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小调 :流行于城镇集市的民间歌舞小曲

更新时间:2024-09-20 23:26

民间小调是中国民歌体裁类别的一种,一般是指在民间流传较广,形式较为规整、表现手法多样、曲调细腻、婉柔的短小精悍的歌唱艺术。

民间小调孕育于春秋时期,汉魏六朝以汉乐府闻名,其中汉代的相和歌被认为是民间小调的源头之一,隋唐之际,设置“教坊司”五所,词调作为小调体裁的早期形式出现。宋元时期,继承了唐朝“曲子”的“小曲”开始流行,并于明清时期达到兴盛。民间小调的分布相当广泛,几乎遍及中国大多数汉族和少数民族地区。民间小调的分类至今仍缺乏统一的分类法。按照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可将小调分为三类: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地方性小调、歌舞性小调。

民间小调广泛涉及了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是民歌体裁中更为“艺术化”的形式。一般说,它的感情表达比较细腻、曲调风格比较婉转、结构比较均衡完整、节奏节拍比较规整,常有乐器伴奏。

民间小调在中国仍保持着旺盛活力,截至2023年,与民间小调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达50项。

历史沿革

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的《诗经》包括“风”“雅”“颂”,《国风》就是当时各诸侯国的民歌,其中的某些叙事性篇章,已经孕育了“小调”这一体裁的某些因素。

两汉南北朝时期

刘彻时期设立“乐府”用来训练乐工,制定乐谱和采集歌词,其采集了大量民歌,“乐府”也成为一种带有音乐性的诗体名称。其中的相和歌描述普通的下层人民和士卒的际遇,在乐府相和歌中创立了“行”的体裁,相和歌也被认为是小调的源头之一。到了南北朝时期,民间出现了《子夜四时歌》《从军五更转》《月节折杨柳歌》等时序体的乐府民歌,影响了后世传播较广的几种传统小调(四季、五更、十二月)的体式结构原则。

隋唐时期

隋唐时期设有“教坊”五所广泛搜集国内各地区和国外的民歌,民歌得到选择、提炼而成为说唱、歌舞演出的一部分,被称为曲子,“曲子”开创了填词之风,称为词调,是小调体裁的早期形式。

宋元时期

宋元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激烈,人民生活痛苦不堪。继承了唐朝“曲子”的“小曲”开始流行。

明清时期 

小调在明清时期极为兴盛,随着商品经济、集市贸易的发展,逐步提供了较大的集体娱乐、节庆的条件,致使各种小调有机会相互交流,为小调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环境,涌现出更多的演唱小调的职业和半职业艺人,使小调的发展成熟完善。清中叶时,已刊印的俗曲就有6000余种,流行区域涵盖了十余个省份,其中大多数属于小调体裁。

中华民国至新中国成立后

在旧社会,优秀的小调对劳动人民起着很强烈的自我教育作用。在革命斗争的年代里,小调是一种动员群众、教育群众的有力武器。如《逃难小调》,这是流行于山东黄县的一首革命历史民歌,是在传统民歌《五更调》的基础上填词的,歌曲通过对一个老乡的倾诉,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种种罪行,表现了受迫害的劳苦大众对国民党反动派无比愤恨的情绪。

新中国成立后,民间小调在中国仍保持着旺盛活力,2011年,青海省汉族民间小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截至2023年,与民间小调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达50项。

艺术类别

小调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至今仍缺乏统一的分类法。宋大能著《民间歌曲概论》将小调分为抒情歌、诙谐歌、儿歌和风俗歌四类;江明惇著《汉族民歌概论》中主要按音乐特征将小调分为吟唱调(包括儿歌、摇儿歌、哭调、叫卖调、吟诗调)、谣曲、时调、舞歌四类;按照作品的风格将小调分为优美抒情的、欢快活泼的、幽默风趣的和新词小调;根据小调的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将小调分为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地方性小调、歌舞性小调。

艺术特点

节奏、节拍的特点

小调的节奏既规整又灵活多变,主要特点有:有规整的节拍和明显的节律;节奏较多样,并且分布均衡,既有对比又有平衡。

旋法

相比于山歌和号子,小调的旋法变化十分丰富,旋法形态多样,级进多于跳进,旋律多呈曲折线状,环绕进行多于直线进行,常用乐汇的变化、对比表现不同的内容,变化的手法也较丰富。

曲式结构

小调的曲式结构可分为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对应式结构是指一上一下两个乐句相互应答,相互补充,共同完成一个音乐内容的表达;起承转合式结构是指起部(即呈示),主题最初陈述;承部(即巩固),通过重复或变化重复来巩固主题;转部(即发展),发展主题,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合部(即结束),结束全段音乐。

衬词和衬腔

小调中的衬词、衬腔的运用比起号子和山歌来说旋律更丰富多样,表现作用大。一般衬词、重复词、称谓词、表意性的衬词等都运用得比较普遍,不仅能起补充陪衬的作用,还能深化内容、丰富形象。

地方语言

每一个地区都有特定的方言语调,这就形成了小调多样化的风格,语言对小调旋律的影响主要在字调、语调、语言习惯三方面。

代表作品

吟唱调

这是一种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实用性较强的小调。如:儿歌、摇儿歌、叫卖调、吟诵调等。其特点是:旋律接近口语形态,多以朗诵性为主,结构比较简单。如《花蛤蟆》等。

谣曲

这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哼唱的小调,它的艺术形式比吟唱调成熟,结构完整,节拍规范,表现手法极为丰富,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谣曲按内容可分为诉苦歌、情歌、生活歌和嬉游歌等。如《揽工歌》《绣荷包》《数蛤蟆》等。

时调

时调是一种除了在日常生活传唱外,还经常用于商业性卖唱的小调。卖唱者大多为职业或半职业的民间艺人,所以它的音乐形式更为完整、成熟,音乐表现手法更加细腻,旋律和节奏更加丰富多彩。流传广、影响大的时调主要有:孟姜女调、剪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无锡景调、绣荷包调、对花调等。

传承与保护

民间小调在中国仍保持着旺盛活力,截至2023年,与民间小调相关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达50项。

2011年,青海省汉族民间小调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代表性曲目有《放风筝》、《织手巾》、《五更鸟》、《四季歌》等,主要流传地在青海东部的汉族聚居地区。

价值和影响

民间小调多以反映社会生活为题材。它不受某个特定的社会条件的制约,它所反映的不仅包括农民,而且还有城市手工业者和其他劳动者、商人、市民乃至江湖艺妓、和尚尼姑、流浪行乞者等各种社会阶层的爱情婚姻、离别相思、风土人情、娱乐游戏、自然常识、民间故事等,对于民间生活场景均有涉及。

小调又称为小曲、俗曲等。它是人民群众在娱乐、休息、集庆时演唱的民歌。它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艺术品种,对人民现实生活的作用和精神世界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旧社会,优秀的小调对劳动人民起着很强烈的自我教育作用。在革命斗争的年代里,小调是一种动员群众、教育群众的有力武器。

参考资料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01

青海汉族民间小调.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3-11-01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