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语 :世界大国语言之一

更新时间:2023-12-15 10:41

德语(德:Deutsch,英:German language)是印欧语系中的一种语言,属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

德语最早出现在公元7世纪的古法兰克王国语中,意为“属于本部落的”。公元前3世纪,日耳曼人分布在三个方向,形成了三大日耳曼语支。德语由西日耳曼语支中的莱茵威悉河易北河诸部落方言发展而来。在公元5-7世纪,在与非日耳曼部落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日耳曼人的语言发生了变化,与其它日耳曼语言有所区别。这一变化被称为“第二次辅音音变”或“高地德语辅音音变”。11世纪中至13世纪中叶,德意志帝国中央权力强大,地方割据势力受到抑制,民族气氛高昂,实现帝国政治、文化统一。这是德语文学史上的第一个繁荣时期。1350至1650年,早期标准德语在图林根州萨克森公国州以及以东的捷克波兰部分地区发展。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启蒙运动和古典时期的诗人通过他们的文学创作使标准德语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大业,这进一步推动了德语语言的统一及规范化进程。

根据欧洲语言管理中心2015年的数据,全球使用德语的人数和德语学习者总数将近1.77亿人,其中母语使用者约9500万,作为第二语言的使用者约1200万,外语学习者高达七千万。德语是世界上最常被学习的外语之一。德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排名第六的语言,全球约有3.01%的人口使用德语。作为欧盟内部的母语之一,德语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欧洲语言之一。德语方言众多,包括高地德语和低地德语两大分支,各自包含多种方言。这些方言在词汇和语法上都存在差异,导致彼此之间难以通话。高地德语主要分布在阿尔卑斯山和德国南部山区,而标准德语则被视为高地德语的代表。低地德语主要分布在德国北部沿岸地区,通常分为东低地德语、低地萨克森语和低地法兰克王国语三个体系 。

名称由来

“德语”(deutsch)一词最早于公元7世纪以古法兰克王国语“theudisc”的形式出现,原意为“属于本部落的”。当时,法兰克族与罗马族同属于法兰克帝国,为了区别于罗马族所使用的语言,法兰克族人便用“theudisc”来称谓本族语言。公元8世纪,法兰克帝国先后兼并了图林根、阿雷曼尼、巴伐利亚州萨克森公国等日耳曼大部落。卡尔大帝统治时期(768—814),“theudisc”成为法兰克帝国内所有日耳曼部落方言的官方名称。814年卡尔大帝驾崩‚法兰克帝国分裂成东、中、西三个王国。东法兰克王国是后来德意志国家的前身,它包括了原帝国内所有日耳曼部落,“德语”一词便成为东王国所有部落方言的总称。

使用主体

公元前3世纪,德语作为西日耳曼语支中在莱茵、威悉河易北河诸部落方言发展传播,当时的使用主体是日耳曼人。随后,由于受到匈奴人的进攻导致了整个欧洲民族大迁徙,其中法兰克王国、阿雷曼尼、图林根州巴伐利亚州等几个较大的日耳曼部落迁徙至今天德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势较高的地区,随后在与非日耳曼部落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他们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这一变化语言史上称为“第二次辅音音变”或“高地德语辅音音变”。但使用主体仍然是日耳曼人。但直到11世纪中至13世纪中叶,德意志帝国不断向东部扩张,先后占领了伯姆尔瓦尔德山,易北河,萨勒河以东的大片地区,原帝国地区的农民城市市民也大批地迁移至此地,随后这些被殖民地区的人民都是使用德语的主体,16世纪起,德国学者就开始研究德语语法结构,为后来的统一语言之路奠定基础。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标准德语时期,德国启蒙运动和古典时期的诗人使用标准德语创作他们的文学,随后这些文学在德意志国被广泛传播。在现代标准德语时期,德语的使用主体不仅限于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等国作为官方语言,还有瑞士比利时卢森堡等也把德语作为官方语言之一。

根据欧洲语言管理中心2015年的数据,全球约有1.77亿人使用德语,其中母语使用者约9500万,世界语言使用者约1200万,外语学习者高达七千万。德语是世界上最常被学习的外语之一。作为欧盟内部的母语之一,德语也是使用最广泛的欧洲语言之一。

形成历史

原始日耳曼语(约在公元前3000年前)

