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亨 :明武宗工部尚书

更新时间:2024-09-20 19:13

毕亨,(?——1515年),字嘉会,明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先后授吏部验封司主事员外郎、郎中,顺天府丞,两淮盐运使,浙江省右布政使、陕西省左布政使、右副都御史甘肃省巡抚、工部尚书等职。

基本介绍

毕亨是明清时期桓台第一位出任尚书的官员,从小天资聪明,平生气度恢弘,忠诚清廉,与人为善,所到之处政绩卓著,遇事不以利害而向前或退却。弘治七年(1494)担任两淮盐运使,整顿吏治,抑制豪强,为民谋利。适逢增加盐引五十万,有一个太监依仗权势要垄断盐运业务。毕亨竭力抗争,坚决拒绝了权监的要求。人们都担心这样做的后果,毕亨坚持己见,不予答应。巡盐御史见毕亨刚正不阿,就故意找茬,突然派人查毕亨经手的盐务,结果一无所获。巡盐御史更加敬重毕亨。担任浙江右布政使期间遭遇灾荒,朝廷出资赈济灾民,有人诬告毕亨贪污救灾银两。朝廷派人调查,证明全是诬告,再次证明了毕亨的清廉。巡抚甘肃省,治军有方。裁减老弱,充实精锐力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甘肃一带的少数民族叛乱者经常骚扰,省城居民不敢外出,大白天也关着城门。毕亨到任后,命令打开城门,把军队驻扎在城外,保护城内士民外出生产经营,多余的物资官府出钱购买,士民争相外出生产经营,军队后勤得以保障,士气大振,叛兵听说后,全部逃走了。担任工部尚书后,以身作则,正气凛然。工部的事务与朝廷内廷多有关联,内廷多有掣肘。毕亨不怕权贵,上书朝廷,力主节省,禁止劳民伤财为达官贵人建祠,得罪了内阁权臣,被贬官、罢官。

毕亨一生,重视教育,汲引后进。在吏部验封司,他就选拔那些下级官吏加强培养,并经常亲自授课,后来有好几个人考中功名。两淮盐运公署旁有许多空地,毕亨就盖起房子,建起学校,选拔盐商的子弟入学读书,并亲自上课,运署学风日盛。赈济灾民回京时经过郾城区,听说学校里很久没有学生参加科考了,就敦促县令多选拔人才就学。他在学校南边立了一座文笔假山,勉励学生刻苦学习。第二年,就有五人考中举人进士。从此,城县科第不绝。

据《山东新城毕氏世谱》,桓台县毕氏,明洪武十四年由枣强县迁入。始迁祖名讳未详,有三子,长为善甫,有二子,长子有忠;次子有能,后迁金岭镇。次庆甫。三让甫,先迁益都石塘坞,旋迁淄博市王村,字敬贤,是为淄川毕氏始祖。桓台毕氏,多为庆甫后人。“忠厚相承,世济厥德,三传后甲第继盛”。四世毕理,字文义,号敬斋,天顺己卯举人,任安阳县教谕。六世毕昭,字蒙斋,弘治己未进士,任山西省巡抚。九世毕秀,字清岩,毕理五世孙,顺治甲午顺天举人,戊戌(1658)进士,授直隶清苑令。以廉惠仁明著,升海州知州。十八世毕奉先,癸光绪未(1883)进士。字润璋,授刑部主事,改知县,历充江苏省文、武两闱试官,摄震泽篆,严以驭下,明于折狱,修笠泽书院、震泽邑志,捐助义学,坠修废举,称为良吏。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