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 :禾本科稻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2-12-29 23:18

稻,(学名稻属 sativa subsp. 日铜罗花金龟 Kato),禾本科(Poaceae)禾本属(Oryza)植物。稻的一种,为一年生禾本植物。粳稻主产中原地区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粳稻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 m以上温度和湿度均相对较低的地区。

粳稻,水稻的一个品种。与釉稻相比,分蘖直立,叶色较深无毛。植株较矮,质地较硬。叶片较短,花序主轴较长,小穗数多,密集,穗重。籽粒不粘,耐压性优良,出米率高,米胀小。

粳稻黏性较强、膨胀性弱、口感较好,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具有食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演化历史

粳稻是稻两大亚种的一种。关于稻的起源中心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学说。其一,认为单一起源,粳稻和籼稻由同一源头从栽培演变而来。另一,认为多起源,粳稻和稻是在不同地区演化而来。多起源理论现被普遍接受认同,认为中原地区印度是培稻的两个起源中心,粳稻的起源中心在中国。

形态特征

粳稻与釉稻相比,分蘖直立,叶色较深无毛。植株较矮,质地较硬。叶片较短,与茎间角度较小,花序主轴较长,小穗数增多,密集,穗重,毛较长而密,粒形变卵圆而较短宽。籽粒不粘,耐压性优良,强度大,加工时碎米方便食品较少,出米率高,米胀小。

物种分布

中国分布

粳稻主产中国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北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

生长习性

粳稻较耐寒,是中纬度和较高海拔地区发展形成的亚种。主要分布于海拔1500 m以上温度和湿度均相对较低的地区。粳稻喜热量充沛、昼夜温差大、光温条件好,灌排便利的种植环境。另外,粳稻是高需水作物,对水分缺失较为敏感,水分不足会影响其生长发育和产量。

繁殖方式

粳稻的人工繁殖以播种繁殖为主。为保证种子质量,避免落粒谷杂株,粳稻人工繁殖应选择排灌方便、田面平整、土壤肥力中等偏上的蔬菜田或空白地。

栽培技术

整地与播种

粳稻播种前应注意精细整地。播种前浸种晒种,以提高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整齐度。播种应根据天气条件合理安排,花期尽量避开不利天气。前茬收获后及时翻耕,整地应做到“早、平、适、畅”。翻耕后平整田面作,方便后期肥水和除草管理,翻耕做畦后次日播种。播后及时做好人工补苗,疏密补稀,使整田着苗均匀。可通过深耕打破犁底层,改善土壤环境,缓解长期旋耕带来的不利影响。

温度管理

粳稻生产时要避免高温及干旱,特别是粳稻灌浆结实期,要注意温度控制并及时灌溉。可通过一定范围内的加温促进结实期籽粒灌浆,促进干物质转运,提高千粒重。

田间管理

粳稻移栽后需施薄水进行缓苗,当母本由黄色变为绿色后浅水灌溉,促进植株的扎根与分蘖。之后分次排除田间积水,间歇灌溉,孕穗期及抽穗期需保持一定高度的浅水位,出穗达到约80%后干湿交替灌溉。粳稻成熟收割前停止浇水。在粳稻生产中,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施可以普遍提高有效穗数与颖花数,有机肥的长效性还能确保结实率与千粒质量不会降低,从而使水稻增产。较低浓度下植物生长调节剂也可促进作物生长发育。施肥时要视苗和天气的情况,叶色较淡、天气晴朗情况下可施粒肥,反之不施。禾本科杂草防治可在播后及时抢晴天施用直播净、稻青青等药剂除草。同时严格控制用药量以防止苗期发生药害。

病虫害防治

播前可用浸种灵防治恶苗病及干尖线虫等常见病虫害。栽后适时进行化学除草,用杀虫双、吡虫啉等杀虫剂及时消杀稻蛙茎夜蛾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害虫。7月中旬和8月中下旬注意防治纹枯病,可采用满穗等药剂防治。在孕穗前、始穗期及齐穗期分别用井冈霉素防治纹枯病。预防种传病害,可在药剂浸泡前,先用盐水对种子进行筛选。清水洗净后将种子放入咪鲜杀螟丹可湿性粉剂和烯菌悬浮剂的浸种液中,浸泡后洗净,用种衣剂进行拌种,有效预防。

采收

在大田苗期、始穗前、终花后、成熟期几个关键时段,应及时做好去杂工作,要求齐穗期田间杂株率低。同时母本谷粒黄熟时及时在晴天进行收割,以保证种子发芽率。种子应做到单收、单运、单烘干、单贮存,严防机械混杂,确保质量。

功用价值

食用价值

粳稻含有人体必需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i、烟酸、维生素及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可以提供人体所需的营养和热量。粳稻也具有黏性较强、膨胀性弱、口感较好的特点,深受大众喜爱,市场需求量逐年增加。

经济价值

粳稻是世界重要的粮食作物。粳稻生产在中原地区水稻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重要的经济作物

常见品种

南粳3908号,是于2013年通过多代农艺性状选择及鉴定筛选,育成的一个早熟晚粳稻新品种。该品种食味品质优、株型紧凑,穗型中等偏大,分蘖力较强,抗倒性强,抗穗颈瘟,灌浆速度快,后期熟相好。

宁粳43号,是于2004年育成的丰产、抗寒、农艺性状优良的稳定品系。该品种苗期叶色深绿,耐寒返青快,长势繁茂,耐肥抗倒,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

申优26号,是利用常规育种技术与基因聚合育种技术相结合培育的新品种。该品种熟期早、喜米品质优、产量潜力大、生态适应性广。

淮稻5号,是利用复交材料杂交选育而成的高产,稳产的迟熟中粳新品种。该品种成穗率高,结实率高,米质好,抗倒性较强。可抗白叶枯病,低感稻瘟病,纹枯病及稻曲病。

相关研究

育种基础研究

目前,针对粳稻优质育种材料匮乏的问题,当前研究通过拓宽育种材料的遗传基础,开展核心种质和有利基因挖掘, 利用技术使植株基因交换重组、合理搭配,不断培育获得骨干亲本,使有利基因得以利用和传递。

针对粳稻制种安全性问题,一方面合理安排不育系与恢复系的制种播期与制种地区,另一方面加大对不育基因的挖掘力度。目前已初步选育出对不育系有较高恢复能力的材料。研究表明,红莲型不育系的开发和应用将使三系杂交粳稻的制种更安全,制种纯度更高。

育种技术研究

针对粳稻株型问题,研究在杂种优势机理、优势组合选育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近年来,通过爪哇型广亲和系与优质粳型恢复系的杂交途径和分子育种手段又育成了以 C2106 为代表的粳型骨干恢复系,配制出偏高秆、偏大穗、高产、优质的新类型,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针对粳稻米质问题,研究在选择杂交双亲时严格掌握亲本的米质表现,采用亲本双优策略。一方面利用综合指标优良的常规稻材料与生产上大面积应用的粳稻恢复系杂交,另一方面通过杂交、回交的方式对每一世代进行米质和食味评价,利用杂种优势培育出米质、产量均达标的优良杂交粳稻新组合。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