18 世纪以来,一些研究东方文化的学者和语言学家在比较了欧洲、西南亚、南亚地区的历史语言后发现,从印度梵语到古斯拉夫语、拉丁语及古日耳曼语在语音、语法结构以及词汇等方面有许多相同及相近之处。特别是,这些语言都有一个显著特征:即词在句中的相互联系是通过词形的屈折变化(名词变格、动词变位)来进行的。科学家们认为,这些语言原属于同一个语系,称之为“印欧语系”或“印度日耳曼语系”(Indoeuropǎisch,Indogermanisch),并进一步推测,约在公元前 3000 年前,曾有一个印欧诸语言的原始印欧语存在(Agricola等,1969)。大约在公元前 2000 年中期到公元前 1000年中晚期,居住在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以及易北河下游地区的原始日耳曼部落群中所使用的语言相对于印欧语系的其它语言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这些变化主要体现在辅音方面,因此,语言史上称之为“第一次辅音音变”或“日耳曼语辅音音变”die germanische(erste)Lautverschiebung]。这次辅音音变使原始日耳曼语与印欧语系的其它语言明显地区分开来。到公元前3世纪,原始日耳曼语随着日耳曼人的分布而渐形成东、西、北三大日耳曼语支。德语便是由西日耳曼语支中的莱茵威悉河、易北河诸部落方言发展而来。

古高地德语(约750~1050年)

公元3世纪,匈奴人的进攻导致了整个欧洲民族大迁徙,其中法兰克王国,阿雷曼尼,图林根州,巴伐利亚州等几个较大的日耳曼部落迁徙至今天德国的中部和南部地势较高的地区。从此(约在公元5-7 世纪),在与非日耳曼部落的经济文化交流过程中,他们的语言也发生了变化,并逐渐与其它日尔曼诸语言区分开来。这一变化语言史上称为“第二次辅音音变”或“高地德语辅音音变”。当时,在北方地势较低的地区居住着另一支较大的日耳曼部落--萨克森公国族,他们所使用的语言构成后来的低地德语方言(Niederdeutsch)。由于没有参与第二次辅音音变,低地德语与英语更接近,而与高地德语有明显区别。

于公元7世纪左右结束的第二次辅音音变在语言上为后来德语的产生打下了基础,但在当时,由于政治上不统一,经历了第二次辅音音变的日耳曼部落之间并没有共同语言的意识,当然也就不可能有一个共同的语言名称。他们所使用的语言仍然是各自的日耳曼部落方言,而非“德语”

中古高地德语(约1050~1500年)

11 世纪中至 13 世纪中叶是德意志帝国中央权力较为巩固和强大的时期,地方割据势力受到抑制,实现帝国政治、文化统一的呼声四起,民族气氛空前高昂。在这一政治背景下,人们对母语产生了新的自信心。德语开始不仅仅只是作为拉丁语的附属语言被容忍,而是被广泛应用于表现世俗生活的文学作品中,进而发展成为适用于不同文学类型以及社会各阶层使用的跨地区的文学、文化语言。这一发展在十二世纪下半叶、十三世纪上半叶的骑七文学语言中达到了高潮,这也是德语文学史上第一个繁荣时期,其作品有:“尼伯龙根之歌”(Das Niebelungenlied,1220),“帕齐伐尔”(Partivall,1220)等。骑士贵族也取代天主教教士成为中古高地德语形成和发展的主力军。

骑士贵族受帝国追求国家统一、中央集权政治的影响,大都反对狭隘的地方主义。在文学作品中,他们有意识地尽量避免使用地方方言。与此同时,骑士诗人在语言风格上追求高雅,用词考究,摒弃粗俗的词语,并且创造了大量日常用语中所没有的复合词,如:Minneskraft,Wortheide,Wunschleben 等。

另外,德国骑士文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当时法国骑士文学的影响,早期的两部德语骑士史诗(“罗兰之歌”Rolandslied 及“亚历山大之歌” Alexanderroman)就是根据法国民间史诗翻译改编的,这种影响在语言上也充分体现出来:大量法语词汇涌入德语,到十四世纪约在 2000 个左右,其中一些一直延用至今,如:Abenteur(aventiure),Lanze(lance),Tanz(dance), Turnier(turnei)等等,此外,吸收法语组词部分组成新的德语词汇,如:法语词尾一ie、ieren、以及-ei(Partie,parlieren,Auskunftei)直到今日仍在德语中发挥着作用。而称呼用语“您”也是骑士们从法语学来的。作为相对通用的跨地区的文学书面语言,中古高地德语虽然还称不上是规范化的标准语言,但它已显露出向标准语言发展的良好趋势。有语言史家甚至推断,中古高地德语不仅在书面上而且在口头上也得到使用。这一良好的发展趋势随着13 世纪中叶帝国中央皇权的土崩瓦解而宣告结束。

