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稻153 :种植于湖北地区的杂交水稻品种

更新时间:2024-09-20 19:02

皖稻153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1892S×RH003选育而成的水稻品种。 2008年8月7日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审定通过,审定编号为国审稻2008013。省级审定情况:2005年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国审稻2008013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型两系杂交水稻。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一季中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34.2天,比对照Ⅱ优838长1.0天。株型适中,茎秆粗壮,叶片直挺,熟期转色好,每亩有效穗数16.6万穗,株高115.2厘米,穗长22.8厘米,每穗总粒数188.3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3.8克。抗性:稻瘟病综合指数5.9级,穗瘟损失率最高9级,抗性频率60%;白叶枯病5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2.9%,长宽比2.9,垩白粒率34%,垩白度4.7%,胶稠度7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3.1%。

产量表现

2006年参加长江中下游平原迟熟中籼组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63.3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4.94%(极显著);2007年续试,平均亩产599.5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6.11%(极显著);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1.4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54%,增产点比例82.6%。2007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560.7千克,比对照Ⅱ优838增产5.27%。

栽培技术

1.育秧:适时播种,秧田每亩播种量15千克,大田每亩用种量0.75~1.0千克,药剂浸种消毒,培育带蘖壮秧。2.移栽:秧龄30天左右移栽,栽插密度20厘米×23.3厘米或16.7厘米×26.7厘米,每穴栽插1~2粒谷苗,每亩基本苗6万~8万苗。3.肥水管理:需肥水平中等偏上,施足基肥和面肥,早施分蘖肥,增施穗粒肥。浅水栽秧,适水活棵,干湿交替促分蘖,及时搁田,后期切忌断水过早。4.病虫防治:注意及时防治稻瘟病、白叶枯病、褐飞虱稻直鬃蓟马螟虫、稻曲病等病虫害。

审定意见

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熟期适中,产量高,高感稻瘟病,中感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米质较优。适宜在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湖南、小行星2547、安徽、钱塘江江苏省的长江流域稻区(武陵山区除外)以及福建省北部、海珠区南部稻区的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鄂审稻2009004

作物种类:水稻

品种名称:皖稻153

审定编号:鄂审稻2009004

审定单位: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

审定时间:2009

选育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用“1892S”作母本,“RH00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两系杂交中稻品种。

特征特性

该品种属迟熟籼型中稻。株型松散,植株较矮,生长势中等,分蘖力较强。茎秆韧性较好,有弹性。叶色浓绿,剑叶中长、挺直。穗层较整齐,中等穗,着粒密,穗基部有少量颖花退化。谷粒长型,有短顶芒,尖紫红色,粒重较小。区域试验中亩有效穗17.2万,株高113.4厘米,穗长22.2厘米,每穗总粒数176.0粒,实粒数152.2粒,结实率86.4%,千粒重23.54克。全生育期134.3天,比两优培九短2.7天。

产量特征

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亩产583.36公斤,比对照两优培九增产6.35%。其中:2006年亩产567.98公斤,比两优培九增产3.75%;2007年亩产598.73公斤,比两优培九增产8.94%,两年均增产极显著。

品质特征

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出糙率79.9%,整精米率57.7%,垩白粒率36%,垩白度3.7%,直链淀粉含量21.0%,胶稠度71毫米,长宽比3.0。

抗性:抗性鉴定为感白叶枯病,高感稻瘟病。田间稻曲病和纹枯病较重。

试验生产:2006~2007年参加湖北省中稻品种区域试验。

法定适宜推广区域:适于湖北省鄂西南以外的稻瘟病无病区或轻病区作中稻种植。

新品种权信息

参考资料

皖稻 153.种业商务网.2017-04-07

皖稻153.第一种业网.2017-04-07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