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军 :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19:39

王凯军,男,1960年5月生,博士学位,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国沼气》,《环境科学》等杂志编委。曾任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中国沼气协会副理事长,北京市政府专家顾问团顾问,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城市污水国产化专家组成员,中国环保产业协会水污染治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水工业分会排水委员会理事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博士导师,首都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兼职教授、博士导师,北京市建筑工程学院兼职教授。作为课题第一负责人承担过国家“七五”、“八五”、“九五”和“十五”863等攻关项目多项。

人物经历

教育背景

1978.9-1982.7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给水排水工程工学学士。

1982.9-1985.5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水污染控制工学硕士。

1991.4-1994.5荷兰Wageningen农业大学环境技术博士。

工作履历

1985.05-1990.12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工程师。

1994.06-1995.12荷兰DHV环境咨询公司北京代表处技术副经理。

1995.12-2008.09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历任副总工、总工程师。

2008.09-2011.01清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

2011.01-现在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教授。

1995年当选北京市优秀知识分子,同年当选北京市科技新星,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同年入选国家劳动人事部等七部委千百万人才工程,1998年当选北京市跨世纪人才工程。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一次,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次,二等奖两次,其他国家、北京市、环保总局科技进步共十余项。

先后出版专著十余本,发表论文上百篇,对于水解好氧工艺、反应器理论和设计、厌氧菌处理技术、活性污泥膨胀控制等理论研究有独到的创造和理论。

从九十年代中期开始,在中国率先开展畜禽粪污处理处置研究工作,编著《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与政策》一书。先后以第一负责人的身份承担了诸多相关科研项目、示范工程的研究,承担高效厌氧反应器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等。承担第二代污泥厌氧消化工艺(获北京市二等奖)和城市污水复合肥示范工程(获北京市三等奖),并发明污泥动态堆肥设备,畜禽粪便处理设备等处理和处置工艺和专利。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领域为厌氧菌发酵研究,水污染控制的研究、开发和技术推广工作。并先后开拓了水解好氧生物处理技术、畜禽粪便处理、污泥处理、生物质气化等领域。

主要贡献

作为项目第一负责人主持设计过十多个城市污水和数十个工业废水处理厂的设计工作,为中国污水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水污染控制做出了贡献,特别是对水解-好氧、UASB等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做出重要贡献。

项目论文

厌氧内循环(IC)反应器的应用。

给水排水199611。

厌氧(水解)—好氧处理工艺的理论与实践。

中国环境科学199804。

广义升流式污泥床反应器与相分离反应器的开发与应用。

中国给水排水199806。

COD/SO4-(2-)值对硫酸盐还原率的影响环境科学200004。

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及利用途径研究环境保护200002。

厌氧工艺的发展和新型厌氧反应器。

环境科学199801。

大型集约化猪场粪水处理现状及建议。

中国沼气199802。

厌氧处理技术发展现状与未来发展领域。

中国沼气199904。

畜禽养殖业废弃物的环境问题及其治理方法环境保护200012。

北京市城市污水污泥的处理和处置问题研究中国沼气200003。

厌氧处理的污泥稳定化研究中国给水排水200112。

升流式厌氧污泥床(UASB)反应器的设备化研究给水排水200104。

多级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的开发给水排水200110。

畜禽养殖场粪污的治理技术中国给水排水200202。

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综合对策。

环境保护200212。

加强北京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工作。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201。

UASB工艺系统设计方法探讨。

中国沼气200202。

污泥好氧堆肥产品(复合肥)的农田试验。

中国给水排水200301。

厌氧反应器的发展历程与应用现状。

城市管理与科技200401。

项目专利

过滤式高效分离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 国家发明专利,2005年。

交替式内循环好氧生物反应器国家发明专利,2004年。

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86106883.1)国家发明专利,1992年。

厌氧布水分配器(ZL97248906.X),实用新型专利,1998年。

拼装式污水处理反应器(ZL00251159.2),实用新型专利,2001年。

组合式三相分离器(ZL97248907.X),实用新型专利,1998年。

滚筒式污泥堆肥发酵设备(专利号:ZL02208716.7),实用新型,2002。

畜禽粪便处理设备(专利号:ZL02208716.8),实用新型,2002。

项目著作

2004《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与政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0年《UASB工艺的理论和工艺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0年《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

1995年IntegratedAnaerobic-AerobicSewageTreatment荷兰海牙出版社。

学术成果

出版著作:1.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技术与政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9月,

2.城市污水生物处理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

3.UASB工艺的理论与工程实践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年9月,

4.发酵工业废水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年4月,

5.《三废处理工程技术手册·废水卷》化学工业出版社2003年10月,

6.IntegratedAnaerobic-AerobicSewageTreatment荷兰海牙出版社1995年,

7.活性污泥膨胀机理的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

8.低浓度污水厌氧水解处理工艺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1年3月,

发表文章:1王焕升,王凯军,崔志峰,董娜,.中国农村地区生活污染调查及控制模式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8,(20)。

2王凯军,陈世朋,董娜,阎中,.微型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农村灰水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17)。

3余杰,田宁宁,王凯军,.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探讨[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8,(10)。

4宋英豪,王凯军,倪文,.以呼吸速率为基础判断活性污泥抑制类型的研究[J].环境保护科学,2008,(5)。

5王凯军,俞金海,俞其林,.新型污泥干化/焚烧技术的试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11)

6郭素红,邹安华,倪文,王凯军,.树脂载体厌氧附着膜膨胀床的启动及运行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8,(11)。