早期标准德语(1350—1650)

早期标准德语是现代标准德语的前身,它的方言基础是中世纪末德意志“东部殖民”后新产生的东中部德语(Ostmitteldeutsch)早在公元10世纪开始,德意志帝国就开始不断向东部扩张,先后占领了伯姆尔瓦尔德山--易北河萨勒河以东的大片地区。随后,原帝国地区的农民、城市市民也大批地迁移至此。这次结束于14世纪中叶的“东部殖民”对德意志历史乃至德语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使德意志帝国的领土差不多扩大了一倍,出现了奥地利勃兰登堡侯爵等新的邦国及公国,而且随着东部邦国势力的不断加强,帝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重心开始向东部转移。另一方面,“东部殖民”大大地扩大了德语语言区域,来自原帝国各地的移民从不同的方言区汇集到一起,无形中促进了语言交融,产生了新的东部方言及方言区。而由老区方言图林根州语和新区方言萨克森公国语(以及西里西亚语)组成的东中部德语方言在早期标准德语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东部德语方言区大致位于今天的图林根州和萨克森州以及以东的捷克波兰部分地区。中世纪末(14、15世纪),这里处于德意志帝国的中心位置,交通、地理条件优越。莱比锡市博览会和埃尔富特大学吸引着商人、学者、大学生汇聚于此。当时,在这一地区通行的书面语言-- 迈森德语(das MeiBnische Deutsch)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所熟悉并且通过他们被帝国其它地区认可和效仿。所以,德语语言史家认为,早期标准德语的发展从这里开始。

现代标准德语(1650年至今)

17世纪中叶的三十年宗教战争(1618-1648)之后,德国无论在政治、经济或文化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当时已中央集权的英、法等国。而法国在17世纪下半叶路易十四统治时期,社会生活、科学、艺术都达到了一个顶峰,欧洲几乎所有国家均受之影响。这一切也表现在他们对法语的崇拜:从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中叶,德国贵族及社会上层人士只崇尚法语,德语被完全排除在他们的社会交往之外。无怪乎著名法国哲学家 Voltaire 在波茨坦逗留期间(1750)写到:“我如同置身于法国,人们只说我们的语言,德语只是对士兵和马匹说的”。与此同时,受法国宫廷生活的影响,大量有关服饰、居住、饮食、社交、恋爱及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词汇也涌入德语,如Mode, Etage, Sofa, Balkon, Champangner, Dame, Onkel, charmantinteressant等等。

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上半叶,德国启蒙运动和古典时期的诗人Klopstock、Lessing、Schiller、Goethe等通过他们的文学创作使标准德语提高到一个很高的水平。与Goethe 相比,Schiler 的词汇量较有限,但他一直很注重语言表达问题,他的语言尽量避免偶然性、模糊性。对他来说,语言出自思想思想又使语言升华。他的戏剧长期以来一直在德国各剧院频繁上演,并且是德国中学德语课的必选教材。Lessing、Goethe、Schiler之后,标准德语被所有德意志人(包括那些反对宗教改革、抵制路德德语的地区)所接受,并且成为欧洲文化语言之一。

1871年,德国完成统一大业,这进一步推动了德语语言的统一及规范化进程。至19世纪中叶,由于没有统一的中央政权,书写在德国虽然经过语法家、辞典学家的规范有所发展,但一直没有官方统一的标准。为改变这种状况,1875年,帝国文化部组织召开了第一次“正字法会议”。借这股东风,1880年K.Duden的“正字法字典”出版,在保留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已被公众普遍认可的书写法的基础上,对德语书写进行全面地规范。Duden确定的书写规则在1901年召开的“正字法会议”上得到德国、奥地利瑞士官方的正式承认。几乎是与此同时,1898年,T.Siebs发表了“舞台德语发音”一书,将舞台语言发音作为标准德语发音的规范。Siebs的“舞台语音”主要以北方标准发音为基础,因为,北德自18世纪以来,为学习以东中部及南部德语为基础的标准德语,严格按书写字母发音,发音非常标准。Siebs制定的标准很快在学校得以推广。

