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贞 :西大学文史系教授

更新时间:2023-11-09 14:38

罗元贞(1906—1993年5月28日),男,汉族,字季甫,号难老园、天下好事者,广东兴宁宁新人,历史学家,曾担任北京大学日语系、长春大学(后改名为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山西大学文史系教授。他对诗词有深入研究,著作颇丰,对武则天问题的研究引起学界重视。1993年因病逝世。

人物生平

1929年起,在上海社会学院、北平大学等院校学习。1930年加入共产主义国际外围组织——红色国际互济会。1932年冬回到家乡,次年春成为兴宁市立一中国文教员,秘密传播进步书籍。1934年春组织“三四读书会”,创办进步刊物《微光》(后改名《微言》)。1935年赴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文学院留学,并于1938年毕业。中国抗日战争期间,回国担任《时事日报》总编辑,参与抗日宣传活动。

1939年以后,罗元贞历任北京大学日语系、长春大学历史系、山西大学文史系教授。1951年,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武则天问题批判》,开启了对武则天的深入研究。他的学术成就还包括《诗词漫话》《通用诗韵》等多部诗词研究著作。中国成立初期,罗元贞在《历史教学》杂志上发表《岳飞是民族英雄》一文,为确立历史评价标准做出贡献。罗元贞的学生李正中曾撰文《我的老师罗元贞先生》怀念恩师,在里面提及罗元贞“为人正直,学术研究上一丝不苟”。

轶事典故

名字由来

他原名罗元真,因人们与他往来书信均写作“贞”,故将“真”改为“贞”。

一字师

1935年10月,毛主席写了《七律·长征》一诗,其中第三、四句原为:“五岭透迤腾细浪,金沙浪拍云崖暖。”两句里都有“浪”字,出现了语句重复。原山西大学历史系教授罗元贞和主席并不相识,看到主席此诗的原稿后,就建议将“浪拍”改为“水拍”。主席虚心地接受了罗元贞的建议,还称他为“一字师”。这首诗发表时,毛主席自注云:“浪拍:改水拍。这是一个不相识的朋友建议改的。他说,不要一篇有两个“浪”字,是可以的。”

毛主席1952年1月9日给罗元贞回信 ,内容如下:

元贞先生:

一月一日来信收到,感谢你的好意。

此覆。顺颂

教祺

毛泽东

一九五二年一月九日

难老泉边难老人

罗元贞虽然一生历尽磨难,但仍不改爱国之情深,常说自己是“难老泉边难老人”,“百岁前程血尚红”,自刻“难老吟草”“浩劫余生”两方印章,表明他的政治信念,至终老而弥坚,执著地追求着。1993年5月28日病逝。

主要事迹

中国成立初期,史学界有人提出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以对农民起义和对农民战争的态度作为衡量评价的标准。正因为如此,1951年出版的《历史教学》杂志,展开过关于“岳飞评价”的讨论。有人曾经提出,岳飞曾镇压农民起义,故岳飞不是民族英雄。这次讨论的实质,不仅是对岳飞的评价问题,而是确立对历史事件与人物评价标准的更重要的研究课题。《历史教学》创办初期,属于同仁刊物,主要由在小行星2209河北师范大学文史系主任李光璧先生和几位知名的学者联合主办,后由市委文教部接管。当时,罗元贞先生在1951年第1期《历史教学》上,发表了题为《岳飞是民族英雄》的论文,文中运用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对这一问题做出深入阐述。

罗先生又是较早为武则天翻案的学者。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他在《光明日报》发表了整版的有关为武则天翻案的文章。

主要作品

他对诗词有较深的研究,著有《诗词漫话》《通用诗韵》《龚自珍之情诗》《龚定庵之情诗与情人》《对联集锦》《难老园诗词选》《错字考查》《武则天研究》《武则天集》(与人合编)、《武则天评传》等,以及立论新颖的文史论文多篇。

外部链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