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 :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辖地级市、省会

更新时间:2022-10-13 22:38

昆明市,别名“春城”,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省会,滇中城市群中心城市、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位于云南省中部偏东稍北,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末,昆明市常住人口有850.2万人。

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地势北高南低,地貌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气候温和,四季如春。拥有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滇池

昆明市历史悠久,约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昆明人”就已在滇池一带繁衍生息。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设昆明千户,始用“昆明“作本地地名。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云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由大理白族自治州迁至昆明,昆明首次成为省会。1928年,设昆明市。在抗战时期,昆明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支撑点之一,被誉为“民主堡垒”。截至2022年10月31日,昆明市下辖7个区、3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呈贡区锦绣大街1号。

昆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滇剧、花灯、剪纸等。各民族文化浓郁、风俗多样,节日文化浓郁,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汉族的西山调子盛会等。昆明市也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截至2022年1月,昆明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8家,其中AAAAA级景区昆明市石林风景名胜区、昆明世博园旅游区2家。

昆明市地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湄合作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交会点,昆明市传统产业有化工、冶金等;新兴产业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产业。境内建有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综合保税区、中国(昆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2021年,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7222.50亿元;在中国地级市中位列第32位;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6:31.7:63.7。

地名由来

昆明市因西南地区一古代民族昆明而得名。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立昆明千户,始用“昆明“作本地地名,1928年,始用“昆明市“地名。

历史沿革

先秦至南北朝

约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古“昆明人”就已在滇池一带繁衍生息。约1.2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滇池周围的居民进入了原始农业时期。

夏朝,境域属梁州,滇池地区居住着不同的部落,与巴、蜀和中原地区都有联系。

商朝,沿夏制。

周代,梁州并入雍州,境域属雍州。

战国时期,楚国将领庄𫏋带兵进入滇池地区,想用武力使滇池臣服于楚国,回程时遭到秦国的阻击,庄蹻无法返回楚国,只好在滇池称王,在今昆明市晋宁区晋城街道一带修筑了苴兰城作为首都,建立滇国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了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开始开发西南边疆地区。派人修建五尺道,把夜郎、滇、邛都等地划分为郡县,派官员去管理。

西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汉朝在秦朝的基础上在全国建立了郡县制,一开始放弃对西南边疆的控制。后来刘彻为了和大夏诸国联手对付匈奴,决定重新开发西南边疆,滇国随即归附汉朝,汉武帝封尝羌为“滇王”。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西汉设置益州郡,将滇池地区纳入中原王朝版图。

东汉永平十二年(69年),哀牢国归附汉朝,汉朝就在原哀牢国区域以及益州郡划出6个县,建立了永昌郡

东汉建安十九年(214年),刘备占领了益州,益州郡纳入他的管辖范围。翌年,他派邓方去招降南中,邓方死后,又派李恢接替他,继续招降南中四郡。

蜀汉章武三年(223年),南中大姓豪强叛乱反抗蜀汉,与孙吴和本地少数民族头领勾结。建兴三年(225年)春,诸葛亮平定了南中四郡的叛乱,并将其划分为七郡,其中益州郡更名为建宁郡。

蜀汉炎兴元年(263年),蜀汉被曹魏灭国,南中七郡归于魏。魏咸熙二年(265年),晋代魏,派兵镇守南中。晋朝泰始六年(270年)至泰始七年(271年)间,先后将南中四郡划为宁州,又废宁州设南夷府。南夷校尉李新欺压少数民族,引发叛乱,导致郡县的频繁废置和调整。太安元年(302年),建宁、朱提2郡大姓和“夷族”贵族叛乱。晋王朝为了平息叛乱,将建宁郡西部的7县设为益州郡。永嘉二年(308年),益州郡改名为晋宁郡。今昆明市12县(区)当时多在晋宁郡、建宁郡内。咸和七年(332年),李雄的军队攻占了宁州。次年,李雄派李寿率兵征服了南中各郡。咸和九年(334年),李寿回成都后,宁州名义上已属于李雄政权,实际上则为霍氏、氏等地方大姓所控制。晋朝时期,晋宁郡仍领7县,建伶县复名冷丘县。其余均沿袭西晋制。建宁郡中属今昆明市范围的谈槁、牧靡、昆泽等县沿西晋制,仍属建宁郡。

东晋司马丕时(362~365年),宁州的益州郡和晋宁郡各有7县,但县名有所变化。南齐、梁时期,宁州仍属刘宋,但实际上由地方大姓控制。西魏得蜀后,将宁州称为南宁州,并附于益州,但未直接管辖。北周继承西魏的制度。

从此到唐初的200年时间,南宁州由爨氏完全掌控。整个南北朝时期,南中虽未受各小朝廷的直接管辖,但仍与中原有紧密的经济文化和政治联系。

隋朝至清朝

隋开皇五年(585年)左右,任命韦冲(即韦世冲)为南宁州总管。韦冲在南宁州设置总管府,并先后在南宁州设置恭州、协州、昆州(今昆明市)。隋朝省去郡级建制,以县直隶于州,结束了北周时期机构庞大、混乱的局面。隋朝委任爨玩为昆州刺史。隋开皇十七年(597年),爨叛乱,隋因对昆州等地不能直接统治,最终“弃其地”,废昆州。