19世纪,英国在多个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英语的影响力随之增强。20世纪,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成为世界经济和科技大国,英(美)语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在此之前,英语外来词在书写和发音上经过德语化加工;1945年后,英语在学校逐渐普及,英语外来词直接引用。这种现象在经济、计算机信息等专业领域尤为突出,如Computer, Monitor等。现代德语中还有许多隐藏的英语表达方式,如AuBenseiter, Schwarzmarkt等。

语系

德语是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西日耳曼语支下的一门语言。

地理分布

德语是世界上最常被学习的外语之一(在欧洲常作为第二外语教学)。德语在欧洲使用的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和地区有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比利时的德语文化区卢森堡卢森堡语被认为是德语的方言之一)。德语在欧洲使用的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和地区:德国、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意大利的南蒂罗尔地区、特伦托地区、比利时的德语文化区里、卢森堡(卢森堡语被认为是德语的方言之一)。

在以下国家德语是唯一的官方语言:

在以下国家德语是官方语言之一:

在以下国家德语是少数族裔语言:

内部分布

大多数德语词汇源于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的独立语言,一些词汇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有部分来自法语和英语。日耳曼语族西支的独立语言包括德语,英语,荷兰语弗里西亚语比利时荷兰语,南非语低地苏格兰语等独立语言。虽然各个语言由于外来词汇的影响,单词拼写并不完全一样。但是基本发音(欧洲日耳曼语族独立语言的发音有非常多的地方并不像传统的印欧语系),基础词汇,内在逻辑都非常接近。由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自丹麦南部,德国北部的石勒苏益格盎格琳(ANGEL)和德国下萨克森州(NiederSachsen)一带,古英语(Old English或Anglo-Saxon,是指从450年到1150年间的英语)受古低地德语的影响非常大,发音,语法,单词拼写非常接近。

语言特点

语音

字母

德语共有30个字母,其中有26个字母与英语完全相同(如下表):

剩余4个:β [estset]、ä、ö、ü

音素

音素属于语音范畴,是最小的语音单位。德语有 42 个音素,分为元音音素和辅音音素。

音节

德语中的音节以元音为核心,有几个元音就有几个音节。一个元音可以单独构成一个音节,也可以和前后的辅音共同构成一个音节。两个元音之间如果只有一个辅音,就将该辅音归入后面的音节,如果两个元音之间有两个辅音,前后两个音节各分得一个邻近的辅音。

口语特点

德语中的元音有长短之分,也是区分词义的重要手段之一。

元音发长音规则:

单词中,两个相同的元音叠加在一起,该元音发长音。

单词中,元音的后面有字母h,该元音发长音,字母h不发音(在这里相当于长音符号)。

单词中,元音后面没有或只有一个辅音字母(不包含后缀),该元音发长音。

单词中,在辅音字母ẞ之前有时念长音,有时念短音。

元音发短音规则:

单词中,元音后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辅音,该元音发短音。

在外来词和少数德语词中,非重读的开音节中的元音是半长音或称为长音短读(位于词尾的 e 除外 ),也就是它们的发音方法跟长音一样,只是读短一些。

语法

名词

德语中的名词分为阳性、阴性和中性三种,名词的性一般用冠词来表达,分别用冠词 Der、DFie、Das来表示。德语中的每一个名词都必须具有一个属性。它们的复数均用冠词die以及通过名词本身的复数词尾来表示。

德语中的"格”属于名词、代词和形容词的语法范畴,是词的形式。表示一个词跟句子中别的词的关系。印欧语系中原来有8个格,日耳曼语言中原来有6个格(跟俄语相同),现代德语则保留了4个格,即第一格 、第二格、第三格、和第四格。名词变格表明句子中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情态动词

情态动词是用来表达情态的动词,比如可能、意愿、必要等意愿的动词。德语中的情态动词是表达可能性、必要性、愿望、决心、猜测、假定、命令等的动词,也常常用来表示说话人对某一动作或状态所持的态度,是语言表达的修饰手段之一。

德语中的情态动词共有6个:dürfen(允许),können(能够,可以),mögen(愿意,喜欢),müssen(必须),sollen(应该),wollen(想要)。德语中很多的情态动词都可以单独出现,作为独立动词来使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德语中情态动词在句子中位于第二位;动词随主语人称进行变位(一、三人称变位相同);实义动词用原型,放在句子末尾;句子表意明确时,实义动词可以省略。

