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仔区 :香港岛北岸中央位置的社区

更新时间:2023-08-15 17:08

湾仔区(Wan Chai District)是香港岛上的一个区域,位于中部,由湾仔、铜锣湾和跑马地等地合并而成。湾仔区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最早发展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特色。 湾仔最初是一个海滨小村,主要由渔民居住。洪圣古庙是当地村民供奉的庙宇,至今仍然屹立在湾仔区的皇后大道东。在1921年进行的填海工程后,湾仔区的海岸线被推前,现在被密集的住宅和商业楼宇所环绕。填海工程还创造了一些主要道路,如庄士敦道、马师道、杜老志道、史钊域道和菲林明道。 在20世纪50年代,湾仔是一个宁静的居住区,但随着铜锣湾红磡香港海底隧道和告士打道的启用,湾仔成为连接香港特别行政区九龙的主要通道,也是贯通香港岛东部与西部的重要交通枢纽。 湾仔区拥有许多世界级的商业大厦和摩天大楼,如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中环广场和铜锣湾时代广场。同时,湾仔区还保留了一些独特的历史建筑和文物,如香港最古老的邮政局——湾仔旧邮政局(现已被列为法定古迹)、洪圣古庙和北帝庙。 根据2021年的人口普查,湾仔区的人口约为166,695人,是全港人口最低的区域之一,也是香港十八区中收入第二高的地区。湾仔区拥有较高的教育水平和较高的收入水平,约五分之一的人口拥有超过100万港元的流动资产。 总之,湾仔区是一个独特的社区,融合了旧传统和新发展,拥有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遗产,以及繁华的商业和居住区域。

历史沿革

湾仔这名字是小港湾的意思。不过随着城市的发展以及不停地移山填海,昔日小港湾早已不复见。在英国人到来以前,湾仔已有人居住。今日皇后大道东大王东西街「洪圣庙」附近一带,就是他们居住的地方。未填海前湾仔时的海岸线亦在洪圣庙附近。

英国人到来以后,春园街(Spring Garden)附近很快就开始发展。相传春园街一带当年为某富商的住所和码头仓库,“春园”即富商的居所。春园此字实为误译,英语本来的意思是指花园内有一泉水(Spring),该泉水可能就是今日大道东,合和中心旁边的山涧。至于春园街附近的利东街,汕头街,厦门街等,则为储存准备运到不同的口岸城市的货品仓库。

行政区划

湾仔区包括湾仔、铜锣湾、跑马地、大坑、渣甸山及湾仔峡。

地理环境

湾仔,原意为小湾畔,在150年前是港岛北岸线的一个细小多沙的海湾,因为在地理上它是处于较低的位置,故又称为下环。

人口民族

今天的湾仔全区面积约976公顷,居住人口约17万。根据政府的人口普查,湾仔区是最多不同族裔人士居住的地方。在旧湾仔,有不少印巴籍人士,在跑马地一带,就有许多日本人。

经济概况

湾仔由一个细小的渔村,逐渐变成一个繁盛的商住中心。

今天的湾仔全区面积约976公顷,居住人口约17万,而到湾仔区工作、购物及享用区内设施的人士则多达60万。湾仔有极完善、又方便的公共交通系统,包括地下铁路、公共巴士、小巴及电车。如要渡海,在湾仔码头乘搭渡海小轮亦是理想的选择。

铜锣湾是全港三大闹市口之一。摩天大厦鳞次栉比,商店里的各种商品琳琅满目,宽阔的街道上人流如潮。

在铜锣湾最适合于作为参照物的是崇光百货店。崇光百货店前电车行走的路为主干道,靠近湾仔一方为轩尼诗道,靠近北角一方为怡和街,以这条路为界,新街与旧街真实地形成对比。