唐武德七年(624年),南宁州总管府改都督府,辖昆、郎、鉤、武镇、求5州,领益宁、晋宁区、安宁、秦臧、升麻、新丰、望水、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诸县,昆州辖益宁、晋宁、安宁、秦臧4县,州治益宁。唐广德二年(764年),南诏置拓东城。劝丰祐年间(824~859年),置善阐府,大理国沿之。唐永泰元年(765年),南诏国筑拓东城,为昆明建城之始,大理国时称阐城。拓东城、鄯阐城分别为南诏国、大理国的东京。

蒙古宪宗四年(1254年),设昆明千户,次年置善阐万户府。中统元年(1260年),设鄯阐总管府,领闸、阳城堡、巨桥、嵩明4万户府,昆明千户二、黎、呈贡、安宁、羊林、邵甸、太池等千户,北路总管府领罗鹜万户府,中路总管府辖落蒙万户。元至元十二年(1275年),昆明千户改昆明县;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善闸万户府改为中庆路,治昆明县,云南等处行中书省治所由大理白族自治州迁至昆明,昆明首次成为省会。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中庆路改为云南府,治昆明县。大量移民随之进入云南省,昆明的汉族人口也首次超过本地世居居民。

明末清初,李定国等农民起义军、永历吴三桂先后在昆明建立政权,一度建立皇宫。南明永历四年(1650年),云南府改为昆明府,昆明县改名昆海县;南明永历十年(1656年),改置兴龙府。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复名云南府。清宣统二年(1910年),滇越铁路修通,使得昆明成为一个开放城市。

中华民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云南同盟会和蔡锷李根源唐继尧等在昆明领导新建陆军发动“重九起义”,推翻了清朝在云南的统治。

1913年,废云南府,隶滇中道。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上演复辟帝制的丑剧,昆明爆发“护国首义”,中原地区全国响应。

1919年,设云南市政公所。1920年,撤云南市政公所。1922年,复设,改名昆明市政公所。1928年,设昆明市,郊区置昆明县。在抗战时期,昆明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支撑点之一,扮演着经济、文化和军事重镇的角色,被誉为“民主堡垒”。

1946年,昆明县改名谷昌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1949年12月9日,昆明和平解放。

1950年,谷昌县复名昆明县。1950年,昆明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昆明市政府及其8建制区,昆明县属武定专区;3月,成立昆明市人民政府

1951年,昆明县由武定专区划归昆明市。

1956年,安宁市楚雄专区划归昆明市,改设安宁区。1958年,富民县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归昆明市。

1960年,晋宁县由玉溪市专区划归昆明市。

1983年,宜良县嵩明县石林彝族自治县由曲靖地区划归昆明市,禄劝县由楚雄彝族自治州划归昆明市。

1995年10月,安宁县改市。1998年10月,路南彝族自治县改名石林彝族自治县。1998年12月,东川市改区,与曲靖市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一起划归昆明市。

2011年5月20日,呈贡区改区。

地理

位置境域

昆明市位于云南省中部偏东稍北,介于102°10'32″~103°40'44″,北纬24°24'11″~26°30'53″之间,东与曲靖市、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接壤,南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相连,西与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毗邻,北隔金沙江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为邻、与昭通市接壤,南北长237.5千米,东西宽152千米。总面积2.1万平方千米。

气候

昆明市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干湿季分明,春季温暖、干燥少雨,夏无酷暑、雨量集中,秋季温凉、天高气爽,冬无严寒、干燥少雨。多年平均气温15.5℃,1月平均气温8.9℃;7月平均气温20.2℃。最低月均气温-0.7℃,最高月均气温27.9℃,平均气温年较差11.4℃。无霜期年平均230天,最长达321天,最短为20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21.1小时,0℃以上持续期365天。年平均降水量997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5天。降雨集中在每年5~10月。干季(11月至次年4月)受大陆干冷气团控制,降水量为120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12%;雨季(5~10月)受西南暖湿气流影响,降水量为877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88%。

地质

昆明地区属南岭东西构造、川滇南北向构造与云南省“山”字形构造交结带。经多期地壳运动,区内构造复杂,断裂、褶曲发育。小江断裂和普渡河断裂从北向南穿过全境,自东向西控制区内稳定性的主要断裂构造为小江断裂、普渡河断裂、罗茨一易门断裂。

地形地貌

昆明市地处云贵高原中部,地势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降低,中部隆起,东西两侧较低。地形分为山间盆地、河谷、高原山地、丘陵,以湖盆岩溶高原地貌形态为主,红色山原地貌次之,石灰岩广泛分布。主要山脉有金马山、碧鸡山、蛇山。境内最高峰拱王山主峰火石梁子位于东川区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之间,海拔4344米;最低点小河口位于东川区拖布卡镇格勒村,海拔695米。

水文水利

昆明市境内河道属长江珠江和红河三大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占80.7%;珠江流域面积3800平方千米,占18%;红河流域面积274平方千米,占1.3%。主要河道有一级河金沙江南盘江2条,总长274千米;二级河普渡河牛栏江等25条,总长1739.7千米;三级河160条,总长2154.1千米;四级河111条,总长752千米。河流总长度4920千米,河网密度0.2千米/平方千米,径流总量73.1亿立方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普渡河,从嵩明县梁王山麓至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金沙江汇口流经境内官渡区盘龙区等10个县区,长375千米,流域面积1.2万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07立方米/秒,主要支流有掌鸠河、洗马河等。