7王凯军,阎中,.厌氧反应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方法学研究[J].环境科学,2008,(9)。

8王凯军,方皓,.大型高效厌氧悬浮床反应器流态模型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6)。

9余杰,田宁宁,王凯军,.城市污水厂污泥处理与处置技术的新思路[J].中国给水排水,2008,(6)。

10阎中,王凯军,.厌氧抑制动力学的表函数统一模型和实验方法[J].环境科学,2008,(5)。

11宋英豪,王凯军,倪文,朱民,.以呼吸速率为基础活性污泥抑制动力学常数的测定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4)。

12王凯军,贺延龄,江翰,阎中,.厌氧悬浮床反应器的膨胀模型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8,(3)。

13陈世朋,宋英豪,崔志峰,王凯军,张景来,.沸石床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脱氮机理分析[J].给水排水,2008,(5)。

14王凯军,江翰,贺延龄,.厌氧颗粒污泥悬浮床反应器的理论基础初探[J].给水排水,2008,(5)。

15宋英豪,王凯军,贾立敏,倪文,.基于呼吸速率的BOD在线测量的基础研究[J].能源环境保护,2007,(6)。

16王凯军,方浩,.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反应器流态和运行状态相关关系研究[J].中国沼气,2007,(6)。

17郭素红,倪文,王凯军,邹安华,.树脂厌氧附着膜膨胀床污泥特性研究[J].水处理技术,2007,(9)。

18郭素红,王凯军,邹安华,方皓,.旋转流厌氧附着膜膨胀床运行及水力流态研究[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7,(9)。

19王凯军,.可持续发展的新型高效废水处理技术[J].环境保护,2007,(18)。

20王凯军,.小城镇城市污水处理技术应用与发展趋势[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7,(6)。

21迟文涛,江瀚,王凯军,.厌氧悬浮颗粒污泥床同时反硝化产甲烷研究[J].中国沼气,2007,(3)。

22王凯军,.国外环境技术管理对我国的启示[J].环境保护,2007,(8)。

23崔卫华,宋英豪,倪文,王凯军,.SBR系统中活性污泥内源呼吸速率的研究[J].环境工程学报,2007,(4)。

24王凯军,常丽春,甘海南,.厌氧颗粒污泥悬浮床反应器的研究与应用[J].给水排水,2007,(2)。

25余杰,田宁宁,王凯军,任远,.中国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问题探讨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07,(1)。

26郭素红,倪文,王凯军,邹安华,.厌氧陶粒附着膜膨胀床启动及运行实验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2007,(1)。

27杭世珺,陈吉宁,郑光灿,王凯军,王洪臣,.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J].中国建设信息(水工业市场),2006,(4)。

28迟文涛,赵雪娜,江瀚,王凯军,.厌氧同时反硝化产甲烷工艺研究进展[J].中国沼气,2006,(4)。

29宋英豪,崔志峰,谢恩亮,冯颉,王凯军,.污水处理厂自控系统的设计[J].工业控制计算机,2006,(9)。

30崔志峰,王凯军,吾理之,.AICS工艺在不同循环系统条件下污泥分布试验研究[J].给水排水,2006,(7)。

31王凯军,崔志峰,.村镇污染控制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J].北京市观察,2006,(6)。

32宋英豪,王凯军,王绍堂,.用呼吸速率控制SBR反应时间的基础研究[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4)

33崔志峰,王凯军,贾立敏,.生态干厕[J].北京规划建设,2006,(3)。

34王凯军,胡超,.生物硫循环及脱硫技术的新进展[J].环境保护,2006,(2)。

35石宪奎,王凯军,倪文,.颗粒污泥粒径的工程测定方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6,(2)。

36王凯军,胡超,林秀军,.新型高效生物反应器类型和应用[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2006,(3)。

37赵淑霞,王凯军。医院污水排放标准与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探讨[J].中国环保产业,2005,(11)。

38江瀚,王凯军,石宪奎,陈淑祥。一种新型颗粒污泥——无机化合物核颗粒污泥的形成和机理探讨[J].微生物学报,2005,(6)。

39曹从荣,贾立敏,黄青华,宋英豪,王凯军,张强.SBAR反应器生物膜生长特性[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5,(5)。

40余杰,田宁宁,王凯军。我国污泥处理、处置技术政策探讨[J].中国给水排水,2005,(8)。

41曹从荣,宋英豪,黄青华,王凯军,贾立敏,张强。好氧内循环三相生物流化床处理低浓度废水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05,(5)。

42王凯军,胡超。厌氧消化过程的系统分析方法[J].中国沼气,2005,(2)。

43江瀚,石宪奎,倪文,王凯军。厌氧颗粒污泥膨胀床原理特征分析[J].环境工程,2005,(3)。

44杭世,陈吉宁,郑兴灿,王凯军,王洪臣。污泥处理处置的认识误区与控制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5,(3)。

45王凯军,宋英豪,崔志峰.SBR反应器发展的现状和趋势[J].中国环保产业,2005,(2)。

获奖项目

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示范工程,第一负责人。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示范工程。第一负责人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代(新型)污泥厌氧消化工艺,第一负责人。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高效单元处理设备的研制和开发(95滚动),第一负责人。

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城市污水污泥复合肥示范工程,第一负责人。

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UASB反应器设备化及其配套产品开发,第一负责人。

北京市科技三等奖,内循环流化床设备化技术研究。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高效单元处理设备的研制和开发。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城市污水水解好氧生物处理工艺示范工程。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