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2002年成立的公立学院

更新时间:2024-09-21 10:52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成立于2002年,是一所年轻的学院。短短九年,外国语学院以改革谋发展,以科研促教学,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师资队伍结构日趋合理,学生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院步入健康协调发展的快车道。

学院简介

学院设有英语系、翻译系、德语系、大学英语部、研究生公共外语部、外语电化教学中心、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翻译研究所、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办公室等机构;自2004年开始招收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是外国语言学一级学科硕士授权单位。

截止到2011年5月在校本科生500余人,研究生100余人,专任教师150余人,其中教授9人,副教授48人,外籍教师8人。学院除承担全校大学英语公共课程、英语专业、德语专业的全部教学任务外,还承担着全校所有涉外专业、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层次学生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以及出国留学、教师提高、等级考试等外语培训任务。除英语德语外,学院还开设法语日语俄语等小语种课程。

自2002成立以来,学院秉承“中外贯通,德业兼修”的院训,贯彻“教学立院、科研强院”的方针,在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以及对外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教学改革成效显著,《高级英语》、《英美文学》和《综合英语》等课程获评校级精品课程和优质课程;学风建设成绩斐然,学院连续六年被评为校“优良学风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教学资源充足,学院拥有装备优良的英语语言学习中心。该中心有数字化语言实验室、境外电视节目接收中心、网络视听实验室、多媒体编辑室、学生答疑室、外语图书阅览室、资源中心等几十间实验室。英语语言学习中心2009年经湖北省教育厅验收审批,正式挂牌为湖北省英语语言学习示范中心。大学英语教学成绩显著,2011年被评为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

科研工作稳步发展,发表论文27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译作10余部,承担省、部、校级课题30多项;2009年承办的“中部地区翻译理论与教学研讨会”和“2009专门用途英语及其教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为学院在全国乃至海外建立了良好声誉。

专业介绍

学院下设英语系、翻译系、德语系、大学英语部、研究生公共外语部、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翻译研究所等机构。在校本科生446人,专任教师159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37人,外聘教师6-8人。

学院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在校硕士研究生57人。

学院承担着全校大学英语公共课程和本学院英语专业的教学任务,还承担着全校所有涉外专业以及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等层次学生的公共外语教学任务。此外,学院还承担出国留学、教师提高、外语等级考试等培训任务。除英语外,学院还开设德语法语日语俄语等课程。

学院教学设施先进,拥有现代化的语音教室21间、600机位的自主学习中心、境外电视节目接收系统、覆盖半径达两公里的英语广播电台等先进教学设备。外语资料室藏书4000余册、期刊170余种,可以满足各类外语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学院重视教学和科研工作,近三年发表论文270余篇,出版教材、专著10余部。学院承担着省、部、校级研究课题30多项。教学质量不断提高,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合格率和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专业四、八级考试的通过率逐年上升。学生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湖北省翻译大赛等活动中,多人次获得特等奖一等奖

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有10多人次参加大型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或出国访问进修。

英语专业从1997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已毕业的学生受到社会的普遍欢迎。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

英语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科技、经贸、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从事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主要课程:综合英语、英语听力、英语口语、英语阅读、英语写作、高级英语、英语语言学、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冶金概论、科技文献选读等。

德语

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扎实的德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掌握德语听、说、读、写、译技能,并能熟练运用德语在外事、经贸、文化、新闻出版、教育、科技、旅游等部门从事翻译、研究、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宽口径高素质德语专门人才。

业务培养基本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德语语言知识和德语国家文学、历史、政治、经济、外交、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并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到熟巧训练,掌握科技德语和经济德语知识,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和管理方法,培养知识面宽、思路开阔、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综合性外语人才,具备运用德语从事翻译、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的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

师资队伍

外国语学院现有五个一级学科点的学科方向,主要是外国语言及应用语言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跨文化交际。

一、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本方向有教授2人,副教授15人,讲师22人,学科带头人张四友教授从认知理论角度研究语言,在图式理论的研究上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本方向形成了以下几方面的特色:注重语言基础理论的研究;注重学习者的认知能力研究;注重语言学理论与实践运用的结合,促成了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的发展。除此之外,该学科方向在语言基础理论研究、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与测试、外语自主学习、专门用途英语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成果。

二、翻译理论与实践

本学科方向有教授1名,副教授12名,讲师15人,学术带头人谢少华教授现为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国际应用语言学会会员、曾获“宝钢教育奖”和“湖北省优秀女职工奖”,学术梯队成员朱明炬现为湖北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曾获“霍英东教育基金会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奖”。该研究方向特色在于:兼顾传统翻译与现代翻译技术的研究,突出翻译研究的实践性和实用性。发表有影响的社会科学译文以及翻译研究论文总计达128余篇。

三、英语语言文学

该方向有教授1名,副教授6名,讲师10名。本方向兼顾英语语言理论以及英美文学的研究。主要学术骨干研究方向稳定,学术成果较多。经过多年发展,本方向已经逐步形成了如下特色和优势:形成了英美文学教学与科研同步互动发展的态势;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科学研究队伍;确定了较为明确的研究方向。

四、德语语言文学

本学科方向有教授1名,讲师5名,其中5人均有德国留学或研修经历,2人拥有德语硕士学位,2名助教即将赴德开展短期访学,有望成为本学科的后备力量。学科带头人黄玉云教授从事德语教学与研究近30年,在德语翻译方面硕果累累,撰写论文数十篇,多次参加德语专业学术会议和国际会议,在武汉地区德语界有一定的影响。本学科方向依托学校与德累斯顿工业大学长期合作关系,积极培养青年教师,开展学术科研。本学科优势在于主要成员都曾长期留学德国,受到过系统的语言学科研究训练,熟谙德国文化教育,能够从语言、文化对比的视角,思考诸多问题,研究视野开阔,研究领域广。

五、跨文化交际

本学科方向有教授1人,副教授6人,讲师8人。学科带头人康有金教授主攻国际关系,学术兴趣横跨比较文化研究英语教学和教育思想史,视野开阔,成果丰硕。本学科方向拥有固定的学术梯队,学术团队职称、学历、年龄、学缘等反面结构合理,学术成员之间合作时间长,产生了具有一定影响的学术成果。

参考资料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介绍.考研网.2013-04-15

武汉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专业介绍.高考网.2012-12-0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