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螈 :蝾螈科滇螈属的有尾两栖动物

更新时间:2023-09-25 17:56

滇螈(学名:Hypselotriton wolterstorffi)是蝾螈科、滇螈属有尾两栖纲。雄螈全长113毫米,雌螈133毫米左右,最大可达152毫米。头长大于头宽,头高与眼后两侧部位的宽度相等。头后稍高,体略侧扁,背脊略隆起但不呈嵴棱状,尾肌宽厚;具橘红色脊纹;成螈具童体型。

滇螈生活于昆明市海拔1900米的滇池及其附近的池塘、稻田等静水域中,常在水草多的浅水区活动,以水栖为主。曾分布于中国云南(昆明、宜良县)。

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灭绝。

物种简介

布朗热(Boulenger)于1905年以云南昆明的标本发表了新种滇螈(Molge wolterstorffi)后,邓泽如(Dunn,1918)、施密特(Schmidt,1927)、Boring(1929~1930)、Pope(1931)等将其属名改订为Triturus或将种名记载为Triturus wolterstorffi,斯托夫(Wolterstorff,1925)则将该种记载为Triton (Cynops)wolterstorffi。赫尔(Herre,1934、1939)对该螈的童体型和骨骼进行了研究;斯托夫(Wolterstorff,1934)对滇螈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后,将其发表为新属——滇螈属(Hypselotriton),滇螈(Molge wolterstorffi)为该属的模式种。斯托夫(Wolterstorff)与赫尔(Herre,1935)对蝾螈科10属约30种进行了比较研究,其中包括中国的一些属种,如疣螈属蝾螈属、滇螈在该文均作为属级。Chang(1935,1936)则将滇螈归入蝾螈属(Cynops)。

Pope与Boring(1940)指出,一些学者将滇螈与orientalis和黑枕黄鹂普通亚种都归于Triturus或Triton(Cynops),虽然滇螈的颜色类似于东方蝾螈,但滇螈的体较大,在体腹面深色斑较多;赫尔(Herre,1934)将滇螈安排为滇螈属(Hypselotriton),是鉴于许多不同长度的成体标本具有鳃的残迹,实际上,系列模式标本既有鳃裂,又孕有成熟卵。Pope与Boring还提出:赫尔(Herre,1934)对蝾螈科动物的骨骼做了大量的研究,他将Triturus、Trituroides和Hypselotriton均确定为属级地位,而且将wolterstorffi安排在滇螈属(Hypselotriton)内,是基于赫尔(Herre)对欧亚地区蝾螈科所有物种的1000个骨骼标本的比较研究;而且,斯托夫(Wolterstorff)对蝾螈科动物的外形特征、季节性或性别的差异,以及联会行为等进行了40年的研究,其结果证实了赫尔(Herre)以骨骼特征研究得出的结论。因此,Pope与Boring(1940)赞同上述赫尔(Herre)以骨骼特征为依据对属、种和亚种的鉴定,即认为滇螈属是一个有效属。

但是,Liu(1950)将滇螈记载为Triturus wolterstorffi。Boring(1945)、张孟闻(1955)先后将滇螈也恢复为Hypselotriton和H.wolterstorffi。张孟闻(1955)一书还记述了滇螈属与蝾螈属等的鉴别特征。此后,Thorn(1968)、四川生物研究所(胡淑琴等,1977)、费梁等(1990、1999)等沿用了上述属、种名。赵尔宓等(1984、1993)、田婉淑等(1986)、大同市(1991)、Thorn等(2001)则将其归于蝾螈属(Cynops Tschudi)。费梁和叶昌媛的研究认为,滇螈前颌骨鼻突较长,但不与额骨连接;额鳞弧粗壮;椎骨髓棘高,其横突和肋骨宽大有利于背部肌肉的附着;背部两侧肌肉甚发达,体形略侧扁,背脊明显隆起无纵沟,但不呈脊棱状;吻部较窄,头后部稍高等特征可与蝾螈属等相区别;此外,张孟闻于1935和1936年先后将滇螈改订为Cynops wolterstorffi,其后又于1955年将其订正为Hypselotriton wolterstorffi是有依据的;再者,赞同Pope与Boring(1940)的意见,即赫尔(Herre)依据蝾螈科各属种1000个标本研究后对属、种和亚种的鉴定结果是可信的。因此,采用滇螈属(Hypselotriton)是一个有效属的意见。

形态特征

成体:雄螈全长113毫米,雌螈133毫米左右,最大可达152毫米。头长大于头宽,头高与眼后两侧部位的宽度相等;吻端钝圆,略突出于下唇;鼻孔位吻端两侧,鼻间距小于吻长而大于眼径;吻棱略显,颊部向外侧斜;上唇褶发达,可盖住左右下唇缘。上、下颌具细齿;犁骨齿二列,左右间距窄,呈“∧”形;舌小,卵圆形,两侧缘微游离或不游离。

