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行寺 :位于江苏扬州市的寺庙

更新时间:2024-09-20 20:50

梵行寺位于扬州市江都区南塘村邵伯家禽研究所北200米处,2003年邵伯船闸内的观音庵移至此处,进行重建。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大殿坐北朝南,仿重檐歇山顶,主体两层,供奉如来、文殊菩萨、观音诸菩萨;下建半地下房屋,周以回廊。现为宗教活动场所。

历史背景

董恂《甘棠小志》记载:晋宁区康三年,高僧行密看中了这块宝地,流连忘返,遂建梵行寺。据传梵行寺周围的山茶,叶碧欲滴,花艳妖冶妩媚,吐芳香飘十里。

万历扬州府志》中记载:“梵行教寺在邵伯镇,晋宁康三年(375)僧行密建。明洪武初(1368),以寺基为水马驿(说明梵行寺在大运河岸边)。三年,僧妙用迁寺于本镇惠政桥西”。

文人墨客

苏轼常来扬州市,对邵伯山茶花自然有所耳闻。元丰七年(1084),他在往常州市途中路经邵伯,于是放舟停,在秦观孙觉等文人雅士陪同下游玩了梵行寺后,自觉对山茶意犹未尽,便抛开友人,独自到梵行寺,领略山茶花娇姿。

时值春寒,梵行寺银装素裹,天上又细雨霏霏。苏轼沉醉于万紫千红的山茶花丛中,触景生情,诗兴大作:“山茶相对阿谁栽,细雨无人我独来。说似与君君不会,烂红如火雪中开。”

苏轼一生写过3首茶花诗,除此之外还有《赵昌四季山茶》、《和子由柳湖久涸,忽有水,开元寺山茶旧无花,今岁盛开二首》。这3首咏山茶诗虽作于不同时期,但都是赞美雪里红花鲜艳异常,品格坚贞。苏轼本人一生仕途坎坷,历尽磨难,但其操守品格,表里如一,不肯随时俯仰,令人敬佩。“烂红如火雪中开”不仅是写景,更是自比,借以抒发傲霜斗雪、独占春光的豪迈之情。

“建于梵行寺一侧的斗野亭,是梵行寺僧人所建。亭名‘斗野’,反映了我国古代一种天文现象,是指地上某一区域与天上星斗相对应,称为‘斗野’。”徐从法介绍,梵行寺在大运河畔,斗野亭为近水建筑,1079年,孙觉高邮市南下,途径邵伯时,留下了《题邵伯斗野亭》五古一首。

随后,黄庭坚秦观苏轼苏辙张耒张舜民均有诗唱和。其中苏辙北上等候过闸登斗野亭,见有其兄苏轼和孙觉的诗,因而也赋诗和之。首句即为“扁舟未得解,坐待两闸平”。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