昆明市主要湖泊有滇池阳宗海、清水海3个。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高原淡水湖、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湖体呈弓形,最宽处12.5千米,最长处38千米,湖岸线长130千米。面积为300平方千米,容量为11.9亿立方米。平均水深约为4.4米,最大深度为10.9米。滇池天然堤坝海埂将湖分为南北两部分,南部称外海,北部称草海,草海面积为12平方千米。

昆明市是中国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和国家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截至2023年3月,昆明市已建水库工程848座、总库容22.6亿立方米、兴利库容15.3亿立方米,农村供水保障工程4000余件。主要水库有云龙水库松华坝水库、清水海水库等。

土壤

昆明市境内土壤共有红壤、棕壤、水稻土等12个土类,以红壤面积最大,占总面积的70.57%,广泛分布在境内的各县(市)区。棕壤占总面积的4.96%,分布于海拔2600~3300米的广大中山地区。水稻土占总面积的6.97%,主要用于种植水稻,是昆明市的主要农耕土壤。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昆明市是中国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开发利用强度较大的省会城市之一,截至2015年末,已发现矿产41种,占云南省已探明矿种的47.67%;已发现矿产地517处,占全省已知矿产地的33.08%。其中,金属矿产地243处,非金属矿产地274处。截至2015年底,列入《云南省矿产资源储量简表》的主要矿产保有资源储量为:磷矿29.28亿吨、煤8.16亿吨、铁矿石2.21千吨、钛铁砂矿788.14万吨、铜矿(非伴生铜)152.49万吨、铅7.85万吨、芒硝19.05亿吨、盐矿5.16亿吨、水泥用石灰岩8.10亿吨。

土地资源

昆明市土地类型以林地为主,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56.61%。截至2019年12月31日,昆明市共有耕地38.66万公顷;种植园用地9.91万公顷;林地113.18万公顷;草地12.44万公顷;湿地0.28万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4.81万公顷;交通运输用地4.44万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22万公顷。

水资源

昆明市是中国严重缺水的14个城市之一,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不足1000立方米,其中滇池流域人均水资源量不足200立方米,是云南省的1/20、中国的1/10。2021年昆明市平均降水量873.1毫米,折合降水总量184.71亿立方米。地表水资源量48.40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15.49亿立方米,水资源总量48.40亿立方米;从邻州市流入昆明市的水量为7.91亿立方米,出境水量46.58亿立方米。

生物资源

昆明市主要优势树种有云南松和华山松,特色经济林树种有核桃、板栗等。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撒营盘一线以北,为滇中、滇北中山峡谷云南松、高山栎类亚区,分布着中国特有的硬叶常绿阔叶林,以栎属乔木为其优势树种;撒营盘一线以南直至石林彝族自治县,为滇中高原盆谷滇青冈林、元江林、云南松林亚区,以滇青冈林和类林为常绿优势树种。乡土树种主要有山木兰云南含笑云南樟等。伞形科药用植物有19个属,30个种,包括当归、竹叶柴胡、空心柴胡等。昆明市有中国大鲵、桂花鱼、金线鱼、鳟鱼等渔业资源。

生物多样性

昆明市共有脊椎动物813种;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植物89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71种。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鳞甲目大灵猫小灵猫等1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猕猴赤狐黄喉貂等59种。

昆明市有9个植被类型,20个植被亚型,56个群系,118个群丛;共有地衣317种,维管植物4856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滇桐、云南金钱槭、富民枳、漾濞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华盖木、萼翅藤。

昆明市是国家森林城市。截至2023年,昆明市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世界地质公园、湿地公园等共计20个,面积210537.03公顷,其中:自然保护区6个、风景名胜区5个、森林公园4个、地质公园3个、湿地公园2个。

自然灾害

昆明市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雷电、滑坡泥石流等。干旱是主要的气象灾害,主要发生于每年的11月~次年4月,严重的一次发生在2011年,昆明地区遭遇三年连旱,平均降水量仅590毫米,造成29条河流断流,90座水库干枯,46.2万人和25.1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6.48亿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2年10月31日,昆明市下辖7个区、3个县、3个自治县,代管1个县级市。市人民政府驻呈贡区锦绣大街1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截至2021年末,昆明市常住人口有850.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684.4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80.5%。年末昆明市户籍总人口588.6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09.95万人,占户籍人口比重为69.6%。

民族

昆明市人口以汉族为主。截至2021年末,昆明市汉族人口占籍总人口的83.39%,少数民族人口占16.61%;昆明市有3个自治县,4个民族乡,343个少数民族聚居行政村。主要少数民族有有彝、回、白、苗、哈尼族5个民族,人口最多的世居少数民族彝族有50.02万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51.17%;人口最少的是布依族有5938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0.61%。

语言

昆明方言是西南官话的一种。它的形成与历史上大规模迁徙至边疆地区的汉族移民密切相关。从明代开始,汉族人大量移民至云南省,初期大部分仍与少数民族融合,但随着移民规模的增加,他们在这片土地上建立起自己的村落和聚居地,形成了汉族的居住区域。在此时期,昆明方言开始形成。由于迁入云南的汉族移民主要来自北方官话区,这决定了昆明方言的基本特征。与此同时,在与少数民族长期的交往使得汉族和少数民族的语言相互影响。昆明方言中的阳声韵、鼻韵尾的减少,韵母的鼻化和口元音化,都受到了少数民族语言的影响。

