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瑶族自治县 :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辖自治县

更新时间:2023-08-18 22:29

金秀瑶族自治县隶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东界蒙山县,东北邻荔浦市,南部与桂平市平南县接壤,西靠象州县,西南与武宣县相连,西北与鹿寨县毗邻。总面积2468.79平方公里。截至2023年5月25日,金秀瑶族自治县下辖3个镇7个乡,政府驻地金秀镇功德路30号。202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5.5万人。

金秀县境内中间高四周低,中心地区为崇山峻岭,边沿为丘陵,西部和西南部还有小片平原和台地。金秀瑶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性气候变化明显,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冷少雨。 境内河流统属珠江流域西江,主要有金秀河、平道河、长垌河、滴水河、古麦河等29条河流。明朝以前,境内山高岭峻,居民绝少。明初,瑶族壮族始迁徙至今金秀县境内居住,官府开始了对金秀县境内的统治,建制经多次变革,至1952年,大瑶山瑶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前身)成立。1955年,大瑶山瑶族自治区改称大瑶山瑶族金秀县;1966年,县名又改称金秀瑶族自治县。

金秀瑶族自治县生态产业为其特色优势产业。2021年,金秀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5.85亿元,森林覆盖率87.91%,位居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全县有机茶、木材加工、民族特色医药等工业企业蓬勃发展。金秀县第三产业包括商贸、住宿、餐饮及保健、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行业等,其中生态旅游是金秀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主导产业,创造了“金秀速度”,并树立了“金秀品牌”。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7.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3.1%。三次产业结构为28:22:50。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瑶族文化、民俗风情保持得十分完好。金秀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现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黄泥鼓舞》《瑶族石牌习俗》2项,自治区级 “非遗”保护项目《瑶族香哩歌》《瑶族深牌歌》《瑶族度戒礼》《瑶族舞香龙》等18项,市级 “非遗”保护项目32项,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8个。金秀是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珠江流域防护林源头示范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中国八角之乡、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国家级水源林区。拥有国家AAAA级景区6个,国家AAA级景区1个,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最高达到15万个/立方厘米,被誉为“岭南避暑胜地”和“人世间之桃源仙国”,是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先后获得“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瑶医药之乡”“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名称来历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东部大瑶山上。1942年设金秀设治局,因设治局驻金秀村,故名。1955年置大瑶山瑶族自治县,1965年改今名。

历史沿革

明朝及以前

明朝以前,境内山高岭峻,居民绝少。明朝初年,瑶族壮族始迁徙至今金秀县境内居住,官府开始了对金秀县境内的统治。今县境东北部属平乐府永安州(今蒙山县),南部属浔州府桂平市平南县,西部属柳州府象州,北部属平乐府修仁县荔浦市

清朝

清代,今金秀县境域归属沿明时不变,但划界更为明确。清乾隆三年(1732年),修仁县府在桐木圩附近立 “象州修仁交界” 界碑1块。

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永安州府在金秀县中心山区忠良乡永和村土县屯东立“永安州至图县(即土县)村西界”碑1块。今金秀镇大部、三角乡、桐木镇(仁里、古院、那马、泰山等村除外)、头排镇三江乡属平乐府修仁县,长垌乡(原名东北乡)、六巷乡(原名东南乡)大部及大樟乡的大樟、花炉、三古村,桐木镇仁里、古院、那马、泰山等村,属柳州府象州,大樟乡西南部(原名翁祥村)属柳州府武宣县,大樟乡东南部(今瓦厂、双化、玲马、新村各一部,六巷乡东南部)属浔州府桂平市罗香乡(另含今金秀镇罗孟村、忠良乡六干村)属浔州府平南县,忠良乡大部属平乐府永安州。

宣统元年(1909年),官府将金秀县境内中心山区划分为金秀、罗香、滴水、六巷等4个团,总团设在罗香乡罗运村。金秀团辖今金秀镇大部和三角乡全部、忠良乡大部及长垌乡小部,罗香团辖罗香乡全部及金秀镇罗孟村,滴水团辖长垌乡大部,六巷团辖六巷乡和大樟乡大部、团,为军政合一的组织,偏重于军事。清朝政府还分别委任4名瑶族团总,并分授五品军功。

中华民国

民国时期,各县分管大瑶山的地域不变,但更加强了对今金秀县境内的统治。

民国22年(1933年),大樟、长垌、六巷、罗香等地先后成立乡组织。

民国31年(1942年),国民党政权设立金秀设治局。设治局下辖永宁(今金秀镇)、崇义(今三角乡及三江乡一部分)、东北(今长垌乡)、东南(今六巷乡)、木山(今大樟乡大部及桂平市木山村)、罗香、罗运、平竹(以上三地今属罗香乡)、古朴(今金秀镇共和村、忠良乡双合村一部和六干村)、岭祖(今忠良乡三合村岭祖一带)、三合(今忠良乡三合、双合一部、永和、高源及车田、中山、林秀等瑶族村寨)、贵山(今金秀镇和三江乡与荔浦县三河乡交界一带)、翁祥(今大樟乡新村及花炉村大部)等13个乡,各乡接受金秀设治局及周围各县双重管辖。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12月1日,大瑶山解放。

1952年5月28日,大瑶山瑶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前身)成立,属平乐专区管辖,下辖金秀、三角、岭祖、罗香、长垌、新合等6区40个乡。1955年8月26日,大瑶山瑶族自治区改称大瑶山瑶族金秀县,属平乐专区管辖;1958年7月改属柳州专区管辖。1966年4月8日,县名又改称金秀瑶族自治县。

1984年7月17日,国务院批准,原属象州县的桐木公社、鹿寨县的头排区划入金秀县。同年10月,撤销公社体制,桐木公社改为桐木镇,头排区不变,其他公社改为乡,各乡镇成立人民政府。1987年4月金秀乡和金秀镇合并,称金秀镇;头排区改为头排乡。1987年8月增设七建乡三江乡。1994年4月,头排乡改为头排镇。2005年7月,撤销七建乡并入桐木镇。2005年底,金秀县辖3个镇、7个乡,乡镇共下设77个行政村及4个居民社区,645个自然村(屯)。

2002年11月柳州地区撤销后,金秀县划入新成立的来宾市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金秀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偏东,地处桂中,地跨东经109°50′---110°27′,北纬23°40′---24°28′之间,东界蒙山县,东北邻荔浦市,南部与桂平市平南县接壤,西靠象州县,西南与武宣相连,西北与鹿寨县毗邻。市境东西横距62.4公里,南北纵距93公里。总面积2468.79平方公里。

