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花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植物

更新时间:2024-09-20 11:22

胭脂花(学名是 Primula maximowiczii Regel),是报春花科(Primulaceae)报春花属(Primula)的多年生草本花卉,别名又叫马氏报春、段报春、假报春等。主要分布在中国东北地区吉林市内蒙古自治区华北地区河北省山西省西北陕西省等地,大多数生长在高山草甸及较高山坡的树林里,还有一部分生长在林缘和溪畔等的潮湿腐殖质丰富的地方,垂直分布的上限可达2900米。

胭脂花多数长根,根状茎短。叶的形状呈现倒椭圆形、狭椭圆形以及倒披针形,边缘为三角形仿如小牙齿状,先端是钝圆或稍锐尖,到达基部逐渐变狭窄;叶柄非常短,有膜质的宽翅;叶丛的基部没有鳞片出现。胭脂花花期比较长、花色多样,常见花冠一般为暗朱红色,花葶显粗壮;为1~3轮的伞形花序苞片呈披针形,先端逐渐变尖,到达基部时才互相连合;花萼是狭钟状,为三角形裂片,分裂可到全长的1/3;花冠冠筒呈管状,狭矩圆形的裂片,反折贴于冠筒上;长花柱的冠筒中下部是雄蕊,花柱长度到冠筒口。蒴果比花萼稍长。花期为5~6月,果期为7月。

胭脂花在中国北方早春开花,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野生花卉,既有观赏价值,又有很高的药用价值,有止痛、祛风功能,常用于治疗癫痫头痛,胭脂花在景观应用方面的前景较好,可进行人工培育。

形态特征

根状茎,比较短,有多数为长根。

叶呈倒卵状椭圆形、狭椭圆形以及倒披针形,连柄长度为(3)5~20(27)厘米,宽度1.5~3(4)厘米,顶端为钝圆或稍锐尖状,直到基部逐渐变窄,叶边缘是如小齿状三角形,中肋稍宽,侧脉纤细;叶柄非常短,具膜质、宽翅,叶丛基部没有鳞片出现。

花葶粗壮,高为20~70厘米;为1~3轮的伞形花序,每轮有花6~20朵;苞片呈披针状,先端逐渐变尖,到达基部时才互相连合;花梗长度为1~4厘米;花萼是狭钟状,长为6~10毫米,三角形裂片,分裂可到全长的1/3,花的边缘为腺状的小缘毛;栗色的花冠冠筒呈管状,全缘裂片为长圆形,反向折贴在冠筒的上部;长花柱花:冠筒长度为11~13毫米,冠筒中下部是雄蕊,距离基部为4~5毫米,花柱长度可到冠筒口;短花柱花:冠筒长度为4~19毫米,冠筒上部是雄蕊,花药先端距筒口的距离约为2毫米,花柱长度为3~4毫米。花冠颜色为暗红色,变种颜色一般为黄色。

果实和种子

蒴果花萼稍长,果期是7月份。胭脂花的种子颜色为黑褐色,上面有网纹状。

物种分布

胭脂花是中原地区特有的植物。胭脂花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吉林市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等省。

生长习性

胭脂花是多年生全株无粉的草本植物。一般花期为5~6月。生长在山地林下、溪畔、林缘、亚高山草甸等腐殖质比较丰富的潮湿环境中。这些地方常年温度比较低、直射光少,阳光通透性比较差,冬冷夏凉,常年潮湿。但是,也有大面积簇生的胭脂花以及少量单生的胭脂花,却可以生长在太阳光能够直射到的亚高山草甸上。

繁殖方式

自然繁殖

野生胭脂花自然繁殖的方式是种子繁殖,幼苗萌发是从4月下旬至5月上旬开始,温度太高生长不良,胭脂幼苗喜欢凉爽而湿润的环境。

人工繁殖

播种繁殖

胭脂花是种子繁殖。一般人工把种子用激勃素处理后,播种在草炭基质中。因为胭脂花种子细小、寿命较短,而且隔年的陈种很多不发芽或发芽率极低,因此胭脂花的播种繁殖存活率比较低,栽培技术难度大。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进行胭脂花播种繁殖时,通常采用25℃温度使用赤霉素或单用20℃温度对种子预处理,以此来促进种子的萌发。

组培繁殖

胭脂花离体无性繁殖体系是把胭脂花叶片、叶柄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和代谢调控,提高不定芽诱导率,同时获得与野生植株相同或者更高的活性成分,增加药用成分。

栽培技术

环境调控

人工温室栽培胭脂花,主要环境因子就是光、温度等条件。尤其是光照。利用秋冬天气寒冷、日照时间缩短可引起胭脂花休眠,相反,如果想促进休眠顶芽的萌发和营养生长,可以通过延长日照或暗期中断的方法进行。

基质选择

胭脂花种子萌发、幼苗生长都需要较高含量的无机盐。WPM培养基是低盐培养基,MS培养基富集元素平衡,B5培养基中硝酸钾含量较高,在MS和B5培养基中的胭脂花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情况比WPM培养基中要好。

花期调控

胭脂花人工栽培的关键,是需要创造一个相对凉爽的生长环境。人工栽培胭脂花可以采用分段式栽培,首先在温度较低时培育种苗,在冷凉条件下贮藏已经完成花芽分化的植株,然后再选取合适的季节设施栽培,从而达到对胭脂花花期的调控。

功用价值

药用价值

胭脂花全草均可入药,干胭脂花味辛,性平,有止痛、祛风功能,也可用于癫痫头痛。

观赏价值

通过调查发现,胭脂花的野生群体中,有多种花部形态以及多种花色变异,观赏性很强,是一种很有开发潜力的观赏植物。如果人工引种成功,不仅可以美化绿地,而且可以盆栽观赏,人工也可模仿胭脂花原生境即于林缘、草坪、草甸、山地林下、溪畔的潮湿地进行栽培。

相关研究

遗传多样性研究

在胭脂花遗传研究中发现,胭脂花居群间花粉形状一致,遗传上比较稳定,可是在花粉表面纹饰、花粉粒大小上却存在多样性,就是这些因素使胭脂花遗传出现丰富的多样性,为胭脂花遗传多样性评价、育种工作提供了依据。

环境刺激因素研究

关于胭脂花的生长激素研究得出,胭脂花地上部分的GA(激勃素)含量升高、ABA(脱落酸)含量的降低,很可能是长日照诱导胭脂花休眠芽萌发,促进胭脂花生长的原因;关于其开花时间和花蕾着色的研究表明,由于低温冷藏可以提高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所以延长低温冷藏时间可促进休眠芽绽放和花蕾着色,提高开花率;关于高温对胭脂花叶片影响的研究表明,胭脂花实生苗随着温度升高,细胞膜透性增加,故高温会对胭脂花的叶片造成伤害。

参考资料

胭脂花 Primula maximowiczii.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03-04

Primula maximowiczii.自然标本馆.2023-03-04

..2023-03-04

..2023-03-04

Primula maximowiczii.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3-04

胭脂花.生物百科.2023-03-04

胭脂花Primula maximowiczii Regel.植物通.2023-03-04

..2023-03-04

..2023-03-05

..2023-03-05

..2023-03-05

..2023-03-05

..2023-03-05

..2023-03-04

..2023-03-05

..2023-03-05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
友情链接: