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型多角体病 :核型多角体病

更新时间:2024-09-21 05:43

核型多角体病是最古老的病毒性蚕病。蚕农根据病蚕的各种症状,形象地称其为高节蚕、脓蚕、白肚蚕、托白水蚕等等。根据病症被称为血液型脓病或体腔型脓病。目前在许多文献中仍沿用这些名称。

病原

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 mori Nuclear Polyhedrosis 病毒 NPV)。存在形式有两种:NPV与NPB(多角体)。

属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病毒粒子杆状,330×80 nm;dsDNA;Tm为87.5℃;

多为整齐六角形十八面体(偶有四方、三角或不正形);2~6μm(平均3.2);光镜下易观察到;淡绿色,折光性强;淠河重;不溶于水及有机溶剂;对浓酸不稳定;易溶于碱性溶液;苏丹Ⅲ不能使其着色。

病症

核型多角体病在蚕的各个龄期和各发育阶段都有发生。因病期不同,表现的症状大致有以下几个类型。

不眠蚕在蚕的催眠期间,蚕群体大部分快入眠时,核型多角体病蚕体壁紧张发亮,呈乳白色,行动活泼,不能入眠,终于体皮破裂,流脓而死。

起缩蚕

在起蚕时发病。病蚕生长停滞,体色乳白而不见转青。体壁松弛多皱,体躯缩小。前节的节间膜向后套叠,终于出现典型的病征而死。

高节蚕

又称“竹节蚕”。源于病蚕各环节节间膜或环节后半部(靠近节间膜处)隆起,就象竹节。多在4、5龄蚕盛食期发病。

脓蚕

多发生于5龄后期至上簇前。环节肿胀拱起,呈算盘子状,体壁紧张发亮,体色乳白,病重时,爬行缓慢,终因腹足失去把持力,从蚕匾或蔟中坠下,流脓而死。发病迟者死于蔟中或结薄皮茧而死亡,生产上比较常见。

斑脓蚕

在生产上较少见,与蚕品种有关,现行品种少发生。发生时出现对称性的病斑,如黑褐色的焦脚、黑色气门及大的斑块等。

脓病蛹

在5龄后期、熟蚕、初蛹期感染可造成蛹期发病。病蛹体色暗褐或乳白,体壁易破,一经震动即流出浓汁而死,造成茧层污染,即内印茧或死茏茧。

病变

NPV及其包涵体是在宿主细胞核内增殖和形成的,因而受感染的细胞核便发生一系列的病变过程。随着多角体的不断增多,使细胞核逐渐膨胀,随后细胞亦膨大破裂,这样多角体、病毒及细胞碎片就游离于血液中。

血细胞气管上皮、脂肪组织及真皮细胞易形成多角体。在生殖腺和神经细胞中只能形成少量多角体,而蜕皮脱、唾液腺马氏管等则很难形成,在丝腺中除前部丝腺不能形成多角体,中、后部丝腺细胞核均能形成大量多角体。已发现NPV可在中肠圆筒形细胞中增殖,但不能形成多角体。

发病特点

1、本病以食下传染为主(NPB),也可经伤口感染(NPV)。

2、主要传染源为病蚕血液(脓汁)。

3、本病主要发生在3龄~老熟(蛹期),尤以5龄中期~老熟前后最为严重。

4、本病属于亚急性传染病,小蚕感染后经3~4天发病死亡,大蚕经4~6天发病;外温高时,病程加快。

5、病蚕体壁破裂流脓之前,蚕座二次感染的可能性较小。

6、由于NPB对自然环境有强的抵抗力,故该病除具有水平传播外,尚具有较强的垂直传播能力。

7、恶劣的环境条件及一些物理化学因素刺激可诱发本病。

8、不同蚕品种对本病抗性不同。

诊断

肉眼诊断

肉眼诊断本病主要以病征为依据,病蚕体色乳白,特别是蚕体腹面、腹足之间表现明显的乳白色。体壁紧张发亮,爬行不止而很少食桑,划破体壁或减去其尾脚,腹足,流出的血液呈乳白色,这些都是本病的特异病征。凡有这种病征的蚕可诊断为本病。

显微镜检查

此病在发病初期,外观病症往往不明显,但发育迟缓,有时迟眠。取可疑蚕剪断尾角或腹足,滴一滴血液于载玻片上,加盖片与400~600倍显微镜下观察。

如有折光性较强,大小较整齐的六角形多角体,即可确诊。如病蚕处于感染中期,可观察血细胞核内有无折光性强、大小不等的颗粒,据此确诊。

镜检时,脂肪球与多角体的区别方法:(1)Sudan Ⅲ染色法;(2)有机溶剂溶解法;

PCR检测

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检测。凝胶电泳观察结果。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