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良丰 :林良丰

更新时间:2024-09-21 08:48

林良丰,福建厦门人,著名画家。生于一九六二年,一九八一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一九八一至二00三年执教于福建工艺美术学校、福州大学工艺美术学院。擅长中国山水画、道释人物画。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会长、厦门美协中国山水画专业委员会会长、福建省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厦门书画院画师、福州画院特聘画师、厦门市弘一法师研究会副会长。

人物简介

林良丰,别号圆明,福建厦门人。师从著名画家张晓寒先生,擅长中国山水画、道释人物画。

一九九四年协同妙湛大和尚创办南普陀寺慈善事业基金会,一九九八年协同画家邱祥锐先生创办厦门市张晓寒美术研究会。

艺术成就

林良丰,著名画家,擅画山水、佛像。他的山水全由心出,用色鲜明、空灵澄澈,配以诗词比拟,意境悠远,蕴含无 处不在的禅意;他创作的数百幅佛造像作品画面如七彩琉璃,灿烂明艳,微妙香洁。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更是脱离世俗仕女画 套路,妙相庄严,尽显慈悲。在他的画作中,我读出的是他对自然人生的诚挚热爱,对世间万物怀抱 的博大同情心,以及对绘画艺术认真的态度和纯粹的热忱。

林良丰的作品曾参加『全国第一届当代中国山水画邀请展』,『第二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优秀奖),『第四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展』(获创新奖、佳作奖),『首届全国中国画展』,『首届全国青年国画家作品展』(获三等奖),『第二届亚洲国际水墨画大展』,『第二届中国画家学术年展』,『二00二年全国中国画作品展』(获优秀奖),『中国美协第十七回新人新作展』,『二00六中国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展』,『台湾台中第十一届大墩美展』,『全国中国画名家邀请展』,『福建省当代美术精品大展』。

林良丰曾先后于南平市福州市厦门市举办个人画展,个人出版有《林良丰水墨画》、《林良丰画集》、《佛教名胜写生集》、《中国美协艺术家图册-美术家林良丰》及荣宝斋出版的《新世纪水墨时态-林良丰》、西印社出版社出版的《林良丰十八罗汉图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心月妙相-观音菩萨法相》等画集。

林良丰的作品曾刊登于《中国美术家》、《一九四九-二000中国美术选集》、《中国青年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光盘》、《首届全国中国画展作品集》、《中国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画选集》、《中国山水画百家》、《现代中国绘画》、《当代中国山水画集》、《当代书画家荐览》、《传承与探索—福建省画院首届中青年国画家提名展作品集》、《中国书画百家精品集》、《当代中国名家集粹》、《当代中国美术》等辞典和作品集。

代表作品

南无十一面观音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喜马拉雅山脉

万古玄冰

冲古寺

转山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南无水月观音菩萨

主要出版

图书名:《林良丰画集

出版发行:福建美术出版社

发行时间:1995年7月第1版

当代高僧、南普陀寺方丈妙湛大和尚为本画集题了“于平常处见禅境”。林良丰喜欢旅游,一有假期必浸身自然,如闲云野鹤般自由自在。作为一个山水画家,他也更多一份对山川的眷恋和与山川的默契。小溪、暮云、山岚、潮汐,都是他屡屡为之讴歌的题材。他崇尚不事雕琢的自然景观和恬美、静谧的田园景象,在他的笔下,一草一木皆带有几分“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在。山川本无言,然而画家可以代山川而言之,良丰在其作品中所营造的自然氛围,总让你置身于大自然中一般,亲切地感受到山川所赋予的那份清新宁静、安详和宽容。他在鼓浪屿生活了近二十年,与大海更是结下了不解之缘,海边散步、沙滩静坐、沐浴月光、聆听潮音,使得他的画风愈加洒脱、恢宏,显露出根植福建省大地所特有的山海风貌。其“藏海”、“潮汐”、“银波”、“暮海”等作品,更是豁人耳目,别具情怀,余味无穷。

图书名:《新世纪水墨时态》

出版发行:荣宝斋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年6月

本书收录林良丰25幅山水作品。多年来,林良丰执着地用色彩诠释着带有禅味的山水世界,在他的笔下,层峦叠嶂、雪峰高原、戈壁沙漠,无不迸发出其才思的敏锐与宏阔的意境,仿佛看到北宋山水画的博大与元代 山水画的隐逸。