气候

金秀瑶族自治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性气候变化明显,夏季湿润多雨,冬季干冷少雨。又因县内多山,海拔较高,地形复杂,从而使大瑶山具有显著的亚热带山地气候特点,即冬暖夏凉,阴雨天多,日照少,湿度大,气候的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都较明显,有“隔岭不同天”之说。金秀瑶族自治县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269小时,占可照时数的29%。多年平均气温17℃,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全县各地年平均气温差异显著,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变化幅度为每百米0.5℃左右。年平均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为28.5℃,年平均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为8℃, 县内海拔180~772米之间的≥10℃积温5234~6843℃。全年无霜期283天,多年平均降雨量1648毫米,年平均降雨日数190天,雨季分布在5-8月。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3%,县城年干燥度为0.66,蒸发量小于降雨量,空气湿润。风向变化明显,一般冬多偏北风,频率平均为27%,夏多偏南风,频率平均为33%。春秋两季为北风和南风交替时期。

地质

金秀瑶族自治县地处大瑶山主体山脉上,地质构造古老,地貌形式多样。最基本的地层类型为寒武系浅海深海相类复理式建造的浅变质砂、泥质碎屑岩沉积和泥盆纪陆源滨海——浅海相的碎屑岩沉积,极少量为碳酸盐岩沉积。上述两种地质结构面积,占自治县总面积96.92%。自治县境内地质发展,最早可追溯到5亿年前的寒武纪,前后经历了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和新生代等4个阶段。寒武纪,大瑶山地区为浅海盆地。5亿年前~4亿年前,由于广西加里东运动,褶皱隆起,形成县内呈东北走向的基底褶皱并走向断裂,岩石受轻微变质。4亿年前~2亿年前的泥盆纪,由于海水浸蚀,境内又重新接受沉积。形成一套陆源滨海——浅海相的砾岩砂岩页岩及泥质灰岩构造。距今2亿年后的东吴运动时,境域上升成陆地;随后的印支运动时期,进一步隆起,长期成为陆地,并不断接受风化剥蚀。距今0.8亿年前左右的燕山运动,使自治县境内早期构造得以继承和加强,形成了现在的地质特点。出露岩层主要是古生界岩层和加里东期及燕山期侵入岩,部分低平地区有第四系松散堆积层。

地形地貌

金秀县境内地势中间高四周低,中心地区为崇山峻岭,边沿为丘陵,西部和西南部还有小片平原和台地平均海拔500~1979米之间。自治县山地,有中山山地和低山山地两种,其中中山山地处于中部主轴线上,占自治县总面积15.50%,最高峰是圣堂山,海拔1979米;周边河谷最低海拔140米。低山山地主要分布于自治县东西两侧,一般海拔500米~1000米,占总面积58.47%。丘陵一般海拔在200米以上500米以下,占总面积20.17%;台地和小片平原占总面积5.32%。

土壤

自治县境内土壤以山地土壤为主,水稻土次之。山地土壤主要是红壤和黄壤,成土母质以砂岩为主次为页岩花岗石。红壤土类分布于海拔 500 米 ~ 600 米以下的地区,为地带性;黄类分布于海拔 600 米以上地区为垂直带谱壤。水稻土主要分布于桐木、头排、三江侗族自治县等平原低丘陵乡镇,山内各河流河谷两旁亦有少量分布。

水文水利

水文

金秀县境内地表水,汇成干流长5公里以上的河流29条,从中心山区呈辐射状流出周围各县市,还有圣堂湖等多个湖泊。境内河流分属柳江浔江桂江等3河系,统属珠江西江流域面积2229.4平方公里,干流长度合计485公里,总长度1879.4公里,河网密度为每平方公里0.76公里,多年平均流量67.29立方米每秒,多年平均径流量21亿立方米以上。金秀县境内的河流,具有河网密、河流小、切割深、曲折、落差大、水量丰富、水能蕴藏量大,利于开发利用的特点。干流长5公里以上的29条河流分别是:金秀河、平道河、长垌河、滴水河、古麦河、六巷河、大樟河、三角河、盘王河、六秘河、古范河、六定河、兰厂河、长滩河、忠良河、大垌河、罗香河、平贡、滑坪河、山茶河、罗丹河、炭窑河、公湾河、新兴河、三叉河、三江河、头排河、石抬河、桐木河

水利

截至2007年底,自治县共有长塘水库、泰山水库等小型水库10座,中型水库有下刘甲水库和田村水库2座,塘坝工程72 座。水库总库容5687.4万立方米:有水工程4751处,设计总引水流量19.75立方米每秒,正常引水流量15.46立方米每秒,设计灌溉面积8.1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8.22万亩,早涝保收面积5.64万亩。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依据2019年金秀县土地变更调查数据,金秀县土地总面积246879.01公顷;耕地13611.08公顷,其中:水田8406.74公顷、水浇地74.94公顷、旱地5129.40公顷;园地3874.66公顷;林地211697.14公顷;草地7480.88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2926.04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49.31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4029.18公顷;其他土地1310.72公顷。

矿产资源

金秀瑶族自治县内有铁、铜、金、水晶重晶石、彩色大理石,彩色花岗石碳酸钙等10余种近百个矿点,矿石品位高、质量好、埋藏浅,开采地质水文简单、易采易选、交通方便。其中,桐木镇、头排镇的重晶石矿储量为250吨;桐木彩色大理石储量为3000万立方米以上,长垌彩色花岗石预测量为1.5—3万立方米。

森林资源

金秀瑶族自治县总面积2468.79平方公里,森林面积301.86万亩。全县活立木蓄积量1534.3261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87.99%,其中水源林面积158.59万亩。林木类型有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局部也存在季节性雨林,有“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水源林区”“国家级珠江防护林建设源头示范县”“大瑶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个称号。

水资源

金秀县内共有集雨面积1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26条,担负着周边柳州市梧州市桂林市贵港市等4个地(市)7个县(市)41个乡镇200多万人口的生产生活用水及1500万亩耕地灌溉用水,年输出水量25亿立方米。河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达26.46万千瓦,可转机16万千瓦,年可发电2亿多度。

