了以仙游村为主的水产品基地,以锦秀村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以鲁家、新建、梨塘等村为主的西瓜生产基地,以寨里村为主的养鸭地。养猪业得到空前发展。1998年,全乡出栏生猪4.1万头,况家村的“耕牛改良”经验全面推广。杨圩生态优美,农业发达,全镇有山地面积8.7万亩,森林覆盖率达60.5%,储材量5480立方米。果业发展迅速。面积达1.1万亩,其中三二0国道果业带5000余亩,品种有季、布朗李、黄花梨、沙田柚。拥有江南最大的板栗园,板栗面积2000亩,年产板栗5万公斤。杨圩是江西省首个"无公害肉牛生产基地",年养肉牛2万头。

第二产业

2012年,有工业企业36家,兴建了建材工业小区、五金工业小区、全民创业小区三个专业工业小区。杨圩广播站建于1958年,是全省建立最早的乡镇广播站之一。文化活动设施较多,活动经常,曾被评为宜春市文化大镇。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杨圩镇有幼儿园6所,在园幼儿736人,专任教师40人;小学18所,在校生2754人,专任教师18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杨圩小学曾被评为全国百面红旗小学;初中1所,在校生1615人,专任教师10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98%。

文化事业

2011年末,杨圩镇曾被评为宜春市文化大镇,元代著名语言学家周德清系杨圩老屋村人,著有《中原音韵》。为汉语定音鼻祖。

医疗卫生

2011年,杨圩镇有医疗卫生机构42个,专业卫生人员88人,其中村级卫生所41个;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7118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杨圩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93户,人数305人;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07户,人数1424人,五保供养人数192人,其中集中供养62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杨圩镇有移动电话用户2.3万户。

基础设施

供电

2011年末,杨圩镇镇区有35千伏变电站1座。

交通运输

2011年末,杨圩镇有320国道过境;有镇村公路54条,总长191千米。

代表人物

周德清(1277-1365)

周德清,字日湛,号挺斋。高安市杨圩镇睱塘周家人。元代卓越的音韵学家与戏曲作家。周德清生平,文献纪录不多,大概是位布衣之士。然其编著的《中原音韵》在中国音韵学与戏曲史上却有非凡影响。《中原音韵》是为北曲用韵而作,纠正作曲家用韵不一,其正音依据是中原语音。成书后,戏曲作曲、唱曲都有了规范,促进了戏曲用韵的统一。《中原音韵》以当时北方实际语音为标准,所定之韵接近今北京鸭首钢篮球俱乐部音,因而此书是研究近代以北方音为主的普通话语音的珍贵资料。1987年,纪念周德清诞辰710周年暨学术讨论会在高安市召开,来自全国23个省市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日本学者亦提交了论文。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