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山青 :2002年陈述刘作曲的歌曲

更新时间:2024-09-20 17:15

《瑶山青》是陈述刘作、麦展穗词的一首歌曲,是记录片《瑶山情》的主题曲,录入麦展穗作词歌曲选专辑《壮家妹》。 2003年获第三届中国音乐“中国音乐金钟奖”,入选21世纪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中国艺术歌曲教程》,广东省2011年音乐术科统一考试声乐曲目。

创作背景

《瑶山青》原作编曲是广东星海音乐学院教授陈述刘,因足迹踏遍了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著名瑶族聚居地而与瑶山的秀丽风光建立了特殊情感。他不辞辛劳到著名的瑶乡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走访,观看了当地瑶寨歌舞表演,收集到瑶歌第一手资料。原创的瑶族民俗音乐虽有特色,但大多音律简单,需要进行难度很高的二次创作。

陈教授在创作《瑶山青》时保留了瑶族民歌的原有乐曲韵味,引入小花腔的唱法,把大瑶山极致的外在美与欢欣的内在感受融入作品,使之更富有情趣和气势。后经著名词作家麦展穗填词,形成了一首珠联璧合赞美瑶山美和歌颂瑶山情的音乐作品,词曲透露出对瑶山的一种情感倾诉,像似展开了一幅瑶山田园牧歌式的画卷。

《瑶山青》的词作家是麦展穗,2002年5月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届签约词曲作家,同月曾赴百色市一带少数民族集居地采风,并参加音乐研讨会,激发了他对广西民歌的发掘、整理、创作的热情。通过采风活动,麦展穗看了当地原汁原味的歌舞表演,产生一种强烈的创作冲动,通过对瑶山这一饶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情景和细节描写,表达出大瑶山人对爱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催生完成了代表作《瑶山青》优美的词句的编辑,并推举参加了10月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晚会演出。

歌曲歌词

瑶山青,瑶山高,

哦…香里哎…

瑶山青啊青青又青,

瑶山高啊高高又高,

溪水弯弯流,

竹楼在山腰。

有只燕子飞回来,

山林杜鹃叫,啊山林杜鹃叫,

听,那边百鸟在唱,

咕咕,咕咕,

看,这边牛儿在跑,

啰啰,嘿啰,

瑶山春来早,哈哈,哈哈,哎

香里哎,香里喂,

阿哥哥呀,哎,阿妹妹呀,啊瑶山春来早

瑶山青啊青青又青,

瑶山高啊高高又高,

春雨又洒落,

山顶白云飘。

山茶花开情满怀,

绿色满山坳,啊绿色满山坳,

听,那边姑娘在笑,

哈哈,哈哈,

看,这边小伙在跳,

咚咚,咚咚,

瑶家喜上眉梢,哈哈,哈哈

香里哎,香里喂,

阿哥哥呀,哎,阿妹妹呀,啊喜上眉梢,喜上眉梢

瑶山青,啊!瑶山高,

哦…香里哎…哦…

歌曲鉴赏

这首歌曲的创作技法上打破了民族歌曲写作的一贯传统,虽然在曲调上仍立足于民族音调,却突破性地将其处理成民族与美声唱法相结合的歌曲,还创新地在某些乐句中加入了花腔。结果,歌曲不仅没有被西洋唱法削弱了其民族性的特点,反而因为这种“土洋结合”的新尝试而赋于了这首歌曲新的意义。

词字分析

歌曲通过对瑶山的青山、溪水、竹楼、杜鹃、春雨、山茶、姑娘、小伙等一系列景致的描写,向人们展现了一幅初春时节广西大瑶山绿色满山坳,一派生机盎然的美丽画卷。歌词秀丽、生动,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在《瑶山青》中大部分咬字都包含有开口呼与齐齿呼,比如歌词“瑶山青,瑶山高,溪水弯弯流,竹楼在山腰。”这里都有开口呼ao、o、ing等的发音。

唱态分析

《瑶山青》中很多八分带休止的节奏型,其节奏铿锵有力,需要采用“硬起”音的方式。如:“瑶山青,啊青青又青;瑶山高,啊高高又高。”

《瑶山青》中很多乐句需要用半声的演唱状态,即口腔做半打哈欠状态,两肋开张保持吸气状态。

音色分析

《瑶山青》是一首甜美的瑶山民歌,要想完美地演绎出瑶山那种清新,活泼,甜美的感觉,就要在学会正确发声的基础上用偏民歌的方式去演绎。全曲用山歌的方式去演绎,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更好的表达作曲家所要传达的意境。

《瑶山青》词曲交融,结构简单而新颖,主题突出,音乐层次鲜明。音乐形象生动、活泼,它抒发的是对瑶山无比的喜爱,以及瑶族人民生活的情趣。体现了作曲家对瑶族景色和瑶族人民生活的向往。全曲艺术感染力较强,演唱时需包含热情,欢快,愉悦,各声部层次清晰,和声融合丰满,充分表达对瑶山的一种喜爱、自豪、喜悦的心情。

技巧分析

《瑶山青》是一首演唱难度很高的歌曲,青年歌手冯霞大胆地融合了“民族的演唱方法、美声的花腔技巧”,把握好情感的张弛和歌声的力度,让听者充分体会瑶族民歌的意境,表现了美好的瑶山风光和瑶族欢乐的生活状态。

歌曲MV

2005年6月,完成音乐电视《瑶山青》的拍摄。2006年初,MV《瑶山青》节目在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和上海东方电视台先后播出,在东视文艺频道每周一歌中央电视台音乐频道频道每日歌曲等栏目播出。

音乐电视《瑶山青》在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莲花山、圣堂山等瑶山名胜 拍摄,歌曲MTV以其独特的电视艺术风格展现了广西瑶山地区秀丽奇观的山水,瑶山地区丰富的风土人情以及满山竹楼杜鹃、山茶属的美景;歌词贴切自然,充满生机与灵动,画面优美自然,富有人文和少数民族文化的内涵。

社会影响

1、该歌曲被选为21世纪高等学校音乐学规划教材—《中国艺术歌曲教程》和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中国五十六个民族声乐教材》。

2、该歌曲被选作广东省2011年音乐术科统一考试声乐和第四届全国高等院校民族声乐大赛决赛曲目。

获奖记录

重要演出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