躯干肥硕而略侧扁,背脊略隆起,但不呈嵴棱状,其横切面呈“△”形。前肢细弱而较长,前肢前伸时指端达眼前角或吻端;后肢较前肢粗壮,前、后肢贴体相对时,指、趾末端相遇或几相遇;指4个,指长顺序为3、2、4、1;趾5个,趾长顺序为3、4、2、5、1;指、趾细长而略扁,两侧无缘膜,基部无蹼,末端钝尖;外掌、突小且较内掌、蹠突明显。尾长略短于头体长,尾部侧扁,尾肌发达而宽厚;尾背腹鳍褶明显,尾末端钝圆。

皮肤一般光滑;颈褶明显;体侧具细的横沟纹。该螈成体部分个体有外鳃、鳃孔或鳃迹,属于童体型。全长119毫米左右时,外鳃发达,鳃丝明显。据统计在30尾雄螈中有12尾,60尾雌螈中有37尾标本具外鳃(鳃孔或鳃迹)。全长41~55毫米的幼螈,外鳃羽状;尾背鳍褶前达肩部上方;皮肤较粗糙。全长75毫米时,多数标本无外鳃。

生活时背面棕黑色,从头后沿背脊至体后端有橘红或略带橘红色的斑点缀连成脊纹,并向后伸达尾背鳍褶后段(后段色不甚鲜明)。眼后下方均有一橘红色圆斑;体侧有数排圆斑或缺如,多数标本体侧下方有一条由橘红色斑点缀连成的纵链纹。腹面斑纹变异甚大,为黑色与橘红或橘黄色交织成不规则的花斑,但成条状者占多数;肛周围至尾腹鳍褶为橘红色,后段的体色不甚醒目。液浸标本橘红色部位变浅或为黄白、灰白色,其余部位为灰黑或灰褐色。

第二性征:雄螈肛部一般隆起呈肥肿状,肛裂较长,肛内壁后缘有指状乳突;雌螈肛裂短,肛内壁后缘光滑。

颅骨:头骨长明显大于头骨宽,约为头骨宽的1.21倍;上颌骨外侧间距明显小于方骨外侧间距;犁骨齿列呈“∧”形,前端会合;前颌骨单枚,鼻突较长,与额骨相距近,但不连接;鼻骨较大,彼此不相接,位于前颌骨鼻突和上颌骨之间;额骨与顶骨大小几相等,额骨与鳞骨相连接,额鳞弧较窄,额鳞窝较大;上颌骨较短,与翼骨和方骨相距均甚远;方骨外侧无钩状突;枕骨宽大,后缘较平。角舌骨宽大为软骨质,左右不相连;上舌骨骨化;基舌软骨有1对辐射状指状突;鳃弧2对,角鳃骨2对,均骨化;上鳃骨1对,为硬骨。

解剖观察,雄性丸睾分为1~2叶。

卵:剖检一尾雌螈,卵径1.5~2.0毫米,动物极棕黑色,植物极乳黄色。

分布范围

曾分布于中国云南(昆明市宜良县)。

生活习性

滇螈生活于昆明市海拔1900米的滇池及其附近的池塘、稻田等静水域中,常在水草多的浅水区活动,以水栖为主。

生长繁殖

滇螈夏秋季多数时间在水内觅食和繁殖,产卵在水草上,产卵期2~5个月,卵产于水中,也可全年在水中生活,胎生卵胎生。雄螈以吻部、颏部或肢体触摸,或窥视、或扇动尾部,或雄螈在背上刺激雌螈联会,并纳入精包或精子团;有的用尾部缠绕雌螈的下腹部和后肢基部,直接将精包植入雌螈的泄殖腔内。卵单生、分散或数粒为一群。卵产在水草上。曾剖检雌螈,其腹内有卵442粒。

胎生或卵胎生的,仅在潮湿的陆地上或水中产2~70个幼体(幼螈)。分次产卵,可持续2~5个月。幼体一般在夏末或秋季完成变态,但也有越冬的情况。静水类型一般在幼体早期有平衡枝,外鳃鳃丝发达,背鳍褶前达头后;流溪型幼体无平衡枝,外鳃鳃丝弱小,无背鳍褶,尾鳍褶较弱。有3个发育时期,即水栖的幼体期、陆栖的未达性成熟期、水栖的成体期。有童体型个体;某种条件下(如冬眠前未完成变态)也可产生童体型。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