宗教信仰

昆明市有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多种宗教信仰。

道教传入昆明起源于东汉时期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东汉顺帝时期(126~144年),张陵在四川省创立“五斗米道”,并传播到昆明地区。魏晋南北朝时期,内地道民逃离战乱来到云南省,带来了道教经典对当地宗教的影响。与彝族先民的崇拜信仰密切相关的道教元素有青龙白虎、五斗星君和二十八宿星君。唐朝大力尊崇道教,将老子尊为玄元皇帝,下令修建老君庙。南诏地方政权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道教在云南的传播。元明时期,道教繁荣,全真道的龙门派在昆明兴建了铜殿龙泉观、长春观等道庙。

昆明佛教的发展始于唐代,随着南诏使臣人觐朝廷以及内地佛教的兴盛,佛教开始传入云南。唐时,圆通寺、东、西寺塔等古刹建立。大理国时期,昆明佛教继续兴盛,大理国王为佛教提供支持,兴建拓东路地藏寺等寺庙。元明两代,昆明的佛教蓬勃发展,高僧辈出。明代朱元璋对佛教格外敬重,云南省的佛教同样兴旺。

伊斯兰教传入昆明地区的时间有两种说法,一说在唐朝,一说在元代。根据《重修清真寺碑》和《永宁寺合同碑记》的记载,唐朝时期昆明已有清真寺,并有一定数量的穆斯林。而另一种说法认为伊斯兰教在元代传入昆明。元初,随着蒙古大军征服中国西南地区,大量信仰伊斯兰教的回族进入昆明。例如孛儿只斤·忽必烈任命信仰伊斯兰教的赛典赤·赡思丁·乌马尔为云南平章政事,他修建了南城寺和永宁寺,这两座清真寺至今仍保存。马可·波罗的游记中也提到了当时昆明有回教徒。元代以后,越来越多的穆斯林迁徙到云南省从事屯垦和贸易活动。明洪武、正德和万历年间(1573~1620年)建立了许多清真寺。昆明的昆明顺城街清真寺嵩明县的多座清真寺都是在明代建造的。

清光绪四年(1878年),英国内地会成员戴德生来到云南进行基督教布道活动。他在昆明、大理白族自治州保山市腾冲市之间往返传教,这是昆明地区首次有明确记载的基督教传教活动。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他在昆明建造了耶稣堂。光绪十三年(1887年),福音堂和救恩堂在昆明建成。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传教士贝洋人与章秀、孙道忠在金蟾寺内创办义学,为贫民子弟提供教育机会。他们还在北门街开设了“发福地”,售卖宗教书刊等。这标志着昆明地区的第一个教会组织的建立。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年,英内地会传教士在昆明武成路购房设堂,这就是三一圣堂的前身。

天主教传入昆明的具体时间无明确记载。元代时期已有天主教徒存在。到了16世纪,随着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利玛窦的传教,天主教在中国得到发展。1739年,罗马教廷批准了巴黎外方传教会的申请,任命戴马地亚为云南省宗座代牧。1840年,袁教士成为云南宗座代牧。1863年,古若望成为在昆明定居的第一位传教士,并设立了传教站。1878年,布里亚建造了主教署。1881年,云南教区袁主教去世,古若望晋升为主教,并将主教公署迁至昆明。1890年,邓明德神父在天主教昆明教区修建了3个教堂。1912年,昆明教区下设真原堂教堂。1927年,云南成为中国20个大教区之一,昆明教区为总主教区,管辖范围包括路南、曲靖、楚雄、玉溪市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等地。

经济

综述

昆明市传统产业有化工、冶金、非烟轻工、烟草等;新兴产业有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产业。境内建有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昆明综合保税区、中国(昆明)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对外开放平台。

2021年,昆明市地区生产总值7222.50亿元;在中国地级市中位列第32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33.12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2287.71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4601.67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4.6:31.7:63.7,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8.8%、-2.6%和93.8%。

第一产业

昆明市农业以花卉、林果、蔬菜、山地牧业、特色水产、中药材及茶叶等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渔业以淡水养殖为主。境内有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寻甸国家级小麦油菜夏繁基地等农业园区。2021年,昆明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52.68亿元,其中,农业产值349.54亿元;林业产值27.46亿元;牧业产值151.48亿元;渔业产值5.82亿元;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18.37亿元。

第二产业

昆明市是烟草制品、有色冶金、磷化工、生物医药、数控机床等重要的工业生产基地,形成以烟草及配套、黑色冶金、有色冶金、化工、装备制造、医药、建材、能源、光电子信息、食品为主的工业体系。2021年,昆明市工业增加值1571.95亿元。

医药产业是昆明市主导产业之一。截至2022年,昆明市规模以上生物医药企业达78户,其中云南白药、昆药集团、医学生物所、植物药业、贝泰妮、积大制药6户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均超过10亿元。在生物医药领域,昆明拥有云南白药、昆明滇虹药业有限公司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等近200家企业,吸引了德国拜耳药业等跨国药企投资,产业规模占云南省总量的近一半,云药产业集群成为首批“国家创新型生物产业集群试点。