生物资源

资源植物,按其用途可分为13类,即用植物、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淀粉植物、杂果植物、芳香植物、烤胶植物、保健饮料植物、饲料植物、花卉观赏植物、水土保持植物、珍稀濒危植物等。金秀瑶族自治县资源植物,在上述 13 大类型均有分布。其中以药用植物最为丰富,药用类植物种类多达1351种,其中包括“五虎、九牛、十八钻、七十二风”等104种经典瑶药,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药物基因库”,也是广西中草药品种最齐全的县份,被誉为天然的“万宝山”。其次是花卉观赏植物,有425种隶属于94科201种,占本区植物种数的20.1%,占广西同类资源植物种数的30.36%。

金秀瑶族自治县动物资源丰富,其中药用昆虫有38种,分别隶属11目22科,主要有:大蜓、东方蛮、广斧螳螂、缘污斑蜡、山稻蝗等;可供观赏的昆虫种类很丰富,如有蝶蛾类、大步甲、花金龟、天牛瓢虫、腊蝉、象鼻虫,亦有体型奇特的竹节虫、角蝉虫等;还有包括了蜻蛉目螳螂直翅目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膜翅目等9目22科41属158种的天敌昆虫;人工饲养的动物品种有凤鸡、中国大鲵等。

生物多样性

植物及菌类

金秀瑶族自治县植物及菌类资源十分丰富,有维管植物213科870属2335种,还有27科、83属、144种大型真菌。植物种类居广西壮族自治区之首。其中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7种,即银杉、南方红豆杉、伯乐树、瑶山营苔、合柱金莲木、异形玉叶金花等;二级保护17种,金毛狗桫椤黑桫椤苏铁蕨、柔毛油杉、广东松、福建柏白豆杉等;国家I类珍贵树种4种,II类珍贵树种11种。

动物

金秀瑶族自治县动物资源十分丰富,有陆栖脊椎动物373种,其中有鳄蜥金斑喙凤蝶、蟒、云豹4种国家一类保护动物,还有白鹇黄腹角雉毛冠鹿等22种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昆虫资源也极为丰富,有21目168科570属853种,其中珍稀种类有14种,有些系属金秀县首次发现。除此之外,境内还有世界动物活化石“瑶山鳄蜥”。

自然保护地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大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势的复杂性与气候的多样性造就了大瑶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自然保护区地处大瑶山腹地,面积255.9平方千米,自然保护区范围占金秀大瑶山总面积的12%,大瑶山自然保护区属砂岩峰林地貌,构造奇特,面积宽广,类型复杂,形成了奇异的峰林风景带,是人类社会、地球和人与生物圈不可多得的自然遗产,具有重大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以及历史文化价值。

自然灾害

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主要出现的自然灾害为暴雨,霜冻,大风,雷暴,干旱等,其中暴雨、雷电等天气多出现在夏季。2006年7月15日至17日,受第4号热带风暴“强烈热带风暴碧利斯”的影响,金秀县普降大到暴雨,仅16日,金秀县城降雨量达288.4毫米,局部超过350毫米;山外乡镇降雨量为122—200毫米。此次暴雨造成金秀县境内山洪暴发、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全县10个乡镇均不同程度受灾,民房倒塌,公路塌方,桥梁被毁,交通、供电中断,其中金秀、桐木、三角、六巷大部分村受灾,长垌乡受灾最为严重。2013年8月24日,连续的强降雨给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造成巨大损失,暴雨冲毁、山体塌方导致全县79条公路交通中断,仅在金秀至平南县62公里的县道上,就已出现260多处塌方。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5月25日,金秀瑶族自治县下辖3个镇7个乡。政府驻地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功德路30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2022年末全县户籍总人口15.5万人,比上年末减少0.1万人。全年出生人口0.09万人,人口出生率6.28‰;死亡人口0.14万人,死亡率9.09‰;自然增长率下降-2.8%。

民族

金秀瑶族自治县以瑶族为自治民族,为瑶族、壮族汉族等多民族聚居的区域。截止2021年,在全县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4934人,占19.13%;各少数民族人口为105379人,占80.87%,其中壮族人口为55849人,占42.86%;瑶族人口为48557人,占 37.26 %。其中瑶族主要分布在中部、东部及西南部、西北部的大部分山区;壮、汉族主要分布在西部、北部及东西部的大部分平原地区。形成瑶族、壮族、汉族相对集中,又有分散杂居的格局;其他少数民族主要有侗族苗族、么佬族、回族、毛南满族布依族蒙古族水族藏族土家族傣族黎族彝族白族、佬族、高山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2022年底,金秀县瑶族人口占全县人口的40.1%。瑶族中有盘瑶、茶山瑶、花蓝瑶、山子瑶和坳瑶5个支系,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瑶族文化、民俗风情保持得十分完整。

方言

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主要居住着瑶族、壮族汉族,三个民族均有自己的语言。汉语(西南官话)为各民族通用语言,瑶语、壮语也在很多地方通行。自治县内壮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为壮语桂北方言、红水河流域土语区。自治县5个不同支系的瑶族,使用不同的三种语言。

勉语(盘瑶语)

盘瑶、坳瑶和山子瑶使用勉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瑶语支。盘瑶、坳瑶和山子瑶之间存在着土语的差别。盘瑶和场瑶同操勉语中的“勉一一金方言优勉土语”,山子瑶则操勉语中的勉一一金方言金门土语”。这两种方言土语,在语音和语法方面基本相同。

拉珈语(茶山瑶语)

茶山瑶使用的拉珈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茶山瑶所使用的拉珈语,以金秀镇、六拉、白沙、昔地四村的话为标准音。

炯耐语(花蓝瑶语)

花蓝瑶使用的“炯奈”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使用炯耐语的花蓝瑶村寨有六巷、门头、王桑、龙华等村寨。

汉族方言

金秀瑶族自治县通行西南官话,以柳州方言较盛行。由于祖籍和居住区域不同,和平南县、蒙山县交界的罗香乡、忠良乡等地方言以讲广东土白话居多,分散分布有一些讲麻界话的村屯。

宗教信仰

金秀瑶族自治县5个支系瑶族的宗教信仰都受到道教的深刻影响,同时又保留本民族原始宗教的残余。近现代,个别地方的群众接受天主教、佛教的影响,参加这些教派的活动。

金秀瑶族自治县内各族民众很多信仰佛教,但并未剃度出家当和尚、尼姑,平常信教者只在家中供佛念经。

清光绪十三年(1887 年),天主教传入县境内。头排、桐木、罗香等3乡镇共有5座天主教堂,2005年底共有教友485人,教堂建筑面积968平方米。

经济

综述

金秀瑶族自治县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农业产业结构主要是种植业,特色工业、特色农业、全域旅游、瑶医药大健康等为其优势产业。截至2023年3月,全县共种植有重楼黄精等中药材17万多亩,建有规模以上中药材基地12个,专业合作社30多个,全县有机茶、木材加工、民族特色医药等工业企业蓬勃发展。