滇螈是中国特有的两栖动物,是云南省二级保护珍稀动物,生活于云南高原淡水湖泊滇池。已于20世纪70年代末绝迹,在北海湿地发现有。绝迹原因主要是"围湖造田",湖水严重污染,大搞建筑设施,水生生物严重减少以及外来引种,使它们的栖息环境、食物、繁殖都受到严重影响,导致最后绝种。它的绝种却为中国珍稀野生动物,特别是两栖爬行动物的保护,提供十分有益的经验教训。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2004年ver 3.1——灭绝(EX)。中国云南省曾将其定为Ⅱ级保护动物。

物种现状

灭绝过程

灭绝原因

1969年12月-1973年,动员数以百万计的民工及群众,在湖的浅水区大筑国堤,大肆排水,并挖山填湖,共“造田”3.5万亩,使滇池水面积缩小了25平方千米,占潮水总面积的7.6%;滇池容量减了1.6亿立方米,占总容量的12.1%;水深平均减少了0.45米。加速了湖的老化和消亡。围湖造田的部分主要在草海,正是滇螈主要的生活栖息地。草海被围湖造田16.6平方千米,占造田总数的6.4%,占草海总面积的23。显然,围湖造田占据了滇螈的栖息地。

大面积浅水区被垒石筑提,分割成许多小块,有的成水田,有的成水塘。后来又大搞旅游业,兴建宾馆、饭店及度假村,大肆排水填土填石,毁掉了许多水田、水塘,使原残存在水体中的滇螈再次殃,直接被杀害。

人口的增长,工农业废水的增多,使湖水严生污染。1950年滇池沿潮周围人口共73.75万人,1980年湖周人口为161.41万,1990年湖周总人口升到179.45万人,1983年达到197万人。湖周有大量工厂、矿山通过盘龙江等20多条小河将大量污水流入滇池。100多万的城市人口的日用污水、粪便及尿均排入池,所以人们称池为巨大的“公共阿所。”

据1982年9月-1983年4月,云南省环科所监测,滇池水严重恶化,排入滇池中的有毒物质有30多种主要有镉、汞、、铅、锌、铬酚类、化物、有机磷、元素磷、酸及碱等。滇池水质混浊,透明度很低,许多点透明度低于0.3米,最好的也只1.4米,这比20世纪50年代透明清沏的湖水差得太多。氨氮合量每升0.69毫克,超出标准36%;汞含量每升0.0004毫克,超标36%;镉含量每升0.001-0.095毫克,超标71%;砷含量每升0.0032-0.296毫克,超标39.3%。一些检测点砷含量达每升0.88毫克,超标21倍;镉铅达每升0.067毫克及0.3毫克,分别超标57倍及2倍。这些污水可以直接毒死滇螈;也毒死水生生物或使它们数量减少,而使滇螈食物匮乏,导致它数量减少直至灭绝。

滇螈主要生活在滇池浅水区,过去有大量的沉水或挺水植物氧气充足,是栖息的良好环境。它们的受精卵产出后常以胶质粘附在水草上,以便解化。它们孵化期及幼体发育时间均较长,如果没有较好的紧殖条件,很难完成繁育后代的任务。据考察,20世纪50年代滇池的轮藻(Chara)丰富,至少有8种,海菜花铺满整个水域。60年代初,海菜花群落、轮藻群落、篦齿眼子菜等水生植物群仍占优势。可是在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滇池许多水生植物不见了,有15种消失了。原来较多的轮藻、海菜花、水毛茛睡菜等已绝了迹。1982年云南省环科所考察,滇池水生植物的草量仅为1960年时的1/10。草量的减少,不仅影响滇螈的生活环境及殖,同时也影响水体中氧的含量及净污能力,使湖水进一步污染恶化。

20世纪50-60年代,滇池引进青、草、鲢、四大家鱼,同时随鱼苗带入长臂虾麦穗鱼、中华鳞皱,后四种体小,生长快,繁殖力强,食性广,适应力强,它们与滇螈有可能争栖息地及食物,甚至有可能损害滇螈受精卵或吃掉滇螈幼体。20世纪70年代引进牛蛙海狸鼠。有一段时期滇池中放养草鱼数量太多,使浅水区水草大量损失。估计它们对滇螈生活及繁育均有损害。证之以鱼类,20世纪50年代滇池有土著鱼15种,1984年考察仅有4种了。这些鱼的绝迹显然与外来鱼种的引进密切有关,引进物种无疑也加速了滇螈的绝迹过程。

主要价值

研究:滇螈可作为实验动物,滇螈是两栖动物有尾目的代表,很好的实验动物。在20世纪50年代及60年代初,当时滇螈数量还较多时,云南大学师生常以它作器官解剖、组织学、细胞学及分类学实验。

生态:滇螈是滇池湖泊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控制蚊虫数量起到良好作用。1959年4-7月,曾用水箱伺养滇螈10条,观察其食性,发现它们吃多种浮游生物,有水蚤剑水蚤属,还有蚊虫等昆虫幼虫,这对消灭蚊虫,保护人类健康都起到良好的作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