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颈鸭 :鸭科鸭属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1 08:08

棕颈鸭(学名:Anas luzonica),又称菲律宾鸭,是鸭科鸭属中型游禽,菲律宾特有种。在菲律宾被称为papan。通常栖息于淡水湖畔,也出没于海岛滩涂等盐水域。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以植物为主食,也吃无脊椎动物和甲壳亚门

形态特征

棕颈鸭身长48 – 58 cm。具黑色顶帽,特殊的头纹,头颈肉桂棕色,与黑色的顶纹及过眼纹形成反差。飞行时色彩看似较深,有绿色翼镜,翼边有白缘。绿色的眉纹前后为白色,蓝灰色鸭嘴,而其余的羽毛是棕灰色。两性同色。虹膜深褐色;脚棕灰色。幼鸭羽色不鲜明,具橄榄油与鲜黄色的脸,脖子棕色。

分布范围

菲律宾特有种。已知栖息在菲律宾所有主要岛屿和8个次要岛屿,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大多数发现都在吕宋岛棉兰老岛。远距离迷鸟曾在冲绳县和台湾被发现。偶见于中国台湾南部。

生活习性

栖于沼泽、河流、湖泊、池塘及河口地带。叫声似绿头鸭但声更粗哑。活动多选择在水边沼泽地区的野草丛间。主要漂浮在水面上,在水下获得食物,以植物为主食,有时也吃动物性食物,包括虾、鱼、昆虫等。鸭脚趾间有蹼,但很少潜水,游泳时尾露出水面,善于在水中觅食、戏水和求偶交配。主要以沼泽地和湖泊区的植物、蟹、龙虾、虾、蜚蠊目、潮虫和藤壶为食。

生长繁殖

繁殖季节为3月至11月,高峰期是7月和8月。用植物草茎营建成一个碗状形巢,鸟巢高于附近的水泽,隐蔽于水草丛中。每巢产卵8至10枚,孵化时间25至26天。幼鸟49天离巢,通常由雌鸭单独孵化,孵化后依然由雌鸭照顾,小鸭跟随雌鸭身后觅食。

保护等级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估计成熟个体数量为3,300-6,700只。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该物种的数量急剧减少,主要是由于狩猎和栖息地丧失。栖息地丧失主要是由于湿地排水、水产养殖、红树林破坏和鱼塘建设。该物种存在于多个受保护区,包括Manleluag Spring保护景观、Iglit-Baco国家公园、Naujan Lake国家公园、Bataan国家公园、Northern Sierra Madre自然公园和奥兰戈岛,一个拉姆萨湿地。然而,与菲律宾大多数地区一样,对狩猎的执法不严格。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