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溪村 :重庆北部新区礼嘉街道柏溪村

更新时间:2024-09-21 22:33

重庆市的柏溪,位于北部新区礼嘉镇和大竹林街道交界处,抗战时期中央大学曾在这里建过分校。“柏溪”这个地名是中央大学校长、教育家罗家伦所取。

基本介绍

中央大学柏溪分校

抗战时期,由于日寇的步步进犯,原址南京的中央大学辗转迁到重庆,落脚沙区松林坡。随着逃到后方的学生不断增加,松林坡校区已十分拥挤,时任中大校长的罗家伦便选择了礼嘉附近这处依山傍水的山间平坝修建分校,以安置学校的低年级学生。当时这一带并没有名字,罗家伦在此考察时,看到一条小溪(即九曲河),附近柏树森森,便为该地取名“柏溪”。

据资料记载,当年的中央大学柏溪分校有房屋108栋,3个体育场面积8000平方米,可容纳近2000人在此上课,而修建这样一所规模庞大的学校,在周边村民的争相帮助下,只花了42天。

柏溪分校选址时就考虑到了防空袭的需要,这里三面环山、森林茂密,不易被发现;校舍建设时,互相都保持一定间距,学校对面的小山头,被学生们戏称为“警报山”,因为每次防空警报一拉,师生就要拼命往山里跑。当时中大附小的教程中,老师们都会教一些逃难知识,比如烧红薯充饥、用草编密码、吹口哨传信等等,而每到学生们组织活动,总会在学校里响起悲愤的合唱《松花江上》。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中大柏溪校区里,走出了三位“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钱骥黄纬禄,走出了中科院院士、我国固体物理学泰斗冯端,走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设计者曾联松。另外,著名画家徐悲鸿,也曾在中大柏溪分校执教,在这里,他创作了代表作之一《七喜图》。

今天,中大柏溪校区仅存的这栋小屋已被列入了区级文物保护点,礼嘉街道为居民设立的文化墙上,关于中大柏溪校区的故事就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中央大学柏溪校区消失了,但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努力下,它的历史留存了下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