冠词

德语名词一般与冠词连用,通过冠词和相应名词词尾的变化来表示该名词的性数格的变化。冠词又分为不定冠词、定冠词、否定冠词、指示冠词、物主冠词。

代词

代词用来代替名词,在句中可以作为主语、宾语和表语。代词中包括人称代词、不定代词man和其它不定代词、不同冠词的代词形式、反身代词。

在句子中:引导关系(定语)从句,它的性数与所修饰的名词同,格则由其在从句中担任的成分来定,与被它修饰的名词无关。从句用尾语序,前后用逗号与主句分开。

做指示代词,变化与做关系代词时同,相当于英文中的this, these, that,  those。此时它们的性,数,格要与被指代的名词完全一致。指示代词das可指代中性名词,还可以指代做表语用的阳性和阴性的单数名词,复数及一个句子。

介词

德语介词是一种没有词形变化的词类,其本身没有性、数、格的变化,在句中不能单独使用,总是和名词、代词、形容词等连用,构成介词词组,以表述它在句中的各种相互间的关系。如所处的状态、运动方向、理由或结果等,所以介词又称“关系词”。

介词词组在句中有5个功能,即作状语、作定语、作介词宾语、作谓语动词的补足语、作表语。

四格变位

德语中的四格变位是指名词、代词和形容词在句子中作主语、宾语、表语等不同成分时,需要发生相应的词形变化。四格变位包括第一格(主格)、第二格(属格)、第三格(宾格)和第四格(直接宾语或工具格)。第一格(主格):表示主语,名词用原型,形容词和冠词保持原样。例如:Peter ist Student(彼得是学生)。第二格(属格):表示所有关系,通常与介词bei/in/über等连用。名词需加-s或-es,形容词需要变格。例如:Die Haus des Mannes(男人的房子)。第三格(宾格):表示间接宾语或工具等,名词需加-n或-en,形容词变格。例如:Er bringt die Frau einen Blumenstrauß(他给女人带来一束花)。第四格(直接宾语或工具格):表示直接宾语或工具等,名词需加-n或-en,形容词变格。例如:Er isst einen Apfel(他吃一个苹果)。

句法特点

构成:前区 + 动词变位 + 中区 + 动词的补充

可以放在前区的成分:主语、宾语、形容词、副词、W-疑问词、从句……当前区有其它成分,主语推后放在中区。

构成:前区为空 动词变位 + 中区 + 动词的补充

构成:连词+中区 + 动词的补充+动词变位

词汇

表示广义的事物名称,在词 形上有性、数、格的变化,往往在冠词的性、数、格上反映出来。 德语名词以大写字母开首。具体名词包括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普通名词有表示同类生物或事物的一群或个体的种类名词,如:das Tier动物,der FIuß河流,die Karte卡片;有表示同类生物或事物的个体结成整体的集合名词,如:das Gebirge山脉,das Vieh牲畜,das Gemüse蔬菜;有表示物质或材料的名词,如:das Holz木头,die Milch牛奶,das Gas气体。专有名词表示某一特定生物或事物的名词,如:Berlin柏林(城市),Bredel布莱特尔(姓氏),die Elbe易北河(河流)。抽象名词表示诸如本质、特性、过程、情感、状态、时间等等概念。如:die Stãrke实力,der Mut勇气,der Sprung跳跃,der Zorn愤怒,der Schlaf睡眠,die Epoche时代。

人称代词与物主代词

参考资料

注:物主代词“或”前用于阳性与中性名词,“或”用于阴性名词与名词复数。

文字

在规范书写方面,1901制定的正字法一直沿用至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曾多次组织专家讨论正字法的改革方案,目的是为了克服现行正字法中明显的不规则的地方,进而简化正字法,但都没有被通过。最近的一次改革方案经过众多专家多年的努力,在其它德语国家(瑞士奥地利)的共同协助下,终于在1996年被正式通过。改革方案主要涉及大小写、音节划分、外来词书写、字母B以及标点符号等方面的规范及简化问题。2004年6月4日,德国文化部长联席会议决定从2005年8月1日起全面实行的字法。

各地方言

德语方言一般分为低地德语和高地德语两种。现代德语方言分为中部德语和上德语两部分,标准德语以中部德语为基础。奥地利和瑞士的方言属于上德语。德语语言区南部有比较多的方言如奥地利方言、施瓦本方言、巴伐利亚方言、黑森方言、科隆方言、柏林方言等。一般来说越向南方方言的发音越强硬,多短音,多a音。

