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黄庄站 :北京市海淀区的地铁站点

更新时间:2023-09-25 13:56

海淀黄庄站(Hǎidian Huangzhuang Station),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大街、海淀南路和知春路的交汇路口,是北京地铁运营有限公司京港地铁有限公司管理运营的地铁车站。该站是北京地铁4号线北京地铁10号线换乘的车站。

海淀黄庄站是北京地铁中较为繁忙的车站之一,高峰时段的乘客量为5,251,500人次。

历史沿革

2005年11月30日,海淀黄庄站名称确定。

2008年7月19日,海淀黄庄站北京地铁10号线一期站层启用。

2009年9月28日,海淀黄庄站北京地铁4号线站层投入使用。

交通区位

车站位置

4号线车站沿中关村大街大致呈南北向布置,10号线车站沿海淀南路、知春路呈东西向布置。A2口旁为新中关购物中心,距离欧美汇购物中心约127米。

站口设置

据2021年2月京港地铁官网显示,海淀黄庄站共有5个出入口。

首末车时间

10号线

内环(开往知春里站方向):4:58-20:50(全程)-22:36(终点站巴沟站)-23:00(终点站成寿寺站

外环(开往苏州街站方向):6:18-22:31(全程)-00:16(终点站车道沟站)

4号线

开往安河桥北站:5:47-23:47

开往天宫院站:5:13-22:33(全程)-22:58(终点站公益西桥站

公交换乘

据2021年2月京港地铁官网显示,海淀黄庄站换乘公交线路如下表:

建筑规模

建筑设计

海淀黄庄站的设计以橘色调为主,在以黑白灰为主色调的10号线里,海淀黄庄站的橘色调十分显眼。“黄庄站位于中关村地区,装修体现了科技、理性、思维的理念。”设计人员介绍说,站厅层机械性的线条,直管灯具的直线排列,形成黄庄站特有的高科技感。10号线的装修重点车站共有7个,一期的海淀黄庄站屋顶与体现出原有的拱顶结构,体现出工业科技的结构和材质的美感。

整体布局

海淀黄庄站台主体呈“十”字型岛–侧式相交形式,为地下两层车站。东西向是10号线车站,上层为侧式站台,下层东西两端头是站厅;南北向为4号线车站,上层南北两端是其站厅,下层是岛式站台。上层南北两端4号线站厅与东西方向的10号线侧式站台之间共设4条弧形换乘通道,以实现两条线地铁车站之间的换乘。

海淀黄庄站两线换乘采用“站厅+通道”双向通行方式。4号线换乘10号线需先由站台两端扶梯向上至站厅层,再由通道前往10号线站台;而10号线换乘4号线时,先由通道到达4号线站厅,再由扶梯向下至4号线站台。

临近车站

文化特色

海淀黄庄站位于海淀区东南部,因海淀镇东南部的黄庄而得名。临近西土城,也称“土城皇庄”。清朝日下旧闻考》称:“皇庄距南海淀二里许,盖沿明代俗称也。”清光绪年间出版的《京城简图》中标有“海甸皇庄”的字样,民国时的《京城街巷名称录》中已称“黄庄”,为区别于其他方位的“黄庄”,多称其为“海淀黄庄”。

建设成果

技术难题

海淀黄庄站施工时的特点及难点如下:

①海淀黄庄站规模是标准车站的2.5倍,有20多座大小不同、形式各异的隧道组成最大的主体隧道开挖面积达420 平方米,暗挖交叉节点多达30余处,且存在暗挖主体大断面十字斜交75°。

②海淀黄庄站周边敏感性建筑物密集,道路交通繁忙,56根地下管线纵横交错。

③海淀黄庄站地层以砂卵石为主含有地下水,且存在水囊、空洞等不良地质体。

④海淀黄庄站作为奥运会配套工程,要求2.5年主体隧道贯通。

⑤海淀黄庄站是国内外第一座采用全暗挖技术建造的十字换乘车站,无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多。

海淀黄庄站针对地铁换乘车站,采用全暗挖法修建,在对传统暗挖法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并应用了“一次扣拱法”技术。是结构构造及防水技术措施不同施工环节的地面沉降规律和施工开挖技术关键。

海淀黄庄站首次研究并提出了“暗挖交叉节点结构体系”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建立的“双层直墙+单层曲墙”暗挖交叉节点模式,大大改善了结构受力状况降低了工程难度和风险。

海淀黄庄站施工时应用了多种新型的暗挖隧道快速进洞技术,替代了传统的二次衬砌马头门体系,提高施工效率20%以上,缩短了工期。

海淀黄庄站施工时研究并应用了不良地质体综合处理技术及126米长大管棚一次性打设技术,保证了复杂地层环境下的大型空间结构的安全建成。

海淀黄庄站首次将地下管线的保护列为一级风险源专项设计建立了地下管线状态与地表沉降的对应关系科学制定了沉降控制标准、过程控制措施确保了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

科研成果

荣誉表彰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