2022年,全县生产总值(GDP)57.13亿元,第一产业增加值15.97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12.64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28.5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128:22:50。

第一产业

金秀瑶族自治县粮食作物主要品种有水稻、玉米、红薯、大豆、高梁等。油料作物有花生、芝麻、油葵油菜籽油茶等。经济作物甘蔗生姜桑蚕、茶叶、药材、花卉等。水果主要品种芦柑、橙、柚、李、桃、柿、梨、板栗、葡萄、枇杷等。蔬菜种植以叶菜类、茄果类、瓜类和根茎类蔬菜居多。茶叶以地方陈年老茶品种为主,集中种植在山内金秀、六巷、三 角、长、罗香、忠良等乡镇及大樟乡南部山区。畜牧业养殖的主要品种有猪、牛、禽、鱼等。目前,全县已建成大西江柑桔产业示范区、瑶韵茶业核心示范区等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园100个,金秀县贵福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广西金秀天源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合作社375家,家庭农场102家,现代农业初具规模,有“自治县无公害蔬菜的生产基地”“中国八角之乡”的称号。

2022年,金秀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4.4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17.61亿元;林业产值3.11亿元;牧业产值2.40亿元;渔业产值0.22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1亿元。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5.97亿元。全年全县粮食种植面积8219.67公顷;甘蔗种植面积43.94公顷;油料种植面积717.85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655.77公顷;果园面积14102.8公顷;木薯种植面积147.55公顷;桑园面积25.3公顷。全年全县粮食产量3.59万吨,其中稻谷产量1.92万吨;玉米产量1.33万吨;甘蔗产量0.35万吨;油料产量0.18万吨;蔬菜产量(含食用菌)11.91万吨;园林水果产量31.41万吨。全年全县猪、牛、羊、禽肉类总产量7562.3吨。全年全县水产品产量1689吨,木材产量24.94万立方米。

第二产业

金秀县第二产业有水电、化工、矿产、冶炼、制药、制糖、木材及食品加工等,近年来,金秀县逐渐发展为以瑶族医药、健康食品、旅游商品、新能源为主的生态工业体系,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6--2020年期间,金秀累计招商引进项目46个(其中亿元以上29个),总投资达176.2亿元,有金秀汇萃本草瑶药产业有限公司、广西德坤瑶药业有限公司、广西鸥美嘉木业有限公司等重多重要企业。在产业布局上,金秀县有瑶医药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基地进驻15家企业,以生产瑶族药浴粉、瑶药膳、瑶药膏、瑶药茶、瑶药养生保健酒等产品为主,瑶医药集群产业项目已被列入自治区首批“双百双新”项目。2018年,金秀桐木瑶医瑶药创新小镇被列入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创新小镇培育名单。

2022年末,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0家。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长11.3%,全部工业增加值增长7.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7%。全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中,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3.5%,其中,制糖业下降10.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下降100%;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348.2%;电力生产和供应业增长71.1%,其中,电力生产业增长91.7%,电力供应业增长62.1%。

第三产业

金秀县第三产业包括商贸、住宿、餐饮及保健、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行业等,其中生态旅游是金秀近十年来发展最快的主导产业,创造了“金秀速度”,并树立了“金秀品牌”。从“国家级珠江流域防护林建设源头示范县”到“中国天然氧吧”“自治区级生态县”,从入选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到“全国森林康养基地建设试点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已经成功创建圣堂山、莲花山、山水瑶城景区、银杉公园、圣堂湖和古沙沟6个国家4A级景区,以及青山瀑布1个国家3A级景区,除此之外,还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4个、星级乡村旅游区5个、星级农家乐26家、旅游民宿81家。2022年,金秀瑶医医疗服务、康养旅游、健康食品等产值达26.63亿元。截至2023年5月,全县接待游客282.1万人次,旅游总消费24.43亿元。

2022年,全县累计接待游客551.84万人次。其中,国内游客551.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消费49.57亿元。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9.57亿元。全年全县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59亿元。其中,邮政业务总量0.26亿元;电信业务总量1.33亿元。

经济功能区

金秀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

金秀瑶族自治县工业园区由桐木产业园、头排产业园两部分组成,桐木产业园位于桐木镇镇区西南方向,北部紧邻桐木镇城西新区,西至那马村委、南至中里屯,东至小马屯一带;头排产业园又分为城东、城南两个片区,其中城东片区位于头排镇镇区东北部,由瓦屋屯沿G323线往西至西至月皇岭旅游区一带;城南片区位于头排镇南部与桐木镇北部交界处,北起同扶村,南至桐木镇那安村,东至社弯村,西至都堂水库。园区以民族特色医药、竹木精深加工、松香深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有机茶精深加工、养生保健食品、旅游民俗工艺品加工等产业及上下游产业。桐木产业园主要布局民族特色医药、松香深加工有机茶精深加工、养生保健食品等产业。头排产业园主要布局竹木精深加工、旅游民俗工艺品加工。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22全年全县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经费0.38亿元,新建校舍7541.82平方米。全县普通高考本科上线146人,上线率24.75%。年末全县有职业高中1所,当年招生414人,有在校生945人、毕业生192人。普通高中1所,当年招生630人,有在校生1857人、当年毕业生660人、专任教师116人;普通中学5所,当年招生1553人,有在校生4467人、当年毕业生1524人、专任教师333人。普通小学82所,当年招生1561人,有在校生9998人、当年毕业生1647人、专任教师791人。幼儿园53所,在园儿童5493人、专任教师 269人(幼儿园各项数据包含私立幼儿园)。2022年,金秀瑶族自治县入选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先行创建县(市、区、旗)名单。

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

金秀县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中等职业教育、成人培训、社区教育为一体的县级公办职业技术学校,学校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桐木镇。学校现有: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农村电气技术、电子商务、汽车制造与检测、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康养休闲旅游服务、幼儿保育、中医康复技术等9个专业,其中农村电气技术、电子商务专业是自治区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学校是“十四五”广西壮族自治区二星级中等职业学校,2020年度质量诊改抽样复核结果为“有效”的中职学校,是广西瑶医瑶药康养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是金秀瑶族自治县社区教育中心及自治区社区教育实验区重点建设单位。2022年9月,被自治区教育厅认定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绿色学校”。