高地德语

高地德语,南部德国奥地利瑞士的德语方言。“高地”指阿尔卑斯山脉和临近的德国南部山区。值得注意的是,常有人将高地德语与标准德语混为一谈,但二者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高地德语对应的德语词汇是Oberdeutsch,“Ober”一词意为“高处、上方”,指阿尔卑斯山和临近的德国南部山区;而标准德语对应的德语词汇则是Hochdeutsch,其中“hoch”一词也有“高”的含义但在这里则意为“高贵的、高级的”,而不是指地理概念。Hochdeutsch一词在德语中专指标准德语,标准德语发音以德国中部(汉诺威周围)方言为基础,德国、奥地利、瑞士使用相同的德语正写法。

低地德语

低地德语通常分为三大体系:东低地德语,包括柏林、梅克伦堡等地区所使用的东、西普鲁士德语都属于东低地德语。低地萨克森语,例如北美堪萨斯的德裔群体所使用的门诺低地德语(Mennonite Plautdietsch),不来梅、杜塞尔多夫等地使用的北莱因-威斯特法伦州、下萨克森州、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州绝大多数城市、以及荷兰东南部很多省的一部分。低地法兰克语,包括荷兰语、比利时的佛拉芒语(它与荷兰语虽然用词不同,但对应词的发音相同)、荷兰的西林堡语等,所以实质上荷兰语也是一种低地德语,只不过因为政治因素被独立称为荷兰语。一般语言学家认为低地德语是一些独立的语言,而不是德语的一些方言。低地德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内受到标准德语的冲击很大。今天在德国北部地区仍广泛使用低地德语。低地德语保存了日耳曼语族中一些比较原始的成分,它们与荷兰语和古英语的共同点比同各类高地德语之间更接近。各类低地德语的发音通常比较柔软,eː音和长音比较多。

瑞士德语

一般语言学家认为瑞士德语是德语的一个方言,它与施瓦本方言比较接近。但瑞士德语的发音与标准德语的发音相差悬殊,以至于一般德国人听不懂。瑞士德语的正体法与标准德语的完全一致,虽然在瑞士也有人利用瑞士德语的发音来书写,但这种书写方式不被正式承认。

官僚德语

官僚德语其实这只是德国的古代语言演变而来的,有点类似于*的文言,(Beamtendeutsch)是德国机关、法庭等等使用的语言。理论上来说它是*标准的德语了。但因为官僚德语语句往往非常累赘(从句套从句等等),混有许多机关、法庭用的缩写和引用法律,公报的条例,加上许多官话中的特用词(比如火灾在官僚德语中不用一般人使用的 Brand 一词,而用冗长的 Feuerereignis ,失火事故),教育比较低的德国人,或对一个专业不熟悉的人也往往看不懂用官僚德语写的公报或官方信件。官僚德语常被用来讽刺德国庞大死板的官僚机构。

语言影响

从使用语言人数的排行榜来看,德语在不同时期的名次虽有前有后,但总的呈靠后趋势。1964年,把德语作为母语的有一亿人在世界排名表上列第六。1984年,把德作为母语的人数增加到了一亿一千九百万,但排名却向后挪了一位,名列第七。到了1987年,更是每况愈下,德语在世界的排名表上跌到了第十一位。这倒不是说德语的人数减少了,而是发展中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它的排名挪后了。

语言保护

使用现状

从17世纪下半叶到18世纪中叶,德国贵族及社会上层人士只崇尚法语,德语被完全排除在他们的社会交往之外。无怪乎著名法国哲学家 Voltaire 在波茨坦逗留期间(1750)写到:“我如同置身于法国,人们只说我们的语言,德语只是对士兵和马匹说的”。与此同时,受法国宫廷生活的影响,大量有关服饰、居住、饮食、社交、恋爱及社会价值观念等方面的词汇也涌入德语,如:Mode, Etage, Sofa, Balkon, Champangner, Dame, Onkel, charmant.interessant等等。

保护措施

为维护民族语言的纯正性,抵制外来语言的影响,他们在德国各地相继发起组织了大大小小的语言协会(Sprachgesellschaften)。这些语言协会力图清除德语中外来语成分,以提高母语自身的表达能力,对德语的规范化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语言文化

