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螺 :阿地螺科泥螺属下的唯一物种

更新时间:2023-09-19 13:54

摘要

泥螺(山水芋螺:Bullacta exarata),又名吐铁、梅螺、麦螺、海泥板、海溜子、泥溜儿,黄泥螺是海洋潮间带底栖匍匐动物。属腹足纲后鳃类头楯目阿地螺科,是泥螺属的仅有一种。泥螺雌雄同体,整体呈长方形,体长40-50mm,宽26-30mnm,贝壳卵圆球形,壳质薄而脆,壳顶仅有2螺层呈斜截断状,壳表有密集的沟状螺旋线,壳口卵圆形,外唇超出壳顶较远,上部呈褶状,内唇狭而薄。

泥螺是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在中国、日本朝鲜均有分布,是中国黄海、渤海常见中间,也分布于中国的东海南海

泥螺是头楯目少数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之一,也是中国北部重要的经济种类,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其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及多种维生素,具有营养价值。能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具有药用价值。

形态特征

泥螺呈长方形,肥厚,灰一黄红色,体长40-50mm,宽26-30mnm。贝壳中型,呈卵圆球形,壳长19-20mm,壳宽13.5—14mm。壳质薄而脆,呈半透明白色,有光泽。壳顶中央有一个浅凹,不形成洞穴,顶部呈斜截断状,仅有2螺层。壳表覆有灰黄褐色壳皮,雕刻有精细、密集的沟状螺旋线。壳口宽广,呈卵圆形。外唇薄、简单,上部呈褶襞状,超出壳顶较远。内唇石灰质层狭而薄。轴唇弯曲,基部有一个狭的反褶缘覆盖脐区。壳口内面白色。动物不能完全收缩入壳内,头楯后端分为2叶,生活时与侧足、外套楯覆盖部分贝壳。

分布

泥螺属仅有泥螺一种,泥螺是太平洋西岸海水及咸淡水特产的种类,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在中国黄海渤海常见,也分布于东海、南海,其中辽宁省山东省浙江省沿海的产量大。

栖息环境

泥螺栖息在潮间带中、低潮带泥质砂底,海湾内潮间带泥沙滩,底栖硅藻丰富,风浪不大,潮流较缓的海区内,冬季可移栖向潮下带浅水区,夏季交尾产卵,卵群呈球形,有胶质柄固着泥砂底,其幼体多分布于上、中潮带,成体多分布于中、低潮带。

生活习性

泥螺是杂食性动物,以有机腐殖质、硅藻、海藻碎片、无脊椎动物的卵及小型甲壳亚门等为食,对温度和盐度的变化适应力强,容易生长。泥螺行动缓慢,会用头盘掘起泥沙与身体分泌的黏液混合,包被在身体表面,酷似一塔凸起的泥沙,起着拟态保护作用。泥螺是雌雄同体,但需要异体受精,性成熟时,在退潮后可见其滩涂上交尾。

生长繁殖

泥螺交配

泥螺是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的动物,其产卵期在中国北方沿海为6~9月,以水温25℃为最适,繁殖季节在退潮后海滩上可见泥螺交尾情况,交配时,两个泥螺互相靠拢,在原地旋转,后同时伸出阴茎互相交尾。

产卵发育

泥螺在交尾后的一天后产卵,卵被胶质囊所包,被并聚集成葡萄状的卵群。有胶质柄附在海涂泥沙上。受精卵胚胎发育完毕,面盘幼虫破囊而出,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约4天后即变态成幼螺,然后在海滩上匍匐爬行生长。

人工养殖

获得苗种

泥螺苗种的获得主要有野生苗、土池育苗和室内人工育苗三种方式。其中野生苗是获取泥螺养殖苗的主要来源,因为土池育苗仅提供少量苗种,而室内人工育苗费用昂贵,只停留在实验阶段和小规模试养阶段。在采捕野生苗时,使用聚乙烯单丝织成的淌苗袋,轻轻刮取泥螺苗,并用海水洗净。在气温低或阴雨天,泥螺苗极少少爬出洞穴,但这正是播苗的好时机,有些鱼民为方便刮苗,用药物喷洒涂面,但这会损伤苗种,对养殖不利,切忌采用此方法。为追求利益,刮苗涂民常用淡水浸泡泥螺苗种,以增加质量和个体大小,但经淡水浸泡的苗种活力差,爬行和钻泥能力弱,不能适应环境变化,容易大量死亡。

养殖泥螺

泥螺的主要养殖方法有:滩涂粗放养殖、滩涂低网围网、滩涂高网网、滩涂筑堤(坝)养殖土池(塘)养殖、盐田养殖等,各有利弊。而养殖的关键在于合理放苗,合理施肥、用药,以及及时收捕。

选择养殖地

选择风浪小、潮流畅通,流速缓慢、地势平坦、涂面稳定的潮间带中、下区滩涂。滩涂以泥多沙少、含油泥多(即底栖硅藻丰富),有机碎屑含量多为好,以威淡水交汇的内湾为佳,一般面积为3335~6670平方米,以养殖户适宜管理为宜。