图书名:《佛教名胜写生集》

出版发行:福建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7年7月

本书收录福美术馆签约画家林良丰50幅画作。为画家皈依三宝后,进山朝庙,入寺理佛的点滴痕迹。如画家在该书序言中所题,这是人生经历的一种轨迹,是艺术追求的一个侧影,是一种过程而不是目的。

图书名:《心月妙相-观音菩萨法相》

出版发行:上海人民出版社

发行时间:2012年11月

本书收录福美术馆签约画家林良丰65幅佛像作品。画家由于信仰及职业的关系,每每对佛教体裁的绘画作品会多几分的关注与留意,并对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风格和造型特点进行比较。画家所钟情者,乃是既能体现佛菩萨大智大惠、大慈大悲精神内涵的独特造像,又能发挥笔线飘逸特性的绘画作品。神清、气朗、慈悲、内敛、不俗,是画家画佛菩萨时的境界追求。

媒体报道

告别“仕女”:观音回归传统

在林看来,身高不是问题。俗话说,观音33相,这是传统画师总结出来的经验。手,这是塑造观音圣像的关键。林先生的构思,以手势为导向,双手的细微变化,持咒的相应表达,拂柳、拈花……明确表明观音的不同身份。为此,“观音菩萨可化身千万,随机度化,并无一定的造像格式”。也就是说,在林的观音画像中,每一尊都有一个动人故事。

林良丰:“纯粹”的艺术人生

林良丰,福建省画坛在全国具备知名度、认可度的为数不多的艺术家之一,擅画山水、佛像。他的山水全由心出,用色鲜明、空灵澄澈,配以诗词比拟,意境悠远,蕴含无处不在的禅意;他创作的数百幅佛造像作品画面如七彩琉璃,灿烂明艳,微妙香洁。其笔下的观世音菩萨更是脱离世俗仕女画套路,妙相庄严,尽显慈 悲。在他的画作中,我读出的是他对 自然人生的诚挚热爱,对世间万物怀抱的博大同情心,以及对绘画艺术认真的态度和纯粹的热忱。

心灵之旅——品读林良丰先生山水画

最早“认识”林良丰先生是从他的画集。由于喜欢他的画,他画集扉页上的照片——一位在简朴的书架前专注挥毫的年青人,便长久地进驻到我心里。

妙湛法师为他的画集题词:于平常处见禅境。可谓知者之言。余纲教授说他的画能够打动人的内心深处。这应该说是相当高的评价了。一般在展览中,能让人驻足的作品已经很少,更何况打动人的内心。倘若没在较深厚的功力,没有对自然人生的深入参悟和探索精神,在当代浮躁的中国画坛中,还能鹤立独行,是不可想象的。当代山水画最普通的弊病有两种:一是停留在写生的水平,虽然生动具体,但少提炼、少境界。二是挪用他人的语言,拼凑他人的构图,虽然造型繁复,实则空洞而人云亦云。调侃一句叫“缺心眼”(没有灵魂),良丰先生对此似乎有天然的免疫力。

从画集看,良丰先生的作品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摒弃了书法用笔,而用较快而流利的线条抒写(明显受万师著名山水画家张晓寒先生的影响)。简化法,用较方整的体块组成山石,分割画面,然后加以反复渲染而成,因此构成感很强、很简洁。另一类是保留书法笔墨。线条果断有力,洒脱率性,造型概括简约,而后稍加淡染,多见笔触。两种类型的画作都统一在极强的抒情性和恬淡和悦的意境之中。之所以形成这样的探索,恐怕出于以下考虑。元代以降,强调以书入画,绘画意境多从属于书法意境,经过六、七百年的发展已趋完善,想要有所新意,难度可想而知。另一缘由是绘画意境较书法意境来得具体,因此常常需要反复渲染出层次空间为营造不同的意境服务。书法线条置身其中,不是难以尽情发挥,就是不协调,不得已只好忍痛割爱。有的人认为这类画没有笔墨而质疑其民族性,我以为是不妥当的。若说没有书法笔墨,那基本正确。笔墨精神在于其突出的人格美,而不在于有没有书法性线条,甚至材料也可以在所不计。张仃先生评价吴冠中的油画恰是“有笔墨”,就是这个道理。良丰先生本人是深谙书法的。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