主干道的海边一侧是新铜锣湾,为百货店与电影院的密集地区。特别是从街道中心的崇光百货开始,到记利佐治街一带都是百货商店。从崇光通过记利佐治街,从最初的十字路口(大丸、松坂屋、电影院翡翠的十字路口)向海岸线一侧的百德新街,这条街周末人相当多。从百德新街到告士打道,向左就是怡东酒店,它的旁边就是世界贸易中心,42层建筑的写字楼1996年完成了改装工程,G/F-4/F是购物中心,已经开业。

湾仔一带街道也在不断扩展,与轩尼诗道并行的骆克道、谢斐道,直到铜锣湾的西部的坚拿道东一带,都是公认的好餐馆集中地区。坚拿道东的东侧波斯富街之间有一巨大的购物中心“时代广场”,1995年利舞台广场开业,形成新的人流。漂亮的餐馆与商店的不断增加,使这一带充满了活力。

风土人情

春节是我国传统上一个盛大的节日,相信无一个个中国人不识。然而,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过农历年,在习俗上和气氛上却和传统的截然不同,很少香港人在农历新年时按传统在家里贴春联、年画的了,取而代之的则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贴上“生意兴隆”、“出入平安”等的挥春。虽然如此,但贴挥春的原意和贴春联和年画一样,取其吉利之意,希望来年事事顺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狮、舞龙灯等也会在一些新界乡村、围村中出现,在新年的市区街头上也很难看到的大型的舞狮、舞龙灯的表演了。至于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过自一九八二年开始每年农历年初二的晚上,在维多利亚港上都会举行盛大的烟花表演,这已成为这十多年来迎春花的一个节目了。

香港特别行政区被称为“美食天堂”,春节有关吃的习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会在春节期间吃“年夜饭”,一般是在家里设宴,于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里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饭。而饭后的一大节目,首选相信是逛花市了,农历新年期间,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最热闹。香港市民习惯于晚饭后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时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欢度佳节。

在香港过农历新年,最开心的莫过于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节拜年时,到处可以听到“讨”利是的欢笑声。“利是”原为“利事”,取大吉大利宽好意头,同时也成为了春节时与亲人不可缺少的习俗。

地方特产

山茶

山茶有红白两种。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白山茶花多是盆栽的,野生的很少,而且花也少。新界大帽山顶有野生的茶树,生在三千尺的高处,花开得小而密,它们就是著名的云雾茶。

红山茶在香港除了园栽的以外,还有野生的。这是香港特产的野花之一,它们是灌木,可以高至二丈至四丈,花是大红色的,盛开时每朵直径有两寸,正中有黄色的花蕊。那样子虽然比不上云南省特产的双瓣山茶那么富丽,但在香港却已经是颇足观赏的一种野生花木了。它们从十一月底开始先后开花,可以一直继续至次年的三月。

野生的红山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一八四九年到香港来搜集植物标本的艾利氏,就已经注意到这美丽的红色花树。他当时仅见到有三株,地点当在今日干德道的上面。次年,更著名的植物学家张比翁氏来港,则说仅能找到两棵。但是相隔百余年之后,今日香港山上的野生红山茶花已很普遍。在跑马地的山上可以见得到,薄扶林道的两旁也有。在山顶缆车站近旁的卢押道上,也有一棵很高大的,这几天正开着满树的红花。在旧鸭巴甸道的顶上更多,那里差不多有五六十棵生在一起。这种花在香港特别行政区也是受保护野生花木法令保护的,所以能够愈长愈多了。这种红山茶,一般通称为“香港红山茶”。

红山茶不仅花美丽,它的叶子也很可爱。山茶的叶子本是有蜡光的。红山茶的新叶,像吊钟花叶子一样,映着日光,能闪出许多美丽的颜色,从油绿、蔚蓝,以至深紫。

莞香

香港虽说是购物天堂,集天下名品于一地,但真正土生土长于香港的特产并不多。称得上特产的是这里出产的一种香料,用本地香树制成,这香木点燃后冒出的烟特别香,远近闻名。有钱人家甚至普通百姓都愿意买这种香,在逢年过节用以供奉祖先。当地人称之为“莞香”。

