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肉 :一种祭品

更新时间:2023-09-25 13:26

祭肉,是古代祭祀时使用的肉类,属于祭品。

基本介绍

古代祭祀时使用的肉类。在原始采集和狩猎时代,肉食是人们拼着性命猎来的。当原始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时,肉食仍极为宝贵。孟子构想的理想生活,就以70岁能吃上肉为重要标准,弟子拜师的礼物也不过是两束肉干,可见肉食的难得。正因为如此,肉食成为献给神灵的主要祭品。

这此肉类主要来源于马、牛、羊、鸡、犬、豕等牲畜,后世称“六畜”,这此被用于祭祀的牲畜叫“牺牲”。其中最常用的是牛羊豕三牲。鱼兔野味也用于祭祀,但不属“牺牲”。

不同级别的祭祀所用牺牲是不一样的:天子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ǐ,猪)三牲全备称为太牢,诸侯祭祀只有羊、豕,没有牛,称少牢。

祭祀时对于三牲的处理方式很多,其中有一种就是由专职人员(庖)在专门器具(鼎)中烹制。《庄子·逍遥游》说:“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而代之矣。”意思是,如果宫廷御厨没把祭祀用的食物做好,主祭的人也不能跨过礼器去代替厨师烹调祭肉。越俎代庖这个成语就源于此。烹调须越精细越好,孔子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就是指祭祀时所用的食物。

祭祀结束之后,祭祀用的酒肉瓜果,则由人们分而食之,因此,我们将过节吃肉食称为为打牙祭。天子和诸侯在祭礼之后,一般会将祭肉分赐朝廷重臣。而臣子分到祭肉之后,要在当天与家人分享完毕,所以孔说“祭于公,不宿肉”。家祭之肉则须在三天之内食用完毕,“祭肉不现三日”所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但是祭祖时则常吃最原始的食物,饮最薄的酒,祭肉不待煮熟就上供,叫“腥”。《史记·礼书》里早有记载:“大上玄尊,俎上腥鱼”。是为了提醒子孙后代:饮水思源,居安思危。

清代曾流行过一种祭祀的形式,将大块猪肉放入大锅/鼎中煮,但不放任何添加料理,只要猪肉一翻花就出锅,参与祭祀的人一起食用这些还很生的肉。原因是他们的祖先在遥远的白山黑水生活的时候就是那样吃肉的,今天的祭祀之所以还要那样,就是提醒八旗子弟,无论在多么富贵繁华的生活里也不能忘记祖先的辛勤和艰苦。

对于君赐未烹熟的祭肉,孔子的处理方式是“必熟而荐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