哲学

德国哲学及利奥六世在世界哲学中都有其独特的地位和贡献,德意志民族历来被称为“哲学的民族”。学者高宣扬在《德国哲学发展史》的序言中称其为“西方哲学的精华”。而德国哲学主要是由德语进行书写和传授的。

古典哲学在英国革命之后和法国革命发生之际降生,英法革命对德国人的精神世界产生了巨大冲击,英法哲学也为德国哲学提供借鉴。18世纪末19世纪初德国古典哲学代表人物有伊曼努尔·康德(1724—1804),他很注意研究自然科学,主要著作有《宇宙发展概论》《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判断力批判》;约翰·哥特利勃·费希特(1762—1814)最初是康德的信徒,但之后很快就批判康德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因素。他的主要著作有《知识学基础》《论学者的使命》《知识学导言》《人的使命》;费里德里希·威廉·约瑟夫·谢林(1775—1854)最初是约翰·费希特的继承者,但很快就把费希特的主观唯心论发展为客观唯心论。其主要著作有《自然哲学体系初稿》《先验唯心论的体系》;乔治·威廉·费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是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顶峰,他创立了哲学史上最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认为在自然和社会出现之前就存在一种“精神”,即“绝对精神”。其主要代表著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法权哲学》《哲学全书》;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他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自然界是不依赖于意识而独立存在的。人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的思维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所谓“绝对精神”不过是上帝的同义语。其主要代表著作有;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树学批判、《基督教的本质》《宗教的本质》;卡尔·马克思(1818—1883)与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学说,被认为是指引全世界劳动人民为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理想而进行斗争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其主要著作为《资本论》《共产党宣言》《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

文学

德语国家包括德国以及奥地利瑞士的德语部分。二十世纪初期的德语国家文学发展的特点,是现代主义的崛起。首先是象征主义。1910年开始,德语国家兴起了表现主义文学运动。表现主义文学初期的显著成就是在戏剧方面。表现主义戏剧家有德国的凯撒(1878-1945)、恩斯特·托勒尔(1893-1937)等;诗人贝恩(1886-1956)和小说家魏尔菲尔(1880-1945)分别是表现主义诗歌和表现主义小说的代表人物。二十世纪德语国家现代主义文学最突出的代表是奥地利作家弗兰兹·卡夫卡德国大文豪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歌剧浮士德》被认为是德语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

当代德语国家文学还包括瑞士和奥地利的一些优秀作家的作品。这些作家中最著名的是瑞士作家里德利希·迪伦马特(1921-1990)。迪伦马特的处女作是剧本《立此执照》(1947)。1956年,发表轰动世界的著名喜剧《老妇还乡》。1962年发表另一部代表作——剧本《物理学家》。

音乐

文艺复兴之后,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使得音乐的中心最终转到了德国和奥地利马丁·路德·金是一个热爱音乐的人,他大力鼓励用音乐来咏唱雅威,来抒发对上帝的崇敬和爱戴。从而,在逐渐转而信仰新教的德国奥地利等德语地区,音乐成为教堂和教区最为重视的艺术形式,众多的教堂合唱为复调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土壤,管风琴和羽片琴为音乐家们准备好了武器,发达城市(如维也纳)的贵族们开始大力资助音乐家。正是在这种氛围下,在吸收了意大利法国的音乐发展成果以后,在德国奥地利,出现了巴赫家族,使得德国奥地利地区迎来了古典音乐的辉煌时代。

德语地区以德国奥地利为主在音乐方面的成就无与伦比, 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能像德国奥地利地区一样造就了如此之多的音乐名家。 历史上,德语音乐的中心,一直是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格奥尔格·亨德尔德国17世纪最杰出的作曲家;弗朗茨·海顿沃尔夫冈·莫扎特路德维希·范·贝多芬三人被称为维也纳最杰出的古典音乐大师,作为德国歌曲之王的弗朗茨·舒伯特罗伯特·舒曼则是19世纪德国浪漫派音乐的杰出代表;19世纪下半叶,决定德国乃至欧洲音乐发展道路的中心人物是阿道夫·瓦格纳;此外还有约翰内斯·勃拉姆斯阿诺尔德·勋伯格、米德米特等音乐名家,他们也为德国及世界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德国至今还有许多中国艺术节或音乐团体是为纪念这些艺术大师而专设的,如波恩国际贝多芬节、拜罗伊特瓦格纳文化节、献身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音乐的盖兴教堂唱诗班、国际巴赫协会、不定期举行的巴赫文化节。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