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芒 :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更新时间:2024-09-21 16:44

王芒,1970年1月出生,现任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多年从事有机合成化学研究,在有机硫化学研究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杂环化合物碳环化合物的设计与合成的经验。

2011年,王芒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个人经历

王芒在Chem. Commun.、Chemistry – A European Journal、Adv. Synth. Catal.、J. Org. Chem.、Synthesis、Tetrahedron Letter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SCI检索论文30余篇; 主持各级别项目1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博士毕业后,于2005年至2006年期间,在洛桑联邦高工从事博士后访问研究。2006年回国后,组建了一支包括青年教师,博士研究生及硕士研究生在内的独立的科研小组。目前这支稳定的学术研究团队拥有成员14名。近年来,在以设计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有机小分子为目的的有机合成方法学的研究方面,获得了一些有意义的结果,尤其是围绕着极化烯烃的alpha-官能化反应所开展的系统性研究工作,为该研究领域开辟了新方向。

获得荣誉

2008年,参与的基于多样性和性能导向的有机功能分子的设计、合成及应用研究荣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9年入选东北师范大学首届“东师学者”青年学术骨干培养计划。2011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习简历

1987年09月-1991年07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系,攻读学士

1994年09月-1997年07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2000年09月-2003年12月: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攻读博士学位

2005年07月-2006年07月:洛桑联邦高工,博士后访问研究

工作简历

1991年07月-1994年09月:吉林工业大学应用化学系,助教

1997年07月-2002年11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讲师

2002年12月-2011年11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

2011年12月- 现在: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

科研项目

主持的科研项目:

2012年: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教育部,2012,50万。

过渡金属催化的去硫C-C偶联新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2年,60万元。

2011年:

作为药物先导智能化合物的新型杂环化合物的合成及创新药物研究,校内自然科学基本科研业务费资助项目,2011年,5万元。

基于新型全碳1,3-T偶极子合成呋喃吡咯衍生物,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11年,5万元。

2010年:

基于硫原子导向的铜催化C-H键官能化新反应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0年,34万元。

基于新型多组分反应合成酚类化合物,南开大学元素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2010年,3万元。

2009年:

基于硫原子导向的铜催化C-H键官能化的新反应研究,校内培育基金项目,2009年,10万元。

2008年:

多取代喃及吡咯的新合成方法研究, 教育部重点项目,2008年,10万元。

新合成子官能化DETA-内的发散式合成及其性质的初步研究,教育部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2008年,2万元。

环境友好无气味代硫醇试剂的开发与应用,大连理工大学精细化工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2008年,5万元。

高性能聚酰亚胺关键中间体的合成,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横向课题,2008年,3万元。

2007年以前:

作为药物先导智能化合物的新型呋喃衍生物的合成,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7年,6万元。

环境友好无气味代硫醇试剂的应用基础研究,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4年,5万元。

1, 3-二硫杂环戊烷类新型农药的筛选与优化,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01年,6万元。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