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凤山 :中国京剧演员

更新时间:2023-09-20 14:44

穆凤山是京剧净行革新的第一人。本来的铜锤花脸讲究唱来“铛铛铮铮金铁皆鸣”,但欠缺在于比较直,穆凤山则创出许多新腔,化直为柔,有婉转流畅之美。他吸收了大奎官用“鼻音”的唱法,对于闭口字的收、放,运用得新颖,控纵得沉着有味。

人物简介

穆凤山(1840-1912),男,京剧净角。原名长寿,字凤山,又称“小穆子”、“小慕”。北京人,满族。曾为清代“内廷供奉”。他是刘万义(大奎官)的弟子。由票友改做专业演员。初搭永胜奎班,改入嵩祝成,之后又入四喜班。他演铜锤兼架子花又能武花。

穆凤山原为翠峰庵票房之票友,学张奎官,曾拜“大奎官”刘万义为师。下海后曾搭四喜班。能净角戏甚多。

穆凤山常从净角老艺人游学,文武全才。文戏如《断密涧》、《探皇陵》、《探皇灵》、《沙陀国》等。武戏有《蜡庙》、《恶虎村》、《连环套》等。能唱大轴子,开净角演大轴之先例。凤山好用鼻音,开净角花脸唱法的新路。何桂山常讽之曰;“我能用口唱,你能用鼻唱,真别出一格,我当向你学之。”1885年(光绪十一年)为内廷供奉。1893年私离升平署至沪。始创花脸行西皮二六板。

艺术特色

如《阳平关》“莫不是那常山的赵云……”,“龙”字耍腔用鼻音,由去声再归到平声,唱得潇洒俏皮。他还在不断的革新中创出了许多花脸新板腔。

如过去花脸唱腔多是雄浑刚直,而适宜于低回婉转的〔西皮二六〕板式,花脸唱腔是没有的,但穆却创造出来花脸的〔西皮二六〕,用于《刺王僚》和《断密涧》,表现吴王僚多疑多虑及李密的凄凉惋惜都非常恰当生动。

穆创出这种新腔,金秀山加以丰富,后衍为“金派”,其实穆应为首功。穆性好诙谐,从而把花脸腔的肃穆也解放了许多。如《牧虎关》的〔流水〕,垛句诙谐的唱法:“一见鞑婆出了城”一段,耍着板加胡琴过门的唱法;还有打“嘟噜”的腔,“扭扭捏,捏捏扭”这种三个字的“断头板”,都是穆的创造。这在何桂山那种黄钟大吕的唱法自然是唱不出来的。

当时,花脸化刚直为圆润,变僵化为灵活,有很多都是创自穆凤山。他在当时还开了一个新风气,就是把连台本戏摘出单本来演“折子戏”,如《铡判官》本是全部《判官》中的第五本,穆则把它单摘出来演《探阴山》,很受欢迎。穆成名以后,也在清廷升平署当差,是内廷供奉,他不愿受束缚,竟于一八八三年由北京潜来上海市,当时清廷管理演员的内务府派“番役”到处捉拿。

此后,穆再也不敢公开演唱,逐渐也不知去向,更没有人敢再承认是穆门弟子。其实他所创造的新腔,当时已是风行大江南北了。

代表剧目

铜锤戏穆凤山能演《刺王僚》、《天水关》、《断密涧》、《御果园》、《锁五龙》、《白良关》、《沙陀国》、《断后·龙袍》、《铡判官》、《铡包勉》、《牧虎关》、《二进宫》等;架子花他能演《取洛阳》、《恶虎庄》、《下河东》、《普球山》、《恶虎村》、《连环套》等;武花脸他能演《打焦赞》、《画春园》,“八大拿”戏以及动大刀的戏,他也都能演。除昆曲外,他可算得全才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