科技事业

2023年,金秀县获国家授权专利28件,充分发挥“广西壮瑶医药与医养结合人才小高地”平台和粤桂协作机制优势,建成金秀瑶药产业技术实训基地,举办瑶医药学术交流活动、瑶医药人才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和资格考试等40余期,培训学员2000多人次,为261名人才颁发《瑶医医师资格证》。成功引进和培育了德坤药业、圣堂药业等18家瑶药生产企业,组织6名人才共同参与瑶医药科研项目,获得瑶医药专利24项,注册商标175项。

文化事业

2022年末全县公共图书馆1个,图书总藏量12.9万册;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剧场、影剧院1个,文化馆1个,金秀瑶族博物馆一个,乡镇文化站10个,村级文化卫生综合楼77座,村级文艺舞台77个,县级文物管理所1个。年末广播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1%;电视综合人口覆盖率为95.2%。成功举办瑶族盘王节、杜鹃花属文化旅游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等重大活动。

金秀县瑶族博物馆是国家三级博物馆,截至2022年2月18日,博物馆藏文物有4500余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件,国家二级文物22件,国家三级文物155件。全县有不可移动文物点56处,其中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4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

体育事业

2022年金秀县体育场馆3个(其中县级1个,学校2个),村级灯光篮球场160个。2022年7月17日,“世界瑶都,康养金秀”2022年第七届圣堂山登山赛在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的国家AAAA级景区圣堂山景区正式开赛。本次比赛由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政府主办,广西旅发南国体育赛事有限公司运营,共有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的239名选手参与。截止2022年,金秀县体育场地总面积400710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09平方米。

金秀瑶族自治县体育馆位于金秀镇林场水库边,是一个免费向社会开放的体育运动场馆。场馆性质是事业单位(公益二类),由金秀瑶族自治县教育体育局负责日常的运营管理。体育馆于2013年建成投入使用,总投资600万元。占地面积约4728.5平方米,建筑面积1378平方米,核心运动场地面积为1378平方米,场馆外围场地2300平方米。馆内安装有led照明灯具

医疗卫生事业

2022年年末,金秀县共有医疗卫生机构(含村卫生室)126个,其中,医院3个,等级医院2个。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个,妇幼保健院1个,卫生计生监督所1个。卫生技术人员1031人,执业医师207人,执业助理医师114人,注册护士412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数为889张,实有床位数为939张,其中实有床位数为:县级医院460张,乡镇卫生院303张,精神病院176张。

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来宾市人民医院金秀分院)成立于一九五二年,为一所集医疗、预防、保健、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国家二级甲等医院,是全县及周边地区医疗服务中心和业务指导中心,承担全县15万人口并辐射周边县约30万人口的医疗、保健、急救和康复医疗服务。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来宾市人民医院金秀分院)位于桂中东部大瑶山金秀县城内,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业务用房面积达2.7万平方米。医院两地执业,由位于县城的金秀院区和位于桐木镇的桐木院区组成。科室设置有15个职能科室;金秀院区设急诊科、内儿科、外科、妇产科、五官科、手术室、口腔科、血透室等8个临床科室;桐木院区设急诊科、内科、产科学小儿科、普外科、骨伤科、手术室、口腔科等8个临床科室,实际开放床位344张,其中桐木院区213张,金秀院区131张。

社会保障

2022年全年金秀县参加城镇职工(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9448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73634人,减少3686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132508人。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13352人,增加652人。参加生育保险的人数9673人,增加573人。参加失业保险的人数8244人,增加694人;参加工伤保险的人数9263人,增加463人。全县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征缴0.85亿元,失业保险基金征缴0.051亿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征缴5707万元。2022年,金秀县乡镇福利分院9个,床位数为337张,乡镇福利分院人数74人次。金秀县福利院1个,福利院床位数300张;福利院收养人数5人。享受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6386人;享受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98988人次。 截止2023年,全县持有残疾人证件3769人,现有登记的养老机构2家,挂靠9家。养老机构床位967张,其中护理型床位468张。

环境保护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国家级重点生态功能区、珠江水源保护地,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的水源林保护区和保留最完整的天然林区,大气、水体、土壤等各项生态环境指标均名列广西壮族自治区前茅,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86.87%,被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2023年7月,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县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在23~48之间,达到优的天数为31天,空气质量优良率为100%。

交通

综述

金秀瑶族自治县位于来宾市最东边,交通运输四通八达,已初步形成以县城中心的公路交通运输网。截至2021年底,金秀全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80.90亿元,管养公路147条,养护里程为785.971公里。该县10个乡(镇)和77个建制村均通硬化路,通硬化路率达100%。2019年荣获“四好农村路自治区示范县”称号,2022年,获评“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创建单位。

公路

截至2021年底,金秀县境内公路总里程突破106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约37公里,二级公里118公里,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914公里,并通过贺州市至巴马高速公路(蒙山县至象州段)二期的建成结束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基本形成了以高速公路为骨架、普通国省道为干线、农村公路为支线的公路网络。全县实现了通乡、通村公路硬化、乡镇客运通车率三个100%截至2023年9月7日,全县农村公路总里程858.818公里,其中,县道5条65.767公里,乡道18条179.925公里,村道163条613.126公里,农村公路列养率和实现行政村通客车率均达100%。

铁路

2021年到2025年(“十四五”时期),金秀将主动把握发展机遇,积极参与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的铁路联通,将重点推进柳州市贺州市至永清广高铁联络线(金秀段)建设工作。项目建成通车后,将结束金秀不通铁路的历史,并通过在县域境内设站的方式,将金秀纳入全国高速铁路网范围。

公共交通

金秀瑶族自治县共有乡镇客运站9个,包括2个二级客运站和7个三级客运站,便捷车站7个,招呼站46个。金秀10个乡镇、77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乡镇、建制村通客车率均达到100%。截止2021年,全县营运客车的总数从2015年的70辆增至现在的93辆,全县共完成客运量 355.7人次;客运周转量 18940.3万人公里。2021年10月1日,金秀开通头排至鹿寨县新能源公交线路,成为该县乃至来宾市首条跨市的城乡公交,共投入23辆新能源公交车,惠及来宾金秀、柳州鹿寨2个县5个乡(镇)81个行政村人口26.9万人。

