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水母动物门 :动物界的一门

更新时间:2024-09-20 13:26

水母动物门(栉大蚊属)是相似于钵水母的一类动物,身体透明,呈球形、卵圆形、扁平形等。由内胚层与外胚层组成,中胶层很发达。两辐射对称,体表具栉带,不具刺细胞、只有粘细胞,近海或远洋生活的。目前已报导的不到100种。

概述

栉水母动物门(Ctenophora)是动物界的一门。

通称栉大蚊属类,是两辐射对称的海洋动物,与刺胞动物门一样,具有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该门动物与腔肠动物的区别是:体外通常具8条栉毛带,2条触手上通常有粘细胞而无刺细胞,背口端有固定的感觉区;发育不经过浮浪幼虫期,有幼生生殖现象。

栉大蚊属中为人们较熟悉的种类,如侧腕栉水母(Pleurobranchia)其身体呈卵圆形,下端有口称口极(oralpole),相对的一端有顶器(apicalorgan),称反口极(aboralpole)。身体表面具有8行栉带(comb bands),从反口极直延伸到口极,栉带是由成行的栉板(comb plates)组成。栉板又是由横行排列、基部愈合的纤毛组成。栉水母动物借助于栉板上纤毛的摆动及栉板下肌纤维的收缩推动身体以反口端向前运动。靠近反口极的两侧表皮内陷形成一对触手鞘(tentacularsheath),由触手鞘中伸出一对细长触手,触手上分布有大量的粘细胞(colloblast)(仅个别种例外如Euchlora ru-bra,具刺细胞)。粘细胞半圆形,下端有长丝,可伸入中胶层中,细胞表面有许多粘着颗粒,与捕获物接触时可释放出粘液以捕获食物。触手内也有发达的肌纤维,收缩时触手可全部缩回鞘内。由于触手鞘从而使栉大蚊属身体成为两辐射对称。栉大蚊属的体壁结构相似于钵水母,但其中胶层中包含有外胚层来源的变形细胞及肌纤维,肌纤维为平滑肌,排列成网状。栉水母的胃环流腔较钵水母类更复杂,由口经过细长的咽进入中央的胃。胃向反口极伸出一个反口极水管(aboral canal),向口极伸出两个咽管(pharyngeal canal)及二个触手管(tentacular canal),向两侧伸出两个主辐管。由两个主辐管再分出8个子午线方向排列的子午管(meridional canal)位于栉带之下。栉大蚊属取食各种浮游生物,用触手捕食,食物进入胃腔后,在各种管内行胞外消化,再由管道内壁的细胞行胞内消化及吸收,不能消化的食物仍经管道及口排出。栉大蚊属的神经系统也是存在于上皮下的神经网,由于栉带的运动作用,神经网已向栉带处集中,形成8条不发达的神经索。这些神经索支配着栉带上纤毛的协调运动。唯一的感官是反口极的顶器,它是由表皮内陷形成的一个凹穴,穴内有表皮细胞分泌形成的平衡石(statolith),石下有4束纤毛起平衡调节作用,纤毛束向外延伸形成分叉的纤毛沟(ciliated furrow),再通向栉带。当动物倾斜时,平衡石改变了一侧纤毛束的压力,再通过纤毛沟将刺激传向栉带,以调整栉板上纤毛摆动的速度,使身体恢复平衡。栉大蚊属均为雌雄同体,生殖腺呈带状,位于子午管的内壁。精子、卵经口排出体外,在海水中受精,受精卵在发育中经过一个自由游泳的球形的球栉水母幼虫(cydippid larva)再发育成成虫。

栉大蚊属动物可以分为2个亚纲5个目:触手亚纲(Tentaculata):本亚纲栉水母类具触手。球栉水母目(Cydippida):身体球形或卵圆形,具触手鞘,触手可完全缩入其中,例如侧腕栉水母(Pleurobrachia)。兜水母目(Lobata):本目水母的身体在触手面适当侧扁,具2个大的口叶及4个耳形突,触手不发达,无触手鞘,例如淡海栉水母(Mnemiopsis)。带栉水母目(Cestida):水母的身体沿触手面进一步侧扁,以致使身体呈带形,最大的个体长达一米,矢状栉带延伸到整个反口面。两行丝状触手由口向两侧延伸,如带栉大蚊属(Cestum)。扁栉水母目(Platyctenea):口与反口轴缩短以致身体呈扁平形。适于爬行生活。成虫栉带减少或不存在,如扁栉水母(Ctenoplana)、带栉水母(Cestum)。无触手亚纲(Nuda):本亚纲栉水母类无触手。仅瓜水母目(Beroda):口与反口轴延长,使身体呈圆柱形。口与咽均很宽阔,子午管分技成网状。触手及触手鞘消失,如瓜水母(Beroe)。综上所述,栉大蚊属多数营漂浮生活,身体两辐射对称,呈水母型。中胶层发达,内有肌纤维,具胃环流腔。个别种类还有刺细胞。基于这些特征说明栉大蚊属类与钵水母类的亲缘关系是很近的,故有人认为栉水母是由硬水母类发展而来。但又因栉水母类具有栉带、顶器、粘细胞以及特殊的幼虫期等都不同于钵水母类,特别是中胶层中的肌纤维可能是来自原始的中胚层,因此有人主张它们是独立发展起来的一枝。这些不同的看法还有待进一步地去证实。

种属分布

世界已知110多种。全为海产,但有少数种类能生活于半咸水中。多数种栖息于三大洋的热带亚热带海区,其中以太平洋的种类为最多。在北冰洋和南极海也有少数种类分布。中国东海南海北部有6种。

分类系统

该门分两纲七目:

有触手纲(Tentaculata)包括球水母目(Cydippida)、扁栉水母目(Platyctenida)、美光水母目(Ganeshida)、海萼水母目(Thalassocalycida)、兜水母目(Lobata)和带水母目(Cestida);

无触手纲(Nuda)仅瓜水母目(Beroida)。

形态特征

形态因种而异。体呈球形、卵圆形、袋形或长带状,有些种类呈蝶形或涡虫状。主要营漂浮生活,利用纤毛板的不断摆动,把水排向后方,使水母体朝前推进。有些种类(如蝶水母)能利用口瓣的激烈开合,背口端朝后倒退,犹如十腕总目

生活习性

该门动物摄食方式各有不同,球栉水母利用触手上的粘细胞分泌粘液粘取小型浮游甲壳亚门或贝壳为食;长瓣水母摄食时口端朝前游动,口瓣张开,口瓣的内表面分泌粘液以粘着食饵,然后借助于耳瓣上纤毛的颤动,逐渐将食饵送入口内;蝶水母的摄食与其他兜水母类不同,口瓣并不分泌粘液,饵料生物接触口瓣内壁后,口瓣立即关闭,食饵遂被吞食。栉大蚊属类的饵料主要是各种小型浮游动物桡足类磷虾糠虾和贝类的幼体等,有些种类还能吞食鱼卵和仔鱼,因此,在海水养殖池中,必须注意及时清除大量出现的球栉水母

繁殖

栉水母类雌雄同体,生殖腺位于子午管的内壁,呈长条状,精巢卵巢各在一侧,生殖细胞成熟后,精子由精孔排出,接着卵子也由生殖孔排放,卵子在体外受精。除了球栉水母和风船水母等是直接发育外,其他如兜水母类、带水母类和扁栉水母类,都要经过变态才能变为成体。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