在新材料领域,昆明市聚集了一批以云南贵金属集团、云南锡业集团、中国铜业集团、云南锗业等为代表的新材料骨干企业,昆明稀贵金属产品技术水平中国国内领先,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军工等高科技领域。

第三产业

昆明市第三产业以旅游业、电子商务、商贸为主导产业。昆明市已建成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和跨境电子商务直购监管中心,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川区宜良县石林彝族自治县5县(区)入选了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昆明市乡、镇实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全覆盖,活跃网店20000家。2021年,昆明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86.40亿元,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165.44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20.96亿元,商品零售2744.30亿元,餐饮收入642.11亿元;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7351.85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17347.9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2308.46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2306.75亿元。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1年9月,昆明市以工业和信息化产业为主的园区共13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3个(高新区1个、经开区2个)、省级产业园区10个,规划面积730平方千米,在昆明市3.4%的土地面积上,承载了昆明市83.5%的工业产值,创造出了昆明市15.4%的地区生产总值

社会事业

教育

截至2021年末,昆明市共有普通高等院校52所,专任教师3.24万人;中等职业教育学校77所,专任教师4598人;普通中学336所,在校生36.27万人,专任教师2.95万人;普通小学740所,专任教师3.26万人;幼儿园1605所,专任教师1.94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2所,专任教师313人。

卫生健康

截至2021年末,昆明市共有卫生机构5608个。其中,医院317个,乡镇卫生院9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70个,诊所3185个,村卫生室1265个。卫生技术人员9.60万人。其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3.42万人,注册护士4.79万人。医疗卫生机构实有病床6.51万张;共有社区服务站798个。

科技

2021年,昆明市实施科技计划项目588项,其中重大科技计划项目59项;全年获专利授权26023件,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14492件;全年登记技术合同3335项,技术合同成交额49.83亿元;全年共登记科技成果429项,其中基础理论类16项,应用技术类401项,软科学类12项;高新技术企业达1427家,各级重点实验室134个,其中国家级7个;有各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6个,其中国家级4个。

文化事业

截至2021年末,昆明市有注册博物馆37个,公共图书馆15个,文化馆15个,文化站141个;有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团体2个,年末登记在册的业余文化艺术表演团体3127个。

体育

2021年,昆明市运动员在国家级比赛中获金牌10枚,银牌9枚,铜牌4枚。在昆明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有上合昆明马拉松赛、世界龙舟锦标赛等。昆明市境内的公共体育场馆全部实现免费或低收费开放,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1193个,健身路径1939条,社会足球场147块,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23平方米。城乡居民达到《国民体质测定标准》合格以上人数比例达92.10%,昆明市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40%。昆明籍著名运动员有杨舒予杨力维,其中长杨力维是中国国家女子篮球队队长,杨舒予入选2023年女篮亚洲杯中国女篮参赛大名单。

社会保障

截至2021年末,昆明市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9.98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数218.06万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218.93万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432.89万人;城镇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34.6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的职工人数161.53万人;年末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4.80万人,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6.20万人,农村五保供养5169人;全年资助城乡居民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70.88万人;拥有农村敬老院30个;城市公办养老机构14所;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81个;城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388个,床位5031张。

人居环境

2022年,昆明市的主要河流金沙江牛栏江南盘江的出境断面水质达到了标准,滇池全湖的水质属于Ⅳ类,阳宗海的水质属于Ⅲ类。县级以上的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年均水质全部达到或优于地表水Ⅲ类标准。20个水源地的年均水质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达标率达到了100%。

昆明市的环境空气质量符合国家二级标准,主城区的环境空气优良率达到了100%,其中246天为优良天气,119天为良好天气。主城区的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了100%。在中国省会城市中,昆明市的空气污染综合指数排名第五。

截至2022年末,昆明市已经建成并投入使用了27座城镇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总计达到了231万立方米。昆明市的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100%。

昆明市声环境质量总体上符合国家声环境质量标准。2022年,昆明市主城区各类功能区的白天和夜间声环境质量基本达到标准。主城区的白天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达到了二级(较好),主城区的道路交通噪声强度等级为一级(好)。各县(市)区的区域环境噪声总体水平在一级(好)和二级(较好)之间。

交通

综述

昆明市位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澜湄合作区域、泛珠三角经济圈的交汇点,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中东、南欧和非洲的重要门户。昆明市是区域综合交通枢纽中心,8条中国国内铁路交汇于此,5条国际铁路通往中国境外。泛亚高铁昆明段已全线贯通,中欧、中亚、中越、中老国际货运班列稳定运行,还新开通了到琅勃拉邦万象等8条国际公路运输班线。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连接南亚、东南亚的国际航空枢纽。构建了公路、铁路、航空、水运、管道“五联互通”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公路

昆明市基本形成“五环十一射”的高速公路BOBBIN路网。到2020年底,昆明呈澄、小龙、黄马、新昆嵩、武易、晋红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绕城高速外环线完成闭合,公路总里程达到21349.70千米,公路网密度达101.61千米/百平方千米、25.24千米/万人,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超过1152.78千米;中心城道路长度2243.10千米,中心城路网密度5.24千米/平方千米。截至2021年底,昆明市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约1.8万千米,实现县城通高等级公路100%、乡镇通畅率100%、建制村通畅率100%,昆明市较大自然村实现通硬化公路。