人文

综述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世界瑶族支系最多的县份和瑶族主要聚居县之一,瑶族文化、民俗风情保持得十分完好。人类社会学家费孝通曾说过:“世界瑶族研究中心在中国,中国瑶族研究中心在金秀”,并亲笔题词“瑶族之乡”。金秀县先后获得“中国长寿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瑶医药之乡”等荣誉称号。截至2022年11月,金秀瑶族自治县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家。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黄泥鼓舞》《瑶族石牌习俗》2项,自治区级 “非遗”保护项目18项,市级 “非遗”保护项目32项,还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8个。

文物古迹

截至2022年11月,金秀瑶族自治县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家,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家,县级文物保护单位3家。

圣堂山石墙

圣堂山石墙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长垌乡圣堂山腰。圣堂山石墙是明代大藤峡地区瑶民起义军所修筑的防御工事,海拔高度约 1500 米。石墙的整体布局呈曲尺形,全长56.8 米,中部有一宽约3.4 米的石门,石门两侧砌有掩体,墙体高度最高处 4 米,厚度 6.5米,用山上大块岩石干砌,墙体中间用碎石填充,整个石墙依据地形而建。石墙两端为高山,周围为茂密原始森林,前后及两侧均为陡峭山崖,仅有一条小路从石门中通过,地势险要。2009 年公布为第六批自治区文物保护单位。根据史料记载:明朝年间,这里爆发了以大瑶山为中心的举世闻名的大藤峡瑶民起义,这是历史上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瑶民反剥削、反压迫斗争,这次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明王朝的反动统治。圣堂山石墙是瑶民革命斗争的历史见证。

王同惠流芳亭

1935年,中国著名社会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偕同新婚妻子、中国早期从事民族考察研究的第一位女研究人员王同惠到金秀大瑶山对瑶族进行历史和社会调查。同年12月16日,王同惠女士在考察途中不幸遇难,年仅23岁。当地瑶民为纪念王同惠女士,最早在六巷乡古陈村设立有王同惠流芳亭。

传统村落

金秀瑶族自治县共有18个村屯获得民族传统村落名录,其中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的有6个村屯,分别是六巷乡六巷村下古陈屯、金秀镇共和村古卜屯、桐木镇那安村龙腾屯、忠良乡三合村岭祖屯、罗香乡平竹村平林屯、六巷乡六巷村(六巷屯、上古陈屯、朗冲屯)。被列入广西传统村落名录12个村屯,分别是金秀镇的六段村六段屯、金田村孟村屯;长垌乡的平道村古占屯、滴水村滴水屯;六巷乡的门头村门头屯、大岭村大岭屯;三角乡的甲江村甲江屯、谭喃屯;忠良乡的车田村车田屯、六卜村六灯屯;罗香乡琼伍村龙军屯;大樟乡花炉村黄田屯。这些村屯历史悠久,拥有较为丰厚的民族文化与自然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研、经济和社会的价值。

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下古陈村

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六巷村古陈屯位于雄伟神奇的五指山脚下,分上古陈和下古陈,距乡政府11公里,全屯86户325人,其中坳瑶314人。古陈屯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有中国坳瑶生态博物馆、有王同惠流芳亭,还有保存完好的民族特色村寨——古老的寨门、古老的石巷、神秘的阴阳门、挺拔的古树。古陈屯是一个有400多年历史、民风淳朴、民族文化保留完好、风光迷人、生态良好的坳瑶聚居村寨。

金秀瑶族自治县金秀镇六段村

六段村位于金秀镇六段村委所在地,距县城20公里,地处金秀南北大通道与荔浦交界处,曾是金秀大瑶山与外界联系的重要门户,也曾是金秀最为繁华的商贾栈道,是金秀与荔浦、桂林市甚至湖南省的商贸桥梁,故有“金秀丝绸之路”的美称。全村土地总面积23120亩,全村共有60户280人,全部为茶山瑶民族,其茶山民族建筑保存完好,瑶族风情浓郁,民风纯朴。

非物质文化遗产

金秀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截止2022年5月,金秀获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代表性项目——《黄泥鼓舞》《瑶族石牌习俗》2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瑶族香哩歌》《瑶族深牌歌》《瑶族度戒礼》《瑶族舞香龙》等18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6项;其中,县区共有1位国家级非遗传承人 ,21位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

瑶族石牌习俗

“石牌制”是广西金秀瑶族历史上形成的一种法律制度和社会组织,同时也是一种社区管理制度,它在管理农村社区中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瑶族居住在深山地区,其生产力水平相对比较落后,通过“石牌制”的社会整合机制,藉以维护民族社会的生存。所谓石牌制度,就是把有关农业生产、维护社会秩序的法则,制成若干条文,把它刻在石碑或书写在木板上,当众宣布,让全体成员遵守。金秀瑶山的石牌,有管全瑶山的总石牌(又叫七十二村石牌);有管一部分地区的叫二十四村石牌、十村石牌;有根据参加石牌的户数取名的千八百石牌、百八石牌、一百九石牌、六十六石牌等。石牌法从制定到判案,要经过会石牌、请老、剪草为筹、交码与退码、起石牌等程序。石牌头人则负责检查石牌条文的执行情况或处罚那些违反石牌法的人。2007年,瑶族石牌习俗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同意,入选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瑶族黄泥鼓舞

瑶族黄泥鼓舞属瑶族长鼓舞的一种,主要分布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六巷乡罗香乡等坳瑶聚居地区,是极具地域特色的民族舞蹈。跳黄泥鼓舞是坳瑶祭祀盘王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贯穿于整个祭祀活动的始终。黄泥鼓舞历史悠久,北宋时期就已在瑶族中广为流传。关于黄泥鼓的由来,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一天,盘王上山打猎时不幸掉落山崖丧生。儿女们在山下一棵泡桐树上发现盘王的尸体,悲痛之余,他们砍下泡桐树制成鼓身,剥下山羊皮做鼓面,然后糊上黄泥浆,拍鼓起舞悼念盘王。此后,瑶族人民跳黄泥鼓舞祭祀先祖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2011年,金秀瑶族长鼓舞(黄泥鼓舞)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

