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海豹 :海豹科灰海豹属海豹

更新时间:2023-09-22 19:13

灰海豹(拉丁学名:Halichoerus grypus;英语:gray 南象海豹),是鳍足类海豹科灰海豹属的代表种。灰海豹分布于北大西洋温带沿海,西部大西洋和北美洲东北部为中心,东部大西洋和冰岛法罗群岛挪威英国爱尔兰,以及波罗的海

雄性长约3m,重300kg,雌性2.3m,重250kg。吻长,吻端至眼间距约为眼间距的两倍。雄兽颈部具3~4道深皱纹。体灰色,背深,腹侧淡。雄性毛深,具淡色斑;雌性色淡,具深色斑。颅骨的吻部长,且宽而高。额鼻区高,前颌骨长,颊齿强大。

分类

灰海豹(Halichoerus grypus)是丹麦著名的动物学家约翰·克里斯蒂安·法布里丘斯(卡尔?冯?林奈的学生)于1791年描述并命名的,在一篇名为《Detailed Description of the Seals of Greenland (关于格陵兰岛海豹的详细描述)》的专著中根据法布里丘斯自己非常简短的描述表明正模头骨在1788年6月采集自丹麦的阿迈厄岛,也就是波罗的海地区。但可能由于标题十分有误导性加上正模最终下落不明,后人们都将格陵兰岛误认为是灰海豹的模式产地。在灰海豹被分为两个亚种后,大西洋的灰海豹也就被理所应当的当作了模式亚种Halichoerus grypus grypus。

2016年,遗失多年的灰海豹正模颅骨重新被发现,脱氧核糖核酸的分析研究表明正模来自波罗的海,而不是之前一直认为的格陵兰岛,因此原本的波罗的海亚种H. g. macrorhynchus变为指名亚种H. g. grypus,改用H. g. atlantica命名大西洋亚种。

体型特征

灰海豹,雄性长约3m,重300kg,雌性2.3m,重250kg。吻长,吻端至眼间距约为眼间距的两倍。雄兽颈部具3~4道深皱纹。体灰色,背深,腹侧淡。雄性毛深,具淡色斑;雌性色淡,具深色斑。颅骨的吻部长,且宽而高。额鼻区高,前颌骨长,颊齿强大。

生活习性

灰海豹以鲑、鳕、、鲽等鱼类和头足纲节肢动物门为食。日摄食率占其体重的4%(雌)和4.5%(雄)。灰海豹是一夫多妻制。雄性对雌性积极竞争,但实际上不会进行实际的打斗,而是通过威胁手势和发声来代替。它们不捍卫领土或一群雌性。当岸上时,它们一般群居,牵引互相靠近,以及与港口海豹混居。在水中它们通常是单独活动,或在分散的小团体中。他们经常保持垂直“瓶”的立姿,只有头部露出水面。

生长繁殖

灰海豹有寒温带到北极北大西洋分布。仔兽在西大西洋波罗的海种群是2~3月产仔,东大西洋者是9~10月产仔。约3周后亲兽在水中或陆上交配。2~3周后蜕掉。灰海豹是资本繁殖者,它们在觅食以积累脂肪储备,用于繁殖和断奶幼崽时使用,因为在这段时间里它们不会觅食。它们每年生一只幼崽,雌性的繁殖年龄从4岁开始,一直延续到30岁。所有的育儿工作都由雌性负责。在繁殖期间,雄性不提供育儿工作,但他们会保护雌性免受其他雄性的干扰。幼崽出生时约重14公斤,它们在东大西洋地区秋季(9月至12月)出生,在西大西洋地区冬季(1月至2月)出生,身上覆盖着浓密、柔软、丝绒般的白色皮毛;刚出生时很小,它们会迅速在母亲极其富含脂肪的奶中变得肥胖。奶中脂肪含量可达60%。灰海豹幼崽是早熟的,母亲在幼崽断奶后返回海中觅食。幼崽在离开陆地并学会游泳之前也会经历一段断奶期。大约一个月后,它们脱去幼崽皮毛,长出密集的防水成年毛,离开陆地去学会自己捕鱼。

分布范围

灰海豹分布于北大西洋的温带沿海,西部大西洋和北美洲东北部为中心,东部大西洋和冰岛法罗群岛挪威英国爱尔兰,以及波罗的海

保护

灰海豹是第一个受英国议会保护的哺乳动物。早在1914年,议会就颁布了灰海豹保护法案,规定了每年10月1日至12月15日为灰海豹繁殖的禁渔期。在1970年,女王陛下政府颁布了第一个海豹保护法,规定伤害海豹是违法行为。到2017年,英国政府又颁布了有关海豹栖息地的保护条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