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脂瘤型中耳炎 :疾病

更新时间:2024-09-20 21:55

胆脂瘤型中耳炎(choles teatoma otitis media),又称中耳胆脂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慢性中耳炎,而不是真性的肿瘤,指角化的鳞状上皮在中耳内形成的囊性结构,中间常堆积白色脱落上皮组织。胆脂瘤型中耳炎约占中耳疾病的2.5%,主要表现为耳流脓、听力下降、耳鸣、耳痛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引起脑脓肿脑积水等严重并发症。

病因

胆脂瘤型中耳炎的病因较多,先天性者由外胚层胚胎细胞残留发展而成;后天性者常与咽鼓管通气功能不良、炎症刺激、鼓膜穿孔、耳部手术等有关。胆脂瘤型中耳炎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主要包括袋状内陷学说、上皮移行学说、鳞状上皮化生学说以及基底细胞瘤增殖学说四种学说。

袋状内陷学说

袋状内陷学说认为,胆脂瘤的形成主要包括四个时期,即内袋形成、角质上皮增生、内陷袋膨胀、骨质破坏。

上皮移行学说

具有鼓膜边缘性穿孔或大穿孔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其外耳道及鼓膜的上皮沿边缘性穿孔的骨面向鼓室内移行生长,并逐渐伸达鼓室窦、鼓窦及乳突区,其脱落的上皮及角化物质会堆积于该处而不能自洁,逐渐聚集成团,形成继发性胆脂瘤。

鳞状上皮化生学说

鳞状上皮化生学说认为,中耳黏膜的上皮细胞受到炎症刺激后,可化生为角化性鳞状上皮,继而发生胆脂瘤。

基底细胞增殖学说

基底细胞增殖学说认为,鼓膜松弛部的上皮细胞能通过增殖而形成上皮小柱,后者破坏基底膜后伸入上皮下组织,在此基础上形成胆脂瘤。

临床表现

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部分可无任何症状;出现症状者常表现为耳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等,可伴有头痛、耳痛等症状。

典型症状

并发症

包括硬膜外脓肿、硬膜下脓肿、耳源性脑膜炎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耳源性脑脓肿脑积水等。

包括耳周骨膜下脓肿、Bezold脓肿、Mouret脓肿(乳突感染后脓液从乳突尖内侧扩散引起咽旁间隙感染)等。

包括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迷路炎颞骨岩部炎等。

检查诊断

检查

当患者出现耳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时,医生先会对患者进行体格检查,可能会建议其进行耳镜检查、纯音测听、细菌学检查、乳突X线、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等。

体格检查

对患者的耳部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确定有无耳流脓、听力下降等情况,以初步了解病变情况。

实验室检查

中耳腔分泌物的细菌学检查,包括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确定致病菌和手术前后抗生素的选择。

影像学检查

较大的胆脂瘤可表现为典型的骨质破坏空腔,其边缘大多浓密、整齐;但对于较小的胆脂瘤,诊断常受到限制。

常显示上鼓室、鼓窦或乳突有骨质破坏区,其边缘浓密,整齐,并可评价乳突气化程度、病变范围、听小骨破坏程度、面神经管状况以及颈静脉球高度等,为手术提供参考。

其他检查

对于鼓膜松弛部穿孔、紧张部后上方边缘性穿孔或鼓膜大穿孔,从穿孔处可见鼓室内有灰白色鳞片状或豆渣样无定形物质,穿孔处可伴有肉芽组织。早期原发性胆脂瘤,松弛部可见明显的内陷袋或穿孔被一层痂皮覆盖。大的胆脂瘤可导致上鼓室外侧骨壁或外耳道后上骨壁破坏,或可见外耳道后上壁塌陷。

有助于确定患者的听力损失程度,可为传导性或混合性的,少数为感音性耳聋。

诊断

一般根据患者的病史,以及耳流脓、听力下降、耳鸣等临床表现,再结合耳镜检查、纯音测听、细菌学检查、乳突X线、颞骨高分辨率CT扫描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明确诊断。

鉴别诊断

胆脂瘤型中耳炎需要与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胆固醇肉芽肿等疾病相区别。

治疗

胆脂瘤型中耳炎一旦确诊,应尽早行手术治疗,以根除病变组织,重建中耳传音结构,预防并发症。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完壁式鼓室成形术、开放式鼓室成形术等。

药物治疗

患者可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的抗生素,比如万古霉素环丙沙星等,以暂时控制感染,减轻炎症。

手术治疗

手术原则

手术方式

预后

经积极治疗,大部分患者能实现治愈,但治愈后仍有部分患者听力无法恢复到正常水平。而且,如果有胆脂瘤残留在耳部,则有复发的可能。

预防

先天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无法预防,后天性胆脂瘤型中耳炎可通过以下措施降低其发生风险:

参考资料

胆脂瘤型中耳炎.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2024-08-22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