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次工业园区 :榆次工业园区

更新时间:2024-09-21 01:54

榆次工业园区规划面积20平方公里。截至目前,工业园区已吸纳了来自河南省江苏省北京市等地和区内外的50家企业入驻,己有33户开工建设,8户企业建成投产。2003年底将有22户企业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其中,投资在亿元以上的8家,5000万元的14家,总投资20多个亿。50家企业全部建成达效后,预计年产值可达90亿元,年利税突破9亿元,产值利税是全区现有56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4倍以上。

基本信息

自2002年7月1口开工建设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实现了道路、排水管、电力、供热、通讯、网络等“六通一平”,一座2×25KwA的热电厂已建设完毕。10平方公里的二期工程已完成测绘学,并制定了3平方公里的详细规划,年内将启动建设。工业园区已成为榆次区招商引资的最大平台和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规划先行,创新园区发展模式 榆次是全省的老工业基地,但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中,明显落后。要使榆次工业走出困境,就必须充分发挥区位、交通、工业基础等优势,克服产业集约程度低,产品更新慢,机制僵化的不利影响,走产业集聚,资源共享,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发展道路,工业园区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好载体。因此一开始就把工业园区定位为全国较好、全省一流,并聘请国内一流的设计单位对园区进行科学规划,保证了园区规划的超前性、实用性。具体实施中,坚持“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上后地下,分步开发、滚动发展”的方针,精心规划,对2平方公里一期工程的规划耗时近4个月,反复论证,大到产业布局,小到路灯绿化,力求完善。目前,3平方公里二期规划已经完成,20平方公里控制面积总体规划已在紧锣密鼓的展开。高起点的规划使榆次工业园区为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间的发展留下了足够空间。这种发展模式上的创新保证了园区发展的潜力和优势。

建设理念

做精做细,创新园区建设模式 完善的硬件设施是工业园区吸引投资的关键。对此,确立了精品园区的建设模式,不求最大,但求最佳。园区道路按城市一级路标准建设,并向城市延伸,实现了园区与城市对接,在承接城市服务功能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对入园项目的承载力和吸引力。园区内水、电、通讯、供热管网全部入地,并预留接口,道路、厂区全部按20%的面积绿化,初步形成了“道路城市化、通讯网络化、设施现代化、园区园林化”的格局。入园企业厂房全部为轻钢结构,除生产必须的带压锅炉外,一律统一供热。在入园项目的选择上,严格把关,确保不让一户污染企业入园。完善的基础设施使企业成本大大降低,竞争能力明显提高,园区的品牌效应不断增强。

转变观念,创新园区经营模式 工业园区仅一期2平方公里的配套建设就需要投入资金5000多万元,钱从哪里来?故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采取政府出售土地筹集一部分,电信、电力等部门投入一部分,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园区建设管理解决一部分等多渠道的融资手段,短时间内就筹集了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资金。同时,坚持阳光作业,全部实行政府采购、公开招标,财政、审计部门全过程参与、监督,最大限度地降低建设成本,并且保证了工程质量。目前,已着手组建了工业园区投资公司,进一步拓宽了融资渠道,建立起了确保建设资金的长效机制。先进的经营模式,为园区发展奠定了坚定的基础。

倾心服务,创新园区服务模式 在工业园区发展上,把环境放在首位,提出了“投资者的要求就是我们的承诺,创业者的满意就是我们的追求”的口号,要求全区各级各部门为企业跑步服务、上门服务,全力打造工业园区“投资者的宝地、创业者的乐园”的形象。并从全区10多个职能部门中抽调专人组成一站式办事机构,完成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服务,做到了厂内的事企业负责,厂外的事园区负责,边办证边建设,大大加快了项目建设进度。现代化的园区办公大楼已投入使用,政府办事大厅也已落户工业园区,全区15个主要职能部门集中办公,进一步缩短了项目审批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这种服务模式上的不断创新,使榆次工业园区成为了一片投资的热土。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