其中新机场高速为双向8车道,昆玉高速公路昆石高速公路、昆楚高速、高海高速、安晋高速、东绕城高速为双向6车道,昆曲高速为双向4车道。另有昆绥线、昆富线、昆孟线等10条省道过境,其中昆绥线境内长286.93千米,通往水富;昆富线境内长23千米,通往富宁县;昆孟线境内长91.81千米,通往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

铁路

昆明市形成由昆明辐射全国,沟通东南亚的铁路网。到2020年底,境内拥有沪昆高速铁路、云桂高铁和昆玉铁路等高(快)速铁路5条、普速铁路4条和米轨1条,市域铁路运营里程达850千米、占云南省铁路总里程的20%,其中高铁运营里程180.60千米,占市域境内铁路总里程的21.2%。其中成昆铁路是中国第一条一次性建成的内燃机牵引一级干线,是川、滇两省间的运输干道,是中国铁路网中的南北干线,昆明境内勤丰营至昆明站59千米,设置昆明西、碧鸡关等11个车站。昆明站位于北京路南端,为一等站

昆明市主要火车站有昆明站、昆明南站昆明东站等。其中昆明站位于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为一等站,是高铁普速铁路混合功能的客运设施,是沪昆铁路、成昆铁路、南昆铁路等交会的重要交通枢纽站点;共有站台11个、到发线14条,日均到发客流10万人次,高峰时可达20万人次以上。昆明南站位于云南省呈贡区,总建筑面超过33万平方米,主站房12万平方米。昆明东站“三级六场”的前身是昆明东站混合式“三级四场”,进出云南的货物列车都在昆明东站到达、解体、编组、出发作业。

航空

昆明长水国际机场是国家门户枢纽机场,连接着南亚、东南亚以及亚欧的航空网络。截至2020年底,该机场开通了396条航线,其中304条为国内航线,92条为国际和地区航线,基本实现了南亚、东南亚国家首都和重点旅游城市的全覆盖。该机场位于昆明市东北方向,距市中心约24.5千米。机场飞行区按照4F标准规划。机场设有两条远距平行跑道,东跑道长4500米,西跑道长4000米,垂直间距1950米。航站楼面积为54.83万平方米,共有84个机位,其中近机位为68个。货运站面积为3.5万平方米,航空配餐设施面积为1.4万平方米。2022年,昆明长水国际机场全年旅客吞吐量2123.75万人次;货物吞吐量31亿吨;分别在中国民航机场中排名第9位、10位。

航运

昆明市境内通航河道以滇池水域为主,通航航道205.7千米,有河道2条,库区航道31条,渡口22个。2020年底,昆明市水运领域重点实施滇池航运建设,金沙江流域“昆明段”水运通道建设进入研究阶段。东川港规划昆明市境内在金沙江上的第一大港,位于东川格勒的金沙江畔,也是云南省水运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管道运输

到2020年底,昆明市建成了中缅天然气东支线、西支线等总长度约160千米管道,天然气管网互联互通格局基本建成。

公共交通

昆明市是中国绿色出行城市。到2020年底,昆明市城市公交日均客运量130万人次,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达60%,形成了连接主城与机场、主城与高铁站、主城与东、南、西、北四大客运站换乘的轨道交通大动脉。截至2023年,昆明市中心城区运营常规公交线路300余条,定制公交700余条,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达到100%;设置公交专用道186千米,公交网总长度为1217千米。

昆明市是中国第17个地铁城市。2012年6月28日,昆明地铁6号线一期投入运营,昆明进入地铁时代。至2022年,昆明已开通地铁1~6号线共6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165.85千米。

人文

综述

昆明市中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滇国文化、部落文化、中原文化、巫楚文化、南亚东南亚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抗战文化在境内交汇融合。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滇剧、花灯、剪纸等。举办的文化节有昆明国际文化旅游节、昆明狂欢节、滇池泛亚文化艺术节、昆明茶花节等。昆明市是多民族会集城市,各民族文化浓郁、风俗多样,节日文化浓郁,如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花山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等。同时,农历三月初三的西山调子盛会、正月初九的金殿踏春、九九重阳节的螺峰登高等许多汉族习俗在民间也十分流行。除此而外,行当角色齐全的“滇剧”,地方戏剧昆明花灯,鲜嫩回甜、酸辣微麻的昆明菜,具有昆明地方特色。

文物古迹

截至2021年末,昆明市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项(2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3项(7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53项,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00项。

