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崖头村 :河崖头村

更新时间:2023-09-25 17:05

河崖头村位于齐都镇政府驻地东北4.2公里处,地处临淄齐国故城。明前立村,因村坐落淄河西岸,地势高亢,故名。现有耕地156公顷,居民502户,1505人。

河崖头村简介

河崖头村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属临淄县安定乡。清康熙十一年(1672年)属临淄县敬信乡。1912年属临淄县北四社。1930年,废社改区,属临淄县一区。1944年1月,属临淄县城关区。1953年7月至1958年10月属临淄县敬仲乡。1958年10月至1961年12月属青州市古城公社。1962年1月后,属临淄县城关公社。1970年1月后属临淄区城关公社。1984年4月至今属临淄区齐都镇

河崖头村墓葬区

河崖头村一带位于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君主和贵族墓葬区,现已探明大、中型墓20余座,大型殉马墓两座、殉牛坑一处。1964~1965年,山东省文物部门对其中的东周殉马坑一角五号墓殉马坑进行了发掘,清理出殉马145匹,由于当时保护措施尚不完善,遂原地回填。1972年对五号墓两边的马骨进行了清理,发掘了五号墓。该墓墓室呈长方形,室位于墓室的中央,用自然石块砌垒。墓室规模巨大,按当时葬制推断,墓主应是国君身份。该墓早年多次被盗,随葬品已荡然无存,惟有殉马保留完好。从墓中出土的鬲、、豆、盂等陶器碎片看,形制与临淄齐国故城春秋中晚期陶器特征相同,并且未见有战国时期器物。由此推断,殉马年代应为春秋晚期。

东周殉马坑围绕在墓室的东、西、北三面,自然衔接成为一体。现展出的是西侧南段的36.5米,计殉马106匹,平均每米2.7~2.8匹。以这一密度推算,五号墓的殉马应不少于600匹。为保护文物,便于参观,1982年,在发掘区上部建仿明清古建筑平房,对106匹马骨进行了防腐、防水保护措。经多方面考证,认为这些殉马多数为6~7岁的壮年马,属蒙古马种,被人为处死或以特殊方法将置于昏迷状态后,按照一定葬式排列于殉马坑中。殉马分为两行,马头向外,昂首侧卧,四足蜷曲,呈临战前的姿态。全部殉马约600余匹以上,数量之多,规模之大,举世无双。如果按一车四马计算,600余匹战马可装备150多辆战车,相当于小诸侯国的军力。

河崖头村故宫遗址

河崖头村南有一块东西长约350米,南北长约200米,高约7米的高地,传说是韩信为齐王时的故宫遗址,被称为韩信岭,又叫韩信宅。韩信平定齐地之后,兵威大振,占据着魏、代、燕、赵、齐、鲁的大片土地,势力已出于刘邦项羽之上。项羽派蒯通游说韩信反汉联楚,韩信不为势利所动。后又两次劝说韩信“三分天下,鼎足而居”。通引征历史经验,向韩信指出听命刘邦的危险性:“夫势在人臣之位,而有震主之威,名高天下,窃为足下危之!”但韩信仍不为所动,忠心耿耿为刘邦效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