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致余论 :1347年元代朱震亨所著书籍

更新时间:2023-11-24 12:45

《格致余论》,一卷,元·朱震亨撰。成书于元至元七年(公元1347年),因“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而得名。为朱氏的医论集,其著名的“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论”等俱载于此书,集中反映了朱氏的学术观点,阐述了相火与人身的关系,提出保护阴血为摄生之本,列色欲、茹淡、饮食诸论,强调饮食起居的重要性。在杂病论治方面,朱氏于书中也提出了许多独到见解。

成书背景

朱氏之学源于《黄帝内经》,深受理学影响,并采刘完素李杲张从正等人之长,针对当时人们恣食厚味、放纵情欲的生活习惯,江南地区湿热相火为病最多的情况,以及江南《局方》温燥之风盛行的局面,撰成《格致余论》,提出“阳有余阴不足论”和“相火论”,着意阐发相火与人身的关系,提出保护阴精为摄生之本。

流传版本

现存主要版本,为元刊本(附局方发挥),明正德间刊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日宽文5年(公元1665年)村上勘兵卫新刊本,《四库全书本》

作者简介

朱震亨,字彦修,元代著名医学家。婺州义乌(今浙江省义乌市)人,生活于公元1281~1358年(元朝至元十八年~至正十八年),因世居丹溪,故学者尊称之为丹溪翁。

丹溪自幼好学,日记千言,文章词赋一挥而就。除夕因母患脾病,始读《素问》,而知医术。三十六岁始从朱熹四传弟子许慊学习理学,四十岁时,因许氏病久,勉其学医,遂弃儒而致力于医,从学于刘完素的再传弟子罗知悌,并读河间、戴人、东垣、海藏之书。其学源于素难,深受理学影响,兼采刘、张、李诸家之长。著作有《格致余论》《局方发挥》《金匮钩玄》《本草衍义补遗》《脉因证治》,流传的《丹溪心法》《丹溪心法附余》系门人将其临床经验整理而成,其中《局方发挥》《格致余论》为其代表作。

书评、序言

素问》,载道之书也。词简而义深,去古渐远,衍文错简,仍或有之,故非吾儒不能读。学人以易心求之,宜其茫若望洋,淡如嚼蜡。遂直以为古书不宜于今,厌而弃之,相率以为《局方》之学;间有读者,又以济其方技,漫不之省。

医道隐晦,职此之由。可叹也!震昌三十岁时,因母之患脾疼,众工束手,由是有志于医。遂取《素问》读之,三年似有所得。又二年母氏之疾,以药而安。因追念先子之内伤,伯考之瞀闷,叔考之鼻,幼弟之腿痛,室人之积痰,一皆殁于药之误也。心胆摧裂,痛不可追。然犹虑学之未明,至四十岁复取而读之。顾以质钝,遂朝夕钻研,缺其所可疑,通其所可通。又四年而得罗太无讳知悌者为之师,因见河间市、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又知医之为书,非《素问》无以立论,非《本草》无以主方。有方无论无以识病,有论无方何以模仿?夫假说问答,仲景之书也,而详于外感;明着性味,东垣之书也,而详于内伤。医之为书,至是始备;医之为道,至是始明。由是不能不致疑于《局方》也。《局方》流行,自宋迄今,罔间南北,然而成俗,岂无其故哉!徐而思之,湿热相火,自王太仆注文已成湮没,至张、李诸老始有发明。人之一身,阴不足而阳有余,虽谆谆然见于《素问》,而诸老犹未表章,是宜《局方》之盛行也。震昌不揣芜陋,陈于编册,并述《金匮》之治法,以证《局方》之未备,间以己意附之于后,古人以医为吾儒格物致知一事,故目其篇曰《格致余论》。未知其果是否耶?后之君子,幸改而正诸。

章节目录

饮食色欲箴序

阳有余阴不足论

治病必求其本论

涩脉论

养老论

慈幼论

夏月伏阴在内论

豆疮陈氏方论

痛风论

疟论

病邪虽实胃气伤者勿使攻击论

治病先观形色然后察脉问证论

大病不守禁忌论

虚病痰病有似邪祟论

面鼻得冷则黑论

胎自堕论

难产论

难产胞损淋沥论

胎妇转胞病论

乳硬论

受胎论

人迎气口论

春宣论

贵州醇宜冷饮论

痈疽当分经络论

脾约丸论

鼓胀论

疝气论

秦桂丸论

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

经水或紫或黑论

石膏

脉大必病进论

生气通天论病因章句辩

倒仓论

相火论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论

茹淡论

吃逆论

房中补益论

天气属金说

张从正攻击注论

内容简介

《格致余论》全书共收医论41篇,主要论点为人身相火易动,阴精易亏,百病皆由此而生。而抑制相火妄动,保护阴精则是养生防病及临床辨证施治的关键。由此丹溪提出了“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提倡“独宿而淡味,兢兢业业于爱护也”。书中认为正常的相火为人身之“动气”,是维持人体机能活动的动力,而异常妄动之相火为人身之“贼邪”,它暴悍酷烈,煎灼真阴。朱氏能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相火的正常生理功能和异常病理变化,观点十分客观全面。另外,丹溪对脾胃的生理功能也有深刻的认识,认为“脾具坤静之德,而有乾健之运,故能使心肺之阳降,肝肾之阴升,而成天地之交泰,是为无病之人”。强调了脾脏对于调理脏腑气机升降功能的作用。另外还有“胃气者,清纯冲和之气,人之所赖以为生者也”等。这些说明朱震亨的医学思想不仅在于阐述阳有余、阴不足这一个方面,对于脏腑气机的研究也是较为全面的。

影响评价

《格致余论》补充和完善了河间学派的学术思想,同时对内伤杂病的辨证论治理论有重大的影响。但书中过分强调人体“阳常有余”的一面,却忽视人体阳气亦有亏损的时候,遭到后世医家的批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