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高等教育 :比较高等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21 04:59

比较高等教育比较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 1933年,孟宪承的《大学教育》为现代我国最早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比较高等教育著作。我国第一部以“比较高等教育”作为书名的著作出版于198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的符娟明、迟恩莲和周主编。

基本介绍

对应英文:Comparative higher education

比较教育和高等教育中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比较不同国家高等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认识高等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相互关系,完善高等教育的内部机制,为教育决策和教育实践服务。兴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主要借助于社会科学“母体”学科的定量和定性方法,特别是社会学经济学、哲学和历史学的方法。从事该领域研究的有国际组织、国家机构和学者个人。其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其所属机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及其“教育研究和革新中心”、欧洲理事会、东南亚高等教育研究所、国际大学协会等组织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政策委员会和瑞典全国大学委员会等机构在这一领域也进行了许多重要研究。第一本专著是美国阿尔特巴赫于 1979 年出版的《比较高等教育:研究趋势和文献目录》。经常发表比较高等教育研究成果的主要杂志有《高等教育》(荷兰)、《欧洲教育杂志》(法国),《比较教育评论》(美国)和《比较教育》(英国)。阿尔特巴赫认为,比较高等教育“在目前还不是一门学术性的学科,甚至也不是一个分支学科,而是扩大眼界和了解其他国家经验的一种思考高等教育的方法”。

1933年,孟宪承的《大学教育》为现代我国最早一部具有代表性的比较高等教育著作。而孟宪承先生也由此而成为我国比较高等教育的先驱之一。我国第一部以“比较高等教育”作为书名的著作出版于1987年,由北京师范大学外国教育研究所的符娟明、迟恩莲和周蕖主编。该书以专题为纲,以国别为目,每个专题除按照国别铺陈以外,还有综合性和现象性的比较。以后的研究,除了杨汉清等人的《比较高等教育概论》以外,比较研究开始针对高等教育的某些具体侧面,研究开始细化,专题研究越来越多。例如,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写的《六国高等教育结构》、贾非的《各国大学入学考试制度比较研究》、区社能的《比较高等学校管理》、陶遵谦的《国外高等学校教师聘任及晋升制度》。这些研究的共同点在于能够把研究的注意力集中在特定的范围,但普遍的问题是介绍性分析过多,比较分析尚显不足。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