建造养殖田

在养殖地四周筑土坝(高20~40cm),使塘内在退潮时积水20~30cm,堤坝宽度因地制宜,硬涂堤坝可稍窄,软堤坝则应稍宽,一般堤宽1~2m。养殖涂面在养殖前要进行浅翻,约20~30cm,将涂块捣碎、耙平,捉除敌害生物及杂物,再用平板推平、推光,使涂面平坦,涂泥细腻、光滑。在软泥滩涂,由于滩泥软,难以筑堤、蓄水,可进行围网养殖泥螺,采用18~20目的聚乙烯或普通塑料纱窗网,网内距围网1m处挖一条1m左右宽的蓄水环沟,深20~30cm,可防泥螺出逃。

苗种放养

清理池塘

在放苗三天前选择晴朗天气彻底清涂、清塘。

放苗

可用蓄水播苗或干涂播苗,将泥螺苗种放于盆内,用海水轻轻搅拌后均匀撒播即可,放苗在 2-3月份间为好,苗种规格为1x10个/kg,放苗最好在大潮期间进行,有较长的干时间,在涨潮前1h应停止播苗。

放苗密度

放苗的密度以(6~7)x104粒/667㎡左右为宜。

注意事项

每天巡塘或下滩涂,观察泥螺的生长情况,围塘养殖的要勤于观察塘内水色、水位,及时修补堤坝,及时换水。冬季气温低,蓄水可深些(30cm),春季水温回升,水可相应浅些(10~20cm)换水时结合晒涂,促进底栖硅藻的繁殖,小潮水时,通过施肥(氮1mg儿,磷0.1mg儿)培育藻类促进泥螺生长。及时捕捉敌害生物,也有用药物打虫的,一般10d左右1次。在风浪等引起塘内浮泥淤积过多,或涂面高低不平时,利用换水干塘露滩机会或退潮时,下滩将涂面抹平,将涂泥抹匀。养殖后期,应密切关注泥螺生长情况,注意滩涂底质变化、气温条件及风向等。繁殖前期泥螺极易集体逃跑,此前应开始收捕,繁殖季节泥螺品质变差,且产卵后泥螺极易死亡,而影响养殖产量。早春养殖注意寒潮、冷空气侵袭,养殖后期则要防范病害。

收获泥螺

泥螺苗经60~90天养殖,一般在5月份即可收捕,涂质好的滩涂,规格可达200~250粒/kg一般在达到100粒/kg规格左右时即可开始收捕。6月份放养的泥螺苗,至8-9月份可陆续起捕当地俗称桂花泥螺,品质稍差,产量亦偏低。起捕常用手工捉捕,捕大留小,也有用手抄网或小船拖网起捕的,拖网后破坏涂面,不利于泥螺生活、生长,一般情况不常采用。端午节后,尤其炎热天气,泥螺在白天极少爬到滩面上,可在晴朗无风的夜晚捕捉夜泥螺,相对而言,夜泥螺个体稍大。泥螺起捕后用海水冲洗去海泥、杂物,即可销售。

食用方式

螺肉爽口、营养丰富,可煲粥、炒螺肉食用,可盐腌酒渍加工成泥螺罐头,也可以在清洗干净后直接加上料酒生吃。加工后的螺肉销往港澳台及东南亚,螺肉切片加工速冻亦畅销欧美市场。

价值

经济价值

泥螺是头楯目少数有经济价值的种类之一,也是中国北部重要的经济种类,为中国山东省,江苏省,浙江省渔民普遍食用,其肉味鲜美,可煮食、酒渍、盐渍,也可在养虾业中用作饵料。浙江省的泥螺产量最大,年产量达百吨,还可开发养殖业。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开展的围海造田和60-70年代围塘养虾的大力发展,使泥螺赖以栖息生存的沿海大片潮间带滩涂丧失尽,泥螺产量在70-80年代锐减,市场售价急剧上升。80年代末期浙江省率先开始泥螺的养殖及品质改良工作,目前泥螺养殖已在全国沿海滩涂大面积推广,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菜篮子。例如2023年宁波慈溪市龙山镇利用丰富的滩涂资源,打造了“龙山黄泥螺”全产业链条,春季桃花泥螺产值达4000万元,同比增长了13.3%。

营养价值

泥螺在桃花盛开时所产的质量最佳,此时的泥螺刚刚长发,体内无泥无菌,味道鲜美。中秋节时节所产的“桂花泥螺”,虽然比不上农历三月时的“桃花泥螺”,但也粒大脂丰,鲜美的泥螺含有丰富的蛋白质、钙、磷、铁、脂肪、灰分、多种维生素成分及微量元素等,其足部和肝部所含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氨基酸总量的54.17%和46.78%,两者氨基酸配比接近联合国粮农组织(FA0)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制定的最优蛋白质最高标准,含有除色氨酸外的人体所需其余各种必需氨基酸,并具含量较高的谷氨酸,因此具有营养价值。

药用价值

泥螺具有药用价值,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泥螺有补肝肾、润肺、明目、生津之功能。在民间有以酒渍食,防治咽喉炎、肺结核的习惯。泥螺味甘、咸,性微寒,能补肝肾,益精髓,生津润燥,在中医上用于肝肾阴虚,虚烦发热,目昏眼干,阴虚肺燥,咽喉干燥,舌干少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