太和宫金殿,又称铜瓦寺,位于昆明市鸣凤山的穿金路东端。该建筑最初是在明朝万历三十年(1602年)由云南巡抚陈用宾仿照湖北武当山的大岳太和宫建造的。建筑的外围采用了紫禁城的砖筑结构。现存的铜殿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由平西亲王吴三桂所建。金殿建在太和宫的宫城中央,坐落在大理石台基上,四周有护栏环绕。整个殿堂是用青铜铸造而成,模仿了木质结构的建筑形式,呈方形,高6.7米,长宽各6.2米,屋顶采用重檐歇山式设计。殿内的真武大帝帝君等神像、韩幔、匾联等都是用铜铸造的,总重量超过250吨。殿旁还有一左一右两座铜亭。在铜殿平台前,竖立着一根铜旗杆,杆上的日月七星旗和旗斗也都是铜制的。1982年,太和宫金殿被列入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泉摩崖石刻群位于安宁市温泉镇螳螂川的凤山和龙山崖壁。现存明、清、民国时期的摩崖石刻185处,其中凤山环云崖上聚集最多,形成了游览温泉历史和欣赏书画的艺术长廊。明代有燕泉、杨慎、李焘等人的题记;清代题刻最多,有王继文的“十洲分胜”、许弘勋的“溪山绣错”、于三贤的“桃源可问”等。这些摩崖题刻字体大小各异,有正、隶、篆、草等不同书体,记录了安宁的历史文化,具有史料和书法艺术价值。2019年,温泉摩崖石刻群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3年,昆明市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703项,其中国家级7项、省级75项、市级270项、县级351项;有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844人,其中国家级7人、省级76人、市级213人、县级548人;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5个、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14个、县(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6个,有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所)62个。

《阿诗玛》是流传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撒尼人的叙事诗,被撒尼人民称为“我们民族的歌”。故事讲述了少女阿诗玛与权势对抗的故事。阿诗玛是一位美丽而善良的农民女儿,生活贫困却勤劳,被富有权势的热布巴拉夺走,并被迫与他的儿子结婚,但阿诗玛坚决不从。勇敢而聪明的阿黑设法从热布巴拉手中救出了阿诗玛。然而,不幸的是,在回家的途中,阿诗玛被洪水吞没。阿诗玛的灵魂化作回声。《阿诗玛》展现了撒尼人民反抗压迫、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意志。2006年,阿诗玛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彝族摔跤是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彝族村寨的传统体育项目,庆祝丰收和祈求来年的好运。比赛前,男子们赤裸上身上阵摔跤。石林的每个彝族村寨都有固定的比赛时间和地点,比赛前会进行海报宣传。比赛以村为单位组队,按照一定的约定进行,比赛规则是三跤两胜,脊背落地即告负。胜者会继续挑战新的对手,直到决出当天的冠军。在比赛前会进行踩跤场仪式和祭祀活动。比赛结束后,获胜者会进行“挂大红袍”仪式,并绕场一周,以示谢意和对乡亲的支持。2011年,摔跤(彝族摔跤)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艺术

彝族三弦舞是彝族人民代代相传的一种民间舞蹈,在石林彝族自治县撒尼人聚居区广泛流传。这是一种男女群体舞蹈,男子使用三弦琴乐器,女子则跳着伴舞。不同地区或彝族支系对其有不同的称呼。撒尼彝区称为“撒尼大三弦”,阿细彝区称为“阿细跳月”。舞蹈分为“大三弦舞”和“小三弦舞”两种。年轻人跳舞用大三弦,中老年人用小三弦。小三弦舞的音乐节奏慢,被称为“慢三步乐”。舞蹈是男女群体性的,男子使用三弦,女子踏着节奏伴舞。

滇剧是云南省地方剧种,起源于明末至清乾隆年间(1736~1796年),融合了丝弦、襄阳和胡琴等不同声腔,源于较早的秦腔、汉调襄河派和徽调。滇剧在云南广大地区和部分四川省贵州省地区流行。它大约于爱新觉罗·旻宁年间(1821~1850年)形成,随后逐渐发展壮大。滇剧也是昆明市剧目最丰富的剧种之一,题材来源广泛,有取材于演义小说的,有根据民间唱本编写的。滇剧的剧目和声腔发展同样丰富多样,受到梆子、皮黄等剧种的影响,也吸收了秦腔、川剧、湘剧和京剧的演出剧目。滇剧艺人通过演出实践,对唱词、念白和故事结构进行改编和整理,逐渐积累了一批具有云南省特色的传统剧目。滇剧代表剧目有《闯宫》《打鱼收子》《孔明拜灯》等。此外,一些滇剧剧目是根据云南地方史实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如《薛尔望投潭》和《家国恨》等。

饮食

昆明市居民主食大米,而北方来的人家则以面食为主。在山区农村,仍有以玉蜀黍属为主食的人。烹手法通常以炒、炸、炖、煎和红烧为主,要求酥烂口感,素菜重油,不重花色。大多数家庭常备卤腐、豆豉芥菜冬菜腌咸菜。常见的鱼类做法有清汤鱼、炒鱼片、红烧小鱼炒鳝鱼。肉类有炒肉片炒肉丁爆炒猪肝蒸肉饼等。鸟纲清炖鸡红烧鸡、白切鸡、烤鸭和卤鸭。蛋类有炒蛋、蒸蛋荷包蛋。凉菜类有凉拌韭菜、凉追阳、凉粉丝和糖醋黄瓜等。由于昆明气候温和,四季如春,因此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年四季都有。昆明的菜肴具有“鲜”的特点。在冬季,人们多吃清炖牛羊肉清炖或红烧牛羊肉,另有将烧饵掰成小块,加入牛羊肉汤泡食的习惯。夏季人们食用野生菌时,通常会加入大蒜解毒。在平时吃直生刀豆时,会加入腌菜以中和其咸味。