习俗

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居住着瑶族、壮族汉族等多个民族,其中瑶族分五个支系。不同的民族和不同支系的瑶族,在婚俗、饮食、住房、服饰、节令、礼仪、丧葬等方面,都有不同的习俗,呈现出五彩缤纷的多民族文化。

传统节日

自治县境内的瑶族、壮族、汉族。既有本民族的传统节日,又有各民族共有的节日。瑶族的传统节日有尝新节、社节(含春社、秋社)、分龙节、保苗节、禾苗节、禾魂节、盘王节等。壮族有社节(含春社秋社)。

尝新节

尝新节意即“吃新米”,茶山瑶、花蓝瑶、盘瑶兴过此节,时间是在农作物将要收割的阴历八月尾九月初,具体时间按各地农作物成熟的情况而定。节日这天,村上家家户户都用新米浆水泡煮旧米做饭,种玉蜀黍属的地区则用正在灌浆的玉米磨成玉米浆,煮成稀饭,欢庆丰收。茶山瑶过尝新节,请师公作法祈祷盘瑶过尝新节,饭熟后给狗先吃,人才尝新。据说古时候发洪水,没有谷种,狗去昆旅山偷来谷种给人种立了功,所以丰收了要先敬狗,给狗先尝新。

社节

也称“吃社”,是集体祭社的节日,5 个支系瑶族都过此节,祭社是祈求人丁平安、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过社节一年有两次,一次是二月,另一次是八月,也叫春社和秋社。一般是一村一社。过社时必须杀猪,用猪肉祭社,猪过去是轮流饲养的,如今猪肉由各家各户自买,祭社完后,大部分猪肉由各家拿回,留下一部分集体会餐。社老在祭社当日还要把有关重大事项和农业生产方面的问题向大家宣布。

盘王节

盘瑶、坳瑶和山子瑶均过盘王节,一般在农历十月十六日进行,但大多数由师公选定吉日盘王节是瑶族祭祀祖先盘王的传统节日,举行时要挂道教的神像,要用猪头、燃耙、鸡酒等作供品,击鼓敲锣、吹喷呐、放铁炮(或鞭炮),还要跳长鼓舞、出兵舞、收兵舞等。展现盘王操练兵马,驱魔赶邪的情景,同时还要唱《盘王歌》《流落歌》。歌唱盘王、祈祷盘王赐予幸福吉祥,整个活动要进行三天三夜,十分隆重。

礼仪

瑶族小辈对长辈称呼不能直呼其名,要称公、婆或叔、哥、专等;有客人在家坐不能在客人面前走过;给客人送茶、递烟、盛饭必须双手端捧;行路相遇时少者要先向长者打招呼,并要让老先过,轻担让重担先过,好人让残人先过;遇上迷途问路客人要忠实指引;客人至家都要热情接待;到别家串门时要先在门外呼:“有人在家卖?”等有人答应后才能进门等。

壮族晚辈若见长辈挑重东西,要赶上前去帮挑;石有客人到家,要端茶递烟让位;坐椅时不能翘腿或蹲着,那是对大人不尊敬;吃饭要用手端碗,若扑在桌子上吃,是对大人不尊敬的;如果男人在门前的竹架下,妇女不能站在上边,认为还会给男子带来市气等。

丧葬

茶山瑶丧葬

人死后,孝男孝女及血缘亲近晚辈哭景着到河边“买水”,即取水给死者淋浴。淋浴完毕,再替其穿上新衣,一般为了套民族盛装,装入棺材。然后请道公来超度亡魂和打民。如亡者生前是师公或道公,必须穿上生前的法衣,放坐在厅屋,待师公或道公作斋醮科仪后才放入棺材。道公、师公去世打民要进行7天~9天以上,一般亡者为3天~5天男女不许食俗、睡在用禾交铺的地面,日夜守护在棺前。每天下午和晚上都要打民。如亡者的年纪在70岁以上,打民时还要鸣枪和放铁炮。道公在超度魂时,敲锣打鼓,吹唢呐、唱换歌,跳道公舞,念道经,孝男孝女跟着道公绕棺吊念,边走边哭。打民完后-般在上午出邮。

盘瑶丧葬

盘瑶对死者须洗道,洗道要加香料,入棺前请道公做法“净棺”。净棺后才入棺,装信衣物,不许有铜器,入信后不加盖,等所有亲人到来看过后再行加盖,加盖后要打民。常人和道公、师公打民有所区别,道公、师公死后打民须4天~6天,要按其生前学道师程序一一还给师傅。常人打民须1天~3天即可。孝男孝女不许食俗,睡觉不能睡高床,用席子、禾交铺在棺材边日夜守护。道公超度亡魂敲锣打禽,吹牛角号、吹唢呐、唱挽歌、跳道公舞,念道经。孝男孝女跟着道公一边污走一边哭绕棺吊念。上香由道公主持,孝男双手举三支香于胸前,随禽声节奏,向反时针方向转三圈,每转一个方向(即东、西、南、北)拜一次。出邮前的头一个晚上,师公要为死者架桥开路,做“吃分饭”程序。出邮由道公开路。出葬后即将孝服脱下,放在死者牌位前,然后全体参加送葬者还要双手举三只香于胸前,由道公主持,向死者灵位朝拜,称拜“众人香”,以求死者保佑众人平安无事、幸福安康。盘瑶也施行“深埋路骨葬”。深埋几年后,请师公择吉日路骨放入陶坛,拿到预先找好的墓地安葬。但也有部分大葬后家里老少平安、六畜兴旺,就不再路骨另葬的风俗。

壮族丧葬

壮族成年人死后,家里人须到整父家报丧,也派人通知已嫁的儿女。孝子还得到井里或河里汲水(名为“买水”)替死者收浴,然后选新衣治鞋全等为死者装信,并给死者口里衔银毫一两枚,意思是死后才会有钱使用。死者人棺后,一般停棺在家三几天。停棺在家期间,一般都要请师公替死者打民,超度亡灵,少则一两天,多则十天左右。打民期间,家族亲友邻村都来吊孝,丧家须备酒席款待。在未出葬前,孝子孝孙身着白色孝服,至棺旁守丧,不吃俗。死者家属办完丧事后,一个月内不睡床铺,不得剪发修容,也不得进别人家里去。满一月后,须到整父家请整剃发,然后可到别人家里走动。葬式都是掘坑连棺掩埋,上筑易堆,葬后一般3年5年或7年再进行前骨移丧葬,只有极少数的人在安葬之后,家里发生重大事故的,即认为与葬易的风水有关,才迁葬他处。有的因风水迷信,认为当时年月不利,将棺家存在村旁,用草席等物复盖而不掩埋,等待日后再葬。出葬后,须在家设灵位供奉,守孝三年,期满又请师公来烧灵位,称为“脱”。

