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莫多巨蜥 :巨蜥科巨蜥属下的一种爬行动物

更新时间:2023-07-02 20:58

科莫多巨蜥(学名:Varanus komodoensis),别名科摩多巨蜥,是巨蜥属的一种爬行纲。科莫多巨蜥体型大,是现存体型最大的蜥蜴,总长度可达3米,体重可达135千克;主要以腐肉为食,成体还会捕食山羊、猪、马等生物,幼体以蚱蜢甲虫铅山壁虎、卵、鸟类等为食;同时,该物种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在野外和圈养下都造成了多起人类死亡事件,1974年至2012年间,发生了24起科莫多巨蜥袭击人类的事件,其中5起造成人类死亡。

科莫多巨蜥主要分布在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其八个独立的亚种群分别分布于弗洛里斯岛(有三个亚种)、科莫多岛林卡岛帕达尔岛、努萨科德岛和吉利莫唐岛。科莫多巨蜥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多在有高草和灌木丛的开阔的低地区域;喜欢独居,只有繁殖季节才会聚在一起;会挖洞,在晚上和天气很热的时候躲进洞里。科莫多巨蜥两性无明显形态差异,亚成体的颜色为绿色、黄色、黑色条纹,成年个体颜色单调,从褐色到灰红色。

1980年,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占地700平方千亩的科莫多国家公园(Komodo National Park),以保护科莫多巨蜥及其栖息地。科莫多国家公园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建立了巡逻队以防止偷猎。截至2019年,科莫多巨蜥成年个体数量约1383只,虽然种群数量趋势稳定,但在弗洛雷斯岛的生存区域在下降,而且面临着栖息地的丧失以及人类的捕猎等因素,于2019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濒危(EN),于2023年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演化历史

巨型蜥蜴的化石首次报道于19世纪50年代,描述的是来自澳大利亚更新世古巨蜥(Megalania prisca)。后又在印度尼西亚东部的弗洛勒斯岛林卡岛科莫多岛发现了现存的科莫多巨蜥。人们普遍认为科莫多巨蜥是自体进化,是在过去某个时候从到达印度尼西亚孤立岛屿的小型祖先进化而来的大型体型,另一部分人认为它是在弗洛雷斯岛上才进化出巨大体型,是从更新世中晚期到近12000年前栖息在弗洛雷斯岛上的唯一大型动物。

2021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中新世期间,科莫多巨蜥与澳大利亚砂巨蜥巨蜥属 gouldii)的祖先杂交,从而进一步证明科莫多巨蜥曾经居住在澳大利亚。遗传分析表明,弗洛雷斯岛北部的种群在遗传上与该物种的其他种群不同。由于科莫多巨蜥与已灭绝的大型蜥蜴物种相似,它们的牙齿已被用来确定兽脚亚目恐龙的年代和大小。

形态特征

科莫多巨蜥的总长度可达3米,体重约为135千克,虽然雄性往往会长得更大,但两性之间并没有明显的形态差异。亚成体的颜色为绿色、黄色、黑色条纹。成年个体颜色单调,从褐色到灰红色。

科莫多巨蜥的头部有一个圆形的口鼻部和耳朵开口,其头盖骨灵活,有锋利的锯齿状牙齿。身体健壮,身体上面均匀地覆盖着粗糙的鳞片,其中包含被称为“皮内成骨”的微小骨头,作为一种自然的“锁子甲”。其四肢强壮、尾部肌肉发达。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科莫多巨蜥出现在科莫多岛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的一些邻近岛屿,比如林卡岛、弗洛雷斯岛、莫堂岛等。

栖息环境

在科莫多岛上的各种生境(季雨林、稀树草原、草原、红树林和沿海生境)均有科莫多巨蜥栖息,在稀树草原和季风森林中较为丰富。成年科莫多巨蜥主要生活在热带雨林中,多在有高草和灌木丛的开阔的低地区域,但也在其他栖息地发现,如海滩山脊和干涸的河床。而年幼的科莫多巨蜥生活在森林地区。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科莫多巨蜥主要以腐肉为食,成体还会捕食山羊、猪、鹿、野猪、马等,会沿着狩猎小道等待伏击它们。成年科莫多巨蜥还会吃掉同类中较小的成员,有时甚至吃掉其他成年个体。幼体则以蚱蜢甲虫铅山壁虎、卵、鸟类等为食。

它们在捕猎时会将猎物摔在地上,用爪子和牙齿撕扯。有时还会为了捕捉到远处的猎物,而用后腿站立,并用尾巴来支撑身体。科莫多巨蜥在进食时能够通过扩张喉咙和灵活的头骨来吞咽大块食物,它们会吃掉大部分的猎物,只浪费较少的猎物。

有观点认为其实科莫多巨蜥较少需要直接捕捉活的猎物,因为其嘴里的唾液中含有高度腐败性细菌,会释放出抑制血液凝结的毒素,会使猎物进入休克迅速失血。猎物被咬的物理创伤和科莫多巨蜥口中的细菌进入伤口,也在减缓和杀死猎物方面发挥了作用。但2013年后也有观点认为其嘴里的细菌只是普通细菌,与其他食肉动物无异。

