窝窝头 :中国北方地区常见面食

更新时间:2023-08-15 18:31

窝窝头是中国常见的一种面食。北方凡下圆上尖之形体,都名曰窝窝。这种做法,正是上尖下圆,故亦以窝窝名之,然其蒸法吃法,又与馒头相同,故又名窝窝头。

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候已经有了。20世纪70年代,窝头成为北方村民的主食,80年代的后期,碗里所盛的已被白面所取代。窝头的时代已成为历史。90年代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餐桌上再次出现窝窝头的影子。

窝窝头做法,是面和好,先团成圆球,再以大拇指插入球内,在另一手中揉转之,自然就上尖中空,成窝窝形。窝窝头的玉米面中含有较多亚油酸硬脂酸,有较好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

历史记载

老百姓吃这东西,大概起源很早,历史上找不着纪录,当起于有玉蜀黍属的时候。窝窝头起源的历史是不可考了,李光庭著《乡言解颐》卷五,载刘宽夫《日下七事诗》,末章中说及“爱窝窝”,小注云:“窝窝以糯米粉为之,状如元宵节粉荔,中有糖馅,蒸熟外糁自粉,上作一凹,故名窝窝。田间所食则用膳食面为之,大或至斤许,其下一窝如旧而复之。茶馆所制甚小,曰爱窝窝,相传明世中富有嗜之者,因名御爱窝窝,今但曰爱而已。”也就是说,窝窝头的名称在明朝那时候已经有了。

20世纪40年代,蚱蜢弥漫整个黄河流域,饥不择食的流亡中,憧憬着每天能讨回一个窝窝头的奢望。窝窝头的制作说难非难,但每道工序总是少不了的。北方的农村,还处于小农耕种时代,各种操作仅凭原始性的再生产,其原动力全靠人工或牲口。有玉米窝窝头吃,家境算是不错了。所见到的几乎全是高粱、红薯窝窝头。家境拮据的,在窝窝头里掺入棉籽、树叶、野菜、薯叶。20世纪70年代,虽然窝头仍是北方村民的主食,不过人工的磨面见不着了,被取而代之的是钢磨面粉,将农耕改观为部分机械化。80年代的后期,窝窝头已成了餐桌上的“稀罕”物。村民的锅里所蒸的,碗里所盛的已被白面所取代,窝头的时代已成为历史。进入90年代后,档次略高的馆子里,居然出现了窝窝头的影子,玉米窝窝头、高梁窝窝头、红薯窝窝头品种齐全,但其做法胜似过去,精致很多。

名字蕴意

窝窝头本来是过去北京穷苦人的主要食品,它是用玉米面或杂合面作成的。大个儿的有半斤来重,小的也有二、三两。窝窝头的外型是上小下大中间空,呈圆锥状。为了使它蒸起来容易熟,底下有个孔(北京俗语叫窝窝儿),又因为它是和馒头一样的主食,所以北京人称这种食品为窝窝头。过去形容某个人命运苦,常常说:“他呀,一辈子饥饱劳碌,吃窝头的脑袋。”歇后语“窝窝头翻个儿——显大眼”是指把窝头翻过个儿来,窝儿朝天就显出了个大圆眼儿(即圆孔)来,用以比喻出风头,反而出了丑,常常带有轻视讽刺的意味。

分类

窝窝头按面粉的不同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发酵之面,一种是烫面。发面则面可以磨细,与蒸馒头者无异。烫面者面须较粗,其中含有许多细糠,方觉松而微香。

窝窝头按原材料分,可以为玉米窝窝头、高梁窝窝头、小米窝窝头等几种。

窝头做法

用料

玉米粉500克、糯米粉50克、白糖适量。

注意事项

一是磨面之精粗。制法有碾与磨之分,又有干湿之分,如高梁粒实,虽无硬皮,但有外膜,若先用水微润,先把膜碾去,再展成糁,自然好得多。乡间管带膜者,曰高梁糁、高粱楂、高粱面,不带膜者曰林米糙、林米面,简言之曰称面。小米之皮,因含玻璃料很多更硬,连皮磨面,吃时扎嘴刺舌,乡间管带皮者曰谷面,无皮者曰小米面。玉米有皮兼有杷(即蒂处),若连皮带杷磨成,当然更不好吃。

二是和面水之冷热。自然是非烫面不可,因为冷水和面,则水分不容易浸入糁楂,糁楂无变化,蒸出来不能松活。然水太热则把糁楂烫熟,燕时不会再有大的起发变化,则容易发黏,亦不会好吃。

三是和面的分别。面加水后,和的次数太少,即糁与糁接触太少,蒸出来失之松散,和的次数太多,糁的联络太密,燕蒸出来失之黏而坚。

价值

窝窝头中的玉米面含有较多亚油酸硬脂酸,有较好的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可防治心脑血管硬化及神经衰弱肥胖症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