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相塔 :广东省龙川县古建筑

更新时间:2024-09-20 16:10

正相塔,又名仙塔,是坐落在广东省的一座“老塔”。因塔下古寺称“正相寺”,故以寺名名塔。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邑人徐琛偶拾塔的坠砖一块,砖上印有“开元三年”四个字,故又名为“开元塔”。

外观形状

俗称老塔,坐落在龙川县佗城镇西南郊一公里的小山上。以其下的古寺寓居过宋朝名相吴潜,取名正相寺,塔名亦因之。

相传有万游仙见此地山清水秀,宜建浮屠,便使“仙法”喝令山神、土地一夜间成塔,故又曰:“仙塔”。

塔身高十余丈,逐层收敛,每层辟门,游客可扶梯回旋而上,直达顶层,鸟瞰佗城全景,远眺大江,烟树帆影,水天一色,气象万千。

据清邑人徐景所撰的《正相寺碑记》中称:“康熙帝五十三年,正相塔偶坠塔砖,砖上镌有‘开元三年'四字”。由此确认此塔建于李隆基开元三年(公元七一五年),距今一千二百多年,是全省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从塔的整个造型来看,具有唐、宋古塔的建筑风格。

一九六0年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

正相塔为砖结构,平面六角形,七层,楼阁式,高32.2米。全塔用青砖砌筑,塔基坐北朝南,塔身半腰以柱分隔成双抄斗,栱上为方形砖雕,飞檐用牙砖迭涩出檐。二层以上作假平座,每层对应辟门;塔内有阶梯可达顶层。全塔以红、白相间,古香古色。

1959年、1980年和1985年分别进行过修。

民间传说

佗城镇传说:仙女造了正相塔

在佗城西边约1.5公里外一山冈上,有一座始建于唐朝开元年(公元716年)的正相塔。塔六角七层,斗拱檐平座,空心,高32米多,用35、15、5.5厘米的火砖拌以黄泥灰浆砌成,历代沿称为仙塔。因塔下建有正相寺,故又名正相塔。因建塔时间久远,当地群众又喜欢称它为老塔。

正相寺建筑古朴典雅,柱梁镂凤雕龙。寺内正堂观音娘娘塑像表情慈祥庄重,穿着盛装。其两旁站立着八大金刚,其它各室还有各类表情姿态各异的菩萨。该寺大门两边铭刻一副对联:山高水自长,塔老寺同古。

古寺内整天香烛高烧,青烟缭绕。尤其是逢年过年,求签拜神者更是络绎不绝。

寺外青松绿竹叠翠,风吹松涛阵阵,给正相寺增添几分神秘色彩。

可惜,文革时期,正相寺被严重破坏,只留下残墙断壁。

东江河水里看倒影,正相塔是无顶的。

民间传说,正相塔乃神仙所造。在远古时代,某一天夜里,玉皇大帝放下一群仙女,到佗城镇西边的东江岸边一座山冈上建造一座塔。她们为了在天亮前造好这塔好赶回天上,就同心协力,不停歇地挑砖担泥浆,一层一层地往上砌,谁都不惜力不偷懒。可仙女也不是铁打的,她们累得精疲力竭,又肚饥口干。天还未亮,夜也难尽,这怎么办,难道要干得断了气不成?此时她们中有人想出个妙计:学鸡叫。这样鸡一叫:“喔喔喔……”一呼百应,四面八方的鸡都叫起来了。在鸡叫声中,这群仙女就腾云驾雾飞回天上去了。就这样,虽然塔的七层规模造起来了,可塔顶上面却开着个大口没有塔顶。

因为是仙女造的塔,这塔是最安全的。多少冬去春来,不足一米宽的塔檐多少人一层层走上去,一步步走下来,从来没人跌伤过;还有人们掘取塔砖拿回家中砌于炉灶之上,以求六畜兴旺。也有人取砖粉服用以求身体安康。

长年累月,塔底层的砖被挖去甚多,加上风吹雨打,塔身到处裂痕,塔顶因无盖掩,杂草丛生,鸦雀筑窝,岌岌可危,令人望而生畏。

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这一古老文物,省政府于1957年拨款进行重修,历时两年才修葺一新。

佗城镇不久将成为旅游胜地,到时,游客到佗城旅游别忘了去登正相塔。登上塔顶可见东江帆影片片,广梅汕铁路长龙呼啸飞过,美不胜收。

参考资料

正相塔.百度地图.2023-11-08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