社群、家域

科莫多巨蜥喜欢独居,只有繁殖季节才会聚在一起,会整天在其活动范围内漫游,活动范围可达1.9平方千米。它们并不保卫自己的领地,所以领地可以重叠,但如果在共享区域发现食物,占统治地位的个体会先吃。当发现食物时,最大的雄性总是第一个吃,其次是较小的雄性和雌性,然后是幼体,当成年个体离开后,幼体从树上下来吃。

节律行为

科莫多巨蜥会挖洞,在晚上和天气很热的时候躲进洞里。其全年保持相似的身体状况,不受环境季节变化的影响,但与雨季相比,旱季每日的活动率会显著增加。

活动特点

科莫多巨蜥的奔跑速度可以快速提升到20千米/小时,完成浅水深度达4.5米的短暂冲刺;其爪子强劲有力,可以攀登树木。但伴随其生长,如果爪子形态逐渐变大,便不再利于攀爬,而是主要用作武器。

生长繁殖

虽然科莫多巨蜥的大多数幼体是通过有性生殖产生的,但与雄性隔离的雌性有时会通过无性生殖产生后代,所以该物种可以单性生殖(孤雌生殖)。

求偶交配

科莫多巨蜥的交配季节在每年的7月和8月。雄性会进行一种仪式性的战斗来与雌性交配,会以直立的姿势摔跤,试图把失败者摔倒在地,在这类战斗中通常会流血受伤。当准备交配时,雌性会在粪便中散发出一种气味,雄性可以察觉到。雄性科莫多巨蜥会找到雌性,用下巴摩擦雌性的头、挠背、舔其身体。如果雌性表现出兴趣,也会回舔雄性。接下来雄性会用爪子抓住雌性并提起雌性的尾巴与其交配。交配后,一些雄性会与雌性待上几天,以防止其他雄性与该雌性交配。

产卵孵化

雌性会在9月产下30颗卵,通常会避开炎热的夏季产卵,并有机会进行第二次交配。雌性通常会挖一个深达9米的洞把卵埋在土里,约需8个月才能孵化。其还会在地上挖一个或多个巢穴,用泥土和树叶覆盖,即伪装巢,以防止其他巨蜥属偷食卵,雌性会在卵孵化时躺在巢上。雌性在产卵后仍留在巢中,并从9-12月表现出守巢行为,此后雌性离开巢穴恢复非繁殖活动。

刚孵化的幼体身长约37-45厘米,死亡率很高,经常成为成年个体的猎物,所以幼体会在树上生活几个月,以避免成为种群中年长个体的食物。

幼体生长

雌性在9岁后达到性成熟,雄性在10岁后达到性成熟。野生状态下,科莫多巨蜥的寿命约50年。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2013年,野生科莫多巨蜥的数量为3222只,2014年下降到3092只,2015年下降到3014只。其种群数量在较大的岛屿(例如科莫多岛林卡岛)相对稳定,在较小的岛屿(如莫堂岛)则相对减少。

截至2019年,科莫多巨蜥的整体种群数量呈现稳定趋势,全球种群约由3458只个体组成,其中包括1383只成熟个体。全球种群中约68%的个体在科莫多岛和林卡岛,林卡岛约有474只成年个体。

致危因素

虽然科莫多巨蜥的无性繁殖作为一种种群进化优势,可以补充其种群数量,但有一个显著缺点即这种繁殖过程只会生下雄性。种群中其他雌性的缺乏导致近亲繁殖。随着该物种数量的减少和栖息地的分裂,科莫多巨蜥不愿远离“家园”,该问题日益加剧。

人类也对科莫多巨蜥的生存构成了威胁:人类烧毁其栖息地做其他用途、偷猎者的捕杀、游客提供食物并扰乱其交配过程等。

保护级别

2019年,科莫多巨蜥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中,等级为濒危(EN)。

2023年,科莫多巨蜥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中。

保护措施

1980年,印度尼西亚建立了占地700平方千亩的科莫多国家公园(Komodo National Park),以保护科莫多巨蜥及其栖息地。科莫多国家公园已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已建立巡逻队以防止偷猎。

主要价值

观赏、经济价值

人们对科莫多巨蜥的大体型和掠食习性较感兴趣,这使其成为生态旅游景点,具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同时为科莫多国家公园带来经济收入。

研究价值

研究人员从科莫多巨蜥的血浆中分离出一种强大的抗菌肽VK25。基于对这种肽的分析,他们合成了一种名为DRGN-1的短肽,并针对多重耐药(MDR)病原体进行测试。初步得出该短肽可以有效杀死耐药菌株,甚至一些真菌,具有促进未感染和混合生物膜感染伤口愈合的作用。

相关知识

科莫多巨蜥在野外和圈养下都造成了多起人类死亡事件。根据科莫多国家公园1974-2012年38年间的数据:发生了24起科莫多巨蜥袭击人类的事件,其中5起造成人类死亡。大多数受害者是居住在科莫多国家公园周围的当地村民,而2001年的一起伤人事件是《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Executive)执行主编在洛杉矶动物园遭到一只10英尺(约3米)长的科莫多巨蜥的袭击,脚部严重受损。

2018年,科莫多巨蜥被吉尼斯世界记录(Guinness World Records)列为世界上最大的蜥蜴,该世界记录的数据为雄性平均体长2.59米(8英尺6英寸),体重约79-91千克(175-200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