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龙 :爬行纲蜥臀目的动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1:21

气龙(学名:Gasosaurus)是一种生活在侏罗纪中期的肉食性恐龙,体长3.5-4米,体重150公斤。

生物学史

考古发现

化石发现在中国四川省大山铺镇,当地属于下沙溪庙组,地质年代为侏罗纪中期的巴通阶与卡洛维阶,距今约1亿6400万年前。1985年,在一座天然气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发现了气龙的化石,尽管目前仅有一些后颅骨(缺失头骨)的化石。这些化石包括扁平的牙齿、4节颈椎、7节背椎、5节椎、7节尾椎、两根肱骨,以及高度磨损和重建的骨盆和后肢材料,包括左髂骨、左坐骨、左耻骨、左股骨、左胫骨和左腓骨。这些化石被古生物学家董志明和唐子路定义为气龙构建气龙的模式种

姓名来历

气龙是一种中等体型的肉食恐龙。它们并不爱生气,只是被发现的过程和天然气有点关系。1979年,一只考察队在寻找天然气时偶然发现了它们的化石,因此取名为气龙。

形态特征

气龙在侏罗纪中期的蜀龙属动物群里是一种活跃敏捷的掠食者,它属于中等体型的肉食性恐龙,大约3.5米长,高可达2米。根据发掘的颅骨以及部份躯体保存的BOBBIN复元组装显示了它的牙齿尖锐边缘呈锯齿状,能撕裂生肉。强而有力的前肢装备有强劲的爪子用来抓持小型猎物或者大型动物坚韧的外皮。这种恐龙的特徵和侏罗纪其它地区发现的泰坦巨龙类非常相近。

气龙是一种小型的原始食肉性恐龙,体长4米,其主要特点是头大而轻颖,侧扁尖锐的牙齿呈匕首状,颈子短,尾巴长,前肢短小灵活,后肢强壮有力,趾端长有尖锐的利爪,善于两足快速奔跑,捕食其他动物,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可怖的捕猎者。气龙在大山铺的恐龙动物群中个体不少于6个,其中有两具较完整的标本被保在埋藏厅内。气龙的正型标本为一缺失颅骨的不完整BOBBIN,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骨架体长约为4米。气龙是中侏罗世形态特征显得原始的一类肉食性恐龙。它的头骨轻盈,牙齿侧扁,呈匕首状,前后缘上有小锯齿;前肢退化,常用粗壮的后肢行走,奔跑灵活。它是大山铺恐龙动物群中的霸主。

由于已知的气龙化石的残缺性质,它在鞭尾类内部的位置不确定,可能位于兽脚亚目之外。对模式标本的详细研究正在进行中,可能会改变其分类。气龙与其他中等体型的兽脚类恐龙共存,如川东兽脚龙和开江龙属,这三种恐龙都是从下沙溪庙组发现的。这些相似的恐龙显示了一种有趣的特征,既有衍生的鞭尾类共有派系特征,又具有与非鞭尾类共有的原始特征,这表明它们在鞭尾类内部占据了一个基础位置。对中原地区侏罗纪动物的解剖学研究可能会揭示更多有关原始鞭尾类解剖学的细节,并有助于解决这个成功的兽脚类支系的早期演化。对中国侏罗纪中期兽脚亚目的进一步探索可能会为我们带来新的见解,包括鞭尾类的多样化、更高级兽脚类体型的起源,以及侏罗纪中期的古生物地理学。

生活习性

气龙是肉食性恐龙。它们在捕食的时候能够一跃而起,张开血盆大口,趁猎物放松警惕时攻其不备。丛林中经常会上演这种血腥的捕食剧目,气龙因此成为恐龙动物群中的一方霸主,更是植食恐龙最凶猛的天敌。

分布范围

生活在距今1.75亿年~1.63亿年前的中侏罗世,分布于亚洲,中原地区四川地区。气龙生活在侏罗纪中期(巴通期和/或卡洛维期),大约在1.64亿年前。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