昆明菜为滇菜的一支。烹调原料异常充沛,奇珍名物众多。偏好酸辣微麻和鲜香清甜,重视原汁原味。地方风味美食有豆焖饭、土豆焖饭、汽锅鸡等。

民俗节庆

火把节是彝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举行。该节日也是白族傈僳族纳西族拉祜族等少数民族的庆祝活动之一。火把节起源于古代人对火焰的崇拜。每年火把节前一个月,人们就开始准备庆祝活动。他们不仅要准备祭品,还要准备节日服装。在火把节当天,每个家庭都会认真打扫房屋,身着盛装。白天,人们宰杀祭品并祭拜祖先,晚上则手举火把绕着自家房屋和庄稼地走一圈。火把节的第二天是最热闹的时刻。晚上,居民们举行盛大的火把游行、达体舞表演和篝火晚会,来自各个方向的朋友们相聚一堂,共度这个欢乐的夜晚。火把节的最后一天是“送火神日”,居民们将他们的火把聚集在一处,象征着整个村庄团结一心,共同抵抗自然灾害的力量。这个传统的仪式展示了彝族人民的凝聚力和勇气。火把节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传统的节日庆祝方式。通过举办火把游行和其他庆祝活动,人们展示了他们对祖先的敬意、对丰收的感激之情以及对团结合作的重视。

踩花山别称“花山节”,是苗族同胞一年一度的节日。苗族同胞会身着盛装来赶花山节。踩花山别主要活动是青年男女互求配偶。男女通过唱歌和跳舞认识,小伙子找到心仪的姑娘后,解下背上的雨伞,向姑娘罩去。姑娘若有意,跟随小伙子到僻静处情感交流,否则绕道离开,小伙子再找新对象。此外,苗族同胞还举行斗牛、跳狮子舞和踩芦笙等活动。

地区象征

昆明市市花是山茶花。茶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云南群芳之首。1983年3月10日,经昆明市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审议,正式将云南山茶花定为昆明市市花。

昆明市市树是玉兰。玉兰古名木兰,木兰科玉兰类植物,因“色白微碧,香味似兰”而得名。

风景名胜

综述

昆明市是首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避暑旅游城市。截至2022年1月,昆明市有国家A级旅游景区28家,其中AAAAA级景区2家,AAAA级景区13家,AAA级景区7家。

重要景点

昆明市石林风景名胜区位于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距离昆明市区78千米。景区总面积为350平方千米,分为八大景区,集奇峰、瀑布、湖泊、溶洞和石芽原野,被誉为“造型地貌天然博物馆”。景区拥有丰富的喀斯特地质资源,展示了石炭纪泥盆纪二叠纪和第三纪等地质时期的地质遗迹景观。此外,石林还融合了彝族撒尼文化,以及撒尼刺绣火把节、撒尼歌舞和彝家山寨等民族风情。大小石林景区是中心景区,由大石林和小石林等景点组成,展示了石林喀斯特地貌的多样性。乃古石林景区以其石质古朴、融合奇峰、清泉、湖泊、溶洞和瀑布的景观而著名。大叠水瀑布景区是珠江水系第一大瀑布,高度为87.8米,宽度为54米。长湖景区则以喀斯特溶蚀景观和独特的植被景观为特色,湖水清澈透明,湖岸线长5.5千米,最深处有24米。2007年,昆明市石林风景名胜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昆明世博园旅游区位于昆明市东北郊,建于1997年5月,是中国19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的会址,是以主题公园形式保留并对外开放的旅游区。昆明世博园占地218万平方米,园内设有一条花园大道、世博湖、五大室内展馆、七大专题园、四大广场、国际室外展园和中国室外展园等主要景点。园内集中展示了来自世界各国和中原地区各地的园林园艺、历史文化和民族风情。世博园由69个国家、26个国际组织、中国国内31个省区市、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和台湾民间组织共同设计建造,具有多元文化的特点。园内还举办各种节庆活动和园艺会展活动,如特色迎宾展演、花车巡游、表演、晚会等。园内也定期举办主题花卉展览、园艺活动和国际文化活动。2016年,昆明世博园旅游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昆明市翠湖·讲武堂景区是一个免费面向市民开放的景区,位于昆明城市中心区域。景区由翠湖公园和云南陆军讲武堂组成。其中翠湖公园位于昆明市区五华山西麓,占地22.1公顷,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拥有观鱼楼、莲花禅院、水月轩等景点。公园湖泊畔有树木,湖中有轻舟和荷花,陆地上有棕榈三角槭等各种美丽的植物。而云南陆军讲武堂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所著名的军事院校之一。自1909年创办至1935年停办,共培养学员9000余人。讲武堂培养了许多杰出的军事统帅和将领,包括朱德、叶剑英、崔庸健李范奭等人。现在的旧址占地约70000平方米,主体建筑四合院是中国近代中西方文化结合的典范。景区周边有四条街道,布满了特色小店、咖啡馆和酒吧。2020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昆明石林杏林大观园景区位于石林台创园内,以传承和发展传统中医药文化为主题,是集休闲旅游、科普教育、文艺会展、养生养老、药材种植为一体的康养旅游景区。景区地处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台湾农民创业园,距省会昆明仅一小时车程。主要景点有杏林禅寺、樱花峪医药生态公园、石海温泉、黑石箐景区等。2020年,昆明石林杏林大观园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领事机构

友好城市

截至2021年10月28日,昆明市共与16个国家22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其中亚洲9对,欧洲4对,美洲8对,非洲1对。

著名人物

城市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