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化镇 :贵州黔南州荔波县下辖镇

更新时间:2024-09-20 13:19

立化镇,隶属于荔波县,位于荔波县东南部,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毗邻,县南下通道经济的主要门户,誉称次南门。镇境内有火车直达金城江柳州等地,镇境辖立化村、应昂村、洞湖村、尧明村4个行政村,34个村民组,32个自然寨,总人口3670余人,总面积93多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62亩,人均0.7亩,田面积2054亩,人均0.6亩,可开发非耕地资源70000多亩,人均22亩。木材积储量65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达46%,煤炭储量达1.45亿吨,已探明有特大型白云石、铅锌、、硫铁等矿产。立化是目前全县主要的煤炭集散地,煤炭是目前镇域主要经济支柱。

基础建设

荔波县立化镇,有学校5所(含初中代帽班、教学点),教师总数64人,在校生人数946人。卫生院医生(在职)9人,卫生室覆盖率100%。

土地面积

土地面积13.97万亩,人均土地面积50亩,耕地面积2562亩,其中稻田2346亩,旱地216亩,人均耕地面积为全县低值区。土壤质地以中性壤为主,一级地仅占3.5%,二级地占50%,三级地占46.5%,土壤有机质量在1—5%之间,pH值在5.0—7.5之间。

自然资源

立化镇有林地面积3.77万亩,森林覆盖率40.35%,其中用材林地2.4万亩,薪炭林1.3万亩,优势树种以马尾松和杂木为主。活立木积蓄量24.6万立方米,在活立木龄组结构中,成熟林占林业用地的50%,境内高望坡有世界著名的旺牌山喀斯特漏斗森林。

全镇连片草场4.12万亩,占总面积的30%,可利用面积3万亩,年产鲜草1250万公斤,可载畜量2000牛单位,可供畜牧用地5.5万亩,可载畜总量3100牛单位,已开发利用牧地数2.3万亩。

民俗文化

布依族的刺绣

布依族的绣花手法多种,形式多样,富有明显的民族特色。

一、青、蓝色线钩牵绣,自纺自染的青、兰色棉线,用钩牵绣的手法绣出有民族特色的素帐檐、床围、围腰口等。他们先在缝制成形的物件上用铅笔或柳枝炭棒画就各种图案,如花草、虫、鱼、鸟兽、山水、人物,然后用花针、青兰色线按画的线条钩牵绣成各色各式的景物,形式相素、大方美观,富有民族色彩。

二、花样勾针结绣:先作好平面无花的帐檐、床围、围腰口之类,然后用青、兰色的土棉线,以花针把线打个结,再刺绣。如此往复,所绣的花纹都现出各种各样的结疙瘩。打结的方法分有毛虫结、平结、三角结、四方结等等。这种刺绣手法也是布依族特有的手法。

三、针刺花绣:一般是用于纳鞋垫、袜底之类的花绣。凭于用针按各种几何图、花边图刺绣出有八卦、勒又、岗、还有凤、鱼等图案。针刺花绣是布依族妇女极重视的日常手上活路,有许多妇女常常别出心裁,大胆创新,在针绣上大显本领。姑娘们更加讲究,因为他们常用自己乡的花鞋垫、袜底之类送给男朋友或知心人做纪念或定情之物。如何在绣花纹上传送情意,姑娘们是花尽心血作文章的。

四、布贴花:布依族用的儿童背袋心、童鞋、童帽常用布贴花的手法制作。其法是,先用纸剪成花草、虫、鱼鸟、兽及其他图案,然后用各种颜色布条按图案剪下,包边沾贴在用品上,再用针缝制好,或用缝纫机扎好。这种布贴花带有古色古香的民族风趣,深受布依族人民的欢迎,也受各族人民的赞赏。

产业结构调整综述

荔波县县立化镇地处黔桂边界,与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毗邻,是荔波南下的重要通道。全镇总面积93.1平方公里,耕地2341亩,现可开发利用非耕地面积1.6万余亩。全镇辖3个行政村34个村民小组,2006年末农业总人口356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592元。

立化镇境内煤炭资源丰富,煤炭产量占全县产量近三分之一,是荔波煤炭产销重镇之一。早在80年代中期,立化就开始开采原煤。开采初期,确实给广大群众带来了丰厚的收入,由此,该镇在荔波县率先成为小康乡镇。但经过十几年无序开采,进入21世纪,原本青山绿水的立化满目疮,污水横流,田土塌陷,环境遭到极大破坏。随着国家煤炭关井压产政策的实施,一向重工轻农的立化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农民收入急剧减少,农村生活水平日趋下降,返贫人口呈上升趋势,经济发展步入低谷。如何带领广大群众走出困境,实现农村经济转型,是摆在立化党政班子面前的一大课题。面对困难,该镇立足镇情,积极探索,始终以发展为主线,坚持走生态治理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子,千方百计想办法、找出路,努力寻找拓宽农民增收的其他渠道。围绕发展农村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适时提出“依托一体两翼,构建一带两区,实现一快两增”的长远发展目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

2004年、2005年引进推广种桑养蚕和甘蔗种植项目;2007年全力推进“233”农业增收模式(即每户种植2亩粮食、3亩桑园、3亩甘蔗),掀起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高潮,成功破解了制约立化镇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促进了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004年,立化镇引进推广“短、平、快”种桑养蚕项目,通过“以苗作贷”、“以苗作借”、“示范带动”、“公司+农户”等有效措施,一举获得成功。到2007年,全镇种桑养蚕农户发展到550户,种桑面积1530.5亩,兴建30亩以上种桑养蚕示范基地3个,小蚕共育中心点2个,兴建年加工鲜茧500吨的加工厂两个,实现“产、供、销”的初级链接。仅种桑养蚕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500元。针对煤炭开采造成的环境污染、植被破坏问题,立化镇党委积极着手治理生态环境,着力引导群众开发丰富的非耕地资源。先后推广种养殖项目9个,投入资金近900万元。先后实施了麻竹孟宗竹、杂交竹5200余亩,大板栗1000亩,松属1000亩,速生桉树600亩。特别是2005年以来,立化镇采取“企业+农户”,“以苗作借”等方式加大甘蔗种植推广力度,到2007年甘蔗种植面积发展到1491亩,按照2006年甘蔗收购价格计算,可实现人均纯收入近300元。非耕地资源有效开发利用,一方面为立化群众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也使破坏的植被得到了进一步恢复,污水横流现象得到进一步控制,立化镇逐步还原了青山绿水的良好生态环境。

经过几年的奋力拼搏,立化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稳定,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快速发展,农村经济实现了由“黑色经济”向“绿色经济”成功转型。该镇也由一个农业落后乡镇一跃成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先进乡镇。2004、2005、2006年,财政收入连连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工农业总产值、乡镇企业总产值稳步增长。2006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592元,较2005年增加345元,较2001年净增1551元,连续四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增长数和实现数均排在全县首位,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驶上了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显著成绩。2007年被州委、州政府确定为全州县首批25个“经济强镇”建设考核单位之一。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