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法式建筑 :法国人建于广东湛江的建筑遗迹

更新时间:2024-09-20 19:05

湛江市法式建筑,是法国人在湛江市区留下的法国建筑遗迹。

历史

1898年,法国人以武力进入广州湾(今广东湛江市旧称),开始租借“广州湾”即现在的湛江市区,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沿海港口相继沦陷,法国租借地广州湾(今湛江市区)偏安一隅,对外贸易和经济发展繁荣一时。1943年,日本人占领广州湾(今湛江)。曲指算来,法国人在湛江停留了整整45年,并在市区留下不少法国建筑遗迹。

简介

霞山区海滨路一带有许多法国人留下的法式建筑,主要包括湛江市法国公使署旧址、维尔多天主教堂、霞山福音堂、法国东方汇理银行旧址等,这些建筑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房子,体现了当时法国流行的建筑风格,充满浓郁的文化氛围。

法国统治湛江期间,西方建筑传入,霞山出现一批欧式特色的近代建筑,虽然由湛江人施工,但由法国人设计,因此,建筑物完全西化,反映了法国当时流行的建筑风格。这些法式的建筑遗迹,成为了解湛江历史的珍贵“化石”。

近年来,广东省湛江市对这些法式建筑给予必要的保护。有的法式建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有的建筑至今仍在使用并发挥一定作用。湛江市评选成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后,这些广州湾时期的法式建筑正逐渐成为游客了解湛江历史的新景致。

景观

广州湾法国公使署旧址

坐落在霞山区海滨路,1903年兴建,钢梁水泥结构,多级台阶步入大厅,楼顶有自鸣钟报时,外型宏伟壮观,典型欧式风格。1911年至1945年广州湾法国公使署设于此;解放后,1950年至1954年湛江市人民政府在此办公,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州湾法国警察署旧址

坐落在湛江市霞山区延安路,与湛江市法国公使署一街之隔。法国入侵广州湾(今湛江)后,为维护其殖民统治,随即设立警察署,并于1900年动工兴建办公大楼。楼高二层,面积400平方米,砖石砌筑,门前宽阔阳台进入大厅,外型庄重肃穆,是湛江法式建筑遗迹中最早的建筑,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维多尔天主教堂

位于霞山区绿荫路,又称霞山天主教堂,巍峨高耸,庄严肃穆,四周花木环绕,是我市唯一的哥特式建筑,也是全国重点教堂之一。

法帝入侵广州湾后,天主教随之而入,1900年法籍神父范兰在湛江市主持教务期间,提出兴建教堂,1903年由教会筹资建成。砖石钢筋混凝土结构,双尖石塔,建筑面积约600平方米,大厅能容纳近千人,是当时华南地区最具规模的哥特式教堂。1991年列为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方汇理银行旧址

位于霞山区民治路和延安路交汇处,原是法国商业银行,1926年挂牌开业,是湛江最早出现的银行。内墙宽阔结实,门前装饰圆柱高大耸立,墙面原色水刷石米,外型巍峨堂皇,是当时湛江规模最大的建筑。解放湛江市时,东方汇理银行是主要战场,解放军为了保护建筑和减少周围群众损失,尽量不使用爆破器材,与盘踞的敌人短兵相接,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旧址今为湛江工商银行营业部。

其他

在到赤坎区南华广场一带,今保健路、当年的“法国医院”被拆。今中山一路原市公安局、当年的“赤坎法国兵营”被拆。今赤坎工人文化宫、当年的部分法国学堂被拆。今赤坎区民主路与中山二路交接处、当年的“赤坎法国邮局”被拆;今赤坎区民主路、当年的“赤坎公局”被拆;位于赤坎区大德路的“赤坎育婴堂”被拆;位于赤坎区福建街“法国蓝狱”被拆;位于赤坎区南方路原赤坎公安局的“中央大戏院”被拆;位于原赤坎区百姓岭的“法国兵营”被拆。还有赤坎区法国老渔街”、“法国新渔街”以及“法国更楼”也被拆。此外,赤坎区大通街、海边街(三民路)等均为青石路,别有欧陆风情,但今天基本看不见了。

尽管已经消失多年,但一些老街坊还依稀记得这些被拆掉的建筑物当年的模样:“法国医院”是一两层洋楼建筑,百叶窗扇高大,炮仗藤栅绿荫掩映的园林式医院;“赤坎育婴堂”是一座修女育婴堂,顶尖哥特式建筑楼塔,别有法国风情;而“法国官邸别墅多幢”则是两层洋楼格局,有走廊观光;“法国更楼”为西洋式堡,有枪眼。

还有霞山区的“法国红带兵营”、“法国蓝带兵营”、“法国官邸别墅多幢”、“越南会馆”、“越南侨会馆法式建筑”等都被拆掉了。

参考资料

1 已消失的广州湾时期建筑物.湛江晚报.2014-01-1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