据说连“香港”的地名都与此有关:早先,运往各地的莞香被堆放在码头上,散发出冲天的香气,来往船只上的人都能闻到,因而将这个港口命名为“香港”。

蝴蝶

凤蝶总科香港特别行政区名产之一,香港出产的蝴蝶已有142种之多。香港蝴蝶最多的地方是蝴蝶谷、大学堂一带。蝴蝶谷原在九龙荔枝角的背后,这是港九学生时常集体旅行野餐的地点,也是观察、搜集蝴蝶标本最理想的地方。

历史事件

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代表璞鼎查在南京长江上的英舰签下《南京条约》,顺理成章,甸乍被委任为香港首任香港总督,但不多久,在1844便由戴维斯接任。依据《南京条约》,英国正式占有香港。当时,市中心的大道命名为皇后大道。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公布,以英国金银货币,中原地区银锭,西班牙墨西哥银元为香港的通用货币。

旅游景点

北帝庙

湾仔北帝庙是一座内有三个厅堂的庙宇,由湾仔坊众于一八六三年集资建成,是湾仔区内历史最悠久的庙宇之一。而庙内供奉的主神为身高3米的真武大帝铜像,以及观音、吕洞宾、龙母、三宝佛、华佗太岁、财神及包拯的神像。此外,庙里还摆放着有130多年历史的各式制品。

相传北帝又名玄天上帝,是商朝(约三千年前)的一名王子。商朝末年,魔王横行天下,生灵涂炭,元始天尊即命令玉皇大帝派遣北帝统领十二天军下凡讨伐魔王。北帝成功打败魔王,获封为玄天上帝,北帝像脚踏龟与蟒,象征邪不能胜正。

中原地区各地人民皆祀奉北帝,敬佩他英勇的行为。每逢北帝诞,即农历上巳节,以及每年正月及岁暮,均有众多善信前往北帝庙参拜。

金紫荆广场

金紫荆广场是香港回归中国的重要地标,为纪念香港主权移交而建,极具历史意义。金紫荆广场有一座由中央政府送赠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金紫荆铜雕,名为「紫荆花雕塑」,寓意香港永远繁荣昌盛,值得所有华人一看。广场每日都会举行升降旗仪式,由警务人员执行,届时现场将播放国歌,燃起爱国之心。

蓝屋

湾仔蓝屋与邻近的黄屋与橙屋,皆是香港有特色的唐楼。蓝屋现被列为香港一级历史建筑,楼高4层,因外墙被漆上鲜艳的蓝色而命名。蓝屋具70多年历史的战前楼宇,揉合中西建筑风格特色,而其横梁、楼梯、扶手等不少内部构件,仍依然保留着原先的木制结构,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少数馀下有露台建筑的唐楼。2007年,湾仔圣雅各福群会在蓝屋地下的地铺开设湾仔民间生活馆,展出旧时湾仔民间的生活用品,见证着湾仔区的传统文化、历史及社区发展,展示港人过去的生活面貌。

黄泥涌水塘

位于港岛湾仔区黄泥涌,与大潭北水塘紧紧相连。1899年建成,最初储水量为3034万加仑,后来采用板壁的办法,储水量再增至3399.4万加仑。1914年,港府曾兴筑一个规模较小的水塘和两个滤水池,以吸收柏架山东边山麓涧水,利用引水管以供应筲箕湾一带居民需求,每天可供水20万加仑。1922年政府又增筑一个水池,有一条3英寸径的水喉,由黄泥涌水塘引水至浅水湾,每天可供水75万加仑。后又增筑一个水池,由大潭引水至赤柱,每天可供水10万加仑。

属于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三月至五月中旬是春季,平均温度是23°C,温暖潮湿、毛雨有雾。五月下旬至九月中旬是夏季,温度可高达33°C,炎热潮湿间有骤雨,是台风季节。秋季由九月下旬至十二月上旬,平均温度是23°C,秋高气爽、天朗气清;温度和湿度最为适宜。冬季始于十二月下旬至二月下旬,虽无雪,但寒冷及十分干燥。而秋冬季节最适合到香港观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