饮食

瑶族居住在山区,主食、副食、田食都有山地特点。茶山瑶、花蓝瑶、坳瑶开垦稻田较多,日常食粮以大米为主,个别地区掺杂吃一些木薯、红薯和芋头。盘瑶、山子瑶因水田较少,日常食粮以大米和杂粮为主。

瑶家鲊肉

俗话说“山不离瑶,瑶不离鲊”。瑶族的日常饮食离不开鲊味,在瑶家的餐桌上总有鲊味菜饭。鲊肉是瑶家款待客人的最佳食品,当贵客临门,鲊肉是瑶家人待客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在瑶家,凡是肉类都可以腌鲊,所以鲊肉是多种多样的,如肉鲊、蛙鲊、鱼鲊等。肉鲊类以猪肉鲊最为常见,其味清咸幽香,瘦肉呈红色,经过封坛两年就熟透了,不煮就可生吃。

“瑶族拉瓜嘟呜”(六道木糕)

“瑶族拉瓜嘟呜”又称树叶豆腐(六道木糕、神仙豆腐、仙草豆腐、翡翠豆腐),是采用金秀大瑶山短枝六道木为原材料,其色如翡翠,呈半透明的形似豆腐的一种瑶族特色食物。甘启良编著的《竹溪植物志》记载:“六道木”的学名叫短枝六道木,是忍冬科六道木属的灌木。短枝六道木在金秀各乡镇均有,多生长在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路边、沟边杂林中或灌木林中。其叶可制“神仙豆腐”供食用。六道木是因枝干有六条沟槽而得名。

特产

 金秀县土特产资源有灵香草、八角、香菇、茶叶、绞股蓝、甜茶、玉桂、竹笋、油茶、木耳、灵芝等。

甜茶

大瑶山甜茶是广西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特产之一。甜茶作为一种天然的甜味料与食品,在瑶族民间应用已有几百年的悠久历史,广西植物研究所和解放军181医院早在1978-1981年间,即对金秀产的野生甜茶进行了专门的研究与科学检测,经鉴定,其甜茶素(甜茶糖甙)含量高达6-7%。金秀甜茶生长海拔高(海拔800米以上),自然环境优良,无工业空气污染,是天然绿色食品。

红茶

金秀红茶,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金秀红茶原料生长区域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季节性气候变化很明显。该区域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268.7—1800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7℃左右,适宜茶叶的生长。金秀红茶外形(条形、颗粒)匀整,色泽乌润;香气浓郁,突显蜜韵花香;汤色红艳明亮,滋味醇厚回甜。金秀瑶族自治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是 “陆羽”陆羽所著《茶经》中提到的42个产茶区之一。民国《象县志》评象州茶“其特佳者,中平有青山茶,色黄绿,味香滑;大樟乡有东温茶;瑶山中有瑶茶,微红,极促消化,隔宿其味不变”。其中所指的“青山”“东温”“瑶山”等地名,均在金秀瑶族自治县境内。另有罗香乡罗运村所产白牛茶。清代年间,官府曾进贡皇上,该地群众将采制的谷雨茶细心保存,用于治疗痢疾和咳嗽等病。

风景名胜

综述

全县共有国家AAAA级景区6个,国家AAA级景区1个,星级乡村旅游区5个,五星级酒店1家和三星级酒店3家,旅游民宿63家,床位达1263张。全县旅游接待床位数从2015年底的8120张增加到如今的10766张,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几年来均保持着每年两位数的增速。全县旅游发展态势良好,先后荣获“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旅游名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中国最美县域”“2019年中国旅游影响力年度县区”和“2020中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强县”称号,旅游业蓬勃发展。

重要景点

圣堂山景区

圣堂山景区位于金秀县城南面,景区面积约120平方公里,山体结构架由7座海拔1600米以上巍峨奇异的群峰组成,主峰海拔1979米,为桂中第一高峰、广西第五高峰。圣堂山是许多濒危动植物的栖息地,是天然的绿色宝库,有全球珍稀濒危动植物如:银杉鳄蜥金斑喙凤蝶等。许多珍贵稀有的物种都可以在山中寻到踪迹,如铁杉福建柏日本五针松伯乐树瑶山苣苔、猕猴、白鹇等动植物。景区先后获评国家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森林旅游美景推广地,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自治区级森林康养基地等称号。

圣堂湖景区

圣堂湖景区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东南部的长垌乡境内,圣堂山西北面,距县城38公里,是以老虎潭峡谷为依托打造起来的生态旅游区。2014年获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获评为自治区级旅游示范区。景区以老虎潭峡谷为主轴、以平娇为中心,全长约16公里,是以水文化为主题,以自然生态和民俗生态为重点,打造集河道观光游览、漂流探险、民俗体验、户外运动、养生保健、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瑶族休闲度假旅游区。景区四面群山环绕、奇峰矗立、冬暖夏凉,平均气温18℃。拥有奇特的类丹霞地貌景观,沿河两岸风光秀丽、河谷纵横。建有游客服务中心、天然泉水游泳池、水上人家、养生度假区、户外扩展运动区等设施。游客在这里既可体验到漂流的无穷乐趣,又可欣赏到沿河两岸独特秀丽的自然景观。是理想的避暑度假、休闲游憩、观光探奇的生态旅游胜地。

莲花山景区

莲花山景区位于金秀县城西北部, 距离县城15公里,距柳州市市区105公里,距桂林市区185公里,距南宁市市区321公里,面积约23平方公里, 年均气温16 ℃,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达9194个/cm³。主峰能多峰海拔1350米,因群峰耸立,远远望去,整座山体酷似一朵含苞欲放的莲花而得名。2009年获评为国家级AAAA旅游景区,2014年获评为自治区级生态旅游示范区。

著名人物

荣誉称号

1988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确定为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

2013年1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被中国老年学学会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成为中国第32个、广西第7个获此殊荣的县区。

2017年金秀瑶族自治县被评为广西旅游标准化示范县。

2018年获评“中国天然氧吧”“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县”。

2019年2月,金秀瑶族自治县入选2018-2020年度“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名单。

2019年,金秀瑶族自治县获